本书其实是随着明线与暗线在发展的,而所安排的故事背景、以及若干伏笔也是十分繁复,但还是有脉络可以寻,书中所陈铺的种种悬疑,诡异情节,也基本能自圆其说。整部书来看写得也是神完气足,精彩纷呈,给人一种目不暇接之感,人物也是活灵活现,但是写到儿女情长的部分,确实还是差些火候,不够细腻,当故事到了中后半部分的故事也有点扯了,很多地方很是随意写就,赶不上前半部分的紧张刺激与创意十足。男主角的各种迂腐做法和女主角之间的矛盾也是看得不知所云,特别是结尾时,当主角武功大成欲与大反派决一死战的时候,大反派居然改邪归正,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结束了,看完很有一种憋屈之感。不过《天龙卷》的开篇确实还是亮点十足,有种金庸武侠小说的气势在里面,正邪十三奇与主角身世之谜等设定也是很不错的。
可能本书最大的成就不在于故事的本身以及质量上,而是作者打破了港、台武侠小说界竞相以“争夺武林秘籍”为能事的格局。书中主人公江涛把江湖中人视若珍宝的剑谱秘籍“擎天七式”免费赠阅,公诸天下,广为流传。就这种勇气与见识来说,也表现出了江涛的出色人品和高尚的境界,确实令人拍案叫绝。其实这部《天龙卷》也还是借鉴了其他武侠小说中的很多东西,作者高庸也是仰慕金庸之《射雕英雄传》才开始创作武侠小说,并取名高庸,其作品仿效金庸的痕迹也还是有的,其实《天龙卷》与另一部作品《风过江湖不留痕》很是相似,也可以说就是一样,只是换了个名字,可能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在其中。
就本书来说,虽然有些很创新的新意在里面,但也还是有很多不足,不过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各方面的结合等,也为本书增加了不少成色。高庸的作品虽然不多,但还是赋予了作品比较鲜明的主题,也赋予了人物形象生命的光辉,可以说,高庸创作武侠小说有着悲天怜悯的侠者情怀,也有血有泪、可歌可泣,很是颂扬仁爱,在当时也是享誉一时的著名武侠小说家,其代表作《天龙卷》还是值得一阅。
有些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武侠小说。这本书中对于“武”的描写非常的少,甚至几乎没有出现过武功的招式名称和对武器的描述。
这本书处处体现着对人性的探讨和对自由的追求。冰冷,唯美,恍若隔世。令人眩晕的,震撼的,让一个寂寞倔强的孩子在苍凉中看到了霞光一闪。是寂寞中的心灵相通最美的光华。
绝代双骄应该是古龙形成独特风格前,最高峰的作品,这部作品的套路与金庸、梁羽生的作品有些相似,故事性极高,但缺乏独特风格。
梁羽生著述颇丰,总体来看,每一部的文笔都极好,故事性却良莠不齐。个人最喜欢以下几部:
梁羽生最好的一部作品,羁傲不逊的金世遗是梁羽生塑造最成功的男主角。偏激的厉胜男让人颇为扼腕;幽谷有佳人的谷之华总是那么惹人爱。
《白马啸西风》是一部中篇武侠小说,著于1961年,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金庸,现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描写了哈萨克人和汉人之间的情仇,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文秀的汉族姑娘,父母因带着高昌地图被强盗追迫而死,单独留下李文秀在哈萨克族中被旅居大漠的汉人计老人抚养长大,并与一个哈萨克部族青年的感情故事,字数不长的这样一部小说,里边记述了多组复杂的恋情。因情而活、为情而死、情之所在、孽之所在,这便是《白马啸西风》的成功之处。
《雪山飞狐》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作于1959年(己亥年)的小说,故事以胡一刀夫妇为主线,通过对宝树、苗人凤之女苗若兰、平阿四及陶百岁之口讲述了数年前与此相关的一段武林往事,该作品对主人公胡斐的成长之路基本没有提及,所以后来作者又补著了一本相关作品《飞狐外传》来讲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两者虽是相关联,但是故事结构与内容却又各自基本独立,《飞狐外传》可以说是《雪山飞狐》的前传,也可以合为一本来读。本书发表至今,是金庸作品中争论最多的一部。《雪山飞狐》现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
《连城诀》,原名《素心剑》,是一本中篇武侠小说,由当代作家金庸著。最初于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的《东南亚周刊》,台湾武侠作家古龙多部作品曾以《连城诀》为原型。现收录于《金庸作品集》中。《连城诀》描述了农家子弟狄云因为生性质朴,屡被冤枉欺骗,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看穿人世险恶,回归自然的故事。此书语言质朴生动,情节紧凑,故事感人,全书充满了一股悲愤之气,读来令人如鲠在喉。
下一篇
金庸小说是什么时候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