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株洲教育网

更新时间: 2025-08-05 10:34:25

阅读人数: 236

本文主题: 蹲踞式起跑教案模板

蹲踞式起跑是小学中高年级体育教学内容重要的一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短跑能力,加强学生对起跑在短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而是利用学生这一年龄段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观察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使学生自己形成新知,进行模仿动作练习,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以及小组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对于课堂的导入我进行了设计,开始以几个小问题进行提问,使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引起好奇,例如: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短跑速度快一些?那你们知道要想提高短跑成绩要掌握那几点?问题提出后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总结答案。这样的问题提出来激发学生的更高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之后,同时问题的提出也是对他们进行一下了解,在这基础上引出教学内容“蹲踞式起跑”。然后再对为什么起跑对短跑的成绩有帮助进行解释,加深他们在思想上对蹲踞式起跑在短跑中的意义与重要性。是一种迅速摆脱原有状态,向既定方向移动的技术,其发展的是学生的反应能力,让学生充分掌握起跑重点。起跑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短跑的速度及成绩等等。这部分课的导入主要是让学生引起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体来说我的课堂导入部分还算可以。

二、学习新知,指导教学,合作学习。

课堂中,首先让学生观察蹲踞式起跑教学图解,利用直观形势使学生在大脑中初步形成技术动作印象,然后逐一讲解各个口令动作要领,使学生形成新知,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小组之间进行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其中一个组的一个同学在“预备”动作时,小组其他同学就帮助他“臀部稍抬高一些,要稍高于肩”“重心前移”“后腿不能蹬直了,脚要踏实,不能打滑”“不要抬头,要低头看着自己的跑道”。

看到这一幕,让我意识到,学生的潜能有多大。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之处。以前,没有放开手脚让学生展示自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说、多练习,老师不要包办一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动作的要点。

     在以往的教学中,一直都是教师在总结整堂课内容,本次课,改变了以往的老套形式,在课的结束,通过利用图解,指导学生一一总结学习内容“各就位”“预备”“跑”动作要领,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及理解,进一步的加深。

     四、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观察与学生的表现,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学生对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学生对于蹲踞式起跑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

以上的学生能够知晓“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以上的学生能做好完整连贯的蹲踞式起跑正确动作。

本节课的游戏为“找朋友”,将主教材融入游戏有机结合,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还能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力量等素质。本游戏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兴趣浓厚,游戏激烈。

株洲教育网

高中体育教师资格面试《传切配合和蹲踞式起跑》教案

  时间:2023-12-28 20:24:16

1.能够说出传切配合的动作方法,并且80%的学生能够正确的演练此配合。

2.通过传切配合的学习,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3.树立勤奋刻苦、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坚持不懈、热爱体育的精神。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要求:队列集合快、静、齐。行进间队列,动作整齐、步伐一致。

2.导入:篮球战术是篮球比赛中队员所运用的攻守方法的总称,是比赛中队员之间相互协同行动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本方队员的技术与特长,制约对方,力争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今天我们来学习篮球进攻战术中的基础战术——传切配合。

方法:全班学生分为2组,每组同学分成两队分别在相距30米的线后站立,听到口令后,2组同学的第一个同学向前跳完30米,与下一位同学击掌后,下一名同学再出发,如此依次循环,率先跑完的小组获胜。

肩部绕环运动、伸展运动、腹背运动、正压腿、侧压腿。

(2)易犯错误:起跑后头和上体抬起过早。

纠正方法:强调起跑时前腿充分蹬直,重心积极前移,起跑后身体前倾追赶重心,利用斜杆限制身体抬起过早,反复练习进行强化。

组织教学:组织学生在规定场地练习,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注意事项,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传切配合示范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1.切入队员要善于掌握时机。当防守者只注意球或因封断传球而失去防守位置的刹那乘机而入,或者在对方防守较紧时,要用假动作或动作方向、速度的变化摆脱对手,切入篮下。2.持球队员要作瞄篮、突破、运球或其他进攻假动作,牵制对手,当切入者摆脱对手并能接到球时,要及时地将球传给他。

组织教学:教师与两名学生在球场示范,其余学生围绕场地观看。

(1)两人一组,摆脱障碍传切练习。

组织形式:两人一组通过传切配合越过固定障碍。

(2)四角传接球练习(速度由慢到快)。

组织形式:进行四角传接球练习,随着掌握熟练程度移动速度和传接速度由由慢到快。

组织形式:两人一组进行传切配合突破防守者的防守,防守者以50%的防守力度进行防守。

组织形式:两人一组进行传切配合突破防守的防守,指导学生摆脱防守时要利用假动作。防守者以100%的防守力度进行防守。

4.检验—教学比赛

分成2个小组,一组防守一组传切配合,之后互换。配合成功次数的的小组获胜。

1.播放舒缓的音乐,在音乐中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3.预习:展示交叉步持球突破—运球—低手上篮动作组合

动作要领:以右脚做中枢脚为例。突破时,左脚向前方跨出半步,做向左突破的假动作,当对手重心向右移动时,左脚前脚掌内侧迅速蹬地,向对手左侧跨出一大步,同时上体右转探肩,贴近对手;球移至右手,向左脚右斜前方推放球,右脚迅速蹬地跨步,加速超越对手之后运球到篮下上篮得分。

课堂密度为50%~60%左右;平均心率为140~160次/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中等。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蹲踞式起跑》

2023-02-09 19:19:22

水平二:四年级《快速跑:蹲踞式起跑》实践课教学设计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南邮校区 李晨欣

“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关注个体差异,使学生受益,以学定教的理念指导下。根据10-12岁是青少年肌肉力量和协调发展敏感期的原理,参照省编教材,选择快速跑:蹲踞式起跑6-1)作为教学内容,基于对学生的能力考量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分析,采用了体验运用的学习路径,既以游戏引导学生体验不同身体姿态对起跑动作的影响,初步得出“注意力集中、蹬地充分、迅速启动”的要点,后根据学生已有的学生能力,设计了“各就位、预备、跑”的初步动作,教师依据观察,发现学生普遍问题,再以“点睛”式的教法,修正动作错误,指导学生学习动作重点,通过练习掌握动作,提高熟练程度,最后以比赛运用检验情况。在设计中综合采用了情景、游戏、比赛、交换对手等方法,提高练习兴趣与效果,提高负荷水平,综合素质练习全面发展素质。

蹲踞式起跑是快速起跑方式之一,它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是快速跑教学的重要技术环节。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建立对应动作的神经联络,既听到信号形成动作反应是关键环节之一,以合适的身体姿态形成预备动作为起动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关键之二,听到信号后以充分蹬地、积极摆臂产生良好的起跑效果摆脱静止状态是关键之三,在对教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把握对学生传授的程度和表达的方式,使教材难度与学生能力、年龄适配也非常重要。因此,将蹲踞式起跑的动作程序作为本课的重点,将各个动作的协调连贯作为难点。

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10-12岁也是青少年肌肉力量和协调发展敏感期,肌肉逐渐增长,肌肉力量有所增强,在动作的协调性方面,骨骼肌和小肌肉群有了较大的发展,动作的精确性、灵活性进一步增强。可以进行相应的动力性力量练习及较为复杂技术学习。

心里发展上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可以全面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同时能克服自己的缺点,模仿力强,富于想象,求知欲望和表现欲望,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敢于挑战,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语言激励和小组合作,相互点评纠错的练习方式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愿学乐学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能说出蹲踞式起跑的动作名称、口诀以及要领,体验蹲踞式起跑对启动的影响。

。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灵敏。

能积极参与学练,培养果敢坚决的意志品质

预备时,重心前移,两腿弯曲。起跑时,迅速蹬地。

本课主要采用的教法是讲解示范法和游戏法,学生主要的学法是体验法和合作学习法。本课设计紧扣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简到难,层层递进反复体验、巩固和提高。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