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的魅力远不止竞技:盘点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世界杯精彩瞬间
正在追逐比赛的运动员,他们将为2026米兰冬奥会“入场券”展开比拼。
11月30日至12月1日,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世界杯赛事来到内蒙古赤峰喀喇沁美林谷滑雪场,填充这两天的,是数不清的突破与感动,它们构成了这届世界杯值得铭记的精彩瞬间。
两位中国运动员同场竞技,赛后握手。
运动员在出发前坚定地望向赛道。
中国运动员毕野,创造我国在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最好成绩。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肖璐 王塔娜

全国跳台滑雪冠军赛落幕河南选手摘金夺银收获丰
3月11日,2023-2024赛季全国跳台滑雪冠军赛,在河北张家口崇礼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落下帷幕。河南选手发挥出色,共斩获4枚金牌、4枚银牌、3枚铜牌,充分展现了河南省在跳台滑雪上的实力和风采。
本次全国跳台滑雪冠军赛,设有女子个人标准台、女子个人大跳台、男子个人标准台、男子个人大跳台、男子超级团体、混合团体等项目。获得2023-2024赛季全国跳台滑雪锦标赛男子各单项比赛前30名、女子各单项比赛前20名的运动员,方有资格参加本次冠军赛,比赛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经过激烈角逐,吕依新、周诗雨分获男子个人标准台、女子个人标准台的金牌,周潇洋斩获男子个人大跳台的金牌,他还与队友段佳林携手斩获男子超级团体大跳台的冠军,另外他还获得了男子个人标准台的银牌;张瑶、周诗雨分获女子个人大跳台的银牌、铜牌;吕依新、段佳林分获男子个人大跳台的第二、三名;吕依新、朱鸿林组合,王瑞、穆星组合分获男子超级团体大跳台的亚军、季军。
从2018年开始,受河南省体育局委托,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成立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在全省范围内跨界跨项跨季选拔培养冬季运动人才。不久前结束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首次组队参赛的河南代表团在竞技项目上斩获8枚金牌、7枚银牌、12枚铜牌。随后进行的2023-2024赛季全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冠军赛、2024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亚洲杯巡回赛、2023-2024赛季全国跳台滑雪冠军赛,河南冰雪健儿又斩获金银铜多枚奖牌,这些骄人的战绩不仅展示了我省冰雪运动竞技项目发展的潜力和实力,也证明了河南跨界跨项跨季选材法和省队校办在冰雪项目运动员选拔、培养方面的成效。
冰雪产业激发体育强国建设新动能
题:冰雪产业激发体育强国建设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卢星吉、王春燕、马锴
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我国深入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不断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这个冬天,我国冰雪文旅、冰雪体育消费迎来现象级增长,带动更多人感受到冰雪运动魅力并参与其中,冰雪产业对于体育强国建设的助力作用日趋显现。
基础设施完善推动群众参与冰雪运动
随着我国雪场、冰场等冰雪运动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冰雪运动的社会认知度、关注度提升,参与群众性冰雪运动的人口基数显著扩大,地域、年龄等分布情况持续丰富、优化。
国家体育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拥有冰雪场地达2452个,居民参与冰雪运动人数3.46亿人。春节8天假期,26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接待游客达282.61万人次,实现体育及相关消费25.61亿元,部分滑雪场收入涨幅超过346%。
直接受益于北京冬奥会遗产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本雪季各大雪场“开板”以来接待游客总人次已突破250万。
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阿勒泰地区,近年来也新建起一批对标国际顶级雪场标准的大型滑雪区,除了满足本地需求,还受到来自全国各地滑雪爱好者的追捧,几乎不愁客源。
新疆吉克普林冰雪旅游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曲松表示,就该滑雪场的游客数据分析来看,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南方游客占比较大,这正是中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成果的真实显现。
结合冬季文旅产业的开发,近年尤其是今冬以来,不少地方推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群众性冰雪体育赛事、体验项目,在带火当地文旅消费的同时,增加了群众冰雪运动的趣味性、丰富性。
1月30日,在吉林省靖宇县冰封的松花江上,举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冰雪马拉松挑战赛。宽阔的冰封江面上,选手们分别穿着冰鞋、跑鞋、雪板,或是划着龙舟、骑着自行车,从各自起点共同出发,罕见地上演蔚为壮观的“项目同框”。
除此之外,吉林省长春市还持续举办品牌冰雪赛事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至今已是第22届。近年来,这一越野滑雪赛事除了设置专业组,吸引来自国内外的运动员参赛,还通过推出适合大众的2.5公里迷你赛事、与国内大学生赛事同场举办等形式,助力群众性越野滑雪运动推广。
2023年12月31日,世界野雪巡回赛FWT(Freeride World Tour)在阿勒泰地区举行,这一赛事充分利用了阿勒泰地区独特的大山粉雪资源,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滑雪爱好者参与。
同时,世界野雪巡回赛也是2023年新疆热雪节的一部分,该文旅活动不仅有体育赛事,还有文化演出、美食推介等内容,人们在体验高质量群众性冰雪赛事的同时,也从多方面获得了满足与乐趣。
北京冬奥会周期以来,随着冰雪运动相关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以及相关创新、科研的突破,目前我国的冰雪装备国产化率显著提升,不仅在造雪、制冰、缆车设备制造等方面直接服务于冰雪运动硬件设施的建设,也助力了我国冰雪竞技体育的发展。
在北京冬奥会备战期间,我国科研团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跳台滑雪风洞、六自由度模拟训练器材等设施设备,帮助作为不少雪上项目“后起之秀”的中国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竞技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了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参赛的目标。
其中,位于北京的二七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利用综合风洞实验室为多支国家集训队提供服务,并为竞技服装、雪板等器材提供模拟测试,帮助运动员们用上了更趁手的装备。此地的六自由度训练馆,则为高山滑雪队、越野滑雪队、雪车队、雪橇队等项目安全高效地模拟训练比赛环境。
此外,近年来成都、北京等地还出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旱雪训练设施,经过技术攻关,现已可以较好地模拟自由式和单板滑雪公园类项目、空中技巧项目的真实比赛环境。在成都尖峰旱雪四季滑雪场,现在长期有数十支专业队伍、上百名运动员常驻训练。
除了“硬件”方面,我国在冰雪赛道设计、冰雪运动医疗、安全保障等“软件”方面的团队也在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国冰雪健儿的训练备战保驾护航。(参与采写:杨帆、李典)
相关资讯
特奥越野滑雪、雪鞋走项目国家队赴吉林市雪上竞技训练中心集训
2025年3月8日至15日,第十二届世界冬季特奥会将在意大利都灵拉开帷幕,为备战本次冬季特奥会,争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经中国残联批准,2025年2月6日至3月3日,特奥越野滑雪、雪鞋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