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受冷落的《大明劫》

更新时间: 2025-07-26 12:07:08

阅读人数: 246

本文主题: 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的区别

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

韩国有《流感》,美国有《传染病》,中国有什么?作为当下社会的“病毒启示录”,很多人感慨,中国电影在这个领域留下了令人惋惜的空白。

巧合的是,与2013年韩国《流感》同年,中国上映了一部关于瘟疫的电影,只不过故事发生在古代,可以看做“古代的非典”。这部电影叫《大明劫》,导演就是执导《万箭穿心》的王竞,后者改编自方方的同名小说。

电影原计划在2013年春天上映,但最终定档10月。“选在10月份上映是希望天冷一点,大家心收一点去看,我的期待是,大家伙儿都去看,一下出来十亿,跟《泰囧》《致青春》似的。”编剧谢晓东在一次采访中解释。

这近乎盲目的乐观,简直不像是来自一位混迹电影圈多年的人。

不可否认,创作团队为这部电影倾注了太多心血,筹备四年,而且那时候《万箭穿心》频频获奖,热度还在,王竞的名气开始出圈,加之“非典十周年”的警钟,种种“利好”因素大概蒙蔽了团队的双眼,让他们忽视了对这部电影的商业价值判断——

2012年底,以喜剧电影起家的冯小刚推出了历史灾难题材《1942》,与徐峥导演处女作《泰囧》狭路相逢。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中国电影观众用脚投了票,《泰囧》成为国内首部票房过10亿的国产电影,拉开了国产电影新喜剧时代的序幕。

事实证明,天气冷不会成为人们去看一部沉重题材电影的理由,一部作品的命运不可能超越“潮流”而存在:《大明劫》的最终是票房300多万,惨烈收场。

即使是跟《流感》相比,在这部由吸引眼球的爱情元素和好莱坞式个人英雄主义编织起来的商业大片面前,《大明劫》也实在是太“乏味”了。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代名医吴又可和一代名将孙传庭相识于乱世之末,一个抵御内乱,一个对抗大疫,一个救国,一个救人,互为镜像。吴又可和孙传庭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但把他们置于同一空间之内,却是电影的独特心思。

吴又可著有《瘟疫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关于治疗瘟疫的专著。他提出“疠气假说”两百年之后显微镜问世,人们才得见细菌的真面目。此外,吴又可独创的“达原饮”在非典期间被运用于临床治疗,电影末尾也致敬了这段历史。

非典十周年之际,这部电影备受冷落,七年后的今天,当病毒卷土重来,人们终于意识到,我们不仅低估了这部电影,而且高估了自己。

埋下隐喻与发现隐喻,是导演与观众之间乐此不疲的寻宝游戏。有人立足“当下”,对电影进行解读:天灾可怕,人祸更可怕;瘟疫从来不是简单的医疗问题。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们要求导演非得隐喻点什么不可。

导演王竞擅长现实类题材,这会是一次借古讽今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无关紧要。《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特意在自序中强调他并非借古讽今,我觉得确实如此,因为历史的规律是如此的一以贯之,当你在说一段历史时,总能在今天找到对应。人心从来没有变过,所以人事也不会变。[1]

在这次疫情中,很多人通过《万箭穿心》和《大明劫》这两部作品认识了导演王竞,但除此之外,王竞更早期的几部作品在题材上“尺度”更大,眼光更加超前。

早在2018年《我不是药神》获得空前成功之前,2010年上映的《我是植物人》就聚焦药物造假问题,且几乎触及核心:女主角因为手术中注射了不合格麻醉剂而卧床三年成为植物人,背后牵扯出药厂造假和审批流程的问题。由男主角说出了这段触目惊心的话:

每年有250个工作日,以1万种药来计算,每个工作日有40种药通过审批,每个工作日8个小时,每小时60分钟,那就是说,每12分钟就会有1种新药通过审批。

至于那么多12分钟背后发生了什么,电影没有说出来,交给观众自己想象。

当初谢飞也是因为看了王竞的《我是植物人》,才找到他来导《万箭穿心》的。

还有更早的作品都来自现实生活:夹带了农民工讨薪情节的《一年到头》以“首部春运题材电影”为卖点,而徐峥类似题材的《人在囧途》要等两年之后才上映;以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为主题的《圣殿》,也是由一则新闻引发的灵感:一个28岁的青年连续60天玩一个叫《传奇》的网络游戏,其间吃喝拉撒全在网吧,直到身上发出臭味,被老板赶走。

王竞曾经在采访中透露自己“大尺度”的秘诀。“太小的成本有一个好处就是在题材上豁出去了,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类电视电影,最好的结局就是卖到电影频道。有这样的想法垫底,就可以豁得出去,题材手法百无禁忌。”[2]

在更小的小圈子里,王竞导演+谢晓东编剧和制作人的组合被一些观众所熟知,被称为“社会派”,早期那几部电影成本只有上百万。资金欠缺,这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普遍困境。王竞本来以为自己够苦,后来听说贾樟柯拍《小武》成本只有十几万,还觉得有点惭愧。

2013年的一个采访中,王竞提到自己在筹备的下一部电影题材是根据山西“红衣杀手”连环杀人事件改编。“这个凶手从警方第一批排查时就在嫌疑对象名单里,但他不太像一个罪犯,他的生活看上去非常正常,最后是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将其锁定的。”但这部片子没有了下文。

也是这一年,贾樟柯根据四个轰动社会事件改编的电影《天注定》无缘与观众见面。

1997年,王竞的处女作《方便面时代》启用了当时还不红的小生李亚鹏。李亚鹏饰演一位北京大学生丁宝,毕业后被分配到文化馆工作,无奈发现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打交道的人,都跟自己想象的天差地别。这个故事来自王竞一位朋友的启发。

王竞在创作札记中写:中国真的存在一个人才培养机制和使用机制不配套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在基层都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到底是学校教得太多了,还是我们的基层真的不需要专业太优秀的大学生?

这种思考使电影脱离了如今青春片常见的迷茫青春轨道,深入社会运行层面了。

同样以浓缩社会般的文化馆为背景,我想到另一部电影《背靠背,脸对脸》。这部被网友誉为“现代版《官场现形记》”“基层版《纸牌屋》”的现实主义力作上映于1994年,豆瓣评分9.4,导演是后来拍《建国大业》的黄建新。

《背靠背,脸对脸》也是这一年上映的,但那时在钻石堆里没太引人注意。时光流逝,观众渐渐发现这部电影的珍贵——评分甚至超过了《活着》——说它珍贵,是因为人们意识到这样的电影不会再有。近年来,类似题材无论是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还是让范伟封帝的《不成问题的问题》,都无法走得太远。

2019年,一场以“致敬现实主义电影”为主题的电影峰会上,王竞与黄建新难得同台。早年间,他们都曾从“文化馆”出发,但黄建新已经不是那个黄建新了。

[1].《大明劫:历史除了借鉴,还留下什么》豆瓣电影,作者地瓜

[2].《王竞:探寻电影的血脉》,《电影》杂志2013年第2期

受冷落的《大明劫》

看新闻联播有哪些好处,那些人在看新闻联播

来源:雪球App,作者: 十年股海觉一梦,(https://xueqiu.com/4482511729/279039959)

看新闻联播有多种好处,这些益处适用于不同年龄和社会群体:1. **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无论是普通公民、学生还是官员,观看新闻联播都能迅速获取最新的政策动态、国内外重要事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2. **把握政策导向**:对于政府官员和企业决策者来说,新闻联播往往反映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重心,有助于他们调整工作方向与策略。3. **提升思想境界和素养**:学生通过观看新闻联播,可以培养关注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提高政治觉悟和社会素养,同时学习到许多文化和历史背景知识。4. **拓宽视野**:对于所有观众而言,新闻联播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全球视角的机会,帮助人们拓宽视野,紧跟时代步伐。5. **增强分析能力**:通过对新闻内容的解读,可以锻炼个人对时事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6. **信息权威性**:作为官方媒体的重要渠道,新闻联播播报的内容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观看新闻联播的人群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年长一代,特别是中老年群体,他们习惯于通过电视这种传统媒介接收新闻。- 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员工,由于其职业特性需要随时掌握政策动向。- 学生群体,尤其在学校的引导下,新闻联播成为部分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鼓励学生养成收看的习惯。- 对国家政策或国际形势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无论文化程度如何,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获取一手资讯。随着科技发展,即使不是直接通过电视观看,也有人通过网络平台收看新闻联播节目。“含沙射影”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言语或行为中暗中指责、讽刺或者影射他人,不直接点明对象。在讨论看新闻联播这一行为时,如果有人使用“含沙射影”的手法,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

1. **政治文化隐喻**: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观看《新闻联播》往往被视为了解国家政策走向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有时也被认为是体现某种政治立场的象征。因此,当提及某人经常看或特意强调看《新闻联播》,可能是在暗示此人与官方意识形态紧密相连,或者在特定情境下对他人进行委婉的批评或讽刺,例如暗示对方过于保守或只接受官方媒体的观点。

2. **社会现象的反映**:有时候,人们用“看新闻联播”来指代那些习惯于按照主流媒体报道看待世界的人,含蓄地表达出对这种信息接收方式局限性的批判或对多元化观点的需求。

3. **幽默调侃**:在一些社交场合或网络环境中,“看新闻联播”被当作一种轻松调侃的说法,用来描述一个人紧跟时政动态或者对此类报道持有特定态度,但不一定带有贬义。

总之,在不同的语境下,通过“看新闻联播”这一行为可以进行含沙射影的表述,这取决于说话者的目的和听众的理解背景。

黄山市人民政府

黄山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从歙县、祁门等地出土的文物表明,今黄山市一带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有先民生活。而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们已创造原始土著文化。1959年至1975年,屯溪西郊奕棋村附近先后发现8座土墩墓,出土一批青铜器、陶器、原始瓷器、玉石件和漆器残件等,经文物考古工作者研究,这些墓葬的时代是西周时期。根据墓葬形式和器物分析,应属于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古越族。说明在约3000多年前,这一带古越文化已相当发达。春秋战国时期,这片地域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直至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但这些都只是地域上的归属,并非实质性的管辖。种种迹象表明,在今天黄山市及其周边地区,当时仍属于相对独立的古越土著的势力范围。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秦始皇推行郡县制,这一带隶属于会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正月,始皇帝嬴政东巡至会稽(今浙江绍兴...

标签: 青春 古代 游戏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