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剑客图》祥解(十三)
唐大历中有崔生者,其父为显僚,与盖代之勋臣一品者熟。生是时为千牛,其父使往省一品疾。
生少年,容貌如玉,性禀孤介,举止安详,发言清雅。一品命姬轴帘,召生入室。生拜传父命,一品欣然爱慕,命坐与语。时三妓人艳皆绝代,居前以金瓯贮绯桃而擘之,沃以甘酪而进。一品遂命衣红绡妓者,擎一瓯与生食。生少年赧妓辈,终不食。一品命红绡妓以匙而进之,生不得已而食。妓哂之,遂告辞而去。一品曰:"郎君闲暇,必须一相访,无间老夫也。"命红绡送出院。
时生回顾,妓立三指,又反三掌者,然后指胸前小镜子云:"记取。"余更无言。
生归达一品意。返学院,神迷意夺,语减容沮,恍然凝思,日不暇食,但吟诗曰:"误到蓬山顶上游,明珰玉女动星眸。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琼芝雪艳愁。"左右莫能究其意。
时家中有昆仑奴磨勒,顾瞻郎君曰:"心中有何事,如此抱恨不已?何不报老奴。"生曰:"汝辈何知,而问我襟怀间事。"磨勒曰:"但言,当为郎君解,远近必能成之。"生骇其言异,遂具告知。磨勒曰:"此小事耳,何不早言之,而自苦耶?"生又白其隐语,勒曰:"有何难会,立三指者,一品宅中有十院歌姬,此乃第三院耳;返掌三者,数十五指,以应十五日之数;胸前小镜子,十五夜月圆如镜,令郎来耶。"生大喜不自胜,谓磨勒曰:"何计而能达我郁结?"磨勒笑曰:"后夜乃十五夜,请深青绢两匹,为郎君制束身之衣。一品宅有猛犬,守歌姬院门,非常人不得辄入,入必噬杀之。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曹州孟海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今夕当为郎君挝杀之。"遂宴犒以酒肉。至三更,携炼椎而往。食顷而回,曰:"犬已毙讫,固无障塞耳。"
是夜三更,与生衣青衣,遂负而逾十重垣,乃入歌妓院内,止第三门。绣户不扃,金缸微明,惟闻妓长叹而坐,若有所俟。翠环初坠,红脸才舒,玉恨无妍,珠愁转莹。但吟诗曰:"深洞莺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珰。碧云飘断音书绝,空倚玉箫愁凤凰。"侍卫皆寝,邻近阒然。生遂缓搴帘而入。良久,验是生。姬跃下榻,执生手曰:"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又不知郎君有何神术,而能至此?"生具告磨勒之谋,负荷而至。姬曰:"磨勒何在?"曰:"帘外耳。"遂召入,以金瓯酌酒而饮之。
姬白生曰:"某家本富,居在朔方。主人拥旄,逼为姬仆。不能自死,尚且偷生。脸虽铅华,心颇郁结。纵玉箸举馔,金炉泛香,云屏而每进绮罗,绣被而常眠珠翠;皆非所愿,如在桎梏。贤爪牙既有神术,何妨为脱狴牢。所愿既申,虽死不悔。请为仆隶,愿待光容,又不知郎高意如何?"生愀然不语。磨勒曰:"娘子既坚确如是,此亦小事耳。"姬甚喜。
磨勒请先为姬负其橐妆奁,如此三复焉。然后曰:恐迟明,遂负生与姬,而飞出峻垣十余重。一品家之守御,无有警省,遂归学院而匿之。
及旦,一品家方觉。又见犬已毙,一品大骇曰:"我家门垣,从来邃密,扃锁甚严,势似飞腾,寂无形迹,此必使士而挈之。无更声闻,徒为患祸耳。"
姬隐崔生家二岁,因花时驾小车而游曲江,为一品家人潜志认,遂白一品。一品异之,召崔生而诘之事。惧而不敢隐,遂细言端由,皆因奴磨勒负荷而去。一品曰:"是姬大罪过,但郎君驱使逾年,即不能问是非,某须为天下人除害。命甲士五十人,严持兵仗围崔生院,使擒磨勒。磨勒遂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翕,疾同鹰隼。攒矢如雨,莫能中之。顷刻之间,不知所向。
然崔家大惊愕。后一品悔惧,每夕,多以家童持剑戟自卫,如此周岁方止。
十余年,崔家有人,见磨勒卖药于洛阳市,容颜如旧耳。
《昆仑奴》也是裴铡所作。裴铡作《传奇》三卷,原书久佚,《太平广记》录有四则,得以流传至今。《聂隐娘》和《昆仑奴》是其中特别出名的。《昆仑奴》一文亦有记其作者为南唐大词人的,似无甚根据。本文在《剑侠传》一书中也有收录。《剑侠传》托言唐代段成式作,其实是明人所辑,其中《京西店老人》等各则,确是段成式所作,收入段氏所著的《酉阳杂俎》。
故事中所说唐大历年间"盖天之勋臣一品",当是指郭子仪而言。这位一品大官的艳姬为崔生所盗,发觉后并不追究,也和郭子仪豁达大度的性格相符。
关于昆仑奴的种族,近人大都认为他是非洲黑人。郑振铎《中国文学史》中说:"《昆仑奴》一作,也甚可注意。所谓'昆仑奴',据我们的推测,或当是非洲的尼格罗人,以其来自极西,故以'昆仑奴'名之。唐代叙'昆仑奴'之事的,于裴氏外,他文里尚有之,皆可证明其实为非洲黑种人。这可见唐系国内,所含纳的人种是极为复杂的,又其和世界各地的交通,也是极为通畅广大的。"
但我忽发奇想,这昆仑奴名叫磨勒,说不定是印度人。磨勒就是摩罗。香港人不是叫印度人为摩罗差吗?唐代和印度有交通,玄奘就曾到印度留学取经,来几个摩罗人也不希奇。印度人来中国,须越昆仑山,称为昆仑奴,很说得通。如果是非洲黑人,相隔未免太远了。武侠小说谈到武术,总是推崇少林。少林寺的祖师达摩老祖是印度人,一般武侠小说认为他是中国武术的创始人之一(但历史上无根据)。磨勒后来在洛阳市上卖药。卖药的生活方式,也似乎更和印度人相近,非洲黑人恐怕不懂药性。《旧唐书·南蛮传》云:"自林邑以南,皆拳发黑身,通号为昆仑",有些学者则认为是指马来人而言。
唐人传奇中有三个美丽女子都以红字为名。以人品作为而论,红线最高,红拂其次,红绡最差。红绡向崔生作手势打哑谜,很是莫名其妙,若无磨勒,崔生怎能逾高墙十余重而入歌妓第三院?她私奔之时,磨勒为她负出"囊橐妆奁",一连来回三次,简直是大规模的卷逃。崔生被一品召问时,把罚责都推在磨勒身上,任由一品发兵捉他,一点也不加回护,不是个有义气之人,只不过是个"容貌如玉"而为红绡看中的小白脸而已。崔生当时做"千牛",那是御前带刀侍卫,"千牛"本是刀名,后来引申为侍卫官。

《三十三剑客图》祥解(卅三)
京师人郭伦,元夕携家观灯。归差晚,过委巷,值恶少年十軰行歌而前,联袂喧笑,睢盱窥伺,将遮侮之。伦度力不能胜,窘甚。忽有青衣角巾道人来,责众曰:"彼家眷夜归,若辈那得无礼!"众怒目:"我辈作戏,何预尔狂道事!"哄起攻之,妇女得乘间引去,伦独留。道从勃然曰:"果欲施狂暴耶?吾今治汝矣!"挥臂纵击,如搏婴儿,顷之,皆颠仆哀叫,相率而遁。
道人徐徐行。伦追及,拜谢曰:"与先生素昧平生,忽获救获,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念无以报德,敢问何所欲?"曰:"吾本无心,偶见不平事,义不容已。吾于世了亡所欲,岂望报哉!能一醉足矣!"伦喜邀至家,痛饮。辞去。曰:"先生何之?"曰:"吾乃剑侠,非世人也。"掷杯长揖,出门数步,耳中铿然有声,一剑跃出,叱之坠地,蹑之腾空而去。
《三十三剑客图》祥解(卅一)
董国度,字元卿,饶州人。宣和六年登进士第,调莱州胶水簿。会北兵动,留家于乡,独处官所。中原陷,不得归,弃官走村落,颇与逆旅主人相得。怜其穷,为买一妾,不知何许人也,性意解,有姿色。见董贫,则以为己任,罄家所有,买磨驴七八头,麦数十斛。每得面,自骑入市鬻之,至晚负钱以归。如是三年,获利益多有田宅矣。
董与母妻隔别滋久,消息杳不通,居常戚戚,意绪无卿。妾叩其故。董已深,不复隐,为言:"我故南官也,一家皆在乡里,身独漂泊,茫无归期。每一想念,心乱欲死。"妾曰:"如是,何不早告我?我兄善为人谋事,旦夕且至,请为君筹之。"
,骑大马,驱车十余乘过门,妾曰:"吾兄至矣。"出迎拜,使董相见,叙姻戚之礼。留饮至夜,妾始言前事以。是时,虏令:见宋官亡命,许自陈匿;不言而被首者,死。董业已泄漏,又疑两人欲图已,大悔惧,乃绐曰:"无之。"客忿然怒且笑曰:"以女弟托质数年,相与如骨肉,故冒禁欲致君南归,而见疑如此!倘中道有变,且累我!当取君告身与我以为信,不然,天明执告官矣!"董益惧,自分必死,探囊中文书悉与之。终夕涕泣,一听于客。
客去,明日控一马来,曰:"行矣!"董请妾与俱。妾曰:"适有故,须少留。明年当相寻。吾手制一纳袍赠君,君谨取之,维吾兄马首所向。若返国,兄或举数十万钱相赠,当勿取。如不可却,则举袍示之。彼尝受我恩,今送君归,未足以报德,当复护我去。万一受其献,则彼责已塞,无复顾我矣!善守此袍,亡失也!"董愕然,怪其语不伦,且虑邻里知觉,辄,客麾使登,揖而别。舟遽南行,略无资粮道路之费,茫不知所为。舟中奉侍甚谨,具食不相问讯。才达南岸,客已先在水滨,邀诣旗亭,相劳苦,出黄金二十两,曰:"以是为太夫人寿。"董忆妾语,力辞之。客不可,曰:"赤手还国,欲与妻子饿死耶?"强留金而出。董追挽之,示以袍。客曰:"吾智果出被下。吾事殊未了,明年挈君丽人来!"径去,不返顾。
董国度,字元卿,饶州德兴(在今江西省)人,宋徽宗宣和六年进士及第,被任为莱州胶水县(在今山东省)主簿。其时金兵南下,北方交兵,董国庆独自一人在山东做官,家眷留在江西。中原陷落后,无法回乡,弃官在乡村避难,与寓所的房东交情很好。房东怜其孤独,替他买了一妾。
不知是哪里人,聪明美貌,见董国度贫困,便筹划赚钱养家,尽家中所有资财买了七八头驴子、数十斛小麦,以驴牵磨磨粉,然后骑驴入城出售面粉,晚上带钱回家。每隔数日到城中一次。这样过了三年,赚了不少钱,买了田地住宅。
董与母亲妻子相隔甚久,音讯不通,常致思念,日常好几次问起原因。董这时和她情爱甚笃,也就不再隐瞒,说道:"我本是南朝官吏,一家都留在故乡,只有我孤身漂泊,茫无归期。每一念及,不禁伤心欲绝。"妾道:"为何不早说?我有一个哥哥,一向喜欢帮人家忙,不久便来。到那时可请他为夫君设法。"
的人到来,骑了一匹高头大马,带着十余辆车子。妾道:"哥哥到了!"出门迎拜,使董与之相见,互叙亲戚之谊,设筵相请。饮到深夜,妾才吐露董日前所说之事,请哥哥代筹善策。
当时金人有令,宋官逃匿在金国境内的必须自行出首,坦白从宽,否则被人检举出来便要处死。董已泄漏了自己身分,疑心二人要去向官府告发,既悔且惧,抵赖道:"没有这会事,全是瞎说!"
人大怒,便欲发作,随即笑道:"我妹子和你做了好几年夫妻,我当你是自己骨肉一般,这才决心干冒禁令,送你南归。你却如此见疑,要是有甚么变化,岂不是受你牵累?快拿你做官的委任状出来,当作抵押,否则的话,天一亮我就缚了你送官。"董更加害怕,料想此番必死无疑,无法反抗,只好将委任状取出交付。人取之而去。董终夜涕泣,不知所措。
人牵了一匹马来,道:"走罢!"董国庆又惊又喜,入房等妾同行。妾道:"我眼前有事,还不能走,明年当来寻你。我亲手缝了一件(用布片补缀缝拼而成的袍子)相赠。你好好穿着,跟了我哥哥去。到南方后,我哥哥或许会送你数十万钱,你千万不可接受,倘若非要你收不可,便可举起相示。我曾于他有恩,他这次送你南归,尚不足以报答,还须护送我南来和你相会。万一你受了财物,那么他认为已是够报答,两无亏欠,不会再理我了。你小心带着这件袍子,不可失去。"
董愕然,觉得她的话很是古怪,生怕邻人知觉报官,便挥泪与妾分别。上马疾驰,来到海边,见有一艘大船,正解缆欲驶。虬髯客命他即刻上船,一揖而别。大船便即南航。董囊中空空,心下甚窘,但舟中人恭谨相待,敬具饮食,对他的行纵去向却一句也不问。
舟行数日,到了宋境,船刚靠岸,,取出二十两黄金,道:"这是在下赠给太夫人的一点小意思。"董记起人道:"你两手空空的回家,难道想和妻儿一起饿死么?"强行留下黄金而去。董追了出去,向他举起人骇诧而笑,说道:"我果然不及她聪明。唉,事情还没了结,明年护送美人儿来给你罢。"说着扬长而去。
董国度回到家中,见母亲、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安好无恙,一家团圆,欢喜无限,互道别来情由。他妻子拿起来细看,发觉布块的补缀之处隐隐透出黄光,拆开来一看,原来每一块缝补的布块中都藏着一片金叶子。
董国度料理了家事后,到京城向朝廷报到,被升为宜兴尉。第二年,
丞相秦桧以前也曾陷身北方,与董国度可说是难友,所以特别照顾,将董国度失陷在金国的那段时期都算作是当差的年资,不久便调他赴京升官,办理军队粮饷的事务,数月后便死了。他母亲汪氏向朝廷呈报,得自宣教郎追封为朝奉郎,并任命他儿子董仲堪为官,那是绍兴十年三月间之事。(出自
相关资讯
上篇:古今振雅云笺
下篇:男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