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短跑力量崛起,苏炳添与年轻运动员携手追梦
新华社济南2月18日电(记者张武岳)在2025年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的男子60米赛后,26岁的石雨豪与35岁的前辈苏炳添相互祝贺,传递着中国短跑运动员之间的传承与希望。苏炳添以6秒65的成绩夺冠,而石雨豪则以6秒74的成绩继续发光发热。
赛后,苏炳添表示,希望把接受采访的机会留给年轻运动员,强调他们是中国短跑的未来。石雨豪对此感同身受,他坦言:“大哥的速度太快了,稍微打乱了我的节奏。”他计划对比赛录像进行回顾,力求提升自己的技术,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经历过伤病打击与多次比赛磨砺的石雨豪,已经成长为中国短跑的主力之一。去年他在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南京站以6秒52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并誓言要在未来的比赛中继续努力,尤其关注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
与苏炳添同队并携手获得东京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铜牌的汤星强,在赛后也提到,中国“00后”短跑运动员快速崛起,并在赛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他表示,期待在全运会上见到新生代的精彩表现。
陈冠锋,2000年出生的年轻运动员,赛中以6秒83的成绩展现出其潜力。他回忆起十年前首次看到苏炳添在百米赛道上划破10秒大关的激动心情,如今能与偶像同队训练让他倍感珍惜。“我会一直跑到跑不动为止,我们都是中国短跑运动员精神的传承者。”
此次比赛再次展现了中国田径的薪火相传,年轻一代的运动员们正在迅速成长,推动着短跑项目的前进。中国短跑的未来充满希望,期待他们在未来的比赛中创造更佳的成绩。

卡尔刘易斯跳远和短跑都很厉害,现在的运动员没有短跑又跳远的?
记得以前刘易斯、女飞人琼斯等那两个时代,很多短跑运动员同时也是跳远高手,经常一起报名田赛竞赛。 包括在我们小时候,运动会,许多短跑选手也都会参加跳远,可谓是双能标杆。在身体方便,顶尖短跑选手的身体素质都是超群的。短跑、跳远等短跨项目身体素质很重要,刘易斯是几十年难得一遇的田径奇才,身体素质极佳,所以短跑好 跳远好。但博尔特就不一定了,他也是找到了最适合他的一百米才脱颖而出的,他兼过一段时间400米 ,成绩还不错,但远未达到夺牌水平,所以后来也就放弃了,我觉得他应该是在跳跃项目上不怎么样,要不然能兼400吗?
在技术层面来说,世界级短跑选手或是跳远选手,应该都是能擅长另一项运动的,这都是一通百通的。如果要矮子中拔尖子,再苛刻点说,短跑水平确实太高,就好像牙买加选手就专注短跑,而美国队短跑最近几年都被牙买加压制了,美国要是出了一个短跑天才也要首先能保证把短跑训练到世界顶尖再去考虑兼跳远,要不然专项100米兼项跳高的拿100米银牌和跳远银牌还不如只拿一块100米金牌来得振奋人心。而专项跳远的去兼100米肯定也比不过专项训练100的。
美国现在要是有一个运动员有能力同时冲击短跑和跳远两项顶尖,我想美国国内也会希望他去专注100成为100中顶尖的顶尖。关键还是天才运动员几十年才出一个,而现在又是有一个天才运动员引领风骚的时代,只不过上一个天才是短跑跳远兼项双牛,现在这个天才是短跑专项更牛的存在,双料王可能诞生,但碍于专一攻一,以及每个运动员总有自己优先擅长的运动项目,像卡尔刘易斯的奇才真的少之又少。
题外话,卡尔·刘易斯曾经参加过1984年NBA选秀,当年公牛在第一轮第3顺位选中“飞人”迈克尔·乔丹、第十轮第208顺位选中了刘易斯。由于顺位比较低,再加上父母亲都是田径教练。母亲艾夫琳年轻时是跳栏和跳远运动员,曾入选美国队参加泛美运动会。父亲比尔·刘易斯年轻时也是美国短跑和足球运动员。直接选择了田径而不是篮球,如果刘易斯当年选择了篮球这条路,或许又能成为一个让人争论不已的迷之话题。
新生代短跑力量崛起,苏炳添与年轻运动员携手追梦
新华社济南2月18日电(记者张武岳)在2025年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的男子60米赛后,26岁的石雨豪与35岁的前辈苏炳添相互祝贺,传递着中国短跑运动员之间的传承与希望。苏炳添以6秒65的成绩夺冠,而石雨豪则以6秒74的成绩继续发光发热。
赛后,苏炳添表示,希望把接受采访的机会留给年轻运动员,强调他们是中国短跑的未来。石雨豪对此感同身受,他坦言:“大哥的速度太快了,稍微打乱了我的节奏。”他计划对比赛录像进行回顾,力求提升自己的技术,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经历过伤病打击与多次比赛磨砺的石雨豪,已经成长为中国短跑的主力之一。去年他在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南京站以6秒52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并誓言要在未来的比赛中继续努力,尤其关注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
与苏炳添同队并携手获得东京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铜牌的汤星强,在赛后也提到,中国“00后”短跑运动员快速崛起,并在赛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他表示,期待在全运会上见到新生代的精彩表现。
陈冠锋,2000年出生的年轻运动员,赛中以6秒83的成绩展现出其潜力。他回忆起十年前首次看到苏炳添在百米赛道上划破10秒大关的激动心情,如今能与偶像同队训练让他倍感珍惜。“我会一直跑到跑不动为止,我们都是中国短跑运动员精神的传承者。”
此次比赛再次展现了中国田径的薪火相传,年轻一代的运动员们正在迅速成长,推动着短跑项目的前进。中国短跑的未来充满希望,期待他们在未来的比赛中创造更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