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北欧神话必读手册

更新时间: 2025-08-03 12:49:23

阅读人数: 566

本文主题: 西方神话小说怎么写

想必不少人首次接触北欧神话,是因为那部根据漫威同名漫画改编而成的电影《雷神》,虽说其内容与真正的北欧神话相差较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成功引起了不少观众对于北欧神话的兴趣。

北欧神话虽被誉为西方三大神话体系之一,但其知名度远远不及希腊神话,然而九十年前,它却以自身的魅力征服了一位中国文豪——茅盾,并促使后者创作出了一本专门用于介绍这一神话体系的著作《北欧神话ABC》。

九十年后的今天,曾出版过《日之东·月之西:北欧故事集》一书的果麦文化再版了这本经典著作,不仅将其书名变成了更为直白的《北欧神话》,同时也不再使用“沈雁冰”这一笔名,而是直接写明“茅盾”。当然这些并非是重点,此次再版最大的亮点还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编者结合国内近几年出版的相关著作和国内外发行的影视作品,对原书中的众神译名做了校订,如原书中的“奥定”统一为了使用频率更高的“奥丁”,有效地避免了译名不同对读者造成的阅读障碍;

二是本书内页插画并未简单地采用现成的欧洲油画、版画作品,而是邀请知名插画家王浣老师重新绘制,这不仅使整本书的基调得到了统一,更重要的是王浣老师独特的画风与茅盾的文字形成了一种呼应,使得读者在翻阅的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沉浸于二人所构造出的神秘世界之中,而这无疑是一种既有趣又极为奇妙的阅读体验。

关于茅盾所著的这本《北欧神话》,有网友称,直至今日还未见到过我国有哪本介绍北欧神话的书籍或是文章能够超过本书的。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评价颇为夸张,但其实所言不虚。

纵观《北欧神话》全书,其篇幅虽不长,却有以下两方面的特色尤为突出:

其一,由于北欧神话在成型的过程中遭到了基督教的影响,使得少数几篇能展现其魅力的古籍《大埃达》、《小埃达》以及史诗《尼伯龙根之歌》都存在无法正确反映原始北欧人信仰、习惯和意识形态的情况。

因而茅盾在撰写本书时,尽可能多地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并在对其分门别类后,不加筛选地全部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哪怕观点之间存在矛盾之处,他也只是将其矛盾点指出,却并不加以评判。

反过来看,以此种方法呈现给读者的信息恰恰是最完备的,毕竟有关北欧神话的内容真伪难辨,与其主观的进行取舍,倒不如将其全面的呈现出来,而这也正体现了茅盾身为学者治学严谨的态度。所以,无论是北欧神话的研究者,还是对其传说好奇之人,仅此一书便已足够。

其二,相比简单的罗列人物和相关故事,茅盾在文中有意从人物名称的起源,及相关事件所代表的自然现象这一角度对北欧神话体系进行了解读,而这恰恰是非研究类书籍很少会触及的内容。

正是借由这些解说,使我们意识到所谓的众神并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的产物,相反这恰恰反映了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与认知,为了弥补相关科学知识的不足,他们便通过将这些自然之物拟人化,形成了具有人类外形以及性情的众神,并借由对众神(即人)性情与个性的解读,从而使原本不可理解的自然现象,变成了可理解的、源自众神(即人)的喜怒哀乐。

于是乎,这些原本有趣的人物和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又展现出了全然不同的风貌,使得读者在了解北欧神话的过程中出了感受它有趣的一面外,也能对那些隐藏于其中的内核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认识,而这种理解与认识恰恰隐藏在神话背后的历史与风土人情。

而茅盾的厉害之处还不止于此,在当时,我国系统研究神话尤其是运用西方神话学理论研究中国神话的学者并不多,茅盾可谓第一人。他通过将中外神话进行比较,不仅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神话的形成、演化与保存,同时也给世界神话的基本内涵勾勒出大致轮廓。

例如他说:“希腊和北欧的神话都说天地开辟之初与神同时生于此世界者,有巨人族……而中国神话内也有与希腊及北欧相当之巨人族。”以及“北欧神话中的奥丁杀死了冰巨人伊密尔以后,将他的头盖骨造成了天,又使四个最强壮的矮人立于地之四角,撑住了天,不让天崩坠下来”,这与“我们的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为柱,撑住了天,何其地相似”。

作为一部北欧神话通俗全解名著,《北欧神话》一书从宇宙诞生之初出发,对每一位主要的神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进行了描述,并以诸神的黄昏作结。至于最终章则讲述了英雄传说,即格尔德传说,使得这部作品犹如会从神祇和英雄两方面叙述的希腊神话般完整,同时其中所蕴藏于古代北欧人奇幻想象里的传奇和隐喻,也都借由文字一一道出,值得反复回味。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书中所涉及的人物众多且不像小说故事般被作者赋予了情感,因而难免会出现人物印象不深的情况,甚至有些时候会觉得晕晕乎乎。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建议刚开始涉猎北欧神话的读者不妨先去读读乔安妮·哈里斯的《洛基启示录》和尼尔·盖曼的《北欧神话》。

这两部作品由于是从小说的角度讲述北欧神话,难免会因为剧情需要所涉及的故事不及茅盾的《北欧神话》一书完备,但由于文中加入了人物情感的表达,所以很容易对其形成一定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回来读本书,你便能充分感受到这本小书所独具的魅力和无穷的乐趣。

北欧神话必读手册

这样读古希腊罗马神话,你才能真的了解西方文化源头

这样读古希腊罗马神话,你才能真的了解西方文化源头

《耶鲁文学小历史》将“神话”称为文学“美妙的开端”,但实际上不仅是文学,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发现“神话”作为“开端”被反复引用: 最明显的是艺术,文艺复兴之前的很多画作都是以希腊神话与圣经为题材; 然后是心理学,希腊罗马神话中人物的命运和选择,常常会重现在现代人的心理情境中,很多心理学术语也从神话故事中提炼; 当然文学始终是受神话影响至深的,直到今天,那些最能打动我们内心的故事“套路”,都还是各种变形了的神话故事。 这在热门电影中表现得更明显:比如《钢铁侠》或《007系列》,《耶鲁文学小历史》举例说,这些故事都可以连接到赫拉克勒斯(Hercules)的神话: 赫拉克勒斯(Hercules)的神话,我们可以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文饰精美的希腊花瓶上找到这则神话故事最初的版本。而有关于它最近的版本则见诸《钢铁侠》系列电影中。 神话中这个传奇般的勇士遇到比他更强壮的巨人安泰,而赫拉克利特却不得不与之战斗……这则神话最成功之处在于……故事情节跌宕: 它始于开场(主人公赫拉克勒斯遇到巨人安泰),展开纠葛(赫拉克勒斯与安泰战斗并频频败北),最终冲突被化解(赫拉克利特意识到该如何打败对手并最终获胜)。 正如赫拉克利特战胜安泰一样,戏剧中的主人公如何在争斗中智胜对手的桥段,是每个喜爱007系列电影的影迷都耳熟能详的。 这些对比告诉我们,如果想理解西方文化,那么希腊罗马神话提供的是一种基本语境:那些在神话中出现的神或者人,他们的名字自带隐喻,这些名字一遍又一遍出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出现在艺术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领域。 如果和中国文化做对照,你可以想象那些从中国古诗词中化出的名句和成语,后者是中国人的基本语境。 神话的重要性,让它成为很多人文类学科的“必读书”。外滩君长期向一位在美国读高中的女孩子陈贝婷约稿,有一回,陈同学投稿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 那是她在美国读高一,第一学期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短篇小说,比如莫泊桑的《项链》、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这个比较简单;第二单元是人物传记等非虚构小说,也不难;到了第三单元就厉害了,学什么?整本的《奥德赛》! 而针对第三单元的考试,陈同学是这样描述的: 我还记得我们的考试共有151道题目,从历史背景、文章内容、词语解析和人物性格等各种角度入手,考得我头晕脑胀,完全没有方向。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让你把故事中的人名和他们所居住的岛屿进行连线,这么多古希腊的岛屿,我一点方向都没有,最后就靠着蒙和排除法,勉勉强强完成了试卷。考了个80分,还是全班的最高分,可见这复习还是有遗漏的地方,美国老师考得可真细致啊! 可见遇到经典,美国的“语文”考试也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这仅仅是一个参照,从中可见神话源头在西方人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绝不是了解一两个宙斯和丘比特的改编故事就算数的。 想要系统了解希腊罗马神话,把复杂的神的谱系理清楚可能是最难的一件事。几乎所有的神都有两套名字,希腊名和罗马名,在一个故事里,宙斯统领天庭,在另一个故事里,他的名字变成了朱庇特。分清不同名字到底对应的是谁,这在我们看几位主神的故事时可能还比较容易做到,但当奥林匹斯诸神全部陆续出场,记清楚谁是谁的确是首要的难题。 在诸多版本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美国古典文学家、教育家伊迪丝・汉密尔顿出过一个版本,书名叫作《希腊罗马神话》。你可以将之当作一本简明版的希腊罗马神话汇编看,作为孩子最初的入门书,但实际上,这是一本梳理得极清晰的“神话指南”,等孩子进入高年级,就可以当作学术书再看一遍。 这本书有两个特别值得一提的地方: 第一,在第一章,作者将神话中的主要的神,以简短的“人物列传”的方式梳理了一遍。比如,在宙斯(朱庇特)这篇中,伊迪丝开门见山说了宙斯和其兄弟波塞冬和哈德斯的关系,也交待了他和赫拉“相爱相杀”的主要矛盾。 这样的人物列传共计12篇,囊括12位奥林匹斯神。 然后,作者用一篇梳理了奥林匹斯的次要神祗、水神和冥界分别花了一篇来梳理,然后是人间的神。第一章末尾的地方,作者还特别描述了罗马神和希腊神一些不同的地方。 第二,在讲述所有希腊罗马故事的时候,伊迪丝并不是凭空编写那些传说故事,而是按照“希腊罗马神话作家”的线路,再现了这些故事最经典的“文学样式”。 伊迪丝引用的作家包括:罗马诗人奥维德,早期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和品达,荷马,荷马颂歌(一组歌颂众神的诗歌,不同于荷马史诗),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以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和哲学家柏拉图,还有之后的维吉尔等等。 在叙述每一个主题式的神话故事时,伊迪丝会在开头标注出处,比如在《世界与人类的诞生》一篇,伊迪丝的开头是这样的: 这一章的故事来源,除了普罗米修斯遭受惩罚那一段取自公元前5世纪的埃斯库罗斯(Aeschylus),主要取材于赫西俄德的著作。赫西俄德至少比埃斯库罗斯早了三百年,他是起源神话最主要的权威。他的文字质朴、纯真,这两种特色分别见于克洛诺斯的故事与潘多拉(Pandora)的故事。 所以在讲故事的同时,作者会同时引用原文片段: 至于事物如何开始,第一个尝试提出解释的是希腊诗人赫西俄德: 跟她相等大小的星空将她环绕—— 这些原文段落增加了全书的丰富性、美感,可读性也很强。古希腊罗马神话有多如瀚海星辰的不同版本,可以依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来选择,但这一本却值得始终放在案边,不时对应翻查。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看懂希腊神话,从这套书开始

我和我的同龄人在神话小说方面的启蒙,大多都来源于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幼儿时代最先接触的是带画的小人书,《西游记》中光怪陆离神奇世界以及神通广大的各路神仙,深深地震撼并吸引着我。作为中国传统神话小说的经典代表,我们可不止有《西游记》,《山海经》、《封神榜》、《聊斋志异》、《镜花缘》每一部都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内容包罗万象、无奇不有,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它大量地、有条序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细心钻研,深入探讨,就不愁没有新发现。

但是想要了解西方艺术,希腊神话及神话人物是怎么都绕不开的。希腊神话是欧洲民间历史文化的产物,也是欧洲最早的艺术表现形式。希腊神话与圣经神话对整个西方乃至人类的宗教、哲学、思想、风俗习惯、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然而学习希腊神话知识最头疼的就是出场的众多神话人物和复杂的人物关系。

根据百度词条的定义,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最近一套由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倾力推荐,希腊人写/绘的最全面、最清晰的《希腊神话全书》,进入我的视野。本套书的原版为希腊教育部认证图书,已被翻译成10余种语言出版。该套书刻画了几百位个性突出、形象鲜活的神、人和英雄的形象,讲述了众神、神与人、众英雄之间曲折动人的故事,展示了古希腊人睿智、达观的生活态度及对幸福与自由的追求,包含了希腊先民对宇宙起源、人类诞生以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奥秘的理解。

这套丛书包装精致,设计精美,采用希腊风格板画插图,色系为蓝、白、金配色更具希腊传统韵味,小开本的设计更适合青少年的阅读。

作者莫奈劳斯·斯蒂芬尼德斯,用长达25年的时间致力于重述古代希腊神话故事。这套书系统的讲述希腊神话中500多个核心故事、500余幅插图、近2000页的内容,从远古世界之除,一直讲到特洛伊战争结束。是一套希腊神话入门的经典读物,一套书了解西方文化发展起源,了解希腊众神故事的不二之选。同时这套书还配套有相关的语音课程,寓教于乐让读者全方位的了解希腊神话体系。

这套书共7册,用简单精炼的语言讲述希腊诸神的故事。这套书的目标群体是青少年,故而在故事的描述和插图的设计上都相对其他版本更加的通俗和内敛,非常适合青少年读者对希腊神话人物关系的启蒙。

标签: 古代 老师 神话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