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 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诞辰99周年
历史上的今天 | 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诞辰99周年 2023-03-10 09:48 发布于:北京市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金庸本名查良镛,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 1955年2月8日的香港,《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的“天方夜谭”版开始连载,署名“金庸”。从此, 查良镛以“金庸”为之名,在纸上开创了一个江湖世界。那里有刀光剑影,也有儿女情长。那里有国难家恨,也有快意恩仇。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世界。除了文学家的头衔,他还是香港报业《明报》的创刊人、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著名企业家。 金庸留下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他所描绘的江湖世界,不仅仅存在于文学叙事,更构筑起了数代国人的家国认同。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的十五部武侠小说,“始于书剑飘零、指点江山,终于逐鹿问鼎、一争天下;始于乾隆的少不更事,终于康熙的老谋深算;始于红花会,终于天地会……始于天山,终于鹿鼎山;始于残缺的英雄,终于完美的流氓;始于查良镛自撰联语为回目,终于取查慎行的诗联为回目;始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春忧郁,终于‘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强自宽解;始于‘齐人有一妻一妾’的茫然,终于唐伯虎坐拥七美的坦然;始于万隆会议开幕的序曲,终于‘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尾声;始于书、剑,终于鹿、鼎;始以江山,终以天下……” 《六神磊磊读金庸》序言中写到:金庸小说有两句纲领性的、灵魂的话。第一句叫作: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第二句话,叫作:怜我世人,忧患实多。“家国”奠定了金庸小说的底色,“悲悯”决定了金庸小说的高度。大侠虽然远行,但他留下的江湖却依然长留人间。 内容综合自:楚尘文化、《六神磊磊读金庸》《金庸传》、封面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四大名家共舞香港武侠小说创造江湖梦
四大名家共舞香港武侠小说创造江湖梦 2023-06-28 16:26 发布于:河北省香港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在上个世纪中叶,以一种新颖的形式,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创造了一个江湖的梦。香港武侠小说的四大名家,金庸、古龙、梁羽生和温瑞安,他们用自己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展现了武侠精神的魅力。 金庸是当代武侠小说的泰斗,他以历史为背景,以正义为主题,以人性为核心,创造了一系列经典的人物和故事。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矛盾。他的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他的情节曲折而引人入胜,他的思想深刻而富有哲理。他的作品被誉为“东方奇幻文学”的杰作,被广泛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龙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拓者,他以情感为主线,以个性为特色,以悲剧为结局,创造了一种新颖而深刻的武侠风格。他的作品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古龙的武侠小说不仅展现了江湖的多彩和浪漫,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悲哀。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他以道义为准则,以风格为特征,以浪漫为色彩,创造了一种清新而优雅的武侠气质。他的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梁羽生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提出“以侠胜武”的理念。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以历史为素材,以文化为内涵,以艺术为表现,形成了一种独特而高雅的文化品位。 温瑞安是港台武侠小说作家,与金庸、古龙、梁羽生并列为新武侠四大宗师(人称金、古、梁、温四大家),代表作有《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侠》系列、《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刀丛里的诗》、《布衣神相》等。温瑞安的武侠小说以江湖为背景,以侠义为主题,以情感为动力,创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温瑞安的武侠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湖的风云变幻,以幽默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以激昂的情怀,赞颂了侠义的精神。 香港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在上个世纪中叶,以一种新颖的形式,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创造了一个江湖的梦。香港武侠小说的四大名家,金庸、古龙、梁羽生和温瑞安,他们用自己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展现了武侠精神的魅力。他们的作品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文化上的财富,也是历史上的见证。他们的作品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不仅传播了中国文化,也传播了中国梦。他们的作品不仅是武侠小说,也是人生小说。 余秋雨曾经说过:“武侠小说是中国人最后一次对自己文化传统进行整理和总结。”香港武侠小说是这种整理和总结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它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文化传统中最美好和最真实的一面。它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民族精神中最坚强和最灿烂的一面。它让我们看到了自己人生哲学中最深刻和最智慧的一面。它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心灵世界中最纯净和最浪漫的一面。 香港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自己,也让世界看到了我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图】【金庸】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 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拍品信息,网上拍卖,拍卖图片,拍卖网,拍卖网站
详情描述: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1] 。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1-3]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4] 。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5] 。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6-7] 。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8] 。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相关资讯
香港文化博物馆 - 金庸馆
免费入场走进金庸馆 探索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查良镛博士是香港著名的报人和社会活动家,亦是享誉国际的文学家。1955年,他在机缘巧合下,以笔名「金庸」在《新晚报》发表首部武侠小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