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儿反而更孝顺?答案扎心了
尽管现在男女之间越来越平等了,重男轻女的家庭也越来越少了,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这种“重男轻女”的家庭,依然是存在的。尤其是那些如今已经长大了80后、90后、甚至是00后,很多就是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的。
这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子即使并没有被亏待,但是从小就体会到了自己在父母心里面和男孩子的不同,心里不可能没有疙瘩。
本以为这会让这些女儿长大以后和父母兄弟不亲,但是现实却恰恰相反。这些“重男轻女”家庭走出来的女儿,长大后反而比儿子还要孝顺,照顾老人,给父母养老,处处不比儿子做得少,甚至有些人还要出钱给兄弟买房娶媳妇。
为何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儿反而更孝顺?答案扎心了
女儿更懂得生活的不易,心疼父母
“重男轻女”的家庭,儿子大多是娇养的,女儿反而是穷养的,所谓穷养儿富养女,大多都是反着来的。而正是因为如此,女儿反而更加懂得生活的不易,更能够体会到父母把自己养大的辛苦。
所以这样家庭的女儿,面对父母的重男轻女,心里不是不在意,只是更心疼父母养育儿女的不易以及这些年所经历的辛苦。所以一边心里委屈,一边还是想让自己的父母生活得更好一些,所以就会更孝顺。
从小被教育要孝顺、要让着弟弟或哥哥
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一心为了儿子好,所以总是娇惯着,只要儿子好,自己辛苦点也不在意。但是到了女儿这里就不一样了,反复告诉女儿:为了生你养你我吃了多少苦,你将来一定要孝顺,因为有了你哥哥(或者弟弟),咱们家才能抬得起头来,你以后一定要对哥哥好(弟弟),有你哥哥(弟弟)在,你以后才不会被欺负。
这样长时间的“洗脑”教育之下,女儿心里就觉得自己应该孝顺,也应该照顾哥哥或者弟弟。甚至也有一些家庭,姐姐小时候就要照顾弟弟,对弟弟好渐渐就成了习惯。
从小被忽视,想向父母证明自己,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儿,心里多少是有一点缺乏安全感的,或者说是缺少关爱。因为从小被忽视,被教育女儿不如儿子,有些女儿可能会在心里不服气,所以拼命的想向父母证明自己,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所以长大以后,也会对父母更孝顺。
所以在这里要提醒那些重男轻女的父母,如果你家孩子都长大了,反而是女儿更孝顺,不要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要懂得珍惜女儿的孝心,更要懂得心疼女儿。不然等到女儿寒了心,还是不是孝顺,就不一定了。
重男轻女的家庭,反而是女儿更孝顺,因为渴望关爱,因为心疼父母,因为习惯,这3个答案也是够扎心了,希望那些重男轻女的父母可以看到,并且反省自己的行为。

上海大爷吐槽“重女轻男”,百分之八十想要女儿,生儿子不好过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生男孩还是想生女孩,在不同的地区,人们的想法还真不一样。
重男轻女思想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地区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不过越是经济发达的区域,越是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思想,甚至有一些地区已经翻转了,生儿子唉声叹气,生女儿全家欢乐。
一位上海大爷在某位博主的街头采访中,大谈现在的“重女轻男”。
“女权盛行,家里女性主导决策,超过80%的家庭希望迎来一个女娃。”
“生女儿多好啊,孩子结婚不用管,还能收到一笔彩礼,有好酒喝,出去旅游女儿全部报销。”
“生儿子就不行喽,为孩子筹备婚礼,彩礼、车,房子,退休以后退休金都难保证,都得用来补贴孩子,生活压力太大了。”
“儿子听媳妇的,公婆在儿媳妇面前小心翼翼。”
“这个社会把女性捧的太高了,过去是一片天,现在是整片天。”
“养儿子,老了老了,还得看儿媳妇的脸色,日子不好过啊。”
这位大爷,也不是平白无故就吐槽,老人家讲不是自己的经历,就是周围人的经历。
在上海这样的开放性大城市,“重男轻女”早就不存在了,这种翻过来的现象,实话说也挺常见的。
不用说上海,坐标南京,想生女孩子的家庭就有很多。
我老家是在河北廊坊,实话说那里重男轻女还是存在的,虽然女孩子的家庭地位提升了,但是人们依然会认为至少要生一个男孩。
在南京生活了十几年了,身边的朋友则是完全不一样的观点,生了女孩就不要二胎,头胎儿子想要二胎生个女孩的大有人在。
不过南京的局部区域,比如说周边村落,还是会重男轻女,越是接近城市,人们的思想越是开阔,越是摈弃了传统的思想。
养育男孩和养育女孩的不同点越来越明显,养育男孩的家庭,从一开始就要为孩子未来的结婚打算,要买房买车存钱,这是孩子的底气,养育女孩的家庭则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大多数还是会给女儿准备房子车子,但是心理上发生了变化),养育女孩的父母更多是注重培育孩子。
现实情况是,男孩有房有车有稳定的工作,是结婚的必要条件,而女孩有房有车有稳定的工作,则是锦上添花,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增加女孩的择偶标准,提升一个档次。
这实际上跟“博士男找研究生女,研究生男找本科女,本科男找专科女”是一个思路,女孩子有房有车有稳定工作,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就能提升条件,选择比自己条件更好的人。
女生父母没有给孩子准备房子车子,女生也不愁嫁。
在这方面上来看,养育女孩,的确轻松很多,这无形中就影响了家庭对男孩和女孩渴求指数。
是否过度“女权化”,这个值得讨论
上海大爷说,如今是重女轻男,女权社会。
这个不认可,可能我们对上海的真实情况不够了解,这位大爷只是瞄准了上海某个圈子吧。
更为常见的家庭情况是:孩子结婚,男方提供的彩礼,父母一分不要都给女儿。男方父母给儿子准备车子,女方父母也给女儿准备车子,男方父母给儿子准备房子,女方父母在条件之内也给女儿准备房子。
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提升了,但是并没有像之前“重男轻女”那样,反过来完全以女性为中心,打压男性,就现代社会的现象而言,这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不排除个别家庭会有这样的,儿子无条件听从媳妇的话,不孝顺老人,这则是另当别论,但是也不能上升到“女权当道”上。
因为女性的思想觉醒了,女心理不甘愿在“嫁夫随夫”,对一些老人来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时间接受不了,也是有的。
男孩女孩都很好,家庭教育很重要
男孩无条件听媳妇的话,忽视了父母,不孝顺父母,这是个例,这是家庭教养出现了问题。
虽然说有很多人想要女孩,但是当下年轻父母的心态绝对是,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是自己的孩子,都是金宝贝。
从小的家庭教育很重要,孩子是否和自己一条心,长大以后如何对待父母,这是从小就种下的种子。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不管是否打算卷孩子的学习,都要关注孩子的性格成长,给予孩子好的指导,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孩子才不会长偏。
《都挺好》:重男轻女的家庭,到底有多可怕?
最近大热的电视剧《都挺好》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没有看过呢,灵润妈看了以后,心中为之一惊,其中的主角之一由姚晨饰演的苏明玉是在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并且成功成为了2019年最惨女主第一人。
那么苏明玉的家庭构成是什么样的呢?她的母亲控制欲超强,父亲软弱自私又贪婪,大哥软弱不重承诺,二哥啃老。他们一家人明玉与家里断绝关系,兄妹不和,大哥遇事只会指责弟弟妹妹。
明玉为什么要和家里断绝关系,和兄弟关系不和,就是由于母亲太过重男轻女,几十年如一日的差别对待三个孩子,而且是从精神到物质全部都差别对待,大儿子母亲卖房送他去国外读书,二儿子母亲给他买工作,花2000元送他去旅行,卖房子给他结婚。
到了明玉这里,学习再好再想考清华,母亲一句话就把她打回了现实,“考清华我们家供不起,帮你定了“保送师范”的名额。女孩嘛,毕业正好做老师”,父亲心疼明玉,可是他软弱,只能在明玉需要他的时候借口去上厕所。
前两年大火的电视剧《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就来自一个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的家庭,剧中的樊爸樊妈既要女儿无条件的背负家庭责任又不给她一点点"家庭人权",虽然这是戏剧所表达的夸张形式,但也是源自真实的生活。
不止在中国,韩国女演员秋瓷炫也曾在节目中说,因为家族的重男轻女观念,小时候,她奶奶非常不喜欢她,经常打骂她,还抱怨她的妈妈生不出儿子。爸妈离婚后,爸爸也不疼她。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男人依然是家庭的象征,因为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尤其在一些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山区和小城镇,男人的作用不可或缺,所以,在农村,即使第一胎生了女儿,就算冒着超生的风险也会去生第二胎。
古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儿子就是父母的养老保险,父母老了儿子就可以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了,在父母眼中,儿子才被视为家庭、事业的传承者,这样一来,儿子的作用和地位就远远高于女儿。
女儿迟早要嫁人,只能算是个外人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一传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女儿迟早是要嫁出去的,成为别人家的人,这样一来就会很很少会有父母愿意去精心培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而儿子则成为精心培养的对象。
每对重男轻女的父母,都给女儿判了“无期徒刑”
不少父母认为,生了女儿就是赔钱,养大了还是别人家的。他们给女儿带来自卑和恐惧,对生活完全没有抱有希望,让她们觉得自身就是没有价值的,就是一个附庸品。这些被轻视的孩子没有尊严,也容易自暴自弃。重男轻女的父母,像是举着一把尖刀,狠狠刺进女孩子的心里,伤害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每个人。
每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都是女儿的隐形监狱
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长大的女孩,她们往往会过于自卑,会给自己贴上不好的标签,自己潜意识就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自轻自贱,把自己的人格贬得一无是处。
她们没有尊严,没有底气,也极度缺乏安全感。如今各种家庭悲剧都因重男轻女而引发,诸如“初中女生杀死11岁亲弟弟,被重男轻女毁掉的中国女孩”等新闻也常有发生。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女孩产生强烈的不满,这些不满在内心长久的积压,滋生了仇恨,酿成了悲剧。这毁掉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
而在《都挺好》的剧情中,母亲重男轻女的观念,也把明成惯坏了,明玉当众检举二嫂,导致朱丽被停职。明成得知后,被愤怒冲昏头脑,出手将明玉打伤。兄妹二人间的冲突将剧情推向了高潮,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达了对明玉的疼惜及对明成的气愤。
而之后,苏家人围绕明玉被打一事再生风波。明玉住院后,二哥明成因明玉报警,被抓进派出所等待起诉。苏大强在朱丽等人的恳求和督促下,前往医院探望明玉,请求她释放明成,却不料此举反而令明玉崩溃痛哭,认为父亲果然一直对自己漠不关心。
明玉痛心地向父亲回忆起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她的轻视,并道出自己甚至做过亲子鉴定,在得知自己身为父母的亲生女儿却还是一直遭遇苛待后更加失望。
对待儿子和女儿,如果不能一碗水端平,最后害了的,不单单是女儿,还有家里的每一个人。女孩不是累赘,不是物品。她们应该得到爱护,得到公正,得到温暖。父母对子女的爱,无关性别,而应出自真心。
上大学后的明玉气不过母亲厚此薄彼的偏心眼,回家与母亲理论。却被母亲告知“苏明玉,你是个女孩,你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我们只负责你养你到十八岁,你以后还要嫁人,到老了,我们也不需要你养”,甚至在母亲赶自己出门时,懦弱的父亲都没有出面阻拦。
在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不乏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成长的人,但却少有明玉这样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脱离原生家庭的人。父母不负责任,自私自利,拿子女出气,能够轻易被原谅;而子女因此不认父母,讨厌父母,却要被骂不孝没良心。
作为子女,不能选择自己是否想要来到这个世上,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到最后也难以逃脱可怕的原生家庭。哪怕已经脱离了原生家庭,也仍然难以摆脱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希望每一个承受了重男轻女的女孩,都可以活得如同明玉一样,努力的跳出原生家庭的坑。再抖掉从坑里带出来的泥土,去迎接温暖的人生。
灵润妈希望,天下每个女子,都能受到公平的待遇,遇见幸福,把它转给身边的人,为每位女性祝福吧!
作者:灵润妈 爱好文字的职场妈妈,希望每篇文字都能给你带来心灵的力量,用温暖且深度的文字传递幸福与美好,原创分享大量科学育儿、亲子教育、心智成长类文章。微信公众平台:微笑幸福成长(ID weixiaoxingfu20)欢迎关注!加“幸福成长”(xingfuchengzhang52)进入育儿交流群!
相关资讯
农村“重男轻女”并不完全是为传宗接代,生男生女还真的不一样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农村长期被认为大多数人都有着“重男轻女”的观念,原因都会联想到农民就是为了传宗接代。 这种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对儿女性别的偏好,男孩被视为能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