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将军都要敬礼?享受师级待遇的超级兵王,一级军士长有多硬核?

更新时间: 2025-08-23 18:53:11

阅读人数: 535

本文主题: 一级兵王什么待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希望本文能为您带来愉快且舒适的阅读体验。

有人说,在中国军队中有这样一类特殊的人群,虽然他们并非军官,但就连将军见到他们都会自觉敬礼。他们名义上是士兵,但享受着相当于师级干部的待遇。他们的军籍在部队中被永久保留,退役即退休,即便离开部队后,也有可能被再次召回。这种人在部队里被称为“老班长”,而军迷们则亲切地称他们为“兵王”。他们的军衔是一级军士长,是各大部队中备受尊敬的传奇人物。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级军士长?他们又具备哪些令人惊叹的绝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深入了解一级军士长的传奇故事,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一级军士长实际上是我国军队中军士的最高军衔。1988年,我国首次设立了“军士长”军衔,随后在1993年,将军士长划分为四个等级。而一级军士长正是其中最高等级的代表。能成为一级军士长的人,几乎都是将大半辈子奉献给军队的资深老兵,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老班长”。不仅服役时间长,这些人还拥有一身过硬的技能。他们经过军校的系统培训和多年的实战锤炼,练就了精湛的专业技术。举个例子,济南军区的赵宗刚就是某装甲团的一级军士长,他被誉为“铁甲神医”,精通坦克维修,无论坦克出现何种故障,只需靠近一听,便能迅速判断问题所在。一次在外地执行任务时,部队的坦克发生故障,他只让战友把电话靠近运作的坦克,凭借电话传来的声音便精准锁定了故障点。平时,他修理坦克时,甚至像中医望诊一样,用听诊器靠近机械“听诊”。三十多年军旅生涯中,他维修了三千多次装甲设备故障,为部队节省了数百万元。个人荣获一次一等功,多次二等功、三等功,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部队中凤毛麟角的顶尖人才。

当然,普通士兵要晋升为一级军士长绝非易事。新兵入伍时,从最低军衔列兵开始,经过一年服役有机会晋升为上等兵,服役满两年方可转为士官。但并非所有上等兵都能晋升士官,大多数士兵在两年后选择退役,只有极少数优秀者才能成为士官。成为士官后,初始军衔是下士,须服役三年才能晋升中士,再逐步晋升为上士。只有达到上士,才有机会被提拔为四级军士长。尽管四级军士长是军士长的最低级别,但通常也意味着十年以上的服役经历。由此可见,成为一级军士长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以海军一级军士长周军生为例,他在潜艇部队服役长达28年,任劳任怨,多次获得二等功和三等功。曾有晋升军官的机会,但他选择坚守一线岗位,凭借丰富经验熟记潜艇每个零件参数。虽然身份仍是士兵,但周军生备受尊敬,甚至师长亲切称呼他“老班长”。

那么,一级军士长究竟有多厉害?王忠心便是一个绝佳的例子。作为国家高度重视的人才,王忠心曾两次退役都被部队召回。他初中学历,通过考试进入二炮士官学校,是全营第一名。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精通三种型号导弹的操作,熟悉全部19个导弹测控岗位。执行实战任务近40次,实装操作超过1500次,成功排除300多次导弹故障,荣获一次二等功和两次三等功。一次战略导弹维修时,设备突然跳闸,技术人员检查三天无果,专家到场也未发现问题。凭借多年实战经验,王忠心提出疑问可能是插头接反,虽然看似不合理,但全体人员认真排查,最终确认是两个相似插头插反。事后,部队对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进,对插头进行差异化处理。这只是他三十多年军旅生涯中众多事迹的缩影。1999年,他首次退伍回家乡找工作时,接到召回命令,立即返回部队;2009年再次退伍时,部队依然需要他,将他晋升为一级军士长并成功召回。2009年国家恢复军士长称谓,王忠心是当时中国首批一级军士长之一。那年,全国一级军士长不足20人,其含金量可想而知。他还获得八一勋章,这一军人最高荣誉,多次受到领导召见,实至名归的兵王。

像王忠心这样的一级军士长在各军种中极为罕见,但网上流传的“将军见一级军士长都敬礼”以及“一级军士长数量稀少”等说法是否属实?今年3月,西部战区陆军集结了11名一级军士长为新兵拍摄激励视频,规模庞大的西部战区才凑齐11人,足见一级军士长的稀缺。部分网友质疑一级军士长数量过少,因此被戏称为“熊猫兵”。但那是2009年刚恢复一级军士长军衔时的数据。2018年,国防部发布消息称火箭军晋升了106名一级军士长,仅火箭军一年新增一级军士长人数就破百,更别说其他军种了。所以,尽管一级军士长确实人才稀缺,但全军仅有不到20人的说法显然不实,目前一级军士长人数估计至少有上千人。

除了数量传言,还有一种误解是“将军见一级军士长必敬礼”。一级军士长的确资历深厚,技术过硬,是军旅电影中“兵王”的原型,军迷们对此盲目崇拜,甚至误认为将军会向他们敬礼。但实际情况是,一级军士长作为服役时间最长、资历最深的士兵,是部队的活化石。他们培养了无数优秀士兵,其中不乏团长、师长。当这些官兵见到曾经的指导员,往往会亲切称呼“老班长”。但按照军队严格的规章制度,军官与军士长身份不同,将军不会在公开场合主动向军士长敬礼。网上流传的敬礼说法虽是对他们的尊重,却在军人身份上造成误解。私下尊重是可能的,但这并非惯例,且视具体场合而定。

总的来说,一级军士长是在部队中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地执行任务和培养人才的骨干力量。他们依靠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和真知灼见,一次次解决复杂难题,赢得了全军上下的尊重与认可,实至名归地成为了军队中的超级兵王。

本文原创于“璟言历史”,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侵权必究。

将军都要敬礼?享受师级待遇的超级兵王,一级军士长有多硬核?

将军都要敬礼?享受师级待遇的超级兵王,一级军士长有多硬核?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您的关注将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也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在中国的部队里,有这么一类特殊的人,虽然他们并非军官,却有着连将军都要尊敬的地位。表面上他们是士兵,实际上却享受着几乎与高级军官相同的待遇。他们不仅有着师级的待遇,而且他们的军籍一旦确立,就会终身保持,即便退役,也等同于退休,甚至退役后还可能被部队召回继续服务。

这些人通常被称为“老班长”,在部队外界的军迷眼中,他们是那些真正的兵王。而这些传奇人物正是一级军士长。他们不仅是部队中的资深士兵,更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级军士长呢?他们身上有哪些绝技,使得他们能在部队中脱颖而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一级军士长的传奇面纱。

一级军士长是中国军队中军士衔的最高等级。1988年,中国首次设立了军士长的军衔,而在1993年,军士长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一级军士长是最顶级的军衔,成为这一职位的人,都将大半生奉献给了军队,堪称真正的老班长。成为一级军士长,除了军龄长,更多的是拥有极其过硬的技术和本领。他们往往接受过军队院校的培训,经过多年的实际锤炼,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以赵宗刚为例,他是济南军区某装甲团的一级军士长,被誉为部队里的“铁甲神医”。他的绝技就是修坦克,任何坦克出现故障,他都能一听声音,就能精准判断故障所在。有一次,赵宗刚在外地执行任务,部队的坦克突然出了故障。战友们将电话靠近坦克,他凭借电话中传来的声音,就知道故障发生的位置和原因。平时修理坦克,他也常常像中医一样,用一副听诊器对着故障坦克细心倾听,凭着这份独特的技艺,赵宗刚修复了三千多次装甲故障,节省了数百万的维修费用。他多次荣获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堪称部队中的珍贵人才。

然而,普通士兵想要成为一级军士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最初的列兵开始,每经过一段时间的服役和考核,才能逐步晋升为上等兵、士官、下士、中士、上士,最后才有机会晋升为四级军士长。即使四级军士长是军士长中最低的等级,但通常也已经服役了十年以上。所以说,想成为一名军士长,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要成为一级军士长,绝非易事。

以周军生为例,这位海军的一级军士长,在部队服役长达28年。28年来,他一直在潜艇部队兢兢业业地工作,获得了多次二等功和三等功。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周军生曾有机会被提拔为军官,但他选择了继续留在一线,执行任务。他的经验极为丰富,几乎能记住潜艇上每个零部件的参数。即便他依旧是士兵,但他的经验和技术让他在部队中赢得了极高的尊敬。甚至连师长见了他,也会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

说到一级军士长的非凡影响力,王忠心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忠心凭借初中学历进入了二炮士官学校,是当时全营的第一名。经过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他精通三种型号导弹的操作,并能熟练掌握全部19个导弹测控岗位。在执行任务方面,他总共参与了近四十次导弹实装操作,成功修复超过300次的导弹故障。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王忠心不仅多次获得二等功和三等功,还成功解决了部队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有一次,部队进行战略导弹维修时,设备出现了跳闸问题。技术人员检查了三天无果,甚至请来了远方的专家,但依然没能解决问题。直到王忠心凭借经验猜测是插头插反,最终经过排查,确实发现了问题所在。这项技术突破为部队节省了大量时间,也为他赢得了更高的荣誉。

王忠心的贡献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他两次退役后都被部队召回。在1999年第一次退役后,王忠心本已回到家乡并找到了新工作,但当部队召回他时,他毫不犹豫地放下一切回到了岗位。2009年,在第二次退役时,部队再次需要他的专业技能,并将他晋升为一级军士长,重新召回他服役。在这一年,国家刚刚恢复了一级军士长的职务,王忠心成为了全国少数几位被晋升为一级军士长的士兵之一,他的实力和经验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此后,王忠心荣获了八一勋章等一系列荣誉,并多次受到领导人接见,成为部队的标杆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一级军士长非常稀有,但现实中其数量远非大家想象的那样少。在2018年,国防部就宣布,火箭军中有106名导弹兵晋升为一级军士长,这一数字仅仅代表一个军种。而在全军范围内,一级军士长的数量也远远超过了20人,乐观估计,全军的一级军士长人数已超过千人。

虽然一级军士长极为珍贵,但关于他们的传闻仍然层出不穷。有些人甚至认为,在部队中将军见到一级军士长也会敬礼,但事实上,这并不符合部队的规定。一级军士长在部队内是资历最深、经验最丰富的士兵,但他们依然是士兵,因此,按照军队规定,军官是不能主动向军士长敬礼的。虽然个别场合下,军官出于尊重可能会向一级军士长致意,但这种行为并不是常态,更不应作为惯例。

无论如何,一级军士长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默默地为国家贡献着自己最宝贵的时光,他们的付出和成就,值得我们每个人的尊重与敬仰。

一级军士长被称为“兵王”,他们见到连长会主动敬礼吗?

兵王见到年轻的连长,到底谁先敬礼,这一话题时常引发讨论。比如一级军士长,在士兵军衔中是最高级别,据说他们享受团级甚至正团级干部的工资待遇,有的服役超过30年,快要退休了。

这类兵王的军龄,比许多年轻军官甚至营主官的年龄都大。于是大家就很关注,像这样的兵王,见到年轻的连长、指导员,或者营长、教导员,谁该先给谁敬礼呢?

就兵王作为士兵而言,是否要主动给连队或营里的主管敬礼呢?其实这本身并无疑问,因为解放军内部的内务条例明确规定了军人之间相互敬礼的规则,无论是上下级之间,还是平级之间,敬礼都依据军衔和职务等级。

军官属于干部序列,士兵属于士兵序列,在军队体系中是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一级军士长虽军衔在士兵中最高,待遇也高,但身份仍是士兵。而连长、指导员、营长、教导员属于军官。按照条令规定,士兵见到军官,尤其是连队或营里的士兵见到连队主官、营主官,肯定要主动敬礼,当然军官需还礼。所以从条令规定来讲,一级军士长见到自己的连长,仍需按规定主动敬礼。

然而在现实中,情况可能有些微妙。简单来说,一级军士长在部队服役二三十年,堪称兵王,毕竟当兵时间太长了,有些连长、指导员、营长、教导员可能都曾是他的兵。所以在一些非正式场合,连长、指导员给老班长先敬礼,也并非不可能。

那么为什么一级军士长在部队的地位如此特殊,以至于大家会讨论他是否要给营长敬礼呢?首先,他们人数极为稀少。其次,他们往往在关键岗位服役,基本由资深军士担任,在部队的威信甚至超过一些军官。再者,他们待遇确实较高,据说一级军士长的工资待遇参照正团职干部标准(具体情况本人不确定)。

总之,他们待遇不错,基本上能在军队干到退休,享受稳定保障,而很多连级、营级甚至团级军官都无法享受退休待遇。所以网上流传“给个连长也不换”的说法,这也说明了高级军士在部队独特的威信。

回到最初的问题,一级军士长见到连长、营长该不该敬礼呢?从条例看必须敬礼,从情感上讲,军官对这样的老兵也会怀有敬重。比如我以前在旅里,旅长见到通信营的一位技师(技术级相当于正师级待遇,军龄也长),甚至会主动敬礼。部队的规矩是铁打的,但战友情是流动的。真正的兵王明白这些道理,见到连队主官、营主官或单位主要领导,肯定会敬礼。

大家对此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系作者综合公开信息分析,只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或者决策建议,具体政策和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

标签: 一级军士长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