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黑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没人指责她抹黑国家
202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韩国的女作家韩江。对,你没听错,就是那个我们可能都不太熟悉的韩江。
这次,韩江不仅成了韩国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还成了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
可能有人会问,韩江是谁?她怎么就突然火了?
首先,韩江可不是那种一夜成名的作家。早在2016年,她就凭借《素食者》这本书,打败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和大江健三郎),才拿到了布克文学奖。这个奖可不简单,它是和诺贝尔文学奖、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并称“世界文学三大奖”。
到了2018年,韩江的新作《白》又让她再次提名布克国际文学奖。她的《少年来了》还入围了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的决选短名单。2023年,她的《不做告别》又获得了法国梅迪西斯外国小说奖。
韩江的作品很有深度,她的文字看似清淡,但却总能给人一种若有若无的压抑和窒息感。
她的《素食者》就是最好的例子,讲述了一个受难的女性的故事。女主人公英惠为了逃避来自各方面的暴力,选择拒绝肉食,最终走上了一条极端的反抗之路。这部作品用一个看似怪诞的故事,尖锐地指出了韩国守旧传统对女性的压迫。
除了《素食者》,韩江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作品。比如她的《人类行为》,也是重点关注“抵抗人类暴力”这一主题的。在2016年布克文学奖颁奖典礼上,韩江还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经常会思考,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
韩江出生于1970年,她经历过韩国光州事件以及后续的历史转变。这些历史事件对韩国影响深远,也成为了她创作的灵感和资源。她的《不做告别》就是写济州岛四三事件的,围绕驻韩美军在济州岛的屠杀事件展开,讲述同族相残的历史伤痛。另一部作品《少年来了》则是写光州事件的。这些作品都充满了沉重的历史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历史的伤痛与撕裂。
有人说,韩国文学是伤痛的文学,而韩江的作品更是如此。她的作品探究的是人类最根本的悲剧与伤痕,是绝望至极中才能感受到的那束微弱救赎之光。
韩江的《少年来了》、短篇《一片雪花融化的瞬间》和《白色挽歌》被称为“灵魂三部曲”。
“我要摸索着写下那些不起眼的、软弱的人们为什么在痛苦之中做出那样的选择。避开痛苦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把痛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来对待,除此之外毫无办法。”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确实如此,批判和揭露是一个作家需要去面对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承担。
不过啊,在中文网络上,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文学就应该唱赞歌,就应该歌颂美好。比如司马南就曾经说过:“这赞歌都不唱了,这文学艺术变成什么样了。”还有那个网络大V孔庆东,更是对诺贝尔文学奖玩起了阴谋论:“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件事,它很可能里面有个圈套”。
在中文网络上,莫言还经受过长时间的网络暴力呢。那个叫“毛星火”的所谓网红,甚至上法院起诉,要求莫言赔偿14亿元的精神损失。
但是,韩江就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她的作品揭露黑暗,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韩江的作品从更为根源的层面上回望生活的悲苦和创伤,笔墨执著地袒护伤痕,充满探索的力量。”
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评论韩江的作品:“她直面历史的创伤和无形的规则,在每一部作品中,都暴露了人类生命的脆弱性。”
在韩江获奖的消息公布以后,韩国民众可是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兴奋之情和致敬之意,大家都称赞荣获诺奖是韩国文学史的丰碑时刻。
奇怪的是,没有人用“只有出卖祖国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样奇怪的言论来把她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也没有人给她扣上什么“韩奸”“卖国贼”“反动文人”的帽子。
想来,大概是因为韩国没有司马南,更没有毛星火这样的妄人。
韩江的获奖,让韩国文学再度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有言论曾经说过“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越来越不受重视了”,但韩江获奖后的超高热度却表明了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失去它的价值,也不缺少关注和重视。
司马南和孔庆东等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贬低,只不过是一种低智的意淫罢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另一位作家——余华。他的作品《活着》也是讲述了一个充满苦难的故事,但却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曾经说过:“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我觉得这句话也适用于韩江的作品。韩江的作品虽然充满了沉重的历史感和压抑的氛围,但却能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希望的光芒。
最后啊,我想说的是:祝贺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让民众看到了韩国文学的魅力和力量,也让民众更加珍惜和尊重每一个作家的努力和付出。
愿中国的作家们也能像韩江一样,勇敢地揭露黑暗、追求真理、书写真实!

十大蒸汽朋克小说
排行榜,买购小编主要依据小说的知名度、流传度、所获奖项、网络关注指数以及与榜单主题的契合度等情况,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相关数据参考截止到2023年3月10日,名单仅供参考娱乐,不具有唯一性。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詹姆斯·布雷洛克《挖掘舰》、罗宾·贾维斯《死气》、乔·兰斯德尔《飞艇向西》、保罗·麦克沃雷《帕斯夸里的天使》、金·纽曼《德古拉纪元》、艾伦·摩尔《奇异绅士联盟》、杰弗里·巴洛克《西部蒸汽朋克》、罗伯特·兰金《克利斯威克的女巫》、布莱恩·奥尔迪斯《被解放的德古拉》……
坡:黑暗之王与文学惊悚的先驱
埃德加爱伦坡生于1809年1月19日,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波尔蒂莫市。他是两个戏剧演员的儿子,但在不久后就失去了父母,在成为孤儿之后由富裕的商人约翰亨利艾伦和他的妻子弗朗西斯瑞安艾伦收养。
尽管他的作品受到认可,但爱伦坡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他的妻子弗吉尼亚于1847年去世,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破碎感。此外,他的酗酒问题也不断恶化。在最后几年里,爱伦坡更是失去了多个亲密的朋友,最终于1849年10月7日在巴尔的摩去世,享年40岁。
埃德加爱伦坡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主题而闻名于世。他将恐怖惊悚和心理扭曲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以创建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和富有张力的情节。以下是他鲜明的写作风格和常见的主题:
1.精细的描写和想象力:爱伦坡善于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形象化的描写来吸引读者。他的作品充满了画面感和戏剧性,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奇异黑暗和神秘的世界。
2.心理描写和内在矛盾:爱伦坡对人类心理的描写颇具深度。他探索了人类内心的恐惧痛苦和矛盾,在角色的行为和决策中展现出复杂的内心斗争。
3.神秘和推理元素:爱伦坡是推理小说的先驱之一,他讲究细节和逻辑,刻画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谜团和解谜过程。他的故事中常常出现不可思议的陷阱隐藏的线索和复杂的谋杀案。
4.死亡和墓地的主题:死亡是爱伦坡作品中常见且重要的主题之一。他对死亡的描写充满了恐怖和阴郁,探索了死亡的奥秘和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与迷茫。墓地坟墓和尸体等元素经常在他的作品中出现。
5.复仇和罪恶:爱伦坡的作品中常常揭示罪恶行为的后果以及复仇的主题。他通过角色之间的冲突和复仇的推动力来展示人性中的黑暗面,并探讨罪恶行为对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破坏。
6.动态的叙事结构:爱伦坡善于运用动态的叙事结构来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悬疑性。他经常使用非线性的时间顺序内部独白和闪回等技巧,使读者保持警惕并引发思考。
《乌鸦》:象征主义与意象的运用
在爱伦坡的诗歌《乌鸦》中,象征主义和意象被广泛运用,为读者带来了深层次的情感和思考。
《乌鸦》通过描绘一个孤寂哀伤和绝望的讲述者与一只神秘的乌鸦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人类内心的黑暗和无助。以下是象征主义和意象在这首诗中的运用:
1.乌鸦:乌鸦在《乌鸦》中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物,代表着死亡哀伤和黑暗。它被形容为黑暗的使者恶魔的眷属等,象征着死亡的阴影和诅咒的存在。乌鸦的不断重复的回答从未more则强调了永恒的悲伤和无法逃脱的命运。
2.水晶灯:讲述者提到的水晶灯象征着过去的幸福和辉煌。灯的闪光也可能象征着人类内心的渴望和希望。然而,乌鸦的阴影笼罩下的灯光凋零,揭示出讲述者内心的哀伤和失去。
3.暗影:诗中大量运用了暗影的意象。暗影象征着讲述者内心的黑暗忧郁和死亡的存在。它具有压抑不可逆转的力量,代表着讲述者无法从悲伤中摆脱的困境。
4.永恒的孤独:诗中强调了讲述者的孤独和内心的绝望。乌鸦的回答从未more意味着永恒的孤独和无尽的痛苦。这种孤独感象征着人类对于无法逃脱的死亡和绝望的恐惧。
通过象征主义和意象的使用,《乌鸦》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世界,触发了读者对生命死亡孤独和绝望等深层次主题的思考。
它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悲剧性和无常性,并引发了有关死亡和情感的复杂问题。这首诗的象征主义和意象的运用,使之成为爱伦坡最为著名和深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厄舍府的倒塌》:爱伦坡的悬疑与恐怖
《厄舍府的倒塌》是美国作家爱伦坡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以其紧张的情节吸引人的叙述和恐怖的氛围而闻名。故事讲述了一个神秘的庄园厄舍府的倒塌,以及相关事件所揭示出的黑暗秘密。
在故事开始时,讲述者告诉我们厄舍府的历史和传说,府内代代相传的诅咒使得这座建筑陷入了诡异的命运。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了解到主人公厄舍府的最后一位居住者,奥斯瓦尔德韦克菲尔德先生的病态心理和对庄园的执念。
小说中的恐怖元素逐渐增加。当厄舍府的工程师们试图修复倒塌的部分时,他们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秘密房间,里面封存着过去的邪恶行为。在这个房间里,他们发现了墙壁上被活埋的人的骨头所填充的恐怖景象。这一发现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疑问和恐慌。
故事的高潮出现在府中的巨大倒塌上。厄舍府最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崩塌,将奥斯瓦尔德韦克菲尔德先生连同他的秘密彻底掩埋。这个场景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紧张感和恐怖气氛,同时也象征着过去恶行的毁灭与惩罚。
《厄舍府的倒塌》的魅力在于爱伦坡非凡的叙事能力和悬疑构思。他通过精心安排的情节,巧妙地揭示了庄园的秘密和居住者的心理变态。同时,作者对细节的描写和恐怖的控制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这个故事背后的主题也是引人深思的。爱伦坡通过《厄舍府的倒塌》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和罪恶的后果。庄园的倒塌可以视为对过去罪行的报应,也可视为正义的归来。小说中所展示的道德败坏与恶行惩罚的观念,引发了读者对善恶罪行和宿命的思考。
无论是从恐怖破坏的角度,还是从对人性本质的思考,这个故事都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