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奇幻文学可不止有哈利

更新时间: 2025-07-16 15:43:31

阅读人数: 968

本文主题: 国外奇幻文学

确实每每提到奇幻文学,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哈利·波特,然后也许还有纳尼亚传奇或者魔戒系列中土世界的传说。但是,在奇幻文学可远不止这些,波西·杰克逊系列也是近几年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作品呢!

波西·杰克逊目前主要分为2个系列:第一个系列为《神火之盗》《魔兽之海》《巨神之咒》《迷宫之战》《最终之神》。第二系列为“奥林匹斯英雄”系列,分别为《失落的英雄》《海神之子》《雅典娜之印》《决战冥王圣殿》《奥林匹斯之血》以及它的序言,《阿波罗的审判》系类。另外还有一本工具书《半神宝典》和一本番外《半神外传》。小朋友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顺序哦!

波西是故事的主角,在故事开始时,他只是纽约一个普通的12岁少年。甚至他还因为阅读障碍被看作是个问题男孩。在一次博物馆之旅中,他意外地发现自己竟然是海神波塞冬的孩子。接着他乘坐帝国大厦电梯进入了奥林匹斯。就这样一个出生于现代的美国少年就这样在众神之地开始了一段奇妙的冒险之旅。

在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宙斯,遇到雅典娜,要去夺取金羊毛,还要去打败邪恶的敌人。这种现代与传说的交织为青少年编出了一个无比迷人的奇幻世界。

有的家长说这种口水书孩子要少看,但我觉得我们要以怎样的标准评价一本书是不是口水书呢?如果阅读可以让孩子充满想象力,可以激发他们对现代和传统文化的兴趣,这又何尝不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呢?

奇幻文学可不止有哈利

经典奇幻文学为何诞生在英国?

矮人,精灵,魔法,女巫……20世纪,英国奇幻文学横空出世,风靡全世界。

相信每个青少年以及曾经是青少年的你的书架上至少有《哈利·波特》《魔戒》《纳尼亚传奇》中的一本。这三部作品有一个共同的历史土壤,那就是英国的巫术信仰历史。

在500年前的英国,女巫、巫术、妖术,这些都是人们真实的生活。而对这些信仰进行系统地研究的,最著名的当属基思·托马斯的《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研究》,英文原名是Religion and the Decline of Magic。

这是一本比故事还精彩的史学经典,一一揭示五花八门的信仰流派:巫术、占星术、妖术、宗教巫术……堪称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图鉴。

这本书的作者基思·托马斯是牛津基督圣体学院院长,当过牛津大学副校长,他还是《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的顾问。

除了上述那些闪闪发光的头衔外,他还被英国女王授予了骑士爵位,只因他对早期现代英格兰历史研究的重大贡献。

托马斯深入英格兰各地档案,用海量的例证和审慎的分析带领我们进入早期现代人类的心智。

他的研究和写作功力深厚。每章注释至少53个、最多233个,平均每章过百。注释或许是对真实事件最好的证明:你将在本书中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那些似乎只有在小说中的情节,都有着详实的史料的佐证。

在如今理性的祛魅时代,本书将英国人曾经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全面的考察对象,具有开拓性的历史意义。

在16和17世纪,妖术、占星术、巫术疗法等大众迷信几乎遍及英格兰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可以治病,而护身符可以抵御恶灵的侵袭。

在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占星术是一门“许多人都赖以为生”的技艺。 甚至所有的医生都认为,服药、放血、做外科手术必须选择适当的时刻。

当时,有个叫威廉·利利的著名占星师,用七八个星期学习占星术。

在他正式营业后,很快拥有了大批的粉丝。业务范围包括寻物、寻人,更多的是回答“应该怎么办?”

1645年夏,有女顾客问,她那被鲁珀特亲王抓去当战舰木匠的丈夫是否还活着。1649年,有人问应该读哪类书,东方的语言,还是神学?同时,利利也担任医生的角色,如判断胎儿性别。

这些都表明,占星师的主顾们希望通向占星师的请教而减轻自己的忧虑。占星师主要职责就是帮助主顾下定决心。

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正统的医疗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英格兰有大量的人依赖于传统的民间医术。

巫术医疗业务的最大特点恐怕就在于巫医会轻易地把病痛归咎为超自然的原因,说患者是被恶灵、幽灵或“妖仙”附身,或者被蛊惑。

巫师会使用我们今天很熟悉的方法,诸如煮尿,念咒,还会借助镜子、水晶球、听差精灵等。

有一种巫术疗法连官方都乐此不疲,那便是

在由圣公会神甫指导的专门宗教仪式上,患者依次跪在国王面前。

国王轻轻地触摸他们的脸庞,同时有一个教士高声朗诵圣马可的诗句:“他们将把手置于患者身上,患者就会康复。”

患者退下后再次上前,以便国王可以在他们颈项上挂上缀着金币的白丝带。

这一疗法并非国王专有,术士通常也会使用触摸疗法,但他们因此会被教会指控使用巫术和妖术。

妖术被当时的英格兰人认为是有害的和反社会的,他们坚信,妖术能够神秘地伤害别人。

例如,杀害或毁坏农耕牧畜,阻止母牛产奶,破坏黄油、奶酪及蜂蜜的制作。更有甚者,用视线“迷住神魂”,用诅咒蛊惑受害者。当然,还有清宫剧爱用的套路:扎小人。不过,后者并不常见。

当时妖巫信仰流行于各个社会阶层,而在妖术审判中,被告绝大多数来自社会底层,并通常是妇女。

人们普遍相信,妖巫拥有听差精灵。在《哈利·波特》中,被马福尔家族奴役的精灵多比,就是听差精灵。

这是英格兰独有的概念。听差精灵一般会以动物的形象出现,通常是猫或狗,也有可能是蛤蟆、老鼠。它们为主人提供巫术帮助。

注意,这不是传说!1604年的英格兰法令就提到了款待和供养恶灵。

不管是原始教会时期还是较为新近的教会时期,教会被世俗力量当作取之不尽的巫术仓库。

最典型的就是圣徒崇拜。孕妇坚持使用修道院保存的圣徒遗物,如腰带、裙子、外套等。

圣餐面包被当作一种治疗疾病和对抗瘟疫的药物,教会一度不得不用钥匙和锁保存圣餐和圣油。1612年,一个叫詹姆斯·戴维斯的妖巫,他的祖母叮嘱他:要为圣餐奉献自己的一切,并把圣餐面包带回家。

据说,在1591年,牛津的一个叫作约翰·阿林的人,不信奉基督教,但拥有基督的一部分血液,他以20英镑1滴的价格出售。

这些情形都在强化这样的观念:教会作为一个巫术机构扮演着毫不逊色于其信仰机构的角色。

时至今日,巫术成为奇幻文学的元素,成为了一种符号,并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巫术的衰落和启蒙运动、科学进步互为因果,它跟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息息相关,但巫术作为一种强大的焦虑缓解术,也许永远都不会离开我们。

本文整理自《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研究》

《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研究》

在16和17世纪,妖术、占星术、巫术疗法等大众迷信几乎遍及英格兰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可以治病,而护身符可以抵御恶灵的侵袭。与此同时,宗教改革试图将巫术从中教会仪式中剥离出来,科学家也不断发现解释万物的全新理论。

托马斯深入英格兰各地档案,用海量的例证和审慎的分析带领我们进入早期现代人类的心智,向我们展示科学和理性如何同古老的信仰体系争夺关于世界的解释权,而基督教又如何跟随大众心智的启蒙,完成了自身的现代化。

引领一个时代的日式奇幻文学作品,《罗德斯岛战记》的诞生与影响

说起《罗德斯岛战记》,相信不少80后的朋友不会陌生,传说君第一次接触这部作品,还是在当年的上海卫视。毫不夸张的说,这部作品是传说君入坑日式奇幻文学作品的启蒙之作。但是仅仅是国内电视台放映的13集OVA自然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更好地了解作品展现的那个剑与魔法的世界,从各方渠道去翻找原作、去找相关的同人作品。

今天,就来和大家一同来探讨下,《罗德斯岛战记》的诞生以及后续影响。

像上文我们所说,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改编于日本著名作者水野良在1988年创作得《罗德斯岛战记》小说。在初中时,水野良就接触到带有欧美奇幻色彩的《指环王》系列作品,这也成为其在高中时,加入科幻(SF)作品同人社的契机。

在学习的过程中,水野良结识到当时日本科幻文学界的前辈安田均,在其介绍之下,水野良接触到欧美"龙与地下城"(DND)规则的桌游产品,这也为《罗德斯岛战记》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DND机制的兴趣,使得水野良和一些同好,在大学时期创办了一个名叫"SNE"的创作小组来撰写属于自己的DND剧本。为了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他们决定将自己的跑团经历记录下来,并以小说的形式发表在杂志上。

在经历初期发布在小众桌游杂志,销量欠佳的阶段后,1986年,水野良一行人在角川书店旗下的《comtique》杂志上迎来了转机,并将自己的跑团记录正式命名为《罗德斯岛战记》。

在更名后,《罗德斯岛战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成为日本当时最受瞩目的奇幻文学作品,哪怕到了现在,仍然被视为日式奇幻文学的金字塔和轻小说的标杆性产品之一。取得这种成绩,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DND文化逐步被东亚洲文化圈所认同,而《罗德斯岛战记》在保留经典设定的基础上,用跑团回放+精美配图的形式,降低了大众的理解门槛。

二是在西方玄幻色彩的基础上,巧妙加入了很多东方元素的情节。神与人、剑与魔法、儿女私情和家国天下的碰撞,诞生了有别于绝对善恶关系的混沌价值观,光明并非绝对正义,黑暗亦非不可原谅。这也是水野良在接受采访时,觉得日本能接受《罗德斯岛战记》的主要原因。

说完《罗德斯岛战记》的小说内容,接下来我们自然要讲一些关于IP商业化运营的内容。

第一点自然要说得是由小说改编而来同名动漫《罗德斯岛战记》。在小说出了第一部《灰色魔女传》之后,反响十分热烈,因此首先改编成动画,也就是我们当时看得13集版本,其中前6集是小说内容,后7集为纯改编。而当整个系列书出齐之后,后来有发行了新的动画《英雄骑士传》。其中两首令人印象深刻的音乐,坂本真绫的《奇迹之海》和Sherry的《炎和永远》在ACG动漫金曲盘点中,始终拥有姓名。

第二点要说得则是一款植根于DND规则,但是拥有全新玩法独立制作的《罗德斯岛战记》桌游。在桌游的基础上,《罗德斯岛战记》也成为最早一批电子游戏化的RPG作品。

但和小说和动画不同,不论是SPC平台还是DC平台的游戏产品,市场反应都不是很理想。但是从2010年开始,这部作品的改编游戏版本逐步出现在各大平台上,让人不禁感叹,不论中外,经典作品始终还是经典,影响力不减当年。

就拿同属日式经典作品的《梦幻模拟战》来说,不论是世界观构成、玩法设定还是人物塑造上,二者皆拥有者相似的设定,因而两者的结合也是呼声已久的事情。而《梦幻模拟战》手游与《罗德斯岛战记》在12月进行的史诗联动,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充满正义感的帕恩和艾尔文、充满魅力的蒂德莉特和雪莉公主、坚守骑士道精神的亚修拉姆和利昂以及默默守护爱人的比萝蒂丝和法娜。当《罗德斯岛战记》和《梦幻模拟战》的英雄同处一个时空,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谜题的真相,将在【罗德斯岛的辉暗书】中一一揭晓。

标签: 奇幻 精灵 现代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