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小说家
昨晚读的阿特伍德的《石床垫》,这是一系列老人的故事,不过并不暮气沉沉。大概9篇,每篇2万字左右。这些是tales,而非stories。每篇里面都含着玄奇,含着某种“讲述”的味道,有点像小说版的文人竹枝词,但并非卡罗尔•欧茨写的那种暗黑的歪哥特。 举其中一篇《阿尔芬之境》为例,其口吻一开始就是描述一个离儿弃子的老太太,在冻雨袭来的雨雪天,脑子中在和鬼魂丈夫交谈,她的生活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经常房间里的茶、咖啡都喝了一半、长出绿毛。但叙事者造成了两点悬疑:他丈夫到底是鬼魂还是她精神疾病的幻想?到底什么是阿尔芬之境?——这也是她的幻想么?随着叙事的进行,老太太去超市买盐化雪,在鬼魂丈夫的声音陪伴下,不断克服年老的垮塌腐朽,终于顺利折返,而没有在路上摔死——这段写得特别好,去超市买盐,竟然成了一个人生死难料的远征。等到回来后,她再次进入“阿尔芬之境”,原来,这是她创造的一部宛如《魔戒》的奇幻小说,体系庞大,纵横杯葛,她仿佛造物主,制定规则,决定生死。在这“阿尔芬之境”里,她还封禁了自己的第一任狗屁初恋,把他封印在木桶里折磨他,同时制造法则,不让丈夫的魂发现她这个前男友诗人。在有天晚上,她这个前男友跑出来和她狂热做爱,终于被他丈夫的鬼魂发现,两人争吵,她方才说道“你还不如死了好”,她丈夫的笼罩她的阴影(其实是走不出来)才消散。不过她发誓一定要在阿尔芬之境里重新找到爱她的丈夫。 就是这样的小说,看起来玄奇,实质上是一个女人的日常的一生。而且很可能融合了部分阿特伍德自己的经验,因为阿特伍德自己也是诗人,也是创造者,文学世界的规则制造者。她这篇小说不但写了老去是一系列的破败和难堪,但一个女人一生中的爱憎和感觉永恒。且充分体现了文学的意义:在创造的世界里,吾能言出法随,可以隐藏世界和世界的意义——哪怕是奇幻小说。

十大非常好看的蒸汽朋克流小说,机械幻想,复古未来
中国网文史上第一个连载期间达到十万均订的作品,西幻小说近十年的巅峰。在这蒸汽与机械交织的奇幻世界,流传着一段“愚者”的传奇。融合了克苏鲁的神秘,SCP的奇异,以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韵味,这部作品饱含着蒸汽朋克的独特情怀。其独特的设定、精彩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让读者为之赞叹。2023年7月,《诡秘之主》荣获第二届“天马文学奖”。
永夜世界里,修炼黎明原力的人族与修炼黑暗原力的黑暗种族遥相对应,形成了黎明阵营、永夜阵营以及中立阵营三大势力。千夜是赵阀家主幼子,赵阀事变后流落永夜大陆垃圾场,被帝国元帅林熙棠带出并收为义子。因意外形成了“明暗双修”的特殊体质。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成为“永夜与黎明共在的君王,所有种族的监督者,鲜血长河中的第一滴血,混沌的掌控者”,地位在圣山之上。
小说设定在一个近似维多利亚时代的异界,融合了蒸汽朋克元素,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生物、未知宝藏和失落传说的奇妙世界。主角是一个人造生物兵器,穿越到这个世界后,展开了一段不同凡响的人生旅程。小说中不仅有传统的蒸汽飞艇、蒸汽火车等元素,还融入了特殊的科技和神秘力量。此外,小说中还涉及到了魔女团成员、各种异能和超凡技术,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幻想世界。
在未来世界中,人类文明因为战争和灾难而面临灭绝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名为“复活帝国”的计划被启动,目的是通过科技手段复活人类文明。主角是一个被复活的古代将领,他在新世界中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时代。他必须适应这个新世界,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随着更多历史上的人物被复活,他们开始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努力重建人类文明。
天启大陆上存在着各种神秘的力量和古老的传说。在二次大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机械重工主义阵营”与“生物化工主义阵营”两极格局的局面。弗兰基米尔等人在探索过程中遭遇了许多离奇的事件,包括神秘的生化兽、复杂的阴谋以及未知的危险。镇魂曲作为小说的核心元素之一,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与天启大陆的命运紧密相连。主角在旅途中可能会发现并掌握这种力量。
主角苏鲁在穿越后,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中,东方正经历着灵气的复苏,而西方则迎来了诸神的黎明。科技与魔法并存,蒸汽大炮与神秘力量碰撞出独特的火花,形成了一个充满奇幻与科幻色彩的大杂烩世界。他发现灵气复苏和诸神黎明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危机和威胁。为了拯救这个世界和保护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苏鲁与邪恶势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
医学院学生顾俊原本是一个意气风发的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但因父母在工作中失踪被宣告死亡,以及自身患上无药可治的脑干肿瘤,他陷入了情绪低落和醉生梦死的状态。然而,一场大病让他清醒过来,开始积极寻找自救的方法。在父母失踪的地方,他意外契约到了系统,并察觉到了父母失踪的一些疑点,从此踏上了学医自救和寻找父母失踪之谜的道路。
小说设定在一个充满魔法和恶魔的奇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旧日的信仰在觉醒的人性中摇摇欲坠,星空中的诸神踏足凡间,凡尘中的生灵觉醒本源,挺起胸膛,迎接新的纪元。这是一个新旧时代碰撞、蒸汽时代与诸神较量的时代,充满了时代潮流感。主角穿越到了一个邪教徒的身体中,该邪教徒在举行仪式失败后,被主角穿越并接替。主角因此获得了恶魔的能力,成为了一名恶魔贤者。
大灾变之后,世界规则被重写,人类进入了以钢铁、蒸汽和武力为生存基础的黑铁时代。主角张铁在命运的驱使下获得了一颗能够生长出各种神奇果实的小树。随着这颗小树的力量,张铁被卷入了波澜壮阔的人族与魔族之间的第三次百年圣战中。小说中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广阔的大陆,拥有利用水晶来开启人体潜能的修炼体系,神之族裔的热血传奇,东方玄门的秘密,以及地心世界的无尽宝藏。
大地被机械的荆棘覆盖,轰鸣声中超级机器与密码交织,光芒与火焰共舞。钢铁不仅是冷硬的物质,更是捍卫正义、主宰命运的利剑。黑色浓烟遮蔽云霄,灼热蒸汽在管道里急速流动,超级分析机与密码卡片发出细琐的低吟,共同谱写着这个时代的独特风貌。卡西亚来自边陲小城,原本报考机械学院,却在一场意外中进入军校,从此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与危险的道路。
获得世界奇幻小说奖的都市恐怖小说
《黑暗圣母/Our Lady of Darkness》出版于1977年,次年拿到世界奇幻小说奖的最佳小说奖。已故作者弗里茨·莱贝尔是“洛夫克拉夫特文学圈”的一员,作品数次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本人获颁恐怖小说最高奖布莱姆•斯托克奖的终身成就奖,是“剑与魔法奇幻”的先驱之一,现代都市恐怖小说先驱之一。 《黑暗圣母》就是一部都市恐怖小说,也是他唯二的两部长篇恐怖小说之一,下面是泄底和感想——
恐怖小说作家弗朗茨在旧金山独居,喜欢把在读的书刊堆在床上,摆成曼妙女郎的形态——女郎的香肩正是洛夫克拉夫特的《异乡人与其他故事》。弗朗茨刚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也戒了酒。同一栋楼里还住着小他二十岁的音乐家情人,以及两位男性友人。大家闲来无事时聚会吃饭扯闲篇,日子过得美滋滋。 ——弗朗茨的原型正是作者弗里茨,弗里茨多年来沉浸于丧妻之痛,酗酒,在旧金山独居,直到82岁过世那年才与多年好友再婚。想必创作此书时,已与这位好友结识了。 小说题记引用了英国散文家托马斯·德·昆西的诗文集《来自深处的叹息(Suspiria de Profundis)》中,“利维娜与三位悲伤之母/Levana and Our Ladies of Sorrow”一章里黑暗之母的部分。这一章讲述了关于三神母的梦,她们分别是叹息之母,眼泪之母和黑暗之母。意大利著名恐怖电影导演达里奥•阿基多的“母亲三部曲”——《阴风阵阵》(1977),《地狱》(1980),《第三个妈妈》(2007)——的灵感也是源自于此。 弗朗茨曾经从旧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是黑魔法师蒂博·德卡斯特里著作,总结了“城市构造新科学”,认为“街道、 地下铁、供水总管、煤气管、蒸汽隧道和电缆组成能量线,将黑魔法注入城市。” 另一本书是诗人和作家克拉克•阿什顿•史密斯的日记,记录了1928年在旧金山短短数周的经历。弗朗茨意外发现,这两人居然有过往来。 ——黑魔法师是虚构的角色,而作家克拉克•阿什顿•史密斯则确有其人,他创作的大量小说都被归入克苏鲁神话,旧日支配者撒托古亚,大法师伊波恩,魔法书《伊波恩之书》等著名角色和物品就源自他的笔下。此作问世时,他已去世十几年了。 将真实的地点和人物写入小说算是弗里茨•莱贝尔的特色之一了,能大大提升真实感,下文出现的科罗娜高地也是真实存在的地点。 以及,黑魔法师那段引号内的文字引自格雷迪•亨德里克斯的《地狱书单》,此书书名和作者名也使用了《地狱书单》中的译法。 这天,弗朗茨在公寓用望远镜看向科罗娜高地,发现一个瘦长的身影在巨石上手舞足蹈;当天下午他去科罗娜高地,在巨石上用望远镜看自己家,却看到那个身影探出窗户向他挥手。 受到严重惊吓后,弗朗茨怀疑自己可能认错了房间,他在窗前贴了张颜色鲜艳的薄纸板当做标记,又去了科罗娜高地,这次在望远镜里看到那戴着面具的人影扯开纸板探身打招呼。 弗朗茨吓得魂不附体,他不敢回家,就到另一个散文家朋友里做客,同时也为那两本旧书找线索。散文家不负他先前所托,将调查到的黑魔法师与史密斯的关系详细道来。 ——坦白讲,怪人挥手这段是全书最诡异最吸引人的场景了。 按散文家的说法,黑魔法师在埃及完成理论研究,来到旧金山后成立了秘密社团(此人的经历令弗朗茨想到洛夫克拉夫特笔下的奈亚拉托提普),许多文艺界名人都是社团成员,包括作家杰克•伦敦,安布罗斯•比尔斯和诗人乔治•斯特林,舞蹈家邓肯等等。黑魔法师有一位传说中的情人,穿黑衣戴面纱,没人见过其真面目,黑魔法师称其为“我的夜后,我的黑暗圣母”。 黑魔法师数次施法破坏城市建筑未果,成员们也都背弃了他,他便诅咒这些人不得好死。晚年的黑魔法师结识了年轻作家史密斯,俩人起初交往密切,当史密斯发现问题离开旧金山后,黑魔法师便在其日记本隐秘处写下诅咒文字,并很快病亡。但日记本并未物归原主,而是流落到旧书店中,是以史密斯逃过咒杀,寿终正寝。而黑魔法师的埋骨之地,就在科罗娜高地那块巨石之下;弗朗茨看到那人影的穿着,与黑魔法师下葬时的身上的衣物一致 ——书中提到的那些被诅咒的社团成员,在现实中均有其人且不得善终。诗人乔治•斯特林还是史密斯的老师,曾帮他出版过诗集。小说里时常提到洛夫克拉夫特及其作品,除了说过的那些,史密斯日记里有“我要把这事儿写信给霍华德”等内容;弗朗茨时常看到某阴森景象,就想起一段爱手艺小说原文;他还怀疑黑魔法师就是数次让洛夫克拉夫特代笔改文的德•卡斯特罗,但散文家举证说俩人只是名字像……总之小说含洛量还是挺高的。 返回家中,弗朗茨循线索查到,黑魔法师最后的岁月就是在自己住所度过的。也就是说,他拿到了诅咒日记,住在黑魔法师家里,还在黑魔法时坟头蹦哒……想必触发了死亡诅咒。 正当弗朗茨慌乱之际,床上的“书美人”突然碎成纸屑,而纸屑组成了新的“美人,要置说于死地。而他也意识到,这位就是黑魔法师口中的“黑暗圣母”。 关键时刻,年轻的音乐家情人赶到,口中高呼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毕达哥拉斯、牛顿、爱因斯坦、伯特兰·罗素、威廉·詹姆斯等音乐家科学家哲学家的大名,成功将“黑暗圣母”驱逐。从此阴霾尽消,作家和音乐家搬到新的公寓展开新生活。 Happy Ending……个鬼啊! 铺垫了一整本啊!忍了一整本啊!就这?就这?! 黑魔法师的死亡诅咒害死了那么多文艺名流,而神秘强大的“黑暗圣母”现身后,竟被一位神秘学门外汉凭几句杜撰的大白话就简单驱逐了?就算这位音乐家意志力强大,但作者此前则未曾有过相关的人物塑造展开,令这个结局显得分外滑稽。 此外,主角和他的朋友们大半本书都在东游西逛讲故事扯闲篇,讨论当时(上世纪七十年代)流行的文化思潮,大谈性解放和XD自由,就算是描写城市景观,营造整体氛围感,与主线剧情不相干的内容也是太多了。 比如跟同栋楼的男性友人甲和乙,弗朗茨总觉得他俩关系暧昧,当看到甲跟女性笑闹时,他第一反应是去观察乙的表情。然而除了表现出弗朗茨八卦的一面,就没下文了; 甲在精神病院当护士,有一回特地给大家编了个“隐形护士”的怪谈故事,然后呢?故事讲完也没下文了。 年轻的音乐家情人,出场时不是练琴就是喊作家过来吃早餐,顺便抒发“音符也有魔力”的感想,为末尾神兵天降做铺垫——可你这垫子也太薄了吧?! 揭黑魔法师老底时,全靠散文家一个人叭叭讲,能讲了五六章,之后为了不让弗朗茨留宿,让他回家方便展开剧情,就安排散文家性开放的中国女友带着新结识的性开放的美国姑娘上门,准备展开三人行之夜…… 总之,对我而言,这部都市恐怖小说有趣的部分远远少于无趣的部分。作者弗里茨•莱贝尔在短篇小说方面成就更高,打算过后找他的短篇集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