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作家黄易病逝黄易是谁?黄易个人资料生平履历作品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香港知名武侠小说家黄易4月5日中风且于医院病逝,享年65岁。黄易原名黄祖强,曾获“翁灵宇艺术奖”,亦曾任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其著名作品如《寻秦记》及《大唐双龙传》广为人知,更被翻拍成电视剧。
古天乐就是因位出演了港剧《寻秦记》走红。他在得知噩耗后表示:“好惋惜,我觉得他写的《寻秦记》好精采,多谢他写项少龙这个角色,所以买下电影版权,年底重拍,希望他一路好走。”另一位武侠名家温瑞安获悉后亦非常震惊,手书挽联,表达了对黄易的悼念。
黄易的突然离世也让不少书迷颇感震惊。他在2012年起创作推出的《盛唐三部曲》:《日月当空》,《龙战在野》,《天地明环》在内地网络上连载,点击超过百万。不过颇为可惜的是,因为某些原因,该作品一度遭遇下架。
原名黄祖强的黄易,1952年于香港出生,后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也曾任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因为喜欢玄学及《易经》中的“日月为易”的概念,所以将笔名定为“黄易”。1989年辞去艺术馆的高职厚薪,隐居大屿山这个离岛深山、藏风聚水之地,专心从事创作,自立“黄易出版社”。
据报道,黄易初出道时,尚未摸清写作方向,本打算走武侠小说的路线。但却被当年某出版集团的主编赵善琪反对,对他说:“你写武侠小说,能胜过金庸吗?能胜过古龙吗?”
据他自己回忆:“我就开始写了几本科幻小说,卖得挺好,起码不会赔本,而且有点钱赚。我然后问他,肯不肯出我的武侠小说。因为他也不希望失去我,所以就出版了《破碎虚空》。结果发觉书卖得相当好。”当时倪匡的科幻小说大行其道,黄易决定把科幻和武侠结合,结果大受读者欢迎,成功开创了玄幻武侠小说一派,在90年代席卷港、台两地。
随着内地读者通过网络读到《寻秦记》、《大唐双龙传》、《大剑师传奇》、《破碎虚空》、《星际浪子》等作品,黄易也被认为是网络类型小说的基石和起点。今天的网络写手们,许多人是通过模仿黄易起步,开始拿起笔写作的,在写作上深受他的影响。
黄易称自己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特别着迷:“可能这是天生的。我喜欢风水、道术、手相、佛学道家、阴阳五行、堪舆命理、中医医理,这些东西看来是过去朝代里的科学。”在0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他透露自己的近况时说,自己身居山中,最大的乐趣就是写作、遛狗、打游戏,尤其是打游戏。“在线游戏确有引人入胜之处,特别是进入角色后,再分不清甚么是真?甚么是假?”
相关新闻 黄易最爱作家:金庸和司马翎
黄易的少年时代和别的少年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真要说区别的话,就是他幸运地住在山明水秀的新界区,让他从小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另一个区别,就是有一个疼爱他的武侠迷外公。
黄易的外公经常租武侠小说看,而黄易顺带也读遍了这些小说。金庸和司马翎是他最喜欢的两个作家,尤其是善于刻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司马翎,对黄易影响颇深。司马翎影响着他的写作风格,金庸则“逼”他进了玄幻武侠:“我第一部武侠小说的稿子投出去之后,被压了许久也无人理会,后来老板李国威一见面便单刀直入对我说:‘现在武侠小说除金庸、古龙外,便没有市场空间。你要么不写,要么就写科幻小说吧。’”于是,黄易则每晚下班后挑灯夜战,以一星期的时间完成第一部科幻作品《月魔》。
虽然读了很多武侠书,黄易不仅压根写不出好文章来,学业上也是“战绩彪炳”,被逐出学校和留级是常事,还经常为了逃避留级而转学,第一次写作文就被严厉的老师批了个不及格的分数。从那次开始,黄易才知道,原来作文也会不及格的,文章也是可以写好一点的。
2012年11月29日,“2012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黄易以24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首次荣登作家富豪榜,排名第22位并获得“2012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年度武侠宗师”的重要奖项。
黄易非常重视个人生活,因为喜欢大自然,于是毅然隐居在大屿山,享受大自然的奥妙。他写作的地方就是面向一片大海,海风徐徐吹来,非常的舒服。他的书房不仅藏书多,还有许多各式各样音乐CD,一套极棒的音响,流泄出跳动的音符,让他可完全放松精神。
黄易其实是一个标准的电脑游戏玩家,而且还是高手中的高手。他任何类型游戏都玩,但还是较偏爱策略类,所有经典知名的游戏全逃不过他的手掌,从早期的三国志一代、Ultima系列、StarFlight,到现暗黑破坏神、异尘余生、魔法门系列等都一一破关。
“一个游戏只要好玩、有创意就是好游戏!”他缓缓道出多年玩游戏的心得。在他心中,一款游戏只要容易上手,然后又有深度,便是一款好游戏,值得一玩。
黄易语重心长的指出:“现在的游戏太多,选择太多,我们不能只靠做的是中文游戏,就一定可卖给讲中文的人;做游戏要有国际观,要比别人先走一步,不能老是跟在后面,用旧有的东西,那总有一天会被淘汰。与其做一百款中等游戏让人玩没两天就丢在一旁,还不如做一款市面上从没有过的顶级游戏,让人记得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创意要大胆,然后看你如何包装这意念,包括画面、剧本、引擎缺一不可。”黄易指著脑袋,说道:“人最大的价值,就是这里,就看你如何去开发了!”

黄易武侠小说的三观:求利,进而窥天道
4月5日,小说家黄易因中风去世。消息传来,我颇有些惊愕和失落。去年我还在手机上看他的《日月当空》,怎知这样一个开创了新武侠时代的人物竟这样走了。
不少读者也许和我一样,认识黄易是从租书店开始的。90年代末上高中的时候几个同学骑着自行车放学回家,都会先经停一间已经忘了名字的小小的租书店,店里排列着好几排用角钢焊接的书架,上面满满当当地塞满了各种小说,有给女孩子看的言情小说,有金庸、古龙的经典武侠,有各种漫画,还有好几排是给专门留给黄易的。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个黄易真会写,一写就是这么大一排。而且黄易的书有个特点,一套书能有好几十本,每本都不厚,当时借书有限制数量,借三五本回去,很快就翻完了,要往下看还得等明天,真是心痒难耐。
要借黄易的小说,还得靠运气好,因为他的书实在太热门。金庸古龙的书,放在书架上都是崭新的、整整齐齐,黄易的呢,晚去一会儿就借完了。即便是成功借到,拿在手里也是烂唧唧、皱巴巴的,有的“精彩”部分还不知道被谁撕下来充做私藏,难以想象都用它做了什么。
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我们正巧赶上了那个武侠小说风气转变的时代。
一方面,正如温瑞安说:“90年代一开始,海内外‘侠坛’有两大盛事:一个是武侠电影的复苏,二是中国大陆对武侠小说出版权的下放和‘开禁’。”另一方面,盛名已久的大侠,诸如金庸、古龙、梁羽生、卧龙生、司马翎等或退出江湖、或不幸去世,武侠世界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境况。
巨大的市场召唤之下,黄易横空出世。
黄易的作品被读者和评论家称为“玄幻武侠”,这个称谓出现在1988年。作家叶永烈曾解释说:“我所见到的最早的玄幻小说,是 1988 年香港‘聚贤馆’出版的黄易的《月魔》。……出版商赵善琪先生送给我一本香港作家黄易的小说。赵善琪先生在序言中写道:一个集玄学、科学和文学于一身的崭新品种宣告诞生了,这个小说品种我们称之为‘玄幻’小说。”这段话不仅点明了“玄幻小说”最初的定义,还明确指出黄易是玄幻小说的代表。
黄易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清晰地被认定为“新武侠”,最主要是他的武侠世界观是完全迥异于前代作家的。
传统武侠作品传承了司马迁《游侠传》中的精神:“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侠义”乃是传统武侠作品的精髓和根基。无论是慷慨赴义、为国为民的郭靖,还是为情所困、执拗真诚的李寻欢,都是讲究江湖道义,心怀奉献精神的侠客。这种侠的精神,脱胎于传统儒家文化“家-国”、“孝-悌”、“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遵循这个观念的,就是侠、是“好人”,而背离这个观念的,就是贼、是“坏人”。
而到了黄易这里,正邪两道被抹掉了界限。虽然滥交算计杀人不眨眼,但我还是一个大侠。《大唐双龙传》中的寇仲、徐子陵分分钟就得根据不同势力的利益关系而改变立场,充分验证了什么叫“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跋锋寒在大漠杀人无算,最终也安得善果;最极端的如《翻云覆雨》中的韩柏,武功全是睡姑娘睡出来的,简直不要太让全天下男人嫉妒。而反派角色如庞斑、石之轩、孙恩、绾绾、慕容垂等都表现出一种为了追求理想艰苦奋斗的执着坚韧。真正被读者厌恶的坏透了的角色,可谓少之又少,一只手都数得出来。
在黄易的作品中,只有围绕利益的较量,而鲜有家国情怀,异族入侵、国破家亡被单纯设置成故事背景。《边荒传说》中,燕飞击败慕容垂,边荒人并没有北上驱赶胡人,而是安安稳稳地过着小日子,赢来了繁荣;寇仲虽然拜一心存续汉人的宋缺为岳父,其实打的却是找个政治靠山的算盘;就连《破碎虚空》这样一部反映武林正道合力对抗元军的作品:
“祁碧芍凝望传鹰的双目,察觉到他眼里的丰富感情,轻轻道:'传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你绝世天资,何不随我等共抗大敌,救万民于水火之间。’
传鹰好像给冷水泼下,一阵心灰意冷,袭上心头,淡淡道:‘传某胸无大志,实难负重任。’只觉怀中美女,身体忽尔转硬,两人虽仍紧紧相拥,但刚才的柔情蜜意,却是消失无踪。”
对国家民族那么不上心,这要放在以前,别说是当主角了,简直活该送给各路英雄千刀万剐。
对比金庸《天龙八部》中的乔峰,搞不清楚自己的民族成分最后落得悲剧收场,黄易笔下的人物并不关注“宏大的历史叙事”,反而更注重个人的生命体认,崇尚个性、强调个人解放,具有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
然而,黄易小说的要旨既不执着于入世救民于水火、挽大厦之将倾,也并非执着于世俗层面上的功名利禄,他的超越性体现在“出世”也即对“天道”的追求上。
大侠浪翻云说:“唯能极于情,方能极于剑”。情,指的是感情,或者似乎可以扩大为“欲望”,而“剑道”的终极目标是寻找天道——“遁去的一”。在黄易构筑的世界里,在某种的“心法”指导下,对物质欲望的无止境追求是一窥生命奥义的路径。魔门两派六道,其中花间派的传人侯希白是个风流倜傥的画家,天生情种韩柏是个色鬼,他们都有追求天道的慧根。而“天性好道,独身不娶”的石龙师傅,反倒是第一章就被弄死了。
“取利,进而窥天道”,黄易通过玄幻将世俗快乐与终极关怀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他区别于旧式武侠,开创“新武侠时代”的内核。究其根本,乃是时代变化在武侠世界中的反映,也是快速变动社会中的当代人一边极度关注个体价值实现,一边又对生命意义充满怀疑的心理反映。所以他的小说总能搔到最痒的地方,赢得无数读者的心。
黄易认为,所谓功夫,是“人类超越自己幻想中的一种可能性,具有永恒动人之美,若止于技艺,只属于下乘而已。”。“在高手对垒里,生死胜败只是一线之别,精神和潜力均被提升至极限,生命臻至最浓烈的境界。那是只有通过中国的武侠小说才能表达出来的独特意境。”这也正是他的小说看完以后连像样的招式也记不住一个,他还依然被人公认为“新武侠时代”开创者的原因。
香港武侠小说家黄易病逝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香港武侠小说家黄易4月5日因中风在医院病逝,享年65岁。黄易因作品《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而广为人知,他还是玄幻小说之开先河者,对网络玄幻小说的发展影响巨大。
黄易原名黄祖强,早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自小喜爱武侠小说,早在少时就开始投稿,其首部武侠作品名为《破碎虚空》。1989年,黄易退隐大屿山专心创作,并成立黄易出版社,其“玄幻系列”“异侠系列”生前一直在持续创作。
黄易于1994年出版的《寻秦记》和1996年出版的《大唐双龙传》还被翻拍成电视剧,大受热捧,其中人物项少龙、寇仲、徐子陵成了不少人的集体回忆。据了解,“项少龙”古天乐当年因《寻秦记》大受欢迎,购下《寻秦记》版权,今年会开拍电影版,原班人马有望回归,只可惜黄易已不能亲眼得见了。(路艳霞)
相关资讯
武侠小说名家黄易中风过世
本报讯(记者陈梦溪)香港武侠小说家黄易4月5日中风过世,享年65岁。黄易原名黄祖强,1952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求学期间专攻传统中国绘画,1989年辞去高薪工作,隐居大屿山专心从事写作。......
上篇:关洛风云录
下篇:武侠小说名家黄易中风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