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三杰
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有巨大影响的三位教育家。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必备考点,通常以单选题,多选题,或判断题的形式出现。一般三人中会有1-2人出现,题量在1-2道题之间。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索佛洛尼斯科斯是雕刻家,母亲费纳瑞特是助产妇。是希腊语(雅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个神秘人物,没有作品,主要通过他后来的古典作家的著作而闻名,特别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
苏格拉底承认人的差异性,但更强调教育的意义。他认为不论天资聪颖的还是天资愚鲁的人都可以通过教育的作用得到改进。并且他指出,越是天资聪颖的人越应该受到教育,否则好的禀赋会使人变得难以驾驭。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者应该有才有德,深明事理,并且具有各种实际知识,能够在判断是非、荣辱、善恶时根据专业知识做出决断。
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他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人“怎样做人”。他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错误的行为基于错误的判断,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按照正确的判断做事,智慧就是道德,因此道德是可教的。
苏格拉底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因此,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以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数列为必学的科目。同时他也强调学习这些科目的意义在于实用,而不是理论上的思辨。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被称为苏格拉底法或问答法。讥讽是指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其自相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是指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是指从具体事物找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从而归纳出一般概念。定义是指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a.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b.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第一,柏拉图主要教育著作为《理想国》,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一。
第二,柏拉图是对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古代哲学家,它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和影子,建立了本质思维的抽象世界。
据此他认为,人的肉体是人的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灵魂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理性是灵魂的基础。理性表现为智慧,意志表现为勇敢,情感表现为节制。
a.运用智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b.凭借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军人;c.受情绪驱动的劳动者。
第三,人类要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非常重要的就是通过教育。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
第四,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第五,学习即回忆。柏拉图所持的一种学习与认识理论。他认为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而是灵魂对已经认识而遗忘的理念世界的回忆。
第六,提出四科。根据其教学目的,柏拉图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第一,他在《论灵魂》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认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
第二,秉承柏拉图的“理性说”,提倡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第三,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第四,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有大量的反映。
第五,自由教育是由亚里士多德总结的古希腊教育传统。它是指对自由公民所施行的,强调通过自由技艺的学习进行非功利的思辩和求知,从而免除无知愚昧,获得各种能力全面完美的发展,以及身心和谐自由状态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有两个突出的互相联系的涵义:
a.以受教育者具有闲暇为前提﹐又以受教育者充分利用闲暇为手段﹔
b.目的在於探索高深的纯理论知识。
希望以上对西方古代教育史古希腊三杰的相关介绍,对大家备考教师招聘考试有所帮助。中公教育竭诚为每一位考生服务。

原创“春秋三杰”是指哪三位历史人物?他们都有哪些事迹呢?
春秋三杰,指的是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主,伍子胥爱于君,管仲则是忠君又爱国。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三位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
介子推(?-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后,公子重耳出逃至翟国,介子推同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等人追随一同逃亡。
自此之后,介子推跟随公子重耳在诸侯国中颠沛流离。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晋文公登上晋国君主的宝座后,自然要赏赐那些一同跟从流亡者,比如狐偃、赵衰、魏犨等人都成为了晋国大臣。但是,和他们相反的是,介子推没有向晋文公索要俸禄,晋文公或许是疏忽了,也没有给介子推赏赐俸禄。
介子推同母亲说明情况后,就携母隐匿在山林之中。后来,晋文公得知介子推的情况后,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不过,因为山地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和他的父亲死于这场大火之中。
晋文公到处寻找介子推而未得,最终将绵山封为介子推之田。《庄子·盗跖》和《楚辞·九章·惜往日》是最早叙述这类故事的文献。值得注意的是,介子推割股救主、抱木燔死以及同寒食节的关系,均是传说和演绎。
和介子推比起来,伍子胥拥有更高的知名度。
伍子胥(?~前484年),名员,又名贠,字子胥,楚国(今属湖北监利)人。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春秋后期楚国大夫伍奢之子。
伍子胥原为楚国人,父亲伍奢因直谏被楚平王所杀。眼看楚平王昏庸无道,伍子胥选择逃至吴国,投靠公子光门下,策划刺杀吴王僚。公元前514年,刺杀吴王僚之子庆忌成功,伍子胥官至吴国太宰。在受到吴国的重用后,伍子胥致力于增强吴国大军的实力,从而报复强大的楚国。
公元前512年,伍子胥提出将吴军分为三部轮番攻楚的建议。公元前506年,伍子胥与孙武等人在柏举击败楚军主力,长驱攻入楚国都城郢。在这场战役中,伍子胥实现了报复楚国的目标。
公元前496年,吴王病亡,吴王夫差采纳太宰伯嚭放回勾践的建议,伍子胥当面反对吴王的做法,但是没有被采纳。伍子胥又规劝吴王不要攻打齐国,因夫差取得艾陵之战的胜利,而渐渐被吴王疏远。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赐剑令其自尽,死后尸体被投入钱塘江。综上,伍子胥用了大半生去复仇,只是无奈后来因为忠诚而死。
管仲出身贫苦,以商贾为业。自幼与鲍叔牙为知己,鲍叔牙知其雄才伟略,常善待之。后来,经鲍叔牙举荐,管仲为齐相,齐桓公任命管仲为上卿、相国。在此之前,管仲曾辅佐齐桓公的对手公子纠,不过,齐桓公不计前嫌,依然重用了管仲。对此,管仲也用毕生的精力来回报齐桓公和齐国。
管仲执掌齐国大权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对内发展工商、渔盐、冶铁,按照土地的好坏来征收租赋,主张富国强兵,增强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举贤任能,制定选拔人才的制度,整顿齐国管理系统,维护了内部稳定。
管仲对外推行“尊王攘夷”的策略,拥护周天子,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同时与各诸侯国会盟,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终,管仲使得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平成三杰是哪三个奥特曼?实力都很强,征战怪兽无数
大家好,欢迎收看动漫三分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平成三杰。
在奥特曼中,即平成三杰,分别是迪迦、戴拿和盖亚,那么这三个奥特曼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先说一下迪迦,作为超古代时期就出现在地球的巨人,实力自然是没得黑,不过,在迪迦奥特曼剧集中,迪迦被邪神加坦杰厄用黑暗光线变成了石像,非常的惨,这个加坦杰厄还阻止了复活迪迦的计划,不得不说,这一步做的真的让全人类感受到了绝望,不过,迪迦毕竟是这部戏的主角,怎么可能轻易狗带,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起来的光使迪迦重新复活了,并打的加坦杰厄毫无招架之力,最终消灭了他。
接下来是戴拿,他是为了拯救新时代领域地球而诞生的巨人,和迪迦一样,初始便拥有三种变身形态,非常的炫酷,而戴拿最令人感动的战斗,便是他与索菲亚的战斗,为了拯救全人类,戴拿被吸入了黑洞,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戴拿就这么牺牲了,不过在之后的剧集中我们可以得知,他并没有牺牲,而是穿越到了另一个宇宙,接触到了其他昭和系的奥特兄弟,并在之后与他们并肩战斗,也算给了广大粉丝们一个交代。
最后是盖亚奥特曼,他可是大地的守护者,是一位来自地球的奥特曼,在盖亚奥特曼剧中,作为配角出场的阿古茹奥特曼可是对盖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过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两位思想上的碰撞导致了这两位奥特曼的决战,当然了,奥特曼之间的矛盾总是要化解的,最后二人合力击败了很多强大的怪兽,最终BOSS天使怪兽佐格就是被他俩的合体技能所击杀的。
公众号下方回复,即可查看平成怪兽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