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凡事须用学问提着,方不至流于市俗

更新时间: 2025-07-24 12:27:03

阅读人数: 879

本文主题: 武侠小说三大俗

射雕三部曲,我对其他两部书情节熟悉到如数家珍的地步,而对这第一部的《射雕》反而印象淡薄,总感觉情节有些凌乱,不好梳理。后两部书,我不知翻过几遍,但这《射雕》确实是看了一遍就放下了,总之是缺少一点吸引力。

随着新版电视剧的热播,我又拿出来重新阅读了一番。

书的前半部分大多是讲郭靖黄蓉这队少年眷侣的奇异冒险,作者以二人的视角展开叙述,当真情节紧锣密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可能是作为金庸早期的作品,总有要把许多东西全部塞进去的的冲动,哪怕这些东西可能并不能和书有机融合在一起。于是前半部分可以看到许多宋词小曲,有密室疗伤一节七天七幕戏剧的写法。一口气看将下来当真当时是有些许快感,然而却是狗熊掰玉米,掰一颗丢一颗,到头来前面看的竟然还是情节模糊,记不得多少,更谈不上细细回味一番。大概是情节虽热闹,到底还是需要停顿一番,譬如山水画之留白、交响乐之间歇,因有此中断,读者有暇去细细品味,也趁得主题更加突出。若只一味马不停蹄得冒险,虽情节再猎奇,总会失于轻浮的热闹。

故事进展到后半部分,才愈发好了。让我记得最印象深刻的情节是桃花岛招亲的三道试题比拼,郭靖本没有胜算,却硬是赢下三场,当真酣畅淋漓。而最有趣的情节莫过于郭靖带黄蓉大理疗伤,连闯渔樵耕读四关。

郭靖黄蓉闯到一灯大师座下最后一位儒生弟子时,黄蓉说其只知读书,却不是圣贤微言大义,引论语“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得出孔子门下七十二贤徒, 五六三十,可知冠者有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可知童子四十二人 的结论,让读者莞尔一笑的同时也赋予小说一中文气。

醉仙楼下比武,欧阳锋杀了个腐儒来讨好黄药师, 谁知黄药师却说道:“我平生最敬的是忠臣孝子。”俯欧阳锋讨了个没趣,嘲笑他徒有虚名,原来也是个为礼法所拘之人。黄药师凛然道:“忠孝乃大节所在,并非礼法!”当真振聋发聩。黄药师行事乖张,最慕晋士风流,却也深知晋士虽表面上藐视礼法,但骨子里却最把忠孝看得深重,这些就不是一介武夫欧阳锋所能理解的了。而黄药师的这种高妙理解实际也是金庸本人对传统文化浸淫多年之洞见。

醉仙楼大战之后,郭靖黄蓉失散,郭靖苦苦寻人半年,依旧不见,只得回大漠每天接受相思的煎熬。历尽愁苦,渐渐褪去当年天真烂漫的黄蓉,也不得不感叹 “这世上,欢乐快活原只是一小截时光,愁苦烦恼才当真是一辈子的事。” 黄蓉托鲁有脚等人送郭靖一副画,上载:“ 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无端翦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读之,令人唏嘘感叹,诗缘情而绮靡,黄蓉也将其一段柔肠尽化在这词中。

本书作为射雕三部曲的开山之作,华山论剑颇为人津津乐道,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武林格局也庞大,主角郭靖,除却武功的不断增长之外,也不断经历着内心思想的转变,从被动的母亲灌输的忠义概念,到亲身体会到百姓的战乱之苦,临近磨难,心里也不断成熟,为国为民逐渐内化在他的内心,成为一代拥有大格局的大侠。

武侠小说,情节猎奇的不计其数,但终究难以比肩金庸的作品。金庸将其人生之沉淀,丰富之学养注入其作品当中,使得最俗的武侠小说也被点石成金,成为经典。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宝钗与探春对讲学问时道:“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了。”此番道理评价金庸之武侠小说,倒也十分贴切。

凡事须用学问提着,方不至流于市俗

武侠小说网

通过金名网(4.cn) 中介交易

金名网(4.cn)是全球领先的域名交易服务机构,同时也是Icann认证的注册商,拥有六年的域名交易经验,年交易额达3亿元以上。我们承诺,提供简单、安全、专业的第三方服务! 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整个交易过程大概需要5个工作日。

Process Overview:

4.cn is a world leading domain escrow service platform and ICANN-Accredited Registrar, with 6 years rich experience in domain name brokerage and over 300 million RMB transaction volume every year. We promise our clients with professional, safe and easy third-party service. The whole transaction process may take 5 workdays.

罗立群:金庸武侠小说大雅大俗,每个人都能获得不同的乐趣

第一次看到金庸小说是在什么时候?

暨南大学教授、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

罗老师,您能否介绍一下第一次看到金庸小说,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暨南大学教授、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罗立群:

第一次看金庸小说是1981年或者是1982年的时候,大学刚毕业不久。第一部看的小说是《射雕英雄传》,当时很兴奋,突然看到故事这么精彩的小说。因为侠小说看得比较早,大概从中学的时候就接触《三侠五义》《水浒传》等,但是第一次看到金庸小说,还是比较新奇的。那时候找到的书不是很全,都是被人家翻烂的。因为我们是宿舍的几个人在传看,所以就把书撕成几块。比如从第一页看到三十页,看完了我就问三十一页在哪里,大家就这么传着看下去。

那时候刚改革开放,武侠小说突然涌进来,感觉不一样。之前的武侠小说已经断层了,而金庸这个写法又很新,跟以前看的武侠小说完全不一样。写作技巧各方面都特别新奇。

最喜欢的金庸先生武侠小说是哪一部?

暨南大学教授、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罗立群:

不同的读者喜欢金庸不同的小说,不同的人物。我最喜欢的是《笑傲江湖》。

我认为《笑傲江湖》这个小说,是比较“纯”的武侠小说,像《鹿鼎记》不算纯武侠小说。为什么比较纯?第一个,它的名字《笑傲江湖》,和主人公的性格非常合拍,主人公性格就是很洒脱的,像行云流水那样的性格。然后小说设计的武功——“独孤九剑”,也很符合令狐冲的性格。

而且小说里还特意设计了两种武功,一个是“辟邪剑法”,一个是“独孤九剑”。这两种武功,又在小说里边形成一个对立。就比如《葵花宝典》辟邪剑法,小说里面说了,它是从宫里面传出来的,是违反人性的。而“独孤九剑”是比较自然的,符合自然的人性。小说里利用武功的这种见解,又把两种不同的人性、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处事方式,都很好地表现出来。所以我最喜欢这部小说。

暨南大学教授、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罗立群:

令狐冲我是很喜欢的,就是这种很洒脱,行云流水一样的性格,不拘束。但是他也不是什么都不顾的,他也有顾忌。比如说,他对师父是非常孝敬的,他懂得感恩,而且他对爱情也非常坚贞。

但他虽然性情洒脱,却也不是至情至性的一个人物。这样的人物,金庸把他创造出来,我非常欣赏。

您觉得对比起之前的和往后的武侠小说来说,金庸先生的作品在武侠小说文坛上有什么样的影响?

暨南大学教授、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罗立群:

我是研究武侠小说的,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做的就是“中国武侠小说与民族文化心理”这个课题。我的毕业论文,在我毕业的那一年扩展成了一本书,就是《中国武侠小说史》,这个是国内最早的一部武侠小说史。

金庸的武侠小说,它首先有个继承,尤其对民国年间的武侠小说是有继承的。他的许多功法,比如说“吸星大法”,比如说“乾坤大挪移”,我们在民国小说里面都可以找到。但是他的写法又很创新,他用了很多新颖的写法融进武侠小说里面去。

比如《射雕英雄传》中,在铁枪庙里讲述谁是凶手的时候,大家开始都怀疑东邪是凶手。但是黄蓉用步步推理的方法,诱导凶手把他自己作案过程写出来,这里就有点像推理小说的味道了。

像《雪山飞狐》,最后他就选择通过不同的人来讲述同一件事情。因为大家对同一件事情看的角度不一样,都用自己的视角去讲这个事情,这个故事给读者的感受就不一样。

所以我说金庸的小说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而且他在小说里面特别注重对人性的挖掘。这一点在以前的武侠小说里边是找不到的。他的小说整体水平都比较整齐,是因为他花了很大的功夫去修改他的作品,他自己在作品创作的时候就带有很严肃的态度,把它作为精品来创作,准备让它流传下来。

他对小说里边的人物的挖掘、人性的挖掘、主题的挖掘,都是写得很深刻的。所以我们不能把金庸的武侠小说作为一般的武侠小说来读。不同的读者读他的小说,可以得到不同的感受。有的读者就喜欢武功,喜欢热闹,他从金庸小说里面能感觉到他想要的乐趣。有的人喜欢情节,而金庸又特别喜欢讲故事,所以这个故事也讲得很精彩。而有的人更喜欢人物形象,喜欢情感的描写,金庸小说里也写得非常精彩。更加深刻地来说,他的小说里还可以更深一步地对人性进行挖掘,对社会、文化有所反思。

所以不是说非要到一定文化层次才能去读金庸,金庸小说是大雅大俗的。它可以很俗,文化层次不高的人,你也可以去读懂金庸小说,也可以读得很有乐趣。文化层次高了,你从金庸小说中又可以读出一些新的含义。金庸的小说是适合各个阶层的读者的。作为金庸小说,我认为它能成为经典,跟别的经典不一样,就是因为它大雅大俗。

本文由海宁发布微信公众号(ID:hainingfabu)采访编辑报道,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72名!有编制!海宁公开招聘→

610个车位,却要停1800多辆车!海宁这小区有解决妙招→

标签: 民国 武侠 老师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