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三体:“智子”在剧中都干了什么?人类如何制造出地球“智子”
电视剧《三体》已经播到第9集了。让大家开心的是从第9集开始,剧情拐过了第8集的弯,又开始回到原著的轨道上来了。
从《三体》第10-14集的预告来看,还好,慕星的角色并没有过多注水,她只不过是一个小小配角而已。
不过,《三体》剧情一开始就隐藏在其中的一个
我们能否在地球上制造出和三体人的“智子”类似的人工智能机器。
在1-9集中,“智子”通过修改基础物理学研究的结果,加上“科学边界”组织事先给科学家们灌输的“射手”理论和“农场主”理论,成功地制造出物理学不存在了的假象,导致一批科学家科学信仰崩塌而不断选择自杀。
“智子”的另一个“战果”是,通过制造宇宙背景辐射的闪烁,试图摧垮汪淼的意志,但是却败给了史强的一句话:邪乎到家必有鬼!
除此之外,“智子”还无孔不入地监视着作战中心的行动。
第8集中那些被保护起来的科学家们的住址,肯定是“智子”侦查到的,“智子”还在科学家翟一明的眼前制造出眼花缭乱的火花,试图摧毁他!
虽然到第9集,三体组织的实际掌权者伊文斯还未露出真容,但是可以推测,那些来自“主”的指示,肯定是伊文斯通过“智子”从三体人那里获得的。
“智子”来到地球后,三体组织和三体人的联系,肯定由“智子”来完成了,而不是靠第二红岸基地那来回要好几个地球年的无线电波了。
因为地球上的“智子”和三体星系的“智子”之间的通讯,是
三体人制造的“智子”,是通过把11维的质子展开到2维平面,然后在上面雕刻出超级计算机,最后再折叠到11维。
估计三体人还对质子动了其他“手术”,使质子成了一个在超级计算机控制下的超级微观机器,只有这样,“智子”才能做到从宇宙中获取能量以光速移动!
并在到达地球后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制造“智子”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从《三体》小说描述的三体人制造“智子”的过程来看,“智子”制造的基础理论是弦论和膜论(M理论)。
在弦理论架构下,宇宙和物质的基本单元不是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点状粒子,而是由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包括“开弦”和“闭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
弦的尺度非常小,操控它们性质的是几种尺度较大的薄膜状物体,后者被简称为“膜”。
也就是膜论(M理论是多种超弦理论的综合)中说的,宇宙是由震动的平面构成的,这些振动的平面就是膜,由膜构成的宇宙是11维的。
M理论的诞生开启了弦理论的二次革命,认为弦可能也不是宇宙最基本的单元,而膜才是。笔者斗胆对这个说法修正一下,膜论不能否定弦论,取代弦成为宇宙的最基本单元,膜是高一层次的弦,把弦包在里面了,并且能够与弦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是物质的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的嵌套共生关系。
如果只有弦,就不能把质子雕刻成超级计算机,雕刻成超级计算机需要膜;而只有膜,则“智子”就只是个人工智能信息系统,不能进行各种复杂的操作。
有,现在的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几乎都是,智能手机、先进无人机、机器狗、机器人、第三、四代战斗机、先进手术系统、空间站、卫星、大型运载火箭都是。
有,到处都是,无处不在的细菌,组成动物身体的细胞,组成人体的细胞,都是“智子”的自然原型。
我们回顾一下“智子”的制造过程和工作原理,就会发现,组成我们的细胞,不就是弦和膜吗?
DNA分子不就是一根根的弦吗?双链DNA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解开双链,构成各自的复制模板。
细胞中还有不计其数的蛋白质,它们由氨基酸构成的链反复折叠而成。
在某种意义上,动物和我们人类的身体就是大量弦的集合体。
细胞外面有细胞膜,细胞膜外面是核膜,线粒体外面是线粒体膜,内质网是内质网膜,笔者有时候想,细胞结构看起来复杂,但是不是由一张膜反复折叠而成的呢?
从某个角度看,细胞内的细胞器好像彼此相对独立,但它是不是一种假象呢,其实就是一张完整的膜!
笔者再提一个想法供大家探讨:组成细胞的膜难道仅仅是包裹功能?是不是还有其他未被发现的功能?
比如细胞中的膜才是细胞信息系统中的底层架构?
而DNA、蛋白质的活动在更深的层次上都由膜控制?
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生物膜,像不像《三体》小说中提到的“人列计算机”,只是一个超级规模的显微层面的“人列计算机”?
一个个磷脂分子就是一个个的三体人。
如果这样理解,“智子”和细胞就是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上的同一类东西了。
笔者认为,短期内不可能,但不能否定。
如果连人类自己的想象力都被自己限制和否定了,人类文明如何进步?
原始社会的人,肯定不会想到人类的科技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
佛家的莲花生大师在一千多年前就预测到了铁鸟(或许指的是飞机)时代。
谁敢肯定地说,大刘笔下的“智子”在未来人类就造不出来呢?
根据笔者的胡言乱语,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智子”真的跟细胞同构,如果对细胞的研究继续深入,而证实了笔者的胡言乱语的话,在科学并行发展的人类社会,或许当笔者的胡言乱语被证明,人类对细胞的结构、功能能够进一步改造、重构和控制之时,人类对微观粒子的结构的理解、改造和控制也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或许到那时,便是地球“智子”或“类智子”的诞生之日。
所以笔者的观点是,欲造地球“智子”,先研究好如何改造细胞。
看《三体》小说和电视剧入迷了,产生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借着《三体》播出之际,胡言乱语一番,各位看官同仁,权当笔者痴人说梦吧。
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留言探讨,文明交流。咱们下回见。

《三体》三体人的智子那么厉害,为啥不直接攻击消灭人类呢?
《三体》故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很多追剧的朋友因为没有看过原著小说,所以对三体世界派往地球的智子觉得很神奇。有的人觉得智子那么厉害,为什么三体人不直接命令智子攻击人类从而消灭人类呢?
智子是三体人在掌握微观十一维结构中九维的操控技术后,制造的一个微观层面的超级计算机。制造出来的质子超级智能计算机,在收缩至十一维后就是一个微观的质子,称作“智子”。
三体世界通过智子镜面球体投影与罗辑对
把一个质子在太空中进行二维展开,展开的二维平面面积可以包裹整个三体行星。展开的质子通过三体行星引力和地面的人工电磁辐射平衡稳定,然后用上千艘飞船在质子平面上蚀刻电路。
经过大约1.5个地球年的电路蚀刻与5个地球月的软件调试,一个智子的制造才彻底完成。智子属于最微小的人工智能体,内置操作系统和相应的智能应用软件。
智子的特殊能力和到达地球的目的
智子在十一维就是一个微观粒子,内置的智能系统和相应程序,让智子对空间维度掌握自如。同时,智子可以自己从太空汲取能量,并且能以光速飞行。
三体世界制造智子的目的就是要对人类世界进行“神迹”展示,干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科学研究,扰乱人类科学家的思维。
而智子二维展开后就可以遮挡一颗行星的太空背景,让宇宙背景闪烁;十一维的智子以光速干扰地球的多台粒子加速器,对实验数据进行篡改。
同时,智子可以对人类的所有信息进行随意的查看,并通过多个智子的量子阵列实时向三体世界传送。理论上来讲,智子就相当于一个微小的超级人工智能机器人,地球上的一切对它都是敞开的。
智子为什么不能直接攻击消灭人类?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质子:每个原子的核心都是一个由中子和质子构成的原子核。一个质子比原子要小十万倍左右,直径大约是 1.6~1.7×10^(-15) m ,质量是1.672621637(83)×10^(-27)千克。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质子:每个原子的核心都是一个由中子和质子构成的原子核。一个质子比原子要小十万倍左右,直径大约是 1.6~1.7×10^(-15) m ,质量是1.672621637(83)×10^(-27)千克。
智子在微观上就是一个被改造成人工智能的“质子”,微观上的智子对宏观世界造不成任何影响。最多也就是利用其光速,在胶片以及人的视网膜等感光器件上高速穿过显示出倒计时吓唬人类。
一个智子对于宏观世界来说,微观上人类根本是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个比细菌还要小无数倍的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即使它高速反复穿透你的身体,你也丝毫察觉不到,身体也没有任何损伤。
所以,微观上的智子无法对人类造成实质性伤害。
那么进行低维展开的智子,是否可以对人类进行攻击威胁呢?
在四维以上展开的智子,在三维空间会有投影。比如六维展开的智子,在三维空间投影为一个镜面球体。但因为本身质量还是一个质子的重量,所以人可以轻轻推开它并且没有任何阻力感。同样,它撞击在人身上,除了反弹回去外,人感觉不到哪怕一丝丝的力度。
三维展开的智子,大略估计跟月球大小差不多大,三维智子可以通过镜面反射聚集阳光到一点,利用聚焦太阳光产生巨大热量来攻击人类世界。但三维展开的智子,人类现有的核导弹就可以对其造成破坏。
有人说二维展开的智子也可以聚焦太阳光,但智子二维展开后没有任何空间机动和定位能力。如果在太空中二维展开,将很快在太阳风等因素的作用下失去平面形状折叠起来(制造智子时二维展开的质子就是依靠三体行星引力和地面发射的电磁力来平衡固定形状的)。
智子自身的质量决定了无法对人类产生任何攻击效果。所以,智子无法影响宏观世界,低维展开有可能对人类世界形成威胁,但自身也存在被损毁的危险。
如果智子能搞定人类,那三体世界也不会制造水滴作为先遣队来攻击人类舰队了。智子比水滴早两个世纪到达地球,只需要直接来个二维展开包裹住地球就能闷死所有喘气的,或者只要挡死太阳光,人类就进入冰河世纪了。
三体中一些特有名词,如面壁人等的解释
三体中一些特有名词,如面壁人等的解释_作业帮
三体中一些特有名词,如面壁人等的解释
面壁人:由于智子的威胁,地球人唯一的秘密就是人的思维了。于是面壁计划孕育而生,面壁人有权利调用很多资源进行对抗三体人的战略安排,但是却不必说明为什么。因为这些人需要面对的就是自己的内心,如同面壁人一样,于是就将面壁人这一名称付与了他们。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
相关资讯
下篇:《三体》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