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道家太极阴阳五行功
余自幼习武,有缘幸遇道家太极阴阳五行门传人青鹤道人(翟海鸥)。蒙道人厚爱,收为爱徒,悉心传授太极阴阳五行门各项秘技,至今已修炼数十载。有幸于2000年10月之第二届中国武当拳国际联谊大会上,初次演练太极阴阳五行拳,荣获套路比赛一等奖,并且得到有关专家及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为使本门发扬光大,造福于社会,经恩师同意,愿将这门从不外传的道家秘技逐一整理披露,以飨武林同道。
道家太极阴阳五行门源于汉代医家华佗之五禽戏,后又经吾辈师祖结合儒释道武众家之长,融汇内功丹法、拳技、医术于-炉,是一门系统全面的门派秘技。
吾门派以内功丹法为体,拳技医术为用。内功丹法乃性命双修之法,性与神通,命与形合,命为性之体,性为命之用。命功炼力炼气,固形骸;性功炼意炼神,修慧心。性靠自悟,命靠师传,对于修炼者来说,命功修炼乃关键之关键。因今之世人,深受七情六欲之困扰,八邪病痛之侵蚀,脏腑受损,经络阻滞,上耗其性,下耗其命,均为舟破底漏之人,修炼只不过是井中无水空转辘轳而已。正鉴于此,余师祖留下旷世罕闻的修爻补虚损之秘法敲竹唤龟功。此法可快速补充身体之元精,达到精满髓满,丹材全赖于此。
诀曰:添油接命诀无多,说之容易得之难;
敲竹唤龟元精活,炼丹药材自家多
此中玄妙无多语,道破原来笑煞人;
人若穷得此至理,万法归宗趋大罗。
内功丹法口诀:按南辰定北斗开天辟地,
总修持口诀:着意寻丹,静中欲动玄尤俗;
拳技则以太极为根,五行八卦为辅,须于功静之中寻太极之益,于五行八卦之中求生克制化之理,心安则性定,性定则气聚,气聚则太极生,太极生则阴阳交,阴阳交则五行起,五行起则八卦通,八卦通则四体百脉周流畅通,不粘不滞,太极阴阳五行拳生焉。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距与肩同宽,双膝微曲,两手自然下垂,五指分开,垂顶竖项,下颏微收,牙齿轻扣,舌抵上膊,呼吸自然。双眼微闭,宁心静立片刻,观想宇宙日月星辰之光从天而降冲浴全身,由外到内,由上到下,通身一片光照,悠闲自得,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进人功态。
此桩可以接受外界的天光赐予,通透全身,进行浴身,吐故纳新,媾合人体先天气和后天气,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从人天相应着手,取得人天合一效应(图1}。
舌在口中正反搅动各36次,漱液36次,叩齿36次,分三次将口中玉液下咽到丹田,观想丹田结一光球。此玉液是内脏生理功能反应的自然现象,如同甘露降于华池,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能爽利口腔,其清香淡甘之性,能通炼而化精,补充精气。
双手缓缓抬起于脐前环抱,指尖相对,手心向脐,成抱球状,观想双手掌心有两道白光照人丹田,于丹田处聚一亮球,慢慢充润整个小腹腔,再充满整个字宙中,采日月星辰之精华归于丹田。之后,不可着急,无物无我,恍恍惚惚,静而站之。
此桩动中有静,静中有定,定中有悟,悟中生慧,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观想丹田内之亮球顺时针于腹腔内由小到大运转36圈,再划阴阳鱼由大到小逆时针运转36圈于丹田,复引此丹田气下会阴,分两支走大腿内侧到涌泉,同时,双手缓缓放于身体两侧。
身法1:双手缓缓平抬起,边抬边翻掌,到头顶时两手心相对,内合下按还原。
意念:气从涌泉由身体之阳面(后面)上升到百会,再从百会由身体之阴面(前面)下回到涌泉。
身法2:双手翻掌,掌心向上,于身体侧前方缓缓抬起,到头部时两手心相对,内合下按还原。
意念:气由腿的外侧、后背上升到百会,再从百会、中脉下降到会阴分两支,走腿内侧下到涌泉。
此导引可使气在体内七经八脉中运行,阴出于阳,阳出于阴,升降自在,无往而不利。道涵乾坤,乾坤导引。
身法1:左脚向左侧横开半步,身体正直,屈膝下蹲,膝不能超过脚尖,双手缓缓抬起于脐前环抱成抱球状,双掌相对,内合于腹前,翻掌,掌心向上,提至华盖,转掌,掌心向外,左右划弧,缓缓推出成撑球状,定掌成虎行桩。
意念:引丹田气内走中脉,至肺门分两支到两肺再到双掌,再到两肺,观想两肺为白色。
身法2:双掌内收于胸部,再划弧推出,如此9次。
意念:引气由肺至手,再回肺。一来一回为一次。
身法1:接上式,双掌划弧内收到胸前华盖处,翘臂翻掌,掌心向下,于腹前缓缓落到小腹处,左右转掌分开到两胯外侧,指尖朝左右侧前方。
意念:观想收回到肺部之气由中脉缓缓下沉到丹田,人两肾(白色光气入肾),内视双肾为紫色。
身法2:腰胯左右轻轻摆动,双掌随之导引左右拉。
意念:光气在肾中随着腰胯摆动,从左肾到右肾,从右肾到左肾,一来一回为一次。如此9次。
身法3:转双掌,指尖朝前,缓缓提拉至腋下,再缓缓下按还原。如此9次。
意念:引肾气到涌泉,再由涌泉回到肾,一升一降为一次。
身法1:接上式,双手翻掌,掌心相对,指尖朝下,慢慢于腹前相交合,左右分别交叉向上划弧,过顶,左右分开落于头两侧,掌心对准头部,如抱球状。
意念:翻掌内交叉时聚紫色肾气,上升交叉时引肾气.上行人肝,内视肝部为青绿色。
身法2:双掌下翻,掌心朝下,臂掌慢慢下沉,沉至腰部再缓缓上升还原。如此9次。
意念:引青绿色肝气下于足大拇指,再回于肝部。
身法1:接上式,双手掌心向内慢慢合抱于胸前,成抱球状。
意念:引青绿色肝气人心,观想心为红色。
身法2:双掌变成爪状,翻豌爪尖朝下,位于胸前两侧,手爪朝上前方慢慢伸出,再缓缓拉回,先左瓜后有爪,一左一右为一次。如此9次。
意念:引红色心气到手爪,采自然之气收回心部。
身法1:接上式,双掌掌心于胸前缓缓下按至小腹,向身体两侧分开向上划弧,于头顶上成撑球状意念:引红色心气入脾,内视脾为黄色。
身法2:双掌内旋,掌心向前成剑指状,以腰带动身体缓缓向前下俯,再缓缓还原。如此9次。意念:引脾气人手指,自然之气收回脾部。
身法1:接上式,双掌于头顶内旋,掌心向头部,成抱球状,缓缓于胸前下落至小腹前。
身法2:双掌外旋,掌心向上,缓缓上托到胸前再翻掌,掌心向下按至小腹前。
意念: .上托引气从会阴走中脉到头顶百会,下按引气原路返回。
身法3:双掌于小腹前左右分开沿腰肢带脉向后划到后腰时,再向前搂出,于腹前双手重叠,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则反之。意念:收大自然之灵气于丹田。

五行指诀练气法
根据《云笈七笺》中:“诸家气法”篇,有以五指为五行诸诀的练气方法,根据《静功养生秘诀》的桩功中意在五指的练法,对照生物全息理论和中医理论,五行指诀练气法是种简便、易行、科学、合理的养生方法。
在打坐、仰卧、或平时便坐的各种姿势中,均可以各种指诀练习。
食指:属火,主心,在色为赤、味为若;
中指:属土,主脾,在色为黄,味为甘;
无名指:属金,主肺,色为白,味为辛;
小指:属水,主肾,色为紫(或黑),味为咸;
大指:属木,主肝,色为青,味为酸。
五行炼气法讲什么?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
五行,对于修炼而言,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古人把木、火、土、金、水视为构成世界自然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五行的相生相克,使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正是这种联系,方使得万物不断发展变化。
浩瀚天地之间,五行何处不有,何时不行?于古今修士而言,提炼并得以炼化这股极为庞大、且无比精纯的能量,是古今所有修炼之士提升自我、探求真我大道必不可少的东西。
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于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若要以身证道,必不离五行之气。人身乃为小天地,一举一动皆应合乎阴阳之理、五行之道,方能有望
个人体质不同往往会偏于某一行,早在《黄帝内经》中便记载有“五行人”之说,《黄帝内经·灵枢》:“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先立五行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
不同于寻常判别人体五行偏向之法,五行道法首先通过传承之秘法,运用特殊的探测方法,查得修炼者在修炼方面的真正内在五行属性偏向,再先由此行入手,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最终使得五行平衡。
基础五部:凝五行之气,养五脏之精,精满、气足、神旺。
水部法诀包含:玄武不动桩、水润万物法、壬癸丹诀等秘法。
功效:五脏肾属水,肾为精之海,凝水行之气,补精强肾。
木部法诀包含:青龙回春桩、春风化雨诀、甲木丹诀等秘法。
功效:五脏肝属木,肝为血之海,凝木行之气,补血充筋。
火部法诀包含:朱雀神火桩、南宫琉璃火、离火丹诀等秘法。
功效:五脏心属火,心为君主之官,凝火行之气,凝脉明神。
土部法诀包含:黄凤后土桩、大地承德土、戊己丹诀等秘法。
功效:五脏脾属土,脾为后天之本,凝土行之气,气血化生。
金部法诀包含:白虎乾金桩、融金化剑气、金光丹诀等秘法。
功效:五脏肺属金,肺为相传之官,凝金行之气,宣宿有常。
“肾之真气炼,骨身轻如毛,可以乘风御雾;肝之真气炼,筋实如玉,可以走趋奔马;心之真气炼,血白如膏,可以永耐寒暑;肺之真气炼,肌肤莹如雪,可以换骨易形;脾之真气炼,肉硬如石,可以化气如金。”
五行单修通达之后,修五行混炼法诀,攒簇五行,使五行合一,进而五气朝元。
“五气朝真,气聚而不散,内传五脏,外遍四肢,五气炼形,凝而不衰,号曰形神俱妙,与天齐年。”
在修炼基础五部、五行混炼基础上,另有外用妙法:
补五行之缺、调五行不衡、助五行修炼。
聚五行之气,风水流转,助功助养,化阴化煞。
故而,五行炼气法并非只是简单的一套功法。同时,五行炼气法亦是五雷法的基础,五脏五气不强,无以调动五行之气,不能调动内外五行之气则五雷法亦无从修起。
相关资讯
上篇:林凡许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