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长安网
从七年前开始,在宜良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办公区,每天都能看到这个纤细的身影。她叫张莉,38岁,2013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宜良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三级辅警,也是全大队在职时间最长的女辅警。
入警之初张莉就参加了当年的宜良花街节安保工作,一个七岁的小女孩与母亲走散,就找到了当时刚刚穿上警服的张莉,就是这第一次的帮助群众,让张莉感受到了身上警服的份量,也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从此以后,张莉始终保持着这份服务群众的热忱之心,始终保持着这份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作为辅警,从开始的技术中队指纹比对到后来的大队办公室内勤,张莉负责的都是这些案头工作。作为女警,大队打处的女性嫌疑人和救助的女性受害者,都需要张莉她们全程协助工作。协助现场搜查,看护人员押送,不分昼夜,风雨无阻,这些看似柔弱的女性,成为了公安工作中不可获取的重要支撑。七年多的认真工作,同事们的热情帮助,家人们的支持鼓励,张莉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光荣的集体。从事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并能和同事一道惩恶扬善帮助群众,对张莉而言,在这个岗位上,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2020年10月24日,在宜良县公安局辅警大会上,张莉作为优秀辅警代表上台交流发言。她用自己七年的从警经历告诉战友们,从事这份职业,需要真心喜爱这份工作,需要认真对待这份工作。尽已之力完成工作,你就能体验到,这份付出所带来的快乐和价值。

这些,就是禁毒女警的日常!
抓捕、审讯、看管女性犯罪嫌疑人等任务
“襄阳市公安系统优秀政法干警”等
张莉在禁毒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毒品小知识有奖抢答活动
“当警察,破案抓捕、惩恶扬善”是张莉儿时的梦想。她的高考志愿填的全部是警校。有志者,事竟成。1999年,张莉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起初她并没有走上一线办案岗位,而是在基层派出所当一名户籍民警,一干就是12年。
“当时派出所人手不够,那时的她内勤、户籍一肩挑,早上和派出所厨师一起去买菜,她负责记账。白天进村入户登记核对户籍信息,晚上回派出所加班整理、打印户籍底卡,时不时还得穿上军大衣领着辅警巡防西排子河水库,她工作起来真是很拼。”当时同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同事这样评价张莉。
2007年初,张莉的孩子出生不到3个月,产假还没休完。当她得知二代身份证换发工作到了攻坚时期,派出所人手不够用,便主动回到工作岗位。农村一些留守老人出门不便,张莉就带着照相器材进村办证。“那段时间可苦了我老公,不仅要承担大部分家务,还得抱着孩子陪我走乡串户去办证。”张莉笑着说道。
2011年,老河口市公安局组建禁毒大队,张莉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怀揣着“破案抓捕、惩恶扬善”的初心,成为一名禁毒女民警。
从事禁毒工作以来,她先后参加了3起公安部督办的毒品目标案件、1起省公安厅督办的毒品目标案件和多起团伙案件的侦破工作,收集涉毒情报信息8000余条,分析研判出涉毒线索2000余条,配合办案单位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02名,查获吸毒人员238名。
身为一名禁毒女警,张莉拎着菜,扮过居委会大姐;在宾馆前台,扮过服务员;和同事假扮情侣,踩点、守点涉毒人员住所。抓捕、审讯、看管女性犯罪嫌疑人等任务,也成为张莉工作中的日常。
为了让涉毒人员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身边的亲情,张莉主动联络民政、人社、卫健等部门帮扶力量积极参与,精心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推进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为了能更好地走进吸毒人员的真实内心世界,张莉还报名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抓人不是重点,如何让涉毒人员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从而彻底远离毒品,才是最终的关键。”张莉告诉记者。
一次,张莉到某学校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乔装后的她将一些糖果、零食分发给初次见面的学生,许多学生接过来不假思索地直接食用。
“许多涉毒人员初次吸毒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误食,后期逐步成瘾,学生缺乏对毒品防范意识,以后步入社会很容易上当受骗。”这个小测试让张莉感触很深。
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长期以来,张莉带领禁毒志愿者队伍奔波在“六进”的路上,在各个领域筑牢禁毒防线。其中,针对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她定期组织学生到禁毒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联合教育部门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开展多场禁毒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同时,她还大胆创新,把禁毒高科技产品引进,与“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警”警务模式相结合,把禁毒宣传推进到最前沿,实现自动化、零距离宣传。
欢迎关注中国禁毒:微信号onncc626
国家禁毒办权威发布毒品基础知识
国家禁毒办权威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知识挂图
缴冰毒23公斤,奖火腿肠两根!
惊险!民警从毒贩后腰处搜出一把上膛的手枪
百万元毒资随处放!沉浸式体验抓捕行动
刑满释放再贩毒,男子被判无期徒刑
非常“四戒”,他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因为这个恶魔,本该幸福的家庭被毁掉
创业屡碰壁,民警热心筹资助戒断人员解困
湖北省公安厅
人民公安报记者 肖新民 通讯员 张 博今年43岁的张莉,是湖北省老河口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办公室主任,参加公安工作已有23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曾被评为“2021年度全省公安禁毒工作成绩突出个人”“襄阳市巾帼建功标兵”“襄阳市公安系统优秀政法干警”等。“当警察,破案抓捕、惩恶扬善”是张莉儿时的梦想。她的高考志愿填的全部是警校。有志者,事竟成。1999年,张莉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起初她并没有走上一线办案岗位,而是在基层派出所当一名户籍民警,一干就是12年。“当时派出所人手不够,那时的她内勤、户籍一肩挑,早上和派出所厨师一起去买菜,她负责记账。白天进村入户登记核对户籍信息,晚上回派出所加班整理、打印户籍底卡,时不时还得穿上军大衣领着辅警巡防西排子河水库,她工作起来真是很拼。”当时同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同事这样评价张莉。2007年初,张莉的孩子出生不到3个月,产假还没休完。当她得知二代身份证换发工作到了攻坚时期,派出所人手不够用,便主动回到工作岗位。农村一些留守老人出门不便,张莉就带着照相器材进村办证。“那段时间可苦了我老公,不仅要承担大部分家务,还得抱着孩子陪我走乡串户去办证。”张莉笑着说道。2011年,老河口市公安局组建禁毒大队,张莉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怀揣着“破案抓捕、惩恶扬善”的初心,成为一名禁毒女民警。从事禁毒工作以来,她先后参加了3起公安部督办的毒品目标案件、1起省公安厅督办的毒品目标案件和多起团伙案件的侦破工作,收集涉毒情报信息8000余条,分析研判出涉毒线索2000余条,配合办案单位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02名,查获吸毒人员238名。身为一名禁毒女警,张莉拎着菜,扮过居委会大姐;在宾馆前台,扮过服务员;和同事假扮情侣,踩点、守点涉毒人员住所。抓捕、审讯、看管女性犯罪嫌疑人等任务,也成为张莉工作中的日常。为了让涉毒人员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身边的亲情,张莉主动联络民政、人社、卫健等部门帮扶力量积极参与,精心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推进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为了能更好地走进吸毒人员的真实内心世界,张莉还报名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抓人不是重点,如何让涉毒人员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从而彻底远离毒品,才是最终的关键。”张莉告诉记者。一次,张莉到某学校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乔装后的她将一些糖果、零食分发给初次见面的学生,许多学生接过来不假思索地直接食用。“许多涉毒人员初次吸毒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误食,后期逐步成瘾,学生缺乏对毒品防范意识,以后步入社会很容易上当受骗。”这个小测试让张莉感触很深。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长期以来,张莉带领禁毒志愿者队伍奔波在“六进”的路上,在各个领域筑牢禁毒防线。其中,针对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她定期组织学生到禁毒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联合教育部门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开展多场禁毒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同时,她还大胆创新,把禁毒高科技产品引进,与“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警”警务模式相结合,把禁毒宣传推进到最前沿,实现自动化、零距离宣传。
人民公安报记者 肖新民 通讯员 张 博
今年43岁的张莉,是湖北省老河口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办公室主任,参加公安工作已有23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曾被评为“2021年度全省公安禁毒工作成绩突出个人”“襄阳市巾帼建功标兵”“襄阳市公安系统优秀政法干警”等。
“当警察,破案抓捕、惩恶扬善”是张莉儿时的梦想。她的高考志愿填的全部是警校。有志者,事竟成。1999年,张莉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起初她并没有走上一线办案岗位,而是在基层派出所当一名户籍民警,一干就是12年。
“当时派出所人手不够,那时的她内勤、户籍一肩挑,早上和派出所厨师一起去买菜,她负责记账。白天进村入户登记核对户籍信息,晚上回派出所加班整理、打印户籍底卡,时不时还得穿上军大衣领着辅警巡防西排子河水库,她工作起来真是很拼。”当时同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同事这样评价张莉。
2007年初,张莉的孩子出生不到3个月,产假还没休完。当她得知二代身份证换发工作到了攻坚时期,派出所人手不够用,便主动回到工作岗位。农村一些留守老人出门不便,张莉就带着照相器材进村办证。“那段时间可苦了我老公,不仅要承担大部分家务,还得抱着孩子陪我走乡串户去办证。”张莉笑着说道。
2011年,老河口市公安局组建禁毒大队,张莉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怀揣着“破案抓捕、惩恶扬善”的初心,成为一名禁毒女民警。
从事禁毒工作以来,她先后参加了3起公安部督办的毒品目标案件、1起省公安厅督办的毒品目标案件和多起团伙案件的侦破工作,收集涉毒情报信息8000余条,分析研判出涉毒线索2000余条,配合办案单位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02名,查获吸毒人员238名。
身为一名禁毒女警,张莉拎着菜,扮过居委会大姐;在宾馆前台,扮过服务员;和同事假扮情侣,踩点、守点涉毒人员住所。抓捕、审讯、看管女性犯罪嫌疑人等任务,也成为张莉工作中的日常。
为了让涉毒人员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身边的亲情,张莉主动联络民政、人社、卫健等部门帮扶力量积极参与,精心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推进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为了能更好地走进吸毒人员的真实内心世界,张莉还报名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抓人不是重点,如何让涉毒人员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从而彻底远离毒品,才是最终的关键。”张莉告诉记者。
一次,张莉到某学校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乔装后的她将一些糖果、零食分发给初次见面的学生,许多学生接过来不假思索地直接食用。
“许多涉毒人员初次吸毒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误食,后期逐步成瘾,学生缺乏对毒品防范意识,以后步入社会很容易上当受骗。”这个小测试让张莉感触很深。
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长期以来,张莉带领禁毒志愿者队伍奔波在“六进”的路上,在各个领域筑牢禁毒防线。其中,针对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她定期组织学生到禁毒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联合教育部门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开展多场禁毒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同时,她还大胆创新,把禁毒高科技产品引进,与“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警”警务模式相结合,把禁毒宣传推进到最前沿,实现自动化、零距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