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本身不是终点,不是目标,而是路径,是让我们成为自己的手段
给朋友买礼物的时候选了这一套地铁哲学读物
思索了一下,发现有意愿、梦想、追求、希望、渴求...
百度了一下,发现有左思右想、魂牵梦萦、朝思暮想、望穿秋水、痴心妄想、冥思苦想、想来想去、奇思妙想、猜想、想法、想念、想象、休想、不想、思想、空想、想入非非、左思右想、思前想后、异想天开、朝思暮想、浮想联翩、梦想、意想不到、设想、遐想、冥思苦想、不堪设想、痴想、想象力、冥想、痴心妄想、忆想、承想、想必、怀想、畅想、假想、感想、意想、遥想、凝想、可想而知、联想、断想、幻想、妄想、臆想...
想将上面这堆“想”打上标签,划定类别和维度,分清各种想背后的认知与行为模式,发现工程量还挺大的,只好作罢,等待下一次有耐性。
而“想要",是一个很口语的词,它出现在我们每一处日常生活中。
想要,它是内心所思最直接的代名词。
因为门槛最低,简洁易懂,于是也最具有社会普遍性。
人人都习惯了随口而出的话语,却少有对此产生思辨的意识。
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同,各个阶段也有各个阶段的想法。
有时候想要了,有时候又不想要了;有时想要的很多,有时想要的就只是家门口的那一碗牛肉汤面;有时的想要会被别人嘲笑,有时的想要会被自己否定。
许多时候我们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有许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知道的时候,或处于感性状态到处散播自己对此想要的口号,或处于理性状态开始思量想要的合理性与下一步计划。
不知道的时候,内心里似乎是有一个大洞,什么也勾不起来。只能被迫随波逐流着。
于是,知道的时候便拥有了主动,不知道的时候便只能与被动为伍。
真正的难点不在于“想要”,而在于确定是否有办法得到想要的,或者是否有权利拥有想要的。每个人的真实自我是由真正想要的东西构建的,由此而生的是一场持续不断的自我构筑工程。
②关键问题:我们该怎么做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真正想要的又是什么呢?
- 第一,先要理解“想要”的合理性。想要是一种自由意志,一个自由的人,一个拥有自由权利的人,会觉得自己可以想要一切,正是是“想要”的那一刻激起的绝对自由,让我们产生了这种认识。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想要,而社会之所以发展,创造之所以能够实现,正是因为意愿没有界限,正是因为我们不给自己的愿望设限。
- 第二,再需要仔细思索一下,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具体事物,还是想要背后代表的自由意志。为体验自由意志,反其道而行之的人不在少数。为感受自己的存在,自己拥有自由意志,有人自残、做坏事,用绝对否定来感受自由,用为所欲为来让自己感到自由,于是便拥有了一种否定一切任意选择的可能性的自由。做这一切,就是在避免其他因素强迫我们“想要”,向内向外证明自己所做的选择依然是出于自由意志与真实意愿,是名副其实的人而非棋子,以此实现“对人生的掌控”。
- 第三,分清楚“想要”所施加的对象。可以把意愿加于外部世界(实现宏图壮志),也可以把意愿加于自身(实现自控),但不要轻易尝试的不健康的想要:想要别人...,这是一种把意志强加于他人的不健康控制感,通过控制别人来拙劣地补偿自己。
- 第四,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想要”,诚实地将 “想要”和幻想某件事情会自动完成区分开来。必须搞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想要”做这件事情,还是“如果做到这件事,可能会对我有好处”。如果不是真的想要,就别欺骗自己了。基于此,将想要和决定区分开来,做出决定一点也不困难,仅仅是一瞬间的事,就能让人身心愉悦;而真正的想要不是心血来潮,实现它比做出决定难得多。“想要”所需的时间比做决定要长,需要体现在行动中,以开始行动的方式长存于时间之中。只有当迈出第一步,真正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才算真正的想要。“想要”不是行动的计划,而是行动的开始,行动的第一阶段。
- 第五,如何去激活自己去实现有结果的想要。想要本身并不是终点,不是目标,而是路径,是让我们成为自己的手段。而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发挥“想要”这一手段的价值,关键的影响因素在于内部,在于是否足够想要,在于我们是否下决心想要,我们真正要关心的是为何行动,要关心哪些目标对自己无比重要。是因为无比重要、深刻理解自己无比需要,我们才会将想要融入到行动之中,自觉去更好地塑造自身,越强的意愿越能促使我们自发提高自己的知识、意识和技能,进而提升想要的能力。
- 第六,理解在实现有结果的想要的路径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路径有长有短,有笔直有曲折,不同于合于理的“想要”,“想要就要”的现实性则要考虑更多因素——“现状” “他人想要” “想要之间的冲突” “条件” “可能性” “后果”。只有在目标对自己无比重要时的路径中,不断维护自己利益的意志力才是重要的,才能帮助自己始终处于“想要”的路上,不偏离轨道,不丧失决心。如何维护呢,一得要培育抵抗力,拥有在关键时刻说“不”的能力;二得要拥有意志最主要的品质就是决心,拥有决心的人可以持续坚定地想要,这种在时间上的坚持,这种意志的坚韧,是一个人最深层次的品质。

我在咖啡馆幻想,你在空想和臆想
小城不小,大城不大;从“小城”走出,一路向北走向“大城”;希望通过小城故事,一起去感悟所谓我们的“小成”与“大成”。
我在咖啡馆幻想,你在空想和臆想
一天,我对Ellen说,“如果我们不谈上亿的生意,都不好意思来咖啡馆了”,以回应“周边以亿计算的世界”、“你今天又谈了几亿的生意”。
我们可以找一个开放的咖啡馆(不用隐蔽,Starbuck、Costa、Pacific),点一杯咖啡,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一天,听听周围的世界。
咖啡馆,咖啡浓郁的香味,变成了浓浓的“口水味”,咖啡馆变成了“五味杂陈”。
咖啡馆,喜欢的地方,突然有一天变成了“空想”的地方,“臆想”的地方,已经和“幻想”没有关系,和“冥想”更没有关系。
“咖啡”一词源自希腊语“Kaweh”,意思是“力量与热情”。喝咖啡不仅是一种消遣,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看来,咖啡和中国的茶一样,满满的文化沉淀。
咖啡馆之所以有它独特的吸引人之处,是因为它贩卖的不仅仅是咖啡,更是一种品质,文化和思想。正如语言学家塞缪尔·约翰逊所认为的那样:
“咖啡馆不只是出售咖啡的场所,还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交场合,一种哲学理念。”
奥地利诗人彼得·艾顿柏格(PeterAltenberg)曾说过一句话:
“我不在家里,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Starbuck(星巴克)】
用每一杯咖啡传递星巴克独特的咖啡体验,激发并孕育人文精神,每人,每杯,每个社区…
在我们独具匠心的门店里,品尝着美味的小食及咖啡,与我们共度美好时光…
分享咖啡殿堂里的一杯、一念、一世界…
看来,咖啡不仅是一种神奇的饮料,更是一种文化。借助咖啡,人们思考问题、梦想世界、辩论时政,是我们内心、思想、精神的食粮。我们来到咖啡馆,或阅读、或聊天、或听音乐,或发呆,在喷香的咖啡味道中,让理性思想插上浪漫梦幻的翅膀。
和往常一样,坐在咖啡店的角落,桌面上的香草拿铁飘着淡淡的香味和甜味,与咖啡的香味并不融洽。沉浸在舒缓且有些失落的音乐中,陷入独立空间氛围下的沉思。并不希望任何事物打扰到这种氛围,更不想有人能够感知我的内心,一颗上了陈旧的铁锁的心。但仿佛间又期待着什么,自己也不太知道这究竟是什么。
合上手中的书,放弃了阅读,并且想象把脑中涌出的思想灌入书中一般紧握,却恰巧这是一本《思想集》,我所能积累的文字黯然无光。一段白话,一段毫无精彩可言的幻想、空想、臆想和冥想。
是指虚而不实的思想;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是指不切实际的想象,是在幻想的基础上,并没有或没有能力使未来的憧憬变为现实的可能。空想是指个体只想不做,只构想不实践,不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表现。
是指主观的想象,是在事情还没明朗以前顺着自己的思维去想,有妄加猜测的意思。
是指瑜伽实现入定的一项技法和途径,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最终目的在于把人引导到解脱的境界。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性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有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之分。
积极的幻想通常叫“理想”,它是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产生的。这种幻想能激励人的斗志,鼓舞人的信心,推动人去努力学习和工作。
消极的幻想通常叫“空想”或“臆想”。它的特征是脱离实际,以愿望代替行动,俗话叫“想入非非”。
冥想,可以用来制服心灵消极的幻想,让我们超脱物质欲念,进入积极的幻想;感受到和原始动因直接沟通,帮助我们告别负面情绪,重新掌控生活。
幻想、空想、臆想、冥想;咖啡馆有很多梦想,突然一天,我看到了:
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生活也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生活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幻想,所有幻想本身已经蕴含着希望,同样所有幻想也预示着破灭……学会爱这个世界,学会把幻想变成现实,不要放弃你的幻想,也不要再拿它与某个你所空想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要在冥想中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咖啡馆,我们谈论全球时局,谈论经济动荡,谈天说地,甚至走出太阳系、征服毗邻星、征服银河系、进军河外星系、占领全宇宙,进行全宇宙殖民统治…
我们记得马克·吐温《百万英镑》的话,“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同时,我们更记得居里夫人的话,“使生活变成幻想,再把幻想化为现实。”
咖啡馆,我们谈论区块链,谈论人工智能,谈古论今,甚至用人工智能机器人自我复制、自我繁殖、自我进化、发展高科技、组织自动化机器人部队、专业科技队伍,接受我们的统一指挥…
我们还是写下来吧,因为傅雷《傅雷家书》中曾说,“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别的方式),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写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
咖啡馆,所有的幻想,不管是不是空想,都成功了。我将是下一个“三马”,下一个“宇宙大总统”,接受全宇宙生物的膜拜…
显然,我们不希望自己得了“妄想症”,这时我们真的希望我们是在讲一个童话故事,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网络作家青忱《你是我找不回的地老天荒》所说的,“所有的童话都是一场没有结局的臆想,而生活不是童话,因为时间永远都是在往前行走,所以在最初的华美之后,结局也将随之被残热的剖开。”
同样,我们也不要忘记郭沫若《人类的前途有无限的光明》所说的,“达·芬奇拒绝从宗教出发的一切独断的臆想,而只从科学的实证和理性的思考中去追求真实的知识。”
咖啡馆,先静下来品一下咖啡的香味,体会一下余秋雨《行者无疆》“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的韵味,再思考一下你自己:
或许你在计划一场旅行,或许正在旅途中,或许只是一名简单的城客;
或许你在计划一个创意,或许正在实现中,或许只是一名简单的听客;
或许你在计划一出好戏,或许正在上演中,或许只是一名简单的看客;
在你的坐标里增加一个,咖啡馆;
喝杯咖啡,歇歇脚,冥想一下未来,而不是空想,把自己的心留给自己;
喝杯咖啡,歇歇脚,冥想一下未来,而不是臆想,把自己的心留给咖啡;
喝杯咖啡,读一首诗,读一首顾城的《我的幻想》:
想字的组词大全
遐想 理想 梦想 痴想 思想 幻想 臆想 妄想 着想 冥想 联想 畅想 设想
念想 感想 猜想 怀想 构想 断想 遥想 空想 随想 休想 料想 意想 假想
浮想 承想 悬想 回想 揣想 暗想 推想 缅想 睿想 存想 玄想 预想 凝想
心想 忆想 氛想 试想 不想 忖想 浸想 默想 观想 狂想 霞想 发想 跂想
希想 逞想 萦想 倾想 逸想 措想 翘想 渴想 望想 伫想 瞑想 拟想 倒想
追想 烦想 瑶想 妙想 害想 驰想 魂想 注想 尘想 眷想 企想 钦想 涉想
丽想 吟想 落想 寅想 延想 邈想 叹想 长想 远想 侧想 连想 作想 结想
咏想 盼想 期想 情想 无想 内想 寤想 真想 谬想 豫想 景想 颙想 目想
惕想 省想 摄想 悁想 驻想 散想 识想 记想 余想 忘想 摹想 讬想 计想
冲想 寝想 放想 属想 虚想 滞想 颓想 置想 攀想 托想 贯想 二想 沈想
想象 想像 想念 想望 想法 想必 想见 想要 想思 想头 想开 想慕 想想
想到 想忆 想来 想度 想着 想闻 想味 想方 想儿 想似 想属 想料 想穿
相关资讯
表示想的词语汇总
想指开动脑筋,思索;或打算,怀念,惦记,想念;也指推测,认为,料想;同时指中医名词,引申为内心活动所产生的欲望或非分要求。 以下是学习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想的词语: 一、表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