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乐园(三天两觉)
如各位所见,经过了四年又十个月的连载,《惊悚乐园》终于是完本了。
虽是感慨良多,但真到了要说些什么的时候,我却忽然发现自己不知从何说起了。
不过也没关系,当你不知道该从哪儿开始聊的时候,从头开始总没大错儿。
那么,咱就从开书之前聊起吧……
这是我的第三本小说,前两本书在连载时期的情况我以前也说过不止一次了;既然我坚持走到了今天,那我当初就算是“被埋没”了吧,但换个角度想想,要是我当年没坚持下来呢?也就那么回事儿了呗。
13年的时候我可没想太多,那会儿刚写完两本名利双不收的作品,我觉着,第三本“让自己放松一下”吧,写点儿不需要太费心力的东西。
然后就一拍脑门儿敲了一章发出去,算是开书了。
我这个人有一说一,之前也有提过,当初之所以会写游戏分类的小说,是因为我觉得这个类别应该比较好水。
本想着……随便弄点打怪练级穿装备的设定,套路一点的剧情,加上大量关于具体数值的重复描写,每天不动什么脑筋就能轻轻松松码个一万字了吧。
结果……等我写到二十几万字,准备上架时,回头一看,我特么都干了些什么?
如今看来“剧本”这个设定着实是自掘坟墓之举,这个设定逼迫着我在一本书里写了几十个短篇,而且因为有长篇的框架在,导致写这些故事的难度比起直接去写几十个互无关联的短篇更难。
四年前我要是坚持把这书写成大型泡菜式网游,估计一年左右就能水个两百多万字并且写到无剧情可写……然后就可以完本了。接下来还能再换两三个分类,套路个两三次,顺势跻身高产作家之列。
当然了,这种假设并不存在于我们这条世界线上,我也就是随便一说。
你们可以把这种“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最后被作品本身勒住脖子前进”的事例,视为“无大纲连载作家可能遭遇的风险”之一,引以为槽。
但无论如何吧……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嘿嘿嘿啊。
抱着让自己“放松”一下的心情,就这么累了好几年。
长篇作品真的是越写越累,越写越难。
《惊悚乐园》从商业角度来说卖的不错,于是找上我这个作者的额外工作也就接踵而至。
另外,这四年里,我还经历了人生中很重要几件大事,结婚生子、买房装修……尤其是2017年,还遇上点合同纠纷,压力特别大,事情特别多……
这眼瞅着到了年底,总算是把《惊悚乐园》完本了,生活上的事情也都差不多搞定或者稳定了,这才缓过一口气来。
等回首而望,已然度过的种种艰辛,似乎也不算什么大风大浪了。

《惊悚乐园》中存在硬伤吗?
1.随着疯不觉的实力逐渐提升,作者越来越难以制造出足够大的困境(对于主角来说),到最后我们只能看到一个无敌的主角,和一帮不够看的对手
2.作者的创作热情降低,中后期经常用无意义的烂梗凑字数(现在看来,我宁愿三渣多刷几组角色数据,也不想看到他给觉哥写那些尴尬的、弱智的、连小学生都不会被逗笑的定场诗片段)
并不是我对这个词有偏见,实际上,最开始的一段时间,这个梗的笑果还是挺好的,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词开始无脑地、高频率地出现在剧本里:在中后期,基本上每次疯不觉刷完一段贯口,反派都会蛋疼,莫名其妙,毫无意义
而要说整本书从哪儿开始走下坡路,我想应该是《我,小丑》这个剧本。
这似乎是我每次重温《惊悚乐园》时都会直接跳过的一段剧情,从一个对蝙蝠侠的了解仅限于诺兰三部曲的路人观众的角度来说,《我,小丑》这个剧本实在是太、太、太、太无聊了,让主角团的人凑一块儿装比割草真的毫无观赏性。
哪怕是《南方公园》、《超次元乱斗》,我在没接触过原作品的情况下都能硬着头皮看下去,只有《我,小丑》这一章,剧情无任何悬念,甚至不如烂大街的龙傲天爽文好看。
但这不代表在其之后就没有高水准的剧本,《荒野求毒》、《幽灵邮差》、《终极营救》……平心而论,都很优秀,比起早期的《黑白鬼域》、《兄弟》、《被诅咒的医院》也是不遑多让。
但s2之后……说实话,我只对一个《极限实验》有印象。其余的,我不愿去说,甚至不愿去想。
在我看来,《登楼记》和《咀魔岛》无疑是最符合该书基调的剧本,有悬念,有吐槽,有合作,有carry……boss智商在线,队友也都不弱。
相对来说,这个阶段的封不觉是最‘完美’的,论战斗,他排在前列,但不是无敌;论计谋,他不能看穿数据,收集情报全靠自身能力;论人气,他也不差,但现实里还是籍籍无名。
到此为止,他还只是个疯疯癫癫的宅男。打游戏的时候会中二爆表,害人越货吃身体;现实生活里则是精打细算过日子,还收养流浪猫,丝毫不把脑子里的不明阴影当回事。
到此为止,他还只是个古怪的、聪明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热爱着生命的小青年。
他能看透数据,他能变身琦玉,他甚至在现实生活里获得了超能力。是的,封不觉不是一般人,惊悚乐园的世界也不是普通的世界,但那个思维鲜活、热爱推理的青年去哪了?他似乎突然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陌生的男人,他为疯而疯,为强而强,他说着垃圾话,却不是在试探敌人,只是在试探自己的下限,他在赌局中赢过了魔鬼,却输掉了自己的灵魂。
《鬼喊抓鬼》的终章,叫《笑着道别》;
作者那时还有余力给主角们安排退场。
猫爷补上了水映遥的婚礼,他们的儿子则在王诩怀中熟睡;枭爷和老史筹划起沙鲁游戏,顾问带着薇妮莎远走高飞;就连天一和伏月也在演技扰与傲娇中走向圆满。
每一场演出都有谢幕,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我却从这个标题中感觉到了作者的疲惫,看来他已经急于给这个故事划上句号了……那我也无话可说。至少,他给了一个结尾,交代了每个角色的去向,但和之前的两部比起来,总觉得差了些什么。
写到这里,我反应过来了,《鬼喊》有冥王战,《贩罪》有萨麦尔战,这是尾声前的战斗,不激烈,不惊险,却标志着故事从未结束,英雄仍在旅途。
可《惊悚乐园》没有这个部分,它结束的很突兀,很匆忙,仿佛封不觉前一天改写完世界的规则,第二天就坐在屋里吃清汤煮挂面,那些已经发生的、将要发生的,都与他无关,这个庞大的冒险故事就这样中断了,甚至没有留下续笔的空间。
唯一让我宽慰的地方,就是觉哥的目标从始(s1结尾)至终未曾改变,说要放衍生者出来,就真的放出来了……
天色已晚,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随便打两行字收尾吧。
也许那些并非出于生存的压力、纯粹为热爱而创造出的故事,才是一直以来吸引着我的东西。
这本书曾给我带来过很多欢乐和慰籍,虽然它毫无疑问的烂尾了……但我还是想对这本书、对它的作者,道一声谢谢。
《惊悚乐园》讲了个什么故事?爽感与笑点具备,惊悚与脑洞齐飞
《惊悚乐园》是三天两觉所著的一部无限流小说,讲述了一个充满惊悚与脑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封不觉,是一位失去恐惧感的推理小说家,为了找回自己的恐惧,他进入了一款名为《惊悚乐园》的游戏中。这款游戏由梦公司开发,是一款神经连接游戏,将玩家扔到恐怖片里玩解密,追求的就是一个亲身体验。
在游戏中,封不觉一行人经历了各种副本,如电锯惊魂、山池鬼屋、地球废土、苍灵论剑等,每个副本的评价都是恐惧为零,浑身是胆。随着游戏进程的不断推进,封不觉逐渐发现了这款游戏中的怪异之处,超出游戏范畴的衍生者,掌管一切的四柱神,以及经常出现在屁股后边的眼镜男。这一切都是一场豪赌,是一场天堂与地狱,天使与魔鬼一直在玩的一场拉锯战,以命运为平台,生命为押注,赌的就是一个候选人的名单。
然而,封不觉并没有被这些诡异的事情所吓倒,他选择勇敢地面对这一切,甚至掀桌子,和命运演了一场围度入侵的好戏。最终,世界恢复了勃勃生机,万物井发,只有主角封不觉和撰写末日编年史的记录官的记忆被修改,其他所有的人物和记忆都被命运修正。
《惊悚乐园》延续了三渣一贯的吐槽风格,主角依旧是个高智商无下限还没节操的大好青年,文笔上清新多俗,肆意妄为,讲究的就是一个人随笔走,能水多久是多久。同时这本书里也有很多老读者们熟悉的人物,也就是前作中的猫爷、王诩、水云孤,这几位终于有了孙子,看来过了。
相关资讯
上篇:现象级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