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网络小说,无论看上去是什么类型,无论拥有什么样的外衣,本质上基本离不开“升级打怪”+“炫耀打脸”这种模式,前者指的是剧情,后者则是指爽点,无论大家换了多少种金手指,本质上还是为了这种模式服务的,最多就是把斗气一阶升二阶改成县令升知府罢了。
当年也并不是没有作者想要另辟蹊径,但没写到位也好,读者还没来得及进化也好,总之成功的极少。而随着网文写作研究的渐进,各种写作规律、成功捷径被不断总结出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套路的流行,尤其是进入移动阅读时代后,套路化模式化的问题更是突出。但近几年,情况却悄然发生了改变,可能大家也都注意到了,各种各样新颖的类型、新奇的写法层出不穷,在这些新一代的作品中,或许依旧还存在升级,存在“打脸”,但它们已经不再是作品的核心了,甚至可以说在整体结构中可有可无,各种生活文、日常文、脑洞文越来越多,而更关键的是,这些书还红了。
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于作者而言,只需要关注结果,那就是写作的选择面变得更广了。这对于不擅长写传统网文套路的作者来说是个福音,而创意型作者也终于可以更大胆地进行各种尝试了。
其次,持作者已死的态度更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解读具有多样性,利于文学的发展。语言作为一种人类交流的表达符号,是在不断变化进步的。“妻子”在古时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在如今仅仅是男子配偶,也就是妻子的意思。在故事文本的意义在创造出的那一刻是没有变化的,但文本语言的含义在岁月的流逝中往往会发生变化,所以作者限于时代所提出的东西,可能还没有后人的解读来得价值更高,共鸣更强。我们的确可以了解作者创造时的情感解读,但不代表作者的解读更好或更重要。持作者已死的态度使我们不去死究作者困于时代而表达的含义,我们可以在解读上不断深化并扩大影响。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来只是单纯指战友情,现在更多指爱情。当今社会充满不确定性、多变化、多差异和多元论的,鲁迅说,“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我们暂且不论各种解读的对与错,但文学需要求异的声音,需要不同的观点,百家争论才能激发更多的文学丰碑。
最后,持作者已死的态度赋予作品不停的新的意义,使文学作品的价值最大化。从作者角度上来说,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雷特是体现宫廷之美,人性撕裂,反映人文主义思想与英国在新旧交替时期的黑暗现实的矛盾,几百年间来,我们读者赋予了不同的解读,存在主义的解读,女权主义的解读,精神分析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扩展与启发,哈姆雷特的价值在无限地扩大。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并不会局限于作者或他的时代,也不单单在于作者的创作意图,而是在于其文本本身所表现出的哲学意蕴和审美价值在多个时代具有多个当代意义解读和启迪,正如迦达默所说「文学对每个现代而言都是当代的」,因此,艺术文本会超越产生它的那个时代,在不同时代中被重新理解,产生更新的意义。这也是它流传千古的原因。
(单,对于整个文化多元的好处,每一一个时代赋予这个文本新的意义。女果当一个文本在一个新的时代没有与这个时代相关的解读,这时只能把它放在博物馆表示对文本及作者敬畏。对于读者本身没有任何的直接的帮助。,不能拓宽认知,文本被作者赋予的价值在作者这里来看是不变的。
同人文中的ABO是ALPHA、BETA、OMEGA三个单词的缩写,是欧美同人圈常见三大设定之一,具体分为最强的ALPHA,最多的但是很平庸的BETA,和负责生殖、体质很弱的OMEGA三种类,是一种同人世界观。
同人文简介:同人文的作者首先应该是原作的读者,原作不同于自己审美观点或不符合自己期望的地方,将会在同人文里加以改进,原作人物的性格也会在合适的地方得到彰显。这些改动从出发点上可以看作与原作无优劣之分,因为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就是作者观念和情感的集中展示,经历的不同决定了作品的多样。围绕相同人物的多样,可以使人物性格更加饱满,更加真实,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这种存在使得这一系列作品及它们所产生的影响更加完整深入,这种存在至少可以让同人作者们产生心灵共鸣,体验到文学、人格、道德上的快感。
上一篇
历史类小说排行榜完本窃明
下一篇
作家一般在哪里发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