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金我爱您
像任何一个喜欢托尔金的读者一样,我在拿到这本小书的第一时间里,就迫不及待地把它读完了。我的卧室灯光昏暗,所以我在狭窄然而灯光明亮的厨房整整站了两个小时,读完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腿已经酸胀难忍了。 对于我来说,要理解写了那样一部旷世奇幻之作的人,居然是一位以教授古英语为生、思想保守、不问世事的英国人,其实并不困难,因为在很久以前,我就从阅读王小波的作品中得到这样的印象:一个作品生动狂放的人,性格必定是与作品互补的。从后来追忆王小波的文章中,我印证了自己的看法。一个能够独立完成虚构一个世界这样重任的作者,本身必定在现实世界中看起来甚至有点庸碌。 令我感兴趣的是这样几点:托尔金的太太并未受到良好教育,对于丈夫所置身的牛津学人圈很是不感冒,在举办了几次餐会之后,她就谢绝与那个圈子里面的人保持交往,而这让她在漫长的时光里等于被丈夫忽略掉了;托尔金和他的同行刘易斯(是《狮子,女巫和大衣柜》的作者,这部儿童幻想小说也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了)之间的友谊本身,就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他们可能在交谈中互相为对方提供了灵感,但是宗教信仰的不同和后来另外一个学者、作家威廉姆斯介入到他们的那个小圈子之中,加上刘易斯作品持续地受到欢迎(在这个时期,托尔金还远不是一个成名的作家)让托尔金感到的嫉妒,逐渐疏远了两个人的关系;“因克林”——由托尔金和另外一些英国文学系的学者组成的小圈子,纯粹由男性组成,后来当一位女作家希望加入进来,居然被婉言谢绝了,这种学者的沙龙传统确实很有趣。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到困惑的,是1965年《指环王》在美国所遭遇的“盗版”事件:当时托尔金图书在美国的出版商是霍顿·米夫林,按照书中所说,他们“违反了出版法,因为他们从英国出版商那儿进口的未裁书页超过法定数量”,于是另外一家看到商机的出版公司——艾斯——决定冒险出版《指环王》的盗版。 在这个细节中有如下几个方面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首先,当时美国出版法对于进口图书的规定,是否涉及到所谓的“未裁书页”;其次,什么是“未裁书页”;再次,如果看到违反出版法的行为,难道自己也可以从事违反出版法的活动吗?最后,当时出版一本小说的盗版是否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后来,是托尔金的一个小习惯改变了他那本正版书美国的命运:他喜欢回复每一个读者的来信,并且对于每一位美国读者的来信,都要抱怨说那本盗版书的出版严重干扰了自己的正常创作活动,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尽管盗版书比正版书便宜20美分,很多好奇的读者仍然要买一本正版回去看个究竟,结果带来了这本书在美国、进而全世界的热销——这可以算是直接对读者终端的一种营销。

真正的语言大师
老实说,魔戒之王这个书名挺山寨的,满满的大菠萝式网页游戏的感觉扑面而来,除去书名,里面的内容倒算是充实,从托尔金的父母一直叙述到他生命的终结,尤其对于魔戒和精灵宝钻2本书的编写及出版中发生的故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虽是人物传记类的作品,但读起来没有太多的枯燥感觉。
其实也有点佩服徐辰这个人,东拼西凑也能完成一本书,估计也就传记类的书籍可以了吧。不过他的翻译还是很棒的,至少看过魔戒,霍比特人,精灵宝钻的读者不过觉得有任何的违和感。
真的很好的一本书,为什么我看见很多人吐槽?
真的很好的一本书,为什么我看见很多人吐槽?
最初是因为看到“比《哈利.波特》和《魔戒》加起来还好看的可能只有《蝶形世界》”而决定要好好看一看这个系列的书。查资料,发现很多人说一点也不好看,全是瞎扯。我就更好奇了! 最后看完的结果是,我觉得真的写得很好,一本务实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文学,即使是大人看也是一部激励人思考的书籍。 这句话对全书的提炼很精准,也使得它凌驾于其他魔幻奇幻小说。更多地显示了魔法只是一道门,而过了这道门,你能达成怎样的成就全在自身。下面我们来一一看。 因为吃了魔法学院垃圾桶的垃圾,一部分老鼠和一只猫变得会讲话,可以思考了。 1.桃子和毒豆子学习人类的语言,读《邦尼先生历险记》。并且桃子觉得人类语言对老鼠太难,努力将各种在学会思考后老鼠们自己定下的规定转变成对老鼠简单的语言。 2.老鼠们学习人类的服饰,最后尝试发现帽子、衣服对于钻洞不方便。但黑皮对皮带进行改造,这样他可以随身携带更多他需要的东西,金属线、电线头、绳子... 3.在创造鼠疫假象中,黑皮对老鼠们“作战”的安排,第一队,拉屎拉尿。他们没有学习其他东西,和原来的老鼠区别仅在会说话和会思考,却没有主动思考,所以他们完成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任务。第二队,年迈、残缺的老鼠们。他们是老一辈,狡猾、多疑、随机应变。但因为年老,不远接受更多新东西。黑皮安排了他们出现在人的面前捣乱。第三队,称之为成为第二只老鼠。他们是年轻一代,不断学习,他们不远成为第一只被夹在夹鼠板上的老鼠,要成为第二只可以吃到奶酪的老鼠。他们被安排去了解和拆卸老鼠夹。感觉像人类的防爆专家。 1.老鼠们意识到阴影。原本他们是生活在阴影中,而现在他们了解了光明,产生了对阴影的觉知。 2.他们开始对自我有了意识,开始认识自我。有了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又将走向哪里。他们把不会说话的老鼠称为“吱吱”。毒豆子在想法建立老鼠们的理想大本营。桃子在努力创造老鼠的语言。同是主角的猫——莫里斯,在看到小泥坑中的倒影时,他闹钟闪过“这是我”。而不会在我们生活中看到的一只猫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兀自发威发怒。 3.莫里斯在每次捕食老鼠前会让那只老鼠讲话,只要证明自己会讲话,他会放了它。而且在书开篇的介绍,我们就看到他“只要知道人的梦想,就可以控制人”“我们猫知道自己是谁”。而最后他确实帮助少年完成了愿望,我们也能看到请来的真的魔笛手应该也是他调教出来的(当然是我个人猜测)。过程中,他用了自己九条命中的一条救了黑皮一命。他自己也觉得似乎有违他的私心,可他确确实实做了。 4.故事高潮中,我们看到“蜘蛛”这一形象的出现,它能控制接近它一定范围的任何生物的思维,包括人,在这里,我们看见了莫里斯的努力抗拒和挣扎、毒豆子的坚毅和不屈(除开他理想大本营的破碎)。如果你不主动思考,那么就有人会替你思考,你的人生也不是自己把控了。 觉得这本书对任何年龄来读都很好,是因为我们能看见让自己强大与否的对比。 猫因为魔法而变得和人一样,但是他在努力思考,他对于控制别人似乎是毕生所爱。我们能看到,他教会了少年讲话,他为少年设立了梦想。文章最后少年问了女孩“多长时间能当上市长”,看到这句话,少年本来在我内心如透明般的形象瞬间就崩塌没有了,最后一丝丝透明都没有了。而这只猫,却身形伟岸,蹲坐在心中。 火腿代表了困不自封、唯我中心、不接纳新事物的人。他依旧奉行老鼠只通过嗅和听来生活这一套,对于新技能熟视无覩。不知改变进步。 毒豆子代表了存在理想而忽视现实的人。他相信《邦尼先生历险记》里描述的老师大本营,也在努力的创造这样的条件去达到这个理想,但他没有考虑现实的情况,在“蜘蛛”面前,他的理想瞬间崩了。然后他失了生机。我们说有理想、梦想很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学会和现实接轨。如果一个人长到成年还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那么他很难和这个社会融合。 黑皮代表智勇双全的一类。他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在明知自己在害怕但依旧坚持带领老鼠们消灭“蜘蛛”、与人类共处下去。他接受现实,在各种限制条件下争取最好的一个结果。 我想如果父母把这本书讲给自己的小孩,他可以给孩子传递很多超棒的观念,自立、勇敢、坚持、主动思考、学会权衡理想和现实等等。 最后这是本儿童文学,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里,我们能看到他的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 约7~11岁,这一阶段,称之为“儿童”。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借着这本书,父母可以好好启发孩子一下。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上篇:魔戒:魔戒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