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海中仙岛净界山

更新时间: 2025-07-27 14:31:17

阅读人数: 591

本文主题: 神曲地狱之旅书籍

静笃君按:但丁·阿利吉耶里的《喜剧》从这里开始。(但丁语)

意大利民族最伟大的诗人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文艺复兴的第一位诗人。《神曲》(Divina Commedia)是但丁在被流放期间所作长诗。诗中,但丁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领之下开始了一次灵魂救赎之旅。在维吉尔的带领之下,但丁首先进入地狱游历。

▲水彩画《但丁和维吉尔在炼狱之门》(1824-1827)

英国浪漫主义版画家威廉·布莱克 作

之身为梯,带着但丁爬出了万恶之窟地狱。他们走上一条隐秘的小路,再回到光明的世界,终于看到了灿烂的群星。但丁的地狱之旅就此结束,他们来到位于地狱与天堂之间的

▲《但丁和维吉尔结束地狱之旅来到炼狱》(1857)

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多雷 作

在但丁救赎之旅的第二部分,但丁和维吉尔不再遭遇那些因生前犯重罪而被诅咒受酷刑的魂灵。在炼狱中,他们将遇见一些普通信徒,这里也有哲学家、思想家,他们了解自己的局限与缺点,在炼狱中,洗心涤虑。当灵魂在此得到净化之后,方可进入天堂。因此,炼狱也就是“

▲《净界山》(1325-1350)

——傲慢(Superbia)、贪婪(Avaritia)、淫欲(Luxuria)、愤怒(Ira)、暴食(Gula)、嫉妒(Invidia)和懒惰(Acedia)。

耶茨·汤普逊《神曲》手抄本插图

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画家Priamo della Quercia 作

犯有较轻罪行或生前有相关恶习的信徒,死后的灵魂可以在炼狱经受火炼而得到净化。每上升一层即消除一种罪过,直至山顶升入天国。

阿尔萨斯Legenda Aurea手稿

在《炼狱》这一部分,但丁所使用的诗意语言也不再是用来释放激情或进行鲜明对比,而更多是些充满理解的对话,语气时而忧郁,时而生出宁静之感,因此,相对《地狱》部分来说,叙事高潮也较少。

▲《但丁和维吉尔驾着小船来到海中仙岛净界山》(1440)

耶茨·汤普逊《神曲》手抄本插图

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画家Priamo della Quercia 作

▲《但丁和维吉尔驾着小船来到海中仙岛净界山》(1440)

耶茨·汤普逊《神曲》手抄本插图

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画家Priamo della Quercia 作

这也意味着,与《地狱》部分相比,《炼狱》显得缺乏戏剧性。因此,在西方艺术史上,鲜有艺术家致力于描绘但丁的炼狱之旅。直到19世纪,艺术家才逐渐对《炼狱》部分产生了创作兴趣,大部分以炼狱为主题的绘画都带有精致的风景描绘。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海中仙岛净界山

但丁神曲,描绘地狱,炼狱和天堂通过主人公但丁的旅程,探讨人生,罪恶和救赎的主题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影响深远

如有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将尽快下架删除处理. 本站舞曲均为DJ原创作品,并自愿上传到本站,其所有权为DJ及所属公司拥有. Copyright © 2022 Www.XiaoMi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240| 浙网文[2025]0066-026号 | 浙ICP备2021027958号-2

《神曲》:西方文学的顶峰之作,一个男人的爱与朝圣之旅

在西方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有一颗明珠闪耀无比,那便是但丁与他的《神曲》。这部伟大的作品用诗歌的方式描绘了人生的旅途,从痛苦的地狱到美丽的天堂,展现了但丁心灵深处那股无尽的爱与追求。

说到《神曲》,我们不得不提到其独特的结构和深邃的思想。全诗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每一部分都承载着但丁对生命、罪罚、救赎和爱的反思。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长达十五年,使其成为西方文学的巅峰之作。

但丁的旅程,实际上起源于他那段青涩的初恋。九岁时,他在佛罗伦萨街头第一次见到了八岁的小女孩贝缇丽彩。尽管年幼,但丁的心中却悄然播下了爱的种子。初遇过后,两人因缘分的捉弄,九年后才再次相逢,此时的他们已然成年。这个充满诗意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但丁创作的重要精神源泉。

在与贝缇丽彩的重逢中,她的一个简单招呼,却如同命运的印记,将但丁的一生紧紧锁定。正是这份初恋,在他后来的创作中历久弥新,留下了无数感人的诗篇。贝缇丽彩的逝世让他感到深重的失落,催生了但丁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新生》。而到了《神曲》中,贝缇丽彩又被升华为指引他灵魂的圣女,象征着那终极的爱与救赎。

《神曲》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场灵魂的朝圣之旅。通过维吉尔的引导,但丁从地狱到达炼狱,最终进入天堂,成为了追求真理与爱的象征。在这个过程中,他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受害者与见证者,让我们无不为之叹服。

但丁在《神曲》中所创立的三韵格,已经成为后世诗歌韵律的经典。然而,其复杂的结构也给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香港学者黄国彬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将这部伟大作品的中文译本呈现于世,成为华语世界首部三韵体《神曲》。这一译本不仅忠实于但丁的原著,也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参与感。

但丁的《神曲》是一部永恒的作品,尽管它的创作在中世纪,却依旧能够与现代读者产生深厚的共鸣。这源自于但丁所描绘的人性深度,他以时代的眼光透析了人类灵魂的复杂。这也难怪许多评论家将《神曲》视为典范,因为它不仅在文学的层面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更在精神的层面唤醒了人们对爱的渴望。

而今,读者若想深入但丁的世界,可以借助黄国彬的华语全译本,走进这场从地狱直抵天堂的心灵旅程。让我们共同追随但丁的步伐,感受那份愉悦与启迪吧。这个充满美好回忆和情感的作品,必将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与情感共鸣。

标签: 现代 西方 空间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