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万名健儿将同台竞技
8月8日,第16个“全民健身日”当天,惠州市第六届运动会开幕式在惠州体育馆举行。记者罗剑业 摄
热情奔放的8月,惠州迸发着青春与进取的活力。8月8日,第16个“全民健身日”当天,惠州市第六届运动会开幕式在惠州体育馆举行。来自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直机关工委、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市总工会、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及各县区政府、体育部门的有关领导及嘉宾等2000余人参加开幕式,为运动健儿助威喝彩。
惠州市第六届运动会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市总工会、市老年人体育协会联合主办,将于8月至11月举行,超万名运动健儿将同台竞技。最新赛场赛况可关注“惠州文体旅游发布”微信公众号及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官网查阅。
运动点燃激情,拼搏成就梦想。当日9时许,开幕式正式开始,仪仗队员簇拥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走进会场。随后,市运会会旗和来自市直机关各单位、各县区、各企事业单位和市体育协会的52个代表团方阵踏着整齐的步伐步入会场。他们身着统一队服,以自信昂扬的姿态展现惠州人的精气神。
今年全民健身日的主题是: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结合惠州市第六届运动会开幕和全民健身日共同开展,旨在激发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代表团退场后,开幕式文体节目展演开始。中华武术《龙舞东江》舞出了“勇立潮头唱大风”的雄武之姿和惠州开放包容的气质胸襟;拉丁舞与街舞的酷炫组合《起舞飞扬》激情澎湃、活力四射;花式篮球《逐梦湾区》展现了湾区人民的创新与活力;蹦床表演与自由体操表演《跃动青春》展现了运动员的力量与柔美;小轮车表演《极速接力》展现了惠州在极限运动项目上的实力和自豪……各表演队伍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青春活力的文体盛宴,他们的激情引爆全场,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据了解,市运会4年一届,是我市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我市展现城市活力、弘扬体育精神的标志性盛会。
本届市运会分为老年组、县区组、市直机关组、企业组四个组别,设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象棋、太极拳等12个大项,86个小项,目前已有120支队伍报名参加。
为扩大市运会覆盖面,本次市运会首次增设大众项目,面向个人参赛开放报名,全民健身社区运动会、飞镖、徒步、飞盘、无人机竞速、平衡车、三人篮球等都有望成为市运会大众项目比赛,预计参与人数将达1万人次。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3平方米
近年来,惠州高度重视体育事业,深入贯彻落实《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拥有体育场地16814个,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717.6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83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45.2%,国民体质达标率达到94.3%,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在竞技体育方面,近3年,我市累计向省专业运动队输送运动员27人,向省体校输送运动员11人,向广州、深圳“省级示范基地”输送运动员44人。且惠州输送的运动员十分给力,在世界大赛中获得12个第一名、3个第二名、4个第三名,在亚洲比赛中获得6个第一名、10个第二名、8个第三名,在全国比赛中获得55个第一名、36个第二名、46个第三名。因为优异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惠州市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选定为广东省首个全国“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试点单位。
在群众体育运动方面,我市通过加大投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等方式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今年,我市大力推动群众体育运动赛事品牌建设,成功举办了首届惠州马拉松、惠州市龙舟赛等大型体育赛事,进一步推动了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营造充满活力、时尚与健康的城市形象,让全民健身的精神在鹅城大地深深扎根、广泛传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什么是体育
体育一词虽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但由于《现代汉语词典》对体育这一词条多年未加修订的缘故,因此其解释并不适用于今天. 1.体育(physical education)《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事实上,随着社会发展,目前体育的主要任务早已超出了仅仅是发展身体(发展体力,增强体质)的范畴.目前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身心(身体和精神)健全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2.体育(sport、sports)《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各种活动,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登山、射击、滑冰、滑雪、举重、摔跤、击剑、自行车等各种项目.事实上,目前体育的范畴早已超出了身体锻炼(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范畴.在目前,包含身体锻炼、游戏、竞争要素的各种身体运动都是体育.换句话说,体育是包含身体锻炼、游戏、竞争要素的身体运动的总称. 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
什么是体育?
1762年,卢梭在法国出版了《爱弥尔》一书.他使用“体育”一词来描述对爱弥尔进行 身体的养护、培养和训练等身体教育过程.由于这本书激烈地批判了当时的教会教育,而在 世界引起很大反响,因此“体育”一词同时也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 看到,“体育”一词的最初产生是起自于“教育”一词,它最早的含意是指教育体系中的一 个专门领域.到19世纪,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都普遍使用了“体育”一词.而我国由于闭 关自守,直到19世纪中叶,德国和瑞典的体操传入我国,随后清政府在兴办的“洋学堂” 中设置了“体操球”.1902年左右,一些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从日本传来了“体育”这一 术语.随着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学校体育的内容也从单一的体操向多元化发展,课堂上 出现了篮球、田径、足球等.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不能把学校体育课称体操课了,必须理清概 念层次.1923年,在《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从此“体育”一词成了标记学校中身体教育的专门术语.“体育”一词在含义上也有一个演化过程.它刚传入我国时,是指身体的教育,作为教育的 一部分出现的,是一种与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联的一种教育过程,与国际上理解 的“体育”(phyical education)是一致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事 业的不断发展,其目的和内容都大大超出了原来“体育”的范畴,体育的概念也出现了“广义”与“狭义”解释.当用于广义时,一般是指体育运动,其中包括了体育教育、竞技运动 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用于狭义时,一般是指体育教育.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体育”的概 念提出了一些解释,但比较趋于一致的解释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 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 教育过程”.体育的这一定义既说明了它的本质属性,又指出了它的归属范畴,同时也抱自 身从与其邻近或相似的社会主义现象中区别出来.但是,体育的概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 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体育的认识也将有所发展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
相关资讯
公益金知识
彩票公益金的上缴、分配和使用管理按照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根据现行彩票管理制度规定,彩票公益金来源于彩票发行销售收入和逾期未兑奖的奖金。彩票发行销售收入中,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