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中国留学生称无法安稳入睡空袭警报频扰梦
6月16日,伊以冲突进入第四天。以色列国防军称,伊朗当天凌晨向以色列发起新一轮导弹袭击,多地响起防空警报。据当地媒体和急救组织统计,袭击已造成至少8人死亡、约300人受伤。北部城市海法、中部特拉维夫周边城市佩塔提克瓦、布内布拉克均有建筑被导弹击中。
正在以色列读博的中国留学生小邝表示,由于空袭,他连续几天睡不安稳。晚上睡觉时要时刻准备着警报来临,警报一响就得跑进防空洞,无法正常休息。前两晚实在睡不着,这两天他直接睡在防空洞里,警报解除后再出去。
小邝是河南人,去年11月前往以色列读博,研究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他在以色列待了8个多月,已有两次在防空洞避难的经历。上次是胡塞武装空袭以色列。有了此前的经验,这次空袭他没有那么害怕,但住在防空洞里还是首次。不少女同学受了惊吓,吃不下也睡不着。考虑到安全因素,学校已经停课。
当地时间6月15日,以色列雷霍沃特的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在伊朗向以色列中部发射的导弹中受损,至少有一栋实验室所在的建筑着火。看到这则新闻,在国内的母亲万分担心。小邝安慰她,他认为伊朗不会炸学校,学校暂时是安全的。
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建于1934年,前身是西埃弗研究所,1949年扩建并以以色列首任总统、著名化学家哈伊姆·魏茨曼博士的名字命名。该研究院是世界领先的多学科研究中心之一,以研发尖端军事武器而闻名,被称为以色列安全部门的“大脑”。
目前,小邝更担心的是在以色列的学业能否按时完成。按照计划,他将在以色列留学4年,眼下还不到一年,就已经目睹了多次空袭。小邝身处南部沙漠,他说:“祈求世界和平,希望局势不再升级,但也随时做好了在沙漠中逃命的准备。”

在以色列留学感受“不同”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刚到以色列时,我曾疑惑于以前一些国内朋友对犹太人过高地“捧”,因为与以色列人打交道时,我常常感到不够顺心。在以色列生活一段后,我又不解于一些其他文化对犹太人的“恨”,因为与以色列人深入接触后,我发现他们没有传言中那么糟糕。一个民族的形象有如此悬殊的差异,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留学以色列,我真正开始自己亲自去认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我对以色列一直以来都有很大的兴趣,我于2016年来到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学习希伯来语和犹太研究的硕士课程。相较于欧美国家,留学以色列有一些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学费便宜,硕士阶段奖学金名额丰富。以我的专业为例,2/3的学生都能拿到奖学金,全奖和半奖各一半。国际学生每年学费约1.7万美元,奖学金基本可以抵消学费,自己只需负担生活费。另一方面,教育质量有所保证。很多老师有欧美留学背景和工作经验,他们出于对本国教育的重视选择回国执教。希伯来大学的医学、农学以及数学等专业比较有名,另外特拉维夫大学、海法大学等高校也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知名度。
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学生很多,老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人,可能会基本按教材讲课。希大大部分课堂是20人左右的小班,以英语授课。我的专业必修课只有五六个人,没有固定教材。课堂就好比一个小型研讨会,老师提前告知讨论主题,提供阅读材料清单,需要学生私下做功课。
每堂课老师都会让学生就讨论主题发表看法,我一开始不太适应,每次发言都很紧张,怕自己说得不对。后来我发现,讨论课没有所谓的对错,老师和学生会尊重每个人的想法,慢慢我就有自信了。班上有来自中国、美国、芬兰、德国和瑞士的8个同学,讨论起来可谓刀光剑影,火花四射,和国内很不一样。中国人讲究“和气”,表达不同意见好像就是对谁有敌意,以后可能就难以相处了。而以色列人崇尚“争论”,珍视不同意见。在他们看来,了解别人的想法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多姿多彩。
这种启发式授课除了带给我知识本身,还培养我的学习自主性。我会把课堂上出现的知识盲区在课后补上,把碎片化的东西拼凑起来。我变得更愿意自己思考,不再被动接受书本上的内容。
以色列人的生活非常朴素,不怎么在乎穿着打扮,大学教授也经常穿着T恤、踩着布鞋来学校上课,甚至稍微打扮一下会显得“扎眼”。像宝马、奔驰这种名贵车,在以色列的街道上也不怎么常见。当地人更钟情于实用性强的小车,在他们看来,车只是工具,不是身份的象征。
实际上,以色列人的收入不算低,平均月收入近2万元人民币,就连学生打工时薪也接近100元。以色列人给我的感觉是“富得低调”,他们喜欢把钱花在感受和经历方面。以学生群体为例,以色列高校每年有1个月的寒假和近4个半月的暑假,学生们打工存钱,跑去全世界旅游,开阔眼界。
如果想去以色列留学,中国学生需要注意的就是以色列的物价不低。国内一包四五块的饼干,在以色列差不多要20块钱人民币。房租价格也不菲,学生公寓的租金甚至比外面租房还贵。我和另外两名中国同学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3居室,每人一间卧室,共享公共空间,房租每个月大约3000元人民币。在以色列的中国留学生都很热情,从一间租屋搬走的人常常会慷慨地留下不少家具和日用品,新老留学生一代代传下去。房子虽有点老旧,但“五脏俱全”。
赴以留学之前,我在北京跟着一位汉语十分厉害的以色列小伙子学了一些简单的希伯来语。后来经过两年“沉浸式”学习,目前我的希伯来语已经达到中高级水平。出乎意料的是,在以色列学中文的人比我想象中多。可能因为北上广节奏太快,他们不少人喜欢去成都留学。耶路撒冷特别安静,和惬意的成都颇有几分相似。
以色列的留学生以德国、法国和美国人居多,多数都是犹太人,这两年中国学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不过,相比欧美,以色列高校在中国还并非广为人知。到底要不要赴以留学,主要还要看个人需求。
我很喜欢历史遗迹等人文风光,利用假期走过不少地方。特拉维夫比较现代化,耶路撒冷就更有一种古城的风情。当地人对于亚洲人格外友好,常有街上小贩看到我是就大呼“你好!抠泥其挖!萨瓦迪卡!”,他们分不清我是亚洲哪里人,就用所有会的亚洲语言轮番问一遍,总有一句让你听懂。有时候还会有当地人突然冲过来,指着身上穿的T恤说,“看!Made in China!”用这种方式套近乎。
刚到以色列的时候,我有种以色列人“没礼貌”、以自我为中心的印象。举例来说,希伯来语里没有“不好意思”这个词,连“先生”这个词都非常少用。最礼貌的表达方法无非是在一句话里加上“请”而已。以色列从文化、社会、宗教上,有许许多多不同派别的人在这里生活。正是因此,在这里我也能遇见更多不同的人群,体会到不同的人文背景。中国留学生来到以色列,更能学会对“不同”的包容理解,求同存异。(本文由邢晓婧采访整理)
新浪新闻在场
4月14日,以色列大规模发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这是伊朗有史以来首次直接袭击以色列。
据以色列时报援引美媒消息,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后,美国总统拜登劝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要立即对伊朗实施报复性打击。报道称,以色列战时内阁的多名成员曾赞成回击,但由于伊朗没有对以色列本土造成严重破坏,加上内塔尼亚胡与拜登通话,回击被取消。
对以色列军事行动开始后,伊朗民众为本国发动的反击欢欣鼓舞?以色列国内形势如何?当地华人如何度过不眠一夜?
伊朗数千人走上街头庆祝,目前生活未受影响
4月14日,伊朗媒体发布了一段向以色列发射导弹的视频。视频显示,伊朗民众为本国发动的反击欢欣鼓舞。
在伊朗工作的当地华人雅悉尼(化名)回应《新浪新闻在场》称, 14日凌晨伊朗攻击开始后,德黑兰巴列斯坦广场、德黑兰大学门口、克尔曼苏莱曼尼陵墓以及其他城市都立即聚集了民众庆祝。当地大不里士、伊斯法罕、克尔曼沙阿等城市民众拍到从当地发射的导弹。
据伊朗国家电视台当地时间14日消息,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盖里表示,伊朗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武装部队处于戒备状态。伊朗当地华人如何看待这场军事行动?雅悉尼表示:“目前并不担心以色列的报复,生活还是正常进行。当地大部分华人还是观望态度,并还没有做下一步离开的准备。”
以色列留学生凌晨被预警惊醒,躲避时火箭弹从头顶飞过
与伊朗情况不同,在以色列的国内留学生miaomiao讲述了她进防空洞躲避的经历。自己在凌晨1点左右,被响亮的预警声惊醒,听到有学生快速奔跑的声音,随后在天上看见有东西像流星一样划过,慌张下楼拿手机,打开门往防空洞的方向跑去。期间她曾尝试返回宿舍拿衣服,但很快又有一枚流星雨一样的火箭头从头顶飞过。
在防空洞和很多学生一起呆了不到一个小时,大家意识到可能没事了,才陆续回宿舍,可是根本不敢睡,据说她所在的城市市区发生了爆炸。
4月14日傍晚,miaomiao对《新浪新闻在场》称:“目前都恢复正常了。”她就读的学校位于以色列南部沙漠地带,就在加沙正右边,此前从未听到过防控预警或者炸弹声,也没有躲过防空洞,每天都能听到战斗机从天空飞过的轰鸣声,最近听到的频次有所减少。但今天有些异常,天空时不时响起战斗机飞过的轰鸣声,她回忆。
以色列和周边国家的摩擦都发生在边境,很少影响到城市地带,大街上随时可以看到背着枪支的年轻男女士兵。“不过我看到境内会有极端分子袭击事件(耶路撒冷),提醒来以色列的同胞们还是需要注意。”
另有特拉维夫留学生称,“昨晚啥都没听到,唯一的变化就是导航用不了了,我的地址是特拉维夫,但是定位是贝鲁特。”
此前,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曾再次提醒在以中国公民密切跟踪当地安全形势和使馆发出的安全提醒,时刻绷紧安全防范这根弦,坚持非必要不外出,坚决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和敏感地点,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加强安全防范,确保安全。
4月1日,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处大楼,导致13人死亡,其中包括7名伊朗军事人员和6名叙利亚人。
北京时间4月14日凌晨,伊朗向以色列发射无人机和导弹。发射后不久,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传出密集、巨大爆炸声。据以媒报道,自当地时间13日晚伊朗发动袭击至今,伊朗共发射150枚导弹,第一波攻击导致以色列当地拉响720次警报。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4月14日举行记者会证实,在对以色列发动军事打击前72小时,伊朗就告知了地区国家。此外,伊朗还在4月14日早些时候通知美国方面,强调其针对以色列的行动是“有限的”,“纯属合法自卫”。
以色列媒体还报道,美军在约旦和伊拉克上空对伊朗导弹或无人机实施了拦截。媒体援引一名以高官的话报道,伊朗99%的导弹和无人机被拦截。以方称,以军一处军事基地被“轻微破坏”。
以色列急救组织称一名男孩在袭击中受伤。
当地时间4月14日,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伊朗对以色列的袭击可以被视为已“结束”。
据以色列时报援引美媒消息,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后,美国总统拜登劝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要立即对伊朗实施报复性打击。报道称,以色列战时内阁的多名成员曾赞成回击,但由于伊朗没有对以色列本土造成严重破坏,加上内塔尼亚胡与拜登通话,回击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