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的道家性命双修基本原理、特点、功效以及具体修炼方法
道家性命双修是道教修炼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实践方法,旨在同时修炼身体(命)和精神(性),以达到身心和谐、健康长寿和灵性提升。以下是关于道家性命双修的基本原理、特点、功效和具体修炼方法的详细介绍: - **性**:指人的精神、心性和意识。道家认为,通过修炼,可以使心神清明,达到“返璞归真”的状态。 - **命**:指人的身体、精气和生命力。修炼命主要是通过调节气血、强健体魄,增强生命力。 2. **阴阳平衡**:道家认为性和命是阴阳的一体两面,通过修炼可以调和阴阳,达到身心平衡。 3. **三宝修炼**:道家修炼的三宝是“精、气、神”,精是生命的根本,气是生命的动力,神是生命的主宰。性命双修就是通过精气神的全面修炼来提升整体的健康和灵性。 1. **身心兼修**:注重身体的养护和精神的提升,不偏重于一方面。 2. **自然无为**:强调顺应自然,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 3.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修炼时注重整体的调和和统一。 4. **内外兼修**:既有内在的打坐冥想、呼吸调节,也有外在的导引术、太极拳等身体运动。 1. **增强体质**:通过修炼命,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预防疾病。 2. **心神宁静**:通过修炼性,可以减少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提升心理健康。 3. **延年益寿**:综合性命双修的效果,可以延缓衰老,增加寿命。 4. **灵性提升**:通过修炼,提升心灵的觉悟和智慧,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 **姿势**:选择舒适的姿势,如盘腿坐或靠椅坐。 - **呼吸**:采用腹式呼吸,缓慢而深长,专注于呼吸的节奏。 - **意守丹田**:将意识集中在下丹田(位于肚脐下方三寸左右),感受气的聚集和流动。 - **八段锦**:一种古老的健身气功,包括八个简单易行的动作,有助于调节气血,强身健体。 - **太极拳**:通过缓慢柔和的动作,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同时有助于气的运行。 - **小周天**:通过冥想和意念引导,使气在体内的任脉和督脉之间循环,有助于疏通经络,增强气血。 - **大周天**:进一步在全身的经络之间进行气的循环,达到更高层次的修炼效果。 - 道家提倡清淡饮食,避免过多的荤腥和刺激性食物。 - 注重食物的均衡,摄取足够的营养,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 - 遵循自然的作息规律,早睡早起,适度运动。 - 保持乐观的心态,减少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 道家性命双修是一种全面的养生修炼方法,通过同时修炼身体和精神,达到身心和谐、健康长寿和灵性提升。它强调阴阳平衡、自然无为和整体调和,具体方法包括打坐冥想、导引术、内丹功、饮食调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方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

道家“养气”诀窍
无事更寻谁:找到了这个,保持这样修行就行了,不需要再寻找什么其他方法。
吐纳者,即是鼻吸口呼的呼吸法,其法气从鼻缓缓而入,气从口微微吐出,由鼻中吸入气,为生气;由口中呼出气,为死气。但令鼻吸多口吐少,徐而行之,常存意其中,久而不怠,定可延年。吸气呼气,不宜自闻其声,一出一入,要愈缓愈妙。吸气时,挤部向内收缩;呼气时,脐部向外松弛。这就是吸则阖,呼则辟的体内动作,如此练久了,自然“息息归根”,小腹自动吐纳,似替代口鼻之呼吸,逐渐形成外呼吸虽断,而丹田之中一开一合之内息。仙家讲:“凡息”已断,“真息”始现,“真息”即泯,“胎息方显,功至“胎息”就能“返本还原”,如婴儿在“母胎”一般。
易曰:“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吐气时可默念六字气诀,每字练六次,并养气一小时,任督二脉,当不久自通,进而八脉尚可全通,八脉通后,可以专做“马阴藏相”之功夫,则精固而不泄一滴矣。做吐纳功夫,必须于破晓天初明时,向东方行之,第一要缓进,第二要有恒,第三要戒绝酒色嗔怒。
答:根据情况,理论上是需要的,但是作为单纯养生而言,可以单独习练。它的主体是意通,而不是一次性达到气通,因此,养生角度,它是通过肢体导引,映射刺激诱导气血的运行和脏腑的调理,故而可以直接接触。
龙,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而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又是指中国天文的四象。那么青龙探爪势究竟蕴涵着怎么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动作又有什么技巧和规律呢?
青龙,又称苍龙,是道教所信奉的东方的神。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古人将二十八宿中的东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组成龙像,因为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属木,色青,故名青龙。又内丹书中将“心中元神谓之龙”。
本势动作要求身体左右旋转时,百会虚领,上体始终保持正直,不应前俯后仰、左右歪斜。这样才能把腰部和腹部放松,才能把束在腰间的带脉练得柔韧如丝,松紧合度。
青龙探爪势主要是锻炼肝脏、胆脏、兼练肺脏、脾脏和带脉的技法,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龙探爪”的练功要诀练习,达到疏肝理气,调畅情志的功效;同时,通过脊椎的左右旋转屈伸动作,可增强神经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具有伸筋拨骨、内壮脏腑、外强筋骨,祛病延年的效果。
⑤指臂互捏:先以右手拇、食、中指逐个捏左手指节(图16)。再以左手拇、食、中指逐个捏拿右手指节。然后,以右手沿左手背、手腕、小臂、大臂向上捏拿,如此六次。自然呼吸。
功用:手臂摩擦对手臂软、麻、痛、无力,手指痉挛,腕痛起到良好的预防、保健作用。对有手臂疼痛方面疾病的人,先由轻到重,由少到多次地练习,可起到良好的医疗作用。
(3)向左右推拉。双掌自然立掌,双掌放松向左右平推,双臂伸直后,双掌抓拉收回(图32)。
(4)向下推拉。掌指自然相对,掌心向下,双掌放松向下推按,双臂伸直后,抓拉收回(图33)。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命与天道
如何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其核心思想和精神灵魂是什么?其基本概念和关键理论是什么? 如何整体把握和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当代国学和传统文化有支离破碎的现象,什么都是传统文化?所谓博大精深的体系如何把握其要领和关键?怎样掌握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怎样入手?切入点和突破点在哪里? 回答这个问题是极其困难的,请容许我慢慢道来: 中国文化的核心文献和原始经典是《周易》(《易经》),所谓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不了解易经的思想理论,很难说对中国文化有深刻认识和全面掌握.所谓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易经》,基础是儒家的六经,旁及道家的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南华经》).没有儒家和道家的基础,对于佛教和其他一切外来学术,就不可能有消化的能力和认识的框架. <易经>是一本很难阅读的书,但是,其基本原理与核心思想并不难懂,因为《易经》的思想方法和道德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无论是否学习<易经>,只要略有一个重要方面的传统文化修养,认识《易经》就有门路. 简单扼要地说,<易经>是'性命之学',是讲天命与天道的书,也是阐述天理和天性的书. 《易经》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尽天理,证明天性,通达天命,得天道者,谓之知天乐命,尽君子之学,成圣人之道,至矣!是国学之宗旨,亦人生之归宿也。中国传统文化要说博大悠久,深广不可测度,变化无穷、应用无穷,穷经皓首不能尽知者也。虽然,要领不繁,简明扼要,曰:性命之学、道德之学、命理之学、阴阳之学也! 《道德经》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这是要害所在。《庄子》讲了“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一段,就很好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要领和精髓之所在。这就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这八个字而已!俗话说:打铁不离钉,讲道不离身。离开身心的学问是不可靠的,也是没有根基和依据的,可能会成为诡辩和误导,难免落空堕落,成为误人子弟的荒诞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