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更新时间: 2025-07-20 14:00:49

阅读人数: 159

本文主题: 峰峦叠翠入云霄是谁写的

《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

元至正七年(公元1348年),黄公望开始创作这卷山水画名作,历时多年方始告竣。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这卷名画在此后的数百年间流传有绪,历尽沧桑。从画上题跋看。此画最初是为无用禅师所作。一百多年后的明成化年间,为著名画家沈周所得。至明万历年间,又归大书画家董其昌所有。但不久就转手为宜兴吴之矩所藏。吴又传给其子吴洪裕。吴洪裕特意在家中建富春轩藏之。吴洪裕爱此画若宝,临终之际,竟想仿唐太宗以《兰亭序》殉葬之例,嘱人将此画投入火中,焚以为殉。幸得其侄子吴子文眼明手快,以另一卷画易之,将《富春山居图》从火中抢出,才免遭“火殉”。但画的前段已烧去寸许,从此分为长短两段。

画的后段(长段)从吴家流散后,曾历多人收藏,于清乾隆十一年流人清宫。有意思的是,号称风雅的乾隆皇帝居然不识宝,认定它是赝品,而对另一卷他人临摹的《富春山居图》大加赏赞,又是题跋又是钤印。但也幸而如此,那卷真迹倒借此得以“全壁”,后在解放前夕运往台湾,归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画的前段(短段)名为“剩山图”,最后到了画家吴湖帆的手里。当时在浙博供职的沙孟海得此消息,心情颇不平静。他想,这件国宝在民间辗转流传,因受条件限制,保存不易,只有国家收藏,才是万全之策。于是数次去上海与吴湖帆商洽。晓以大义。吴得此名画,本无意转让。但沙先生并不灰心,仍不断往来沪杭之间,又请出钱镜塘、谢椎柳等名家从中周旋。吴湖帆被沙老的至诚之心感动,终于同意割爱。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夏县厚民茶场

夏县厚民茶场是我国北部新生茶叶基地,厚民晋茶的诞生,结束了山西不产茶叶的历史。茶场所在地泗交镇因四水交汇而得名,位于中条山腹地,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远离现代工业侵袭,无公害、无污染;产区峰峦叠翠,雨雾缭绕,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土壤植被丰富,水源涵养充足,全年无霜期短,茶叶生长期长。厚民晋茶属绿茶系列,一年只采一季茶,品质卓越天然,品位高雅厚道,口感浓郁鲜醇,营养全面丰富。地    址:山西省夏县泗交镇王家河大涧口村电    话:400-0359-928  13393481817地  址:山西夏县温泉路电    话:0359-8553019微信公众号:jinchashangcheng

夏县厚民茶场是我国北部新生茶叶基地,厚民晋茶的诞生,结束了山西不产茶叶的历史。

茶场所在地泗交镇因四水交汇而得名,位于中条山腹地,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远离现代工业侵袭,无公害、无污染;产区峰峦叠翠,雨雾缭绕,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土壤植被丰富,水源涵养充足,全年无霜期短,茶叶生长期长。

厚民晋茶属绿茶系列,一年只采一季茶,品质卓越天然,品位高雅厚道,口感浓郁鲜醇,营养全面丰富。

地    址:山西省夏县泗交镇王家河大涧口村

电    话:400-0359-928  13393481817

地  址:山西夏县温泉路

电    话:0359-8553019

微信公众号:jinchashangcheng

江山如画(组诗)‖宋邦文四川省情网

浏览江河十座楼,复兴代步缩鸿沟。

纵观历史冉长恨,忆想诗书胜旧游。

三峡截流惊玉宇,滇黔飞渡振春秋。

九州多少神来笔,留与儿孙去划酬。

踏入南昌忆故人,昔年风雨洗浮尘。

几经炮火摧天界,唤醒神州大地春。

面对青山问上苍,天高路远两茫茫。

英雄今日身何在,留下清名万古扬。

晨步青山进画廊,登高望远展群芳。

层层叠叠翻金浪,万紫千红百草香。

小雪时逢艳日开,坐观白鹭舞云台。

柳林河坝二三里,客呼鸬鹚掠水来。

夜观南部似天堂,七彩霓虹肆意狂。

渔火江洲飞小调,何须迈步向苏杭?

万里嘉陵万里淘,凌云欲比九玄高。

百年南部传文韵,无数英才博浪涛。

邀朋面坐煮仙芽,笑对人生侃碧霞。

酌句研文修德性,夕阳映照显芳华。

绿灵一抹隐深山,五韵俱全出谷关。

沸水半杯容大道,浅尝慢品话人间。

辗转难眠心事多,频推窗户问姮娥。

清风倘若知余意,化作飞鸿解寂磨。

遥望天宫七彩环,藤牵蔓绕鸟难攀。

碧林直上三千尺,石径迂回入佛山。

天寒露冷桂生香,野岭腾烟大雁翔。

满目秋风摧败柳,平添愁绪睹花黄。

露冷风清落叶寒,长空雁叫桂花残。

陌阡少有闲人逛,老妪斜楼寄倚栏。

黄叶纷飞报秋声,晨风拂晓引蝉鸣。

黄花顶骨寻甘露,余暑难消擅作情。

甘露霖霖解了围,凉风洒爽接秋归。

稼禾得雨腰肢壮,老叟扶犁笑意飞。

七彩流云飞鹊渡,牛郎织女共怡情。

星桥一夜嫌更短,促膝咽呜怕日明。

一曲离骚万古扬,汨罗江上忆断肠。

昔年报国身先逝,留下英名与日长。

每逢端午话龙舟,华夏千年从未休。

如若怀王知此事,何需晚岁作秦囚。

岁岁端阳各自扪,举杯邀月对清樽。

汨罗江水千年结,一曲离骚著国魂。

月漫清辉早露头,一年一度又中秋。

金风得意添新绪,树影怀情映旧楼。

半品香茗挪笔砚,浅赏蜜饯握觥酬。

人生似梦初方醒,悔不当初解别愁。

月挂中天视若神,我同玉兔戏红尘。

时逢佳节贪杯少,阅尽沧桑话庶民。

时逢九九问苍茫,雾锁南山瘦菊黄。

发白方知年岁少,草青猛醒月华长。

雁惊寂夜歌诗句,鸟唱黎明谱乐章。

流水匆匆时去远,此生无憾对斜阳。

难觅乡关旧日风,不堪往事化惊鸿。

几经接力通天路,瘦水穷山变阆蓬。

琼楼亮丽少炊烟,偶见麻桑变废田。

道绕门前稀主客,陌阡翁妪守余年。

耕夫逐梦数千年,最盼山梯变沃田。

但看甘霖滋玉黍,今朝百姓乐陶然。

布谷催耕麦正黄,三餐罔顾又何妨。

披星戴月学夸父,夺地争天只为粮。

踏入红尘路坎坷,光阴似箭少蹉跎。

前拼万象寻他趣,今处家中咏晚歌。

偏爱煽情思泪雨,再三忍受让心磨。

白驹过隙来回渡,一席春风寄梦河。

峰峦叠翠泛流莹,自古风光在保城。

早有娲仙传美誉,更留石寨叙英名。

县衙见证千年事,文庙能言万古情。

松柏陵园藏奉献,西河碧水淌真诚。

登台眺望香山景,游客熙攘画里行。

自幼何曾争宠信,成株也未染鸵红。

餐霜饮雪三分艳,接日迎霞半是空。

铁骨铮铮穹碧下,横斜渺渺雾烟中。

当今世间谁为最,应是寒梅倚老翁。

言道山中日不明,岚烟弥嶂路难行。

枯枝绊脚惊蓬鸟,藤蔓缠身野兔横。

失意方知人世暖,得时便晓雨天晴。

晚年隐忍林间坐,静下心来妙笔呈。

瞭望嘉陵万里遥,涟漪涮柳柳条萧。

沙汀鸥鹭生欣意,两岸垂纶分外骄。

时逢大雪入寒冬,草木青山带倦容。

触目田园生冷意,遍观溪水挂冰重。

执杆盯线戏王侯,效仿姜公渭水游。

垂钓品茶哼小曲,独钩珠鳖占鳌头。

烈日当空耀镜湖,人呼马啸拥程途。

斯时端午龙舟赛,划桨争锋入画图。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宋邦文(笔名沧海一粟,农民,四川省南部县西水镇青林寺村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南充市诗词协会会员,四川省南部县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会副主席。曾在诗词月刊、方志四川、四川人文、华语艺术等刊物及新媒体平台发表文章)

标签: 现代 古代 皇帝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