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武当道家太乙养生睡仙功!

更新时间: 2025-07-27 14:31:18

阅读人数: 177

本文主题: 神游修炼口诀

道家以卧功(又称睡仙功)见长,一睡可以数月不动。在丹道史上,有两大睡仙,一位是文始派的陈抟老祖,一位是武当派的张三丰祖师。

陈抟老祖得麻衣尊者、刘海蟾、何昌一、吕洞宾等传授,集诸家之长于一身,据《宋史·陈抟》及道家资料记载,陈抟老祖擅服气辟谷、睡功及内、外丹法,相法等。

其所作的《对御歌》代表其风格,诗曰: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覆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酣睡。困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山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张三丰祖师少时得少阳派之传,后又得文始派之传,古有“文始最高,少阳最大”之说。祖师在此二派之真传基础上又融合了其他等派的精华,开创武当派。三丰祖曾作《蛰龙吟》,道出“睡仙功”内秘。

词曰: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自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自然,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现。莫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行七返,不艰难;练九转,何嗟叹。静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人言我是朦胧汉,我欲眠兮眼未眠。

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乐在其中无人谙。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传图南。图南一脉俦能继,邋遢道人张半仙。

武当太乙门睡仙功内容丰富。有多种练法,今选出数种,介绍给读者,供大家参考。

姿势:身体侧卧床上,一腿伸直,另一腿微屈,放在伸直的腿上,一手掌放在太阳穴处,另一手放在风市穴处。

口诀:嗡,浩然正气,乾元亨利贞。

作用:本法有采气、养气的作用,也有降魔的作用。浩然正气充满天地间,奥妙无穷,惟勤习者方能知之!

口诀浅释:道家、佛家、瑜伽等都有口诀,道家称之为咒语,佛家称之为真言,瑜伽称之为特音。可见其在修炼中的重要性。《易经》曰:“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现代科学只证实了其中声音的共振效应。其他的如“声音”与宇宙本体的关系,“声音”沟通人和人之间的思想,声音沟通人和动物之间的思想情感,以及利用“声音”促进人与动物的生命或感受死亡的秘密等,尚需科学进一步研究。

密宗学派认为:“嗡”字是宇宙万有生命的根本音,它含有无穷无尽的作用。对人体而言,它是头顶内部的声音,当人们掩盖耳朵时,自己所听到的心脏和血液流动的声音相近。念诵“嗡”字,最低效果,可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

姿势:身体仰卧,双腿交叉,双手十指交叉,拇指相对,放在小腹部。

作用:为修炼“金刚铁板”打下坚实基础。

说明:金刚卧石有多种练法,这是其中一种。

姿势:右侧卧,一腿上,一腿下,上面腿微屈。右手剑诀点在肩上。

说明:做左侧卧时,手、脚的位置交换即可。

谱文:脚踏玄机手握雷,剑诀直插紫电区。卧看天门起星斗,神游八极自归回。妙山有法授碧云,为使弟子早生辉。玄法传真今得密,妙门金法有神威。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崇道国学(ID:xiuxingyunc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武当道家太乙养生睡仙功!

道家武当派武当道家养生睡仙功法

道家以卧功(又称睡仙功)见长,一睡可以数月不动。在丹道史上,有两大睡仙,一位是文始派的陈抟老祖,一位是武当派的张三丰祖师。

陈抟老祖得麻衣尊者、刘海蟾、何昌一、吕洞宾等传授,集诸家之长于一身,据《宋史·陈抟》及道家资料记载,陈抟老祖擅服气辟谷、睡功及内、外丹法,相法等。其所作的《对御歌》代表其风格,诗曰: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覆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酣睡。困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山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张三丰祖师少时得少阳派之传,后又得文始派之传,古有“文始最高,少阳最大”之说。祖师在此二派之真传基础上又融合了少林等派的精华,开创武当派。三丰祖曾作《蛰龙吟》,道出“睡仙功”内秘。词曰:

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自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自然,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现。莫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行七返,不艰难;练九转,何嗟叹。静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人言我是朦胧汉,我欲眠兮眼未眠。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乐在其中无人谙。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传图南。图南一脉俦能继,邋遢道人张半仙。

武当太乙门睡仙功内容丰富。有多种练法,今选出数种,介绍给读者,供大家参考。

1、姿势:身体侧卧床上,一腿伸直,另一腿微屈,放在伸直的腿上,一手掌放在太阳穴处,另一手放在风市穴处。

3、口诀:嗡,浩然正气,乾元亨利贞

4、作用:本法有采气、养气的作用,也有降魔的作用。浩然正气充满天地间,奥妙无穷,惟勤习者方能知之!

5、口诀浅释:道家、佛家、瑜伽等都有口诀,道家称之为咒语,佛家称之为真言,瑜伽称之为特音。可见其在修炼中的重要性。《易经》曰:“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现代科学只证实了其中声音的共振效应。其他的如“声音”与宇宙本体的关系,“声音”沟通人和人之间的思想,声音沟通人和动物之间的思想情感,以及利用“声音”促进人与动物的生命或感受死亡的秘密等,尚需科学进一步研究。

密宗学派认为:“嗡”字是宇宙万有生命的根本音,它含有无穷无尽的作用。对人体而言,它是头顶内部的声音,当人们掩盖耳朵时,自己所听到的心脏和血液流动的声音相近。念诵“嗡”字,最低效果,可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

1、姿势:身体仰卧,双腿交叉,双手十指交叉,拇指相对,放在小腹部。

2、心法:观想自己睡在石床上。

3、作用:为修炼“金刚铁板”打下坚实基础。

4、说明:金刚卧石有多种练法,这是其中一种。

1、姿势:右侧卧,一腿上,一腿下,上面腿微屈。右手剑诀点在肩上。

4、说明:做左侧卧时,手、脚的位置交换即可。

脚踏玄机手握雷,剑诀直插紫电区。

卧看天门起星斗,神游八极自归回。

妙山有法授碧云,为使弟子早生辉。

玄法传真今得密,妙门金法有神威。

道家修炼保持清静的方法,修行人不可不知!

清静是修炼丹功的基础功夫,是炼丹者始终都要修炼好的功夫,如同高楼大厦基础一样重要。

炼丹中没有思虑为清,没有杂念为静,保持炼丹中清静的精神状态意义很大。

1. 保持炼丹中清静的精神状态,是修炼丹功的根本。

张三丰祖师说:“闭目观心守本命,清静无为是根源。”

清代高道柳华阳说:“盖静者,造化总根,唯静可以炼,不静识性夹杂,终与道相违也。故幻丹走泄,而道不成就者,皆由未静而夹于识(神)之过也。” 炼丹如果没有心静,如同镜里看花、水中捞月,结果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2. 铲除杂念,确保炼丹中清静无为,是炼己筑基的第一功夫。

张三丰祖师说“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除杂念是第一者,筑基炼己之功也。” 高道陈冲素说:“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住亦徒然。”

3. 保持功中清静,是修炼丹功的基础功,是修炼丹功一刻也离不开的功夫。

金丹之道,全在静定之中,清静是守窍、还虚的基础功夫。

清静生元气,出元神、开玄关,生成真息;如果炼丹中心神不清静,不可能炼出坎离交媾、乾坤交媾的功夫,更不可能进入炼神还虚的境界。

1. 初炼丹功者做功夫前应放松身心。

开始炼丹摆好姿势后,默念放松、放松……从上到下、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放松身心,收回思虑之神,将思想从大千世界收回体内丹田、气穴之中。

徐无极说“心自放时收拾来”。闵小艮说:“上士之举,以宅身,以收心,使我神心意三者,混归一处……收拾心目,同归虚无。”

炼丹时保持身体不动,身不动则心神清静。

2. 在炼丹时采用硬性措施,解决炼丹时注意力不集中,走神、溜号等问题。

《庄子.天地》:“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味者,皆生之害也”。

做静功时,眼睛看见了五种颜色,精神就会溜号;耳朵听到了五种声音,意念就会走神;鼻子闻到了五种味道,就会跑神和困扰脑门;五种味道入口,会令人严厉口爽;五种趣味入舌,会扰乱心性,因为“心开窍于舌”。

如何做功夫才不会失性?采取硬性措施,排除从人体感官出现炼丹功时不清静、走神溜号的问题。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炼丹时如何做到有味不闻?最好的方法是选择没有味道的地方,或者是在不出现味道的时间炼丹,则可做到有味不闻,解决了“五味令人口爽”的问题,避免了因为闻到味道,而分散炼丹时的注意力。

炼丹时如何做才能视而不见?最好的办法就是炼丹时轻微闭上眼睛,这样做眼睛就不会看见东西了,即可以做到老子说的“视而不见为之夷”。这一点非常重要,张伯端祖师说:“心求静,必先制眼,眼为神游之宅,神游于眼,而役于心,则心静而神亦静矣。目不乱视,神返于心,乃静之本”。如果你能修炼出对着镜子看不见自己形态,你就炼出了大周天的功夫,对此古人说:“对镜无形是大还“。

炼丹时如何做才能听不到声音?选择清静的地方修炼静功,或者采取夜深人静的时机炼,是解决 “五音令人耳聋”的好办法。这样会做到:“听之不闻名曰希。”

张三丰祖师说:“始将双目微闭,垂帘关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中丹田),不即不离,勿忘无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斯时也,于此念中,活活泼泼,于彼气中,悠悠扬扬,呼之至上,上不冲心;吸之至下,下不冲肾。”

做功夫时应当用自己的真意觉察体内呼吸之气,意念随着呼气上行不超过心,随着吸气下行不超过肾,简言之,让意念随着呼出、吸入之气的上下节奏反复往返于心下、肾上之间。

做此静功百天左右,会实现心肾相交、坎离交媾的功夫,可能会步入乾坤交媾阶段炼丹的功夫。

4. 采取多种方法,遏制和解决炼丹中出现的杂念问题。

张三丰祖师说:“人杂念少者,结丹早,杂念多者得丹迟。此法简易,(无)奈人不肯勇猛(精心用力)耳。”

薛式说:“但能擒五贼(杂念),自可结丹花。”

杂念是修炼金丹的大敌,是扰乱清静的罪魁祸首,杂念一出元神立刻就无,元气立刻就散,炼丹则会毁于一旦。

认识提高了,思想就重视了,自我管控能力随着也会提高了,在炼丹时就会自觉、及时、主动地铲除思虑之念。

针对炼丹时出现杂念具有反复性、顽固性的特点,炼者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坚决鼓起制服杂念顽疾的勇气,以顽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始终保持铲除杂念的高压态势,在铲除杂念的过程中,修养、炼化出清静无为的功夫。

二是,运用丹家口诀,在每次炼丹时坚持做到早铲除、随来随铲,尽量缩短杂念在功中逗留的时间。

虚静天师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

道玄居士云:“一出便收来,既归须放下。”

三是,标本兼治,堵源截流,从根本上抑制产生杂念的问题。

其一,及时察觉和找出产生杂念的原因,注意从根源上铲除杂念。

我们绝大多数修炼者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可能脱离社会、家庭而独善其身;平时工作、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或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可能会产生焦虑、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如果把这些不良情绪带到功中,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杂念,干扰和破坏炼丹。

为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遇到问题,就要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化解矛盾,力争将这些不良情绪堵塞在萌芽状态之中,不让这些妖魔鬼怪跑进功中兴风作浪,扰乱清静之心,破坏修炼丹功。

其二,注意修养好自己的心性和思想品德,从根本上解决炼丹中出现的思虑之神和欲望之念。

清代高道刘一明说:“学道修道,以立德为先。”

《悟真篇》云:“若非积行于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

不良的思想、品德是产生欲望之根,欲望是产生烦恼之源,烦恼是产生杂念的原因。

修养出良好的心性和思想素质,才能制服不良欲望、思虑之神、烦恼之心,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功中处于清静无为的状态。

所以,我们应当在平时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力争修出老子说的“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心,修出“上善“、常善”、“德善”之心,修出不贪功名利禄之心,修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心,修出“无名”、“无欲”、“无私”、“无为”之心。这样就会从根本上解决私心欲望等诸多烦恼问题,做功夫时才能炼出无虑、无念的清静无为的境界。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