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密宗男女双修图
1、密宗来自印度,在印度称为Tantra,此Tantra於印度是脱离宗教师徒秘密相传的,有别於界的密宗,但是系统与根源或有关连在印度,密宗一直是秘密流传,而且混入各宗教内以求自保在佛教界内的密宗也称真言陀罗尼宗真言。
2、随着正纯密教的进一步发展,又分化出晚期的金刚乘和时轮教,金刚乘沿用了印度教性力崇拜的形式作为“成佛”的途径,实行男女双修法随后,密宗把世俗化大众化的金刚乘予以系统化形成所谓的时轮教至此,印度密宗形成了它。
3、印度密宗起源于古吠陀典籍,其后流行于民间各阶层,佛教在长期发展过程,逐渐渗入民间信仰,并受此等咒术密法之影响,加以摄取,作为守护教徒消除灾障之用,古来通常称为杂密密宗并将吠陀以来之诸神,用交换神教方式重新组。
4、密教佛法部分,多半自莲花生大师所传,与内地唐玄宗时代,印度密宗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传入中国的密法,大致相同我们的密宗佛法,由盛唐到宋元,都很盛行,到明朝永乐年间,才明令摒弃,除保有少数无关宏旨的咒语与方法外。
5、所谓古,是说它的教理是从公元8世纪时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谓旧,是说它的一些教义教规是以古时候吐蕃的旧密咒为主宁玛派与西藏本土所固有的雍仲本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89世纪,佛教中的密宗从印度传入西藏,并。
6、由此开始 *** 所成立的密教,因与汉地的唐密和日本的东密台密,以及印度密教均有所区别,故被称为藏密 *** 僧人入印求法或印度僧人入藏甚多,不烦枚举如十世纪初, *** 马尔巴译师入印度求法,向印度密宗上师那洛巴学得。
7、密宗,又称为真言宗金刚顶宗毘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综合各国的传承,统称为quot密教quot密教兴起于印度大乘佛教晚期七世纪至十一世纪间,直至印度佛教全面被破坏灭亡为止密教虽在印度消失,却在中国西藏日本。
修持的修行者古印度佛教印度教等都有瑜伽行者!也有特指佛教修行生圆次第的修行人最严谨的讲法是瑜伽行者是登地的圣者菩萨。
9、身法的佛经也有其历史原因,因为他们吸收印度密宗作为其正统信仰和政治统治的 牢固基石那么就不好随便否定这些附加的外道理论,他们中明眼人只能说弟子不 能随便修,但是也有很多用佛法来行骗的人士就利用这个漏洞,去骗色骗权。
10、龙树菩萨是密藏的传持者,更是贤劫第四佛释迦牟尼如来授记再来世间利益众生的一位大菩萨 #8203印度密宗的再次重光大日如来及释迦牟尼佛的无上密宗正法传承金刚萨埵从南天铁塔所教出的正脉心流,唯有真正发大菩提。
11、学者们在谈到印度密宗与道教的关系时,一般都要说到“支那行”cinacara这个梵文词语正如上文巴克奇所指出的那样,印度密宗中有一种修习方式称作“支那行”,其意是中国方式的性爱仪式,但“支那行”是怎么来的?它具体指代的是什么?它。
12、中国高僧玄奘义净等也都传译过密法以上后世称为“杂密”但在中国弘传纯粹密教“纯密”并正式形成宗派的,实始于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唐开元四年716,印度密宗高僧善无畏携带梵本经西域来到长安,深受玄宗。
13、是道教九字真言临灵身心稳定,表示临事不动容,保持不动不惑的意志,表现坚强的意志兵镖能量,表示延寿和返童的生命力斗统宇宙共鸣,勇猛果敢,遭遇困难反涌出斗志的表现者洽复原,表现自由支配。
14、印度教的密宗或密教不清楚佛教的密宗中,凡夫是不可能供养肉的,或许仅在会供时象征性的供养牛肉干之类所以不用考虑了。
15、743年,印度自续中观派的一些著名理论家应赤松德赞之请,赴藏传播佛法寂护去藏前曾在尼泊尔停留6年,他在尼泊尔传播唯识论,并为斯瓦扬布寺自体放光寺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在入藏前,也在尼泊尔逗留过四年。
16、密宗,这个法门的特点呢,就是秘密流传的,不能公开所以叫“密宗”据记载这个法门最初是一个国王向佛陀请法,佛看他已经是分证即佛位的菩萨了,就给他讲了一个更高的法门,他学后证道了佛果他觉得很受益,就把。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五台山妙清上师照片,以及五台山妙清上师照片真实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五台山观日出攻略,以及五台山日出时间2020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
导读1.重点资讯 2.本市要闻 3.省内热点 4.国内关注 5.社会聚焦 6.生活观察 头条大同市智慧城市促进条例(草案...
【戳↑↑↑图片查看更多】 明日天气 5月17日,星期三,农历四月二十二。晴,16℃~24℃,相对湿度:25%~80%,南风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浙江佛学院多少分,以及浙江佛学院分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 1、浙...
今天给各位分享高考五台山必去的寺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孩子高考去五台山朝拜哪个庙比较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

双身交媾佛像到底是淫乱还是修行(图)
几年前,笔者在传为密乘至尊大持金刚佛所传、藏传佛教噶举派祖师、印度大成道者矴浪巴上师造文的《胜乐耳传金刚句偈》中见到了题为 空行秘密道大喜乐 的一个章节,此虽非萨迦派祖师所造,但观其内容却与后者所传的 秘密大喜乐禅定 十分类似,两者显然共通。在此,我们不妨借助这段简明的修法要门来对 秘密大喜乐禅定 或者 双修法 做一个具体的解释,以助我们揭开元末这段宫廷秘史的真相。这部要门是这样说的:
空行秘密道大喜乐者,年十六至二十五之明母,即莲种母、兽形母、螺具母等等,乃具相手印金刚瑜伽母,与具缘士夫如兮噜葛者,拥抱、交合,作无二行,以有漏享用无漏,令明点降、持、回返、周遍和处中增长。旋若慈乌,作狮子、大象、孔雀、雌虎、陆龟之势,观三种四喜共十二喜之义,示俱生智自性无别,一切现有法皆显现为无漏喜乐。为密灌、手印[母]、甘露丸故,当施十六半半四分一明点,余四分三[明点]则周遍于诸轮。若散漫、溺于欲望,或为他力和酒精迷醉,则坏失于义,将再堕恶趣。是故当于金刚身取其精髓,此生必成正觉无疑。
上引这段要门对于纯粹的门外汉来说或是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但对于修行密教的行人,或者对于研究密教的学者来说,它是一部完整的 双修法 仪轨。或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此说 大喜乐禅定 为 秘密 绝无汉语语境中暗含的那层龌龊、见不得人的意思,它原本有以下两层意义:一、大乘佛法分为般若道和秘密道,即通常所说的显、密二乘; 大喜乐禅定 属于密乘修法,故是秘密道;二、修 秘密大喜乐禅定 必须依止上师授受之要门,并得上师灌顶之后方可修习,上师之说乃是秘密之理,所以这个法门被冠以秘密之名。
可以修习 秘密大喜乐禅定 者,即可实修双修之法者,被称为 具缘士夫 ,当然他不能就是随便哪一位江北的阿猫,或者江南的阿狗,而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具足修习某种秘密法之福缘。一般来说,他们都是经共通圆满次第修习,已于脉气明点得堪能者。修习密教之行人,通常要次第获得上师授予的瓶灌、密灌、智慧灌和第四灌等四种灌顶,双身法之修习属于第三级灌顶,即智慧灌顶所修,不到这个级别的行人是不能擅自修习的。此说具缘士夫 如兮噜葛者 ,即指行人修法时要把自己观想成其修习之本尊、具本尊之我慢与威仪,这与其他本尊禅定的修法一致。如修习胜乐,其本尊就是兮噜葛,如修习喜金刚,则其本尊就是喜金刚。
与密教行者双修的女性助伴则被称为明母,亦称明妃,或也可称为瑜伽母、行手印、业手印、手印母、智慧母、空行母等等,不一而足,她们是行者修法成佛的助伴和工具。当然,不是所有女子都可以担当 明妃 这一角色的,只有所谓 具相手印母 才是行者可以依托共修的金刚瑜伽母。所以,双修从根本上来说是佛父和佛母,或者灌顶上师父、母之间的双运、双修,与兮噜葛相应的佛母是金刚亥母;与喜金刚本尊相应的佛母是无我母,行者和明妃双修时首先应当把自己观想为佛父、佛母。与此相应,双修并非非实修不可,很多时候它只是观修,就是观想佛父、佛母抱合作无二行。前面提到的那些 欢喜佛 像,其本来的用途肯定不是用来启发大婚前尚不解风情的帝王、公主暗通男女之道的,而是要用来帮助密法行人观修佛父、佛母作无二行,并即身成佛的。
双修能否取得成就,既要求行人自身清净、具福缘,亦要求选择清净、合适的明母。不但要求明妃的年龄最好在十六至二十五之间,而且对其相好也大有讲究。明妃通常可分为兽形母、螺贝母、象形母、纹道母、众相母、莲种母等很多种类,其中的莲种母、螺贝母、纹道母和象形母合称 交融四母 ,于明妃中最为有名。每一类明妃视其相好又各分上、中、下三种,行者当根据自己的根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明母双修,若选对了上种明妃可即身成佛,与中种明妃脉会,不经年载或也可得证果位,而下种明妃则多不可依,行者应该避而远之。
行人既选定了明妃,当通过闻、思、授戒、灌顶等手段和步骤先使她们之身、语、意三门获得清净,然后才可与她们修习欲乐定。密续中有道是, 方便非修习,胜惠非修习,方便惠不二,故称名修习。 方便即喻佛父(修习行人),胜惠即喻佛母(明妃),他们单独都不是修习,只有方惠二者相合 作不二行 时才是修习。所谓作 不二行 ,其前行初看起来很普通,如 听其欲乐音声、嗅彼龙香、咂唇密味、抱触身等、莲杵相合、研磨交媾 等等,然而不普通的是,行者要 以有漏享用无漏 ,即要从本来有漏(有杂染、有凡心)的喜乐中得享无漏(没有杂染、超越凡心)的喜乐,或者说 大喜乐 。 大喜乐 之妙用决不在于其所享喜乐之大,而在于其喜乐之无漏和清净。只要行人心地不清净,依然还被杂染心所缠绕,则一定无法享受这种无漏大喜乐等持。
修欲乐定之正行十分复杂,此要门所述与笔者从萨迦派所传道果法中所见的仪轨完全一致,它有 令明点降、持、回返、周遍和处中增长 等五大步骤。第一,先令行者降明点(或曰菩提心),因为若不降明点,则不能发乐,所以行者要依清净明母,以大欲火,流降明点;第二,令行者任持明点而观乐,即令菩提心降至珠内而执持之。行人若不能任持,则将堕轮回;若能任持,并令其增盛,即可发生大喜乐等持(禅定);第三,行者当令明点旋返,若不能旋返向上,则堕水漏,白白损耗,是故行者应令其明点旋返至头顶,并在意想的幻轮中旋转;第四,行者当令其菩提心均匀遍身,若明点不能遍身,则将成疾患,只有令其普遍于身,才能疏通脉道,令身坚固,且令空乐禅定无有断绝;第五,所谓 处中增长 ,或曰 护令不失 等等,即要行者保护好明点,不致产生八种失漏,即使在出定之后,仍须不损护持,否则不获利益。所谓 处中增长 就是要在行者自身处处生起四喜,令喜乐增盛,以获得种种神通和利益。
佛教内部、密宗之外的批判声
蜚声海内外,以倡导“人间佛教”著称的印顺法师(1906—2005)对古印度佛教颇有研究,在其《印度之佛教》中,痛斥佛教密宗化,指责双修法对印度佛教的衰败难辞其咎。他说:
宾(注:印度的古称)比丘的作风,却是西藏喇嘛式的,把此男女情欲神秘化,把它作为修行佛法看的。他们公然的拿佛法做淫乱的媒介,掩护他们的罪行,竟然向女人要求:‘彼应与我’,要女人将身体贡献给他们,因为这是‘如来咐嘱汝’。他们伪造佛说,以为佛要女人将身体供养他们。女人在信仰佛教的热情下,听说这是佛说的,这是无边功德的大供养,又是顶好的佛法,于是乎上当了。‘如己家无异’,即是俨同夫妻。‘我住于此十年勤求,犹尚不能得是诸法:如汝今者,于一夜中已得是法’。这是什么?这就是七世纪以后,宾佛教公开而冠冕堂皇的无上瑜伽——双身法、欢喜法。从前,元顺帝的太子,起初对于顺帝在宫中,男女裸居的实行演揲儿法——秘密的双身法,不以为然。顺帝劝他,‘秘密佛法可以益寿’,于是派西番僧教他。太子试验一番说:‘李先生教我读儒书,许多时,我不省书中何意。西番僧教我佛经,我一夕便晓’(原注:见元代权衡《庚申外史》下卷)。这一夕便晓的秘密佛法,即是‘如汝今者于一夜中已得是法’。这种男女交合的欢喜法——近于中国道家的御女术,以运气摄精为核心,当然还加上几多仪式与多少高妙的佛学(?)。在密宗,不但男人要经老师的秘传,女的被称为明妃,也得施以训练。这样后期佛教泛滥不堪的欢喜法,佛教中早已存在,此经即一明显的证据。”
天界居中为胜乐金刚,四面十二臂二足,脚下践踏红肤、蓝肤两位印度天神。明妃金刚亥母,一面二臂二足,红肤,以半悬姿与主尊相拥结合。主尊代表慈悲,明妃代表智慧,两者结合在一起代表“悲智合一”。
尸陀林主又叫尸林主、寒林主,是掌管西藏天葬场的主神,也独处尸林或坟地中修法者的保护神。寒林,就是弃尸的处所。尸陀林主是一男一女双尊的白骷髅体,均头戴五骷髅冠,系彩带,束短裙,右手持骷髅杖,左手持盛满鲜血的嘎巴拉碗。男、女尊各屈一足,以单足立于莲台上,安住于般若烈焰之中,身后有骷髅骨堆砌的宫殿。天界居中为胜乐金刚,左边为格鲁派的三位祖师,右边为玛吉拉准空行母。周匝绘寒林的恐怖景象。
明王双手拥抱明妃,左手持嘎巴拉碗,右手持金刚钺刀,明王和明妃均呈现紧张的姿态,看不见一般性合的愉悦,从而表达出“调伏”的概念。
四臂大黑天,一面四臂二足,蓝色身,呈忿怒相,头戴五骷髅冠,赤发冲天、三眼怒目、呲牙卷舌。主臂左手持嘎巴拉碗,右手持金刚钺刀,在胸前碰触在一起,表明慈悲与智慧结合,另两手中,左手持金刚三叉戟,右手持剑。以游戏姿坐于莲台之上,脚下踏红肤和蓝肤两位印度教天神,安住于般若智焰中。明妃蓝色身,一面二臂二足,也是忿怒相,以悬姿拥抱明王。明王和明妃都是怒目圆睁,以血盆大口碰触在一起,表明“调伏”的概念。天界中央为金刚总持,旁边为两位印度大成就者和两位藏密祖师。周匝环绕吉祥天母、毗沙门天王、骑羊护法、事业明王等众多护法神。
这幅唐卡以黑色做衬底,在上面用线条勾描,显示特殊的装饰效果,非常珍贵。
印顺法师又言:“此种男女交合的秘术,早在佛教僧侣中秘密传授。本来,性欲与生俱来,为一般人极平常的事实。然自古以来,即有神秘崇拜的,与神教相结合。佛教本为厌离尘欲而出家者,等到佛教普遍的传开,没有厌离出世心的人滥入僧团,变态的性心理,不期而然的促使与外道固有的性欲崇拜相结合,构成此一夜便学会的佛法。然起初,在佛教僧团是不能公开的,被呵责的,驱逐的;即在大乘流行的时代,也还如此。如《大威德陀罗尼经》,即对此痛恨说:‘此是因缘,灭正法教’。日本的密宗,还在攻讦立川派为左道。这(双身法)要到七世纪后,才慢慢的后来居上,冠冕堂皇的自以为佛教的最高法门。宾佛法的被灭,隐着这一段史实。宾史说:佛教行者以魔术诱拐王妃,即是这样的魔术,这样的诱拐;潜入王宫也是为了此事。他们并不自以为淫乱,还自以为修证受用呢!宾佛教,一度断送在这般人身上。”
这是来自佛教内部、密宗之外的批判声。
大威德金刚九面三十四臂十六足。九面中,一个水牛头,七个忿怒面、一个菩萨面,每面均有三眼。牛头位于主面,蓝肤,三眼怒目;七个忿怒面肤色有白、蓝、红、黄、绿等;最上的菩萨面为黄肤的文殊菩萨,表明他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九面的排列方式为1,1,7上中下排列。主身蓝色,主臂双手交握金刚钺刀和嘎巴拉碗,金刚钺刀代表“慈悲”,嘎巴拉碗代表“智慧”,两者碰触在一起代表“悲智合一”。脚踏八物与八禽,分别代表八成就与八自在,此外还有梵天、帝释天、自在天等印度天神。明妃蓝身,红发,以悬姿与主尊拥抱。
这幅局部放大的图可以清楚地辨认出大威德金刚的诸多细节,例如九面、人头颅项链,以及脚下的八物、八禽、印度天神。画面精细复杂,纤毫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