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在欧洲横行的维京海盗,他们不光只有恶名,他们还应留下美名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国际化过程。而经济活动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类在有组织有目的的通过劳动或支付适当代价,获取各种生活资料的活动。这就意味着,人类的活动不再局限于狭小的空间,而是走出去,到达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不再局限于部落、氏族、国家内部相同种群的交流,而是跨越地域的局限,与不同种群,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
名扬世界的丝绸之路,打开了连接西域及中亚、西亚以及南欧的国际陆上通道。西行的唐僧师徒,正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到达了现在的印度。元代时期,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到达中东,然后从波斯湾乘船驶向中国。后改陆路,穿越伊朗沙漠,跨越帕米尔高原,最终到达新疆。《马可波罗游记》也成为了早期世界地图绘制的依据。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让西方国家对神秘富饶的东方古国产生了向往,对海上西航线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远航至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部,红海,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开辟了海上新航线。
美国学者杰弗里﹒加藤在《从丝绸到硅》一书中指出,全球化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并非始于1870年左右的欧洲工业革命,而是开始于13世纪到14世纪。正是这一时期,《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国家中流传,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被传入西方,改变了世界。
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始于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洲的时候,那么全球化的开端始于什么时候呢?
是汉代张骞及后来之人开辟的丝绸之路?
不是,全球化的开端始于公元1000年。这是美国学者韩森在《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中提到的。此时的维京海盗登陆美洲东海岸大西洋的岛屿纽芬兰岛。这是一个欧洲人从未涉足的岛屿,此前还没有人跨越太平洋进入过美洲大陆。而维京人将已经存在的横跨美洲的贸易路线,与欧洲、亚洲、非洲连接起来。正是这一年,维京的航海家们将全球的断开的贸易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网线,也正是这一年,第一次有物品和信息可以在世界范围传播。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文明在不同的国家开始被传播,就像在元代时期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入了西方国家。
在考古学家的发现中,在公元1000年,人类居住的各个地区已经开始了广泛的贸易活动。例如在2009年,考古人员在北美洲的查科峡谷发现了来自中美洲玛雅人食用的巧克力、金刚鹦鹉,及其他热带鸟类。这些表明,早在公元1000多年,北美洲和距离3000公里外的中美洲之间有一条贸易通道。
1904年,考古学家汤普森在玛雅人的遗迹奇琴伊察发现了一口圣井,在圣井中他发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的金属装饰品。而在公元900年以前,玛雅人从未用金属制作过任何的奢侈品。在圣井中发现的物品中最南来自哥伦比亚。研究表明,在公元1492年之前,安第斯文明和玛雅文明之间没有直接的贸易往来。
那么出现在圣井中精美的金属制品来自何处呢?虽然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贸易往来,但是金属加工的匠人们却通过技术的交流,将金属加工的技术从南美洲沿着太平洋向北,一直带到了墨西哥西部。
新技术和旧技术的不断碰撞,先进与落后的不断扩大,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这些问题作者在《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中都有详细的介绍。武器装备的技术差异,导致了压迫和被压迫、掠夺和被掠夺,殖民和被殖民。贸易的不平衡则导致了黄金白银大量地流入富裕的国家,强国越来越强,弱国越来越弱。拥有人口优势的国家,例如非洲,则成为了西方国家另一个财富的来源——贩卖奴隶。
1066年征服者威廉入侵英格兰,标志着从公元8世纪以来,作为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国家噩梦的维京时代彻底结束。那个时代肆意横行的维京海盗,他们的足迹曾经遍及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他们所及之处烧杀抢掠,但是他们的足迹将全球没有交集的贸易路线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闭环。
维京海盗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是恶魔,但是他们也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创者之一。

上新旧闻①
上新街位于趵突泉以南,北起泺源大街,南接文化西路,南高北低,自北而南行,有步步高升之意,故称“上新街”。齐鲁大学建成后,1910年地方政府在古城墙开辟“新建门”,上新街成为连接古城与大学的要道,吸引了名家大师和商贾政要前来居住,逐渐成为名流聚居区,是济南近代城市建设与文化繁荣的代表区域。时至今日,为加快推进济南城市“中优”,市中区将积极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全面完成上新街片区更新项目,预计今年实现开街营业。为进一步挖掘“上新街”的文化内涵,同时紧跟时代潮流,聆听弘扬与创新的“上新旧闻”,将历史陈年旧闻与现代叙事相结合,市中头条重磅推出系列文章,带您领略独一无二的上新街,不一样的济南城。
哒哒哒,几声马蹄声打破了济南秋夜的寂静,车轱辘压在青石路上,枝桠作响。
“轻拿轻放,慢慢来”。一位高个子白皮肤站在上新街门楼前,身着浅棕色开司米开衫学者,操着一口蹩脚的中文,深邃的眼睛里满是珍爱与欣喜。“这几箱到家,我这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到肚子里了。”
他就是明义士(James Mellon Menzis),1932年秋,他应邀到齐鲁大学任教,被聘为国学研究所考古学教授。从河南到济南,路途虽远,他还是将自己珍藏已久的甲骨带来了。不久,在齐鲁大学,就有了一个专门为甲骨文设计的小型博物馆。
寒来暑往,来往于上新街通往齐鲁大学的路上,他一手持甲骨,一手揣厚厚的研究文献,成为这条街上家喻户晓的“老骨头”,上新名士,他自占一个“第一”——甲骨研究“西方学者第一人”。
借问甲骨何处寻,小童遥指小屯边
“那还是1914年的事,我当时在河南,听说安阳县西五里小屯发现殷墟遗址,非常兴奋,随机骑上白马,飞奔出去,在河边游荡了五里路,不明所以,耐心也耗尽了,正当沮丧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河边摸鱼玩耍的孩子,得知我在寻甲骨,他手指到自家方向,这批新鲜出炉的甲骨就被我拿下了。”
明义士一家五口居住的花园洋房,与老舍在济南的四合院相邻。两人既是同事,又是邻居。老舍的学生张昆河是齐鲁大学文学院国文系33级的毕业生,也曾跟明义士学过3年考古学和甲骨文研究。几人常在院中促膝长谈,谈学问、谈旧闻,也谈时局。渐渐地在朋友们互相影响下,明义士对甲骨文的感情日渐炙热。
每每谈起自己与甲骨文不期而遇的神奇经历,明义士手舞足蹈,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就是这份喜爱,小屯附近的村民将挖到陶片、骨片会主动找他。占尽地利,明义士很快就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了大量甲骨。“你看,我如今带到济南的这些,很多都出自那里。”
当然,神秘的东方热土,绚烂的中国文化,不期而遇的“缘分”,难以抑制的热爱,明义士将自己传教的本职工作放到次要位置,注意力转移到甲骨上,仅在安阳就收集了5万片甲骨,成为最大的甲骨收藏家。
这些甲骨良莠不齐,一次,他发现收藏的甲骨居然发出刺鼻臭味,竟然有人在鲜牛骨头上仿刻文字,埋在地下冒充龟甲卜骨,“这真是让我又气又恨,当然这件事也告诉我,必须痛下苦功,潜心研究,掌握辨别真假的诀窍。”
注:左图 |“骤风”卜骨 明义士旧藏甲骨 山东博物馆藏;右图 |“征人方”卜骨 明义士旧藏甲骨 山东博物馆藏
齐鲁大学是英、美、加三国基督教会创办的教会大学。
明义士,1885年2月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克林顿镇一个基督新教家庭,自小受洗入教。1903年,他考入多伦多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主修土木工程,却将大量的精力投入教会活动中。因被刚从中国归来的传教士的经历所打动,大学期间,他便萌生了将来要到中国传播福音的想法。从应用科技学院毕业后,明义士又进入诺克斯神学院学习。1910年毕业后,被派往中国河南北部加拿大长老会豫北差会。
可到了齐鲁大学,他却对传教三缄其口,对甲骨文研究,几近痴迷,因此得了个“老骨头”的绰号。自此,与他一样沉迷于甲骨文研究的学者,因为“臭味相投”,来往上新街的路上,一起“啃骨头”。
注:明义士著《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原拓稿本。(图片来源:艺狐在线 西泠印社2018年秋季拍卖会)
在齐鲁大学任教的这段时间,也是他学术研究黄金期。他先后完成了《甲骨研究》《考古学通论》讲义的写作,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如《商代文化》《甲骨研究》(初编)、《马可波罗时代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英文)、《表校新旧版〈殷墟书契前编〉并记所得之新材料》《中国商代之卜骨》《论汇印聂克逊先生所收藏青铜十字押》《柏根氏旧藏之甲骨文字》《商代的美术》(英文)、《商代的文化与宗教思想》(英文)、《中国早期的上帝观》(英文)。此外还有数种未能完成的研究计划。
另外,明义士对城子崖遗址及济南市附近地区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收集到了数以千计的陶片,在他一次次啃下了“硬骨头”的过程中,齐鲁大学也跻身为甲骨学研究的重镇之一。
魂牵梦萦中国情,甲骨终未还故乡
如何打通东西方文化,他在甲骨中,“啃”出了契合点。
明义士在甲骨中发现如下刻辞“今二月,帝不令雨,帝令雨足年,帝令雨足其年。今三月帝令多雨,自今感于丙辰,帝令雨。”西方人信奉的上帝与殷商人信奉的帝,即中国老百姓所说的老天爷如出一辙。他说:“中国人心中的上帝和我们‘圣经’中的上帝是一致的。这就是天父。”他找到了基督教与中国人信仰的结合点。
明义士在齐鲁大学执教时的合影。(图片来源:齐鲁晚报)
1936年,明义士回加拿大休假,没想到,这一走,竟成了他和中国、齐鲁大学的永别。虽然他的所有甲骨藏品都留在齐鲁大学,但他也没有放弃对于甲骨文的研究,在得知没有回中国的希望之后,他选择在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的远东部工作,继续从事着甲骨文研究,获得考古学博士学位。
1948年9月,他的部分藏品共6箱,由尚在中国的教会人士从天津运抵多伦多,对此,他毫不知情。晚年的明义士生活清贫,却从未想过变卖这些藏品,在他认为,只有中国才是他真正的归宿。
1961年,明义士夫人和儿子明明德将1948年运抵的4700件有文字的甲骨、2812件没有发表过的甲骨文拓片,悉数捐赠给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1999年6月,明义士的儿子明明德来到济南,将父亲生前收集的3箱有关中国考古学的研究资料和图书捐赠给山东大学,为这些浸润明义士心血的金石拓片、照片、书籍、信件、日记、手稿等找到最佳归宿。
片片甲骨,如同是中国甲骨文研究的片片瓦砾,明义士矢志不渝,为建造起研究高塔奋斗不息,这就是上新街上的,名士精神。
“咏颂华章 励新市中”—— 市中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演出活动成功举办
原标题:《上新旧闻 ① | 明义士:独爱“啃骨头”,甲骨研究“西方学者第一人”》
揭密《斩神》:西方神明的力量与七位代表性神明大揭秘
在当代的奇幻文学和游戏中,神明的设定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层次,也为角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斩神》便是这样一部作品,其中的西方神明体系构建得相当庞大且复杂,给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神秘与挑战的色彩。让我们一同探讨一下这一神明体系的力量,以及七位最具代表性的神明及其代理人背后的故事。
作为《斩神》中第一个被华夏守夜人组织观测到的神明,利维坦拥有着“混沌之龙”的称号。在西方神话中,利维坦象征着强大的力量与深不可测的混乱,其具体信息相对稀少,但它的存在让整个故事充满了威胁感。作为西方神明中最具原始力量的代表,利维坦的神秘色彩激发着人们的想象,使其成为故事不可忽视的强大存在。
紧随其后的是炽天使米迦勒,作为西方神话中的天使之王,他以崇高的地位和强大的实力在神明界中占据一席之地。米迦勒的神明代理人是林七夜,这个主角在获得了米迦勒的神力加持后,能力迅速提升,成为对抗邪恶神明的重要力量。在与敌对势力对抗的过程中,米迦勒赋予林七夜的力量不仅提升了他的攻击力,也为他的防御创造了条件。这种强大的实力塑造了林七夜不屈的性格,成为了守护人类的希望。
在西方神话的另一端,堕天使路西法以其强大的实力而闻名。虽然他从天使的行列中堕落,却因此获得了更加深厚的黑暗力量。他的神明代理人卢宝柚以堕落的能力而著称,能够通过腐蚀对手的意志,让他们逐渐失去独立性,沦为自己的傀儡。路西法与米迦勒的对抗代表了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永恒斗争,擦出精彩的火花。
克罗诺斯作为希腊神话的第二代神王,掌控着时间这一至关重要的元素。他的神明代理人王面拥有“时序暴徒”,这个神墟赋予他强大的时间控制能力,能够穿越时空,甚至改写历史。这样的能力在战斗之中具有巨大优势,使得克罗诺斯成为充分利用时间这一元素的强者,体现了时间在宇宙中的无形力量。
倪克斯,黑夜的女神,在西方神话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她象征着黑暗与神秘,其神明代理人同样是林七夜。通过拥有米迦勒与倪克斯的双重身份,林七夜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使其在与其他西方神明的对抗中拥有了更多的资本和能力。这种融合反映了光明与黑暗的相互交融,展示了两种力量如何并存并带来全新的挑战。
在众多神明中,诡计之神洛基以其复杂的性格和狡黠的手段著称。其神明代理人司小楠的神墟“诡诈戏法”能够编织出各种巧妙的诡计,甚至可以改写已经发生的事情。洛基的存在让人深刻理解到,智慧与狡猾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为不可预测的对手。
最后,爱神丘比特以其温柔和坚韧的形象,成为西方神话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的代理人李真真拥有“伪恋”的能力,这让被她的爱神之箭射中的人们毫无理由地相爱。丘比特的力量在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体现了爱的力量不仅能够创造美好的连接,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故事发展。
通过对《斩神》中西方神明体系的深刻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每位神明及其代理人都承载着各自独特的力量和故事。从混沌之龙利维坦,到时间之神克罗诺斯,再到爱的使者丘比特,这些神明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更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力量、智慧与情感的激荡。随着故事的推进,更多关于这些神明之间的斗争与联系将继续浮现,令人期待不已。万事皆由神明与人类的相互作用构成,未来的情节发展将如何演绎,值得观众一探究竟。
相关资讯
丝绸之路游戏
引言:丝绸之路的神秘魅力丝绸之路,一条千年前就诞生的古老商道,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命。如今,它以游戏的形式再次引发我们的探索热情。本文将带领大家进入丝绸之路探险之旅,解......
上篇:艺术家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