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哪吒的历代动漫形象,那个才是你的菜
于近期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刷爆了各大主流媒体的头条。《哪吒之魔童降世》因其高质量的人物制作,跌宕起伏的剧情设计,霸气磅礴的场景构架,让这部被称为“国漫之光”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达到24.48亿,一举超越《捉妖记》的24.40亿。
当之无愧的成为今年暑期档的一匹黑马,也成为唯一一部进入内地票房前十的国产动漫电影。
当然,树大招风。《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获得众多赞扬的同时,也有很多质疑。比如:哪吒不是佛教人物吗?电影中怎么成道教了?说着四川普通话的太乙真人怎么和肥猪作伴?龙王三太子怎么和哪吒成了好朋友?大量“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的网友对这部暑期档爆款进行质疑。
那么《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前辈们,是如何塑造哪吒形象的呢?本次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哪吒历代的动漫形象。
于1979年上映的电影《哪吒闹海》,是根据小说《封神演义》故事改编,获得了1980年百花电影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1983年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8年法国布拉伯拉斯文化俱乐部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和宽银幕长动画片奖。
如此之多的殊荣让这部《哪吒闹海》堪称中国动漫史上万人之上的作品。影片中的哪吒精神,提炼出了中国古风和戏曲的精华,打破权利体制的虚伪和大人世界的荒谬。坦荡立于天地之间的少年,对无情世界没有一丝畏惧。满腔愤恨,持剑自刎,养育之恩,一刀两断。用血肉之躯,换莲藕之身。红绫进圈,打抱不平;三头六臂,看尽沧桑。
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制作发行的国产动画片《哪吒传奇》,综合了《西游记》、《封神榜》等神话传说并加以改造,注入了时尚元素,成为尤其是90后一代最受欢迎的动画片之一。
动画片中的哪吒,天生神力,一次女娲选择他作为和石矶等邪恶力量战斗的正义化身,拯救世人。于是小哪吒在女娲、太乙真人、小龙女、小猪熊等人的帮助下,战胜石矶,打败纣王,拯救世人。
“是他,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这句歌词只要看过这部动画片,或者听过这首歌的人,都会记得。
另外,纣王和妲己相识花海,共赴火海的桥段十分经典。
《十冷》是近些年来国产优秀动漫,哪吒就是其中哪吒篇的主角。
虐龙小能手哪吒是其母亲怀胎3年又6个月生下的球,众人惊呼!怎么生了个球啊!就在李靖要拔刀砍下这个肉球之时,拥有萝莉脸+巨石强森身材的萝莉脸形态哪吒闪亮登场,而后太2真人差点将其命名为“李狗蛋儿”。
重生后的哪吒为美少女形态,身材苗条、温柔美丽,身穿粉嫩连衣裙和靴子,胸部则是由木瓜所致(木瓜丰胸?)。其实哪吒的灵魂和力量仍是个男人,所以千万不要听到哪吒说“讨厌啦”这三个字,不然会被扇的很远。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哪吒之魔童降世》续集:重燃经典的魔童传奇
2025年大年初一,国民魔童将再度归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将迎来期待已久的续集。继《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50亿票房的辉煌成绩后,此次由饺子执导的全新篇章承载了无数观众的厚望,成为春节档首选的四海龙王集结之战。
故事继续聚焦主人公哪吒,前作赋予的新时代特色让这个经典角色焕发了新的活力。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命题赢得了无数年轻观众的心,而即将上映的《闹海》则立志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将更加共鸣的故事呈现给观众。想必,面对强敌四龙的咆哮,不仅是为生存而战,更是勇敢面对自身内心的挣扎与反思。
讨论主要角色,哪吒和敖丙之间微妙且充满张力的关系将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在前作中,敖丙被塑造成一个复杂的角色,从对立到共鸣,令观众们对这一对“亦敌亦友”的少年组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哪吒之魔童闹海》或许将揭示更加复杂的人性与成长之路,让观众在幽默与感动的同时,重新审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影片中的主旨探讨不可忽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勇气与责任的抉择,透过角色的感情线,进一步探讨人性光辉与阴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的台词引发了观众的深思,而在续集中,这一思想或将得到更加深入的探讨与升华。
从技术层面上讲,制作升级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将会展现前所未有的视效体验。关于海水的制作挑战,从未敢触碰的领域将会在本作中有所突破,体现出鲜明的技术进步。导演饺子带领的主创团队在五年间精心打磨,力求提升每一个镜头的震撼力,细节将显得尤为重要。一系列高难度视觉效果的实现,预示着蛋糕不仅仅是起名“魔童”,更是展示“魔童”的诚意。
如此一部“为大银幕而生”的作品,必将能带给观众满意的视听盛宴。喜剧元素与强烈共鸣并存,力求在春节档拉动众人的情感共振。无论是欢笑、泪水,还是无形的共鸣,共同构建出一个喜剧和感动并重的观影空间。
就如同前作的口碑逆袭,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关键在于它与观众之间的共鸣。《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爆发的超强人气,正是新一代动画作品对传统故事的再创造。而在即将到来的《闹海》中,观众对新故事的期待也愈发显著。国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将会随着哪吒的归来继续延续。
哪吒再出发:打破边界的魔童传奇
2月8日,一场热闹非凡的首映礼在美国洛杉矶拉开帷幕,这正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北美首映。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那个曾经被视为顽皮的神话人物如同新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古老的传说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使得这部影片不仅在中国掀起热潮,更引发全球观众的关注,成为国际动画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
自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以来,哪吒这个角色便在年轻观众的心中烙下了深刻印记。而续集《哪吒2》的问世更是为这一印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截止2月12日,该片总票房突破93亿元人民币,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的前五名,充分展现出中国动画的崛起与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影片借助中国古典名著《山海经》和《封神演义》等文化背景,重新塑造的哪吒,不再是简单的神话人物。他的形象深入人心,全片所渗透的文化韵味和情感共鸣,令观众不禁想起自己的奋斗与追求。正如导演饺子所言,哪吒不仅代表了一个角色,更是无数正在与命运抗争的年轻人心中的真实写照。
影片中,哪个细节的设计都充满了独特的中国风。在结界兽的设定上,灵感来源于三星堆遗址,无形中将历史传承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在特效方面,影片使用了近2000个特效镜头,凭借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将传统水墨画的效果巧妙融入3D动画中。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使得影片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也标志着中国动画的原创技术正在逐渐崛起。
很多观众在观看影片后表示,哪吒身上那种“不认命、打破成见”的精神,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这种情感共鸣,正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子。母爱与责任、理解与坚持等元素在影片中得到了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家庭画面,使得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够从中找到共鸣与感动。
无论是从影片的技术创新,还是从情感共鸣的角度来看,《哪吒2》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它是中国电影产业在技术、故事、文化等多重维度实现创新与突破的结果。《哪吒》系列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个体对命运的挑战,更是一个民族在文化自信与现代化进程中勇座而上、敢于担当的深层意义。
在未来的日子里,依托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哪吒2》的成功不仅仅是一时的流行,而是为中国动画乃至整个影视行业开拓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热潮,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正如观众所言:“哪吒的故事在不同文化间产生共鸣,超越了语言与民族的界限,让每一个观众都能找到心灵的契合。”
总而言之,作为一部有着强烈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的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的前景,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无限可能。哪吒不仅是神话中的魔童,更是每一个梦想追求者的化身,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声音,展示出文化融合的美妙与力量。
相关资讯
《哪吒之魔童闹海》:重燃火焰的魔童传奇之旅
隔了五年,这部作品不仅要续写哪吒的魔法篇章,还要用崭新的故事和令人振奋的视觉效果,再次俘获观众的心,让我们一起期待大年初一的上映。特效镜头的数量以极具挑战的方式超越了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