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罡气》
'道生一气,混沌初开。气分阴阳,始化万物。'先天罡气非后天蛮力,乃取法天地自然之息。修炼者当以虚静为基,抱元守一,使丹田如渊海涵养先天之炁。每日寅时面东而立,存想朝阳初升之象,使体内真阳渐生。 调息法:七浅一深呼吸法,以舌尖轻抵上颚引动金津玉液。双手结子午印置于脐下三寸,感受地脉之气自涌泉穴升腾。观想术:内视五脏如五色祥云,肝木青、心火赤、脾土黄、肺金白、肾水玄,五气交融处现出一点明光。 罡气运转分'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象变化。左手拇指扣无名指根为阳诀,右手小指勾食指为阴诀。遇敌时阳诀主攻如春雷乍响,阴诀主守似秋潭映月。需谨记'用阳不可竭,使阴不可枯'的训诫。 真气自会阴起,沿督脉上行过玉枕关时,当以'龟息龙吟'之法化解滞碍。任脉下行至膻中穴,需存想金乌西坠之景。待小周天通彻,可引罡气贯注十二正经,形成大周天循环。 罡气外放三寸成'混元衣',遇刀剑劈砍则气膜凹陷如棉,遭钝器重击则反弹似簧。危急时刻可运'九宫移穴'秘术,使要害穴位瞬间偏移半寸。修至大成时,发梢衣袂皆可震出罡气,蚊蝇不能近身三尺。 '以无厚入有间'乃罡气运用精要。指尖轻点对手曲池穴,暗送螺旋气劲直透经脉。掌击檀中时含七分收势,使敌内力反噬自身。切记'制敌不伤命,破招不毁器'的武德,罡气所至当如春风化雪。 每日酉时面西静坐,将罡气散入四肢百骸。存想自身化作山岳融入大地,又似云雾升腾九天。此时百脉如溪流归海,丹田处渐生温润感,正应'致虚极守静笃'的玄机。 '上善若水'四字贯穿始终。遇刚强则示柔弱,逢阴柔则显刚正。对敌时保持'镜湖心境',怒则气散,惧则神摇。 不以罡气称雄、不传心术不正者、不见利忘道。末尾附二十八字真言:'气合天地心自宽,罡守正道路方长。莫向武学求无敌,唯有德者寿且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崇玄必知》“先天罡气”之辨析
前有群友提出“先天罡气”,且言如何用意念护身者,今天就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崇玄必知》“先 天 罡 气”之 辨 析
1、首先我们要明确何谓“先天”
先天是相对后天而言的,即老子所谓返还如“婴儿”者。这个是个比喻,不是说你像婴儿那样生活了就是,而是借婴儿的某些状态来形容返还先天的状态,如:无欲、无私、无我、无为、无执、无相......因为人落后天的状态是有欲、有私、有我、有为、有执、有相......
《崇玄必知》“先 天 罡 气”之 辨 析
后天因为有我、有欲,所以奴役于物,而不能主宰物。先天则反之,是能奴役物而不被物奴役。所以古仙把主宰物而不被物主宰的这个修为过程称为逆修,即后天返先天。三丰祖师有言:“顺则生凡逆成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前贤总结修道三则为: 也就是说传统返先天的修为是逆俗欲的。
因为道和俗他们有个比较明显的界限,即——欲(妄想与贪求)。这一点《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里面说的非常清楚: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清静经》说的三毒(贪嗔痴)和六欲(色声香味触法),三毒源于六欲,要灭三毒,通过“遣欲”来完成。 也就是从传统养修上来说,人必须返还逆修,去贪欲才能到先天本体,以达老子所谓 之状态。而这个“欲”主要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返还先天是清净六根的过程。
先师把清净的六根称为先天“阳六根“,把不清净的六根称为后天“阴六根”。 白玉蟾祖师曾言:先天者,至清至净,无声无臭,不可以名,不可以形,无踪象之可见,无生灭之可言。经中所谓真常者,即指此象已昭也。
如果所谓的先天罡气是用后天阴六根来加以观想和引导,那么都是后天的主观意识行为,而不是先天的自然无为状态。
其实“先天罡气”一词,我是第一次听闻,算来是我孤陋寡闻了。我以前曾遍读《道藏》及藏外所能读到的道门书籍,有讲“魁罡”者,有言“天罡”者,有说“罡步者”,有说“罡风”者,有“先天真炁”者,有“先天神炁”者,有“先天灵炁”者,“先天炁”者。 (《入药镜》有谓: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确实未见“先天罡气”之说。当然了,这个不过就是名相而已,或许是某些大师隐派所言也未可知。不过以为微薄愚见:既有名“先天炁”者,自然不会画蛇添足、头上安头,再添一“罡”字。我觉得这个词可能是后世小说家或者玄学家创造的(仅代表个人观点)。
在《道藏》中倒是提到过“罡风世界”,是言高功法师出神,朝见玉帝,其神会经过罡风世界,故要修对应的符箓以制之。此“罡风”就是说的过烈、过刚、过劲、过猛之气场。
魁罡,主要是十二宫天将当中的河魁与天罡的并称。其对应为辰戌,是故在八字四柱算命中有“魁罡”之神煞。另外,魁罡是指玄门羽客踏罡步斗当中的脚踏魁罡之喻。
《崇玄必知》“先 天 罡 气”之 辨 析
天罡,其一是说的十二天将中的天罡,其二是说的北斗廉贞之星,其三是道教符箓门之神名。
罡步说的就是禹步,大家可以查看先生文章所言及的“禹步”。
《崇玄必知》“先 天 罡 气”之 辨 析
罡者,四正之谓。大家看这个字,上四下正。先贤谓此四正即:正道、正神、正气、正行。先师解释为:正行集正气,正气化正神,正神归正道。
在古代的符箓门道法修炼中,“罡”是对应十天干。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是一个对待,天气为清,地气为浊,所以“罡炁”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清明之气、正炁。符箓结“罡”字,确有其对应之用。
罡为河图四正之象,即诸天星宿各归本位为罡。简单来讲就是儒门《易经》说的各归其位。《中庸》说的“君子素其位而行”。孟子所谓“浩然正气”。
《崇玄必知》“先 天 罡 气”之 辨 析
其实说白了,如果我们要给“罡炁”正名,罡气就是正气,即返还先天者呈现的自然气场。道家把自带罡气的人称为“仙人”;儒家把自带罡气的人称为“大人”。
《易经乾·文言》释九五爻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所以,先天罡气一说,说者易,得之难矣!
先师陆先生曾对“先天真炁”、“先天神炁”和“先天灵炁”做过阐释。
《崇玄必知》“先 天 罡 气”之 辨 析
【先天真炁】 义属道门、医家生理、学理、性理、证理、喻理、神理、法理、玄理、功理,修为养生悟证说理名言名称名词。先天真炁,指未生之先的真气。①指禀于天地者。《寿世传真》有谓;气有禀于天地者,有受于父母者。禀于天地之气谓之真炁。②指受胎时所禀。同上编有谓∶真炁者,人才受胎,便禀天地之气,与人身之气以类感类,合化以成人身。先天真又名先天元炁,参先天三元条。③指为阳炁。同上编有谓∶先天元炁为阳炁,……常使元炁内运,阳炁若壮,……阳壮阴衰,百病不生。按元炁为人身真阳,养生修为,皆重于此。
【先天神炁】 义属道门教理、生理、性理、证理、神理、学理、玄理、法理、功理功法性修为养生悟证说理名言名称。指心神混沌之意境,并由此意境所生之乐。《金仙证论·序炼丹第一》有谓∶夫仙道者,原夫先天之神炁。原注有谓∶何以谓之先天,当虚无恍惚之时是也。……恍惚之时,不觉真机自动,阳物勃然而举,此即先天之炁也。阳举乃平常征象,所异者是恍惚窈冥之际,无念无欲,真气自动,阳旺而举。
佛按∶我若别我,我若见我,我若证我,或是如是。
【先天灵炁】 义属道门、医家生理、性理、证理、喻理、学理、玄理、神理、境理、德理、法理性养生修为悟证说理名言名称名词术语。又名一。《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 ·先天灵炁》有谓∶乃一点先天真一之灵炁,妙合在未始氤氲,未始交媾之先者。此正(疑作“炁”)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宁,人得之以生且灵者。道生于一,人亦生于一,故一为先天灵炁。
原创不易,盗版必究!原创作者玄门乾坤堂南山樵客。
提示:本文为南山樵客老师原创作品,全文字字皆辛苦,转载请说明作者,感谢尊重。
本文作者乾坤堂南山樵客从国学角度分析,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探
原创《崇玄必知》“先天罡气”之辨析
前有群友提出“先天罡气”,且言如何用意念护身者,今天就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崇玄必知》“先 天 罡 气”之 辨 析
1、首先我们要明确何谓“先天”
先天是相对后天而言的,即老子所谓返还如“婴儿”者。这个是个比喻,不是说你像婴儿那样生活了就是,而是借婴儿的某些状态来形容返还先天的状态,如:无欲、无私、无我、无为、无执、无相......因为人落后天的状态是有欲、有私、有我、有为、有执、有相......
《崇玄必知》“先 天 罡 气”之 辨 析
后天因为有我、有欲,所以奴役于物,而不能主宰物。先天则反之,是能奴役物而不被物奴役。所以古仙把主宰物而不被物主宰的这个修为过程称为逆修,即后天返先天。三丰祖师有言:“顺则生凡逆成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前贤总结修道三则为: 也就是说传统返先天的修为是逆俗欲的。
因为道和俗他们有个比较明显的界限,即——欲(妄想与贪求)。这一点《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里面说的非常清楚: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清静经》说的三毒(贪嗔痴)和六欲(色声香味触法),三毒源于六欲,要灭三毒,通过“遣欲”来完成。 也就是从传统养修上来说,人必须返还逆修,去贪欲才能到先天本体,以达老子所谓 之状态。而这个“欲”主要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返还先天是清净六根的过程。
先师把清净的六根称为先天“阳六根“,把不清净的六根称为后天“阴六根”。 白玉蟾祖师曾言:先天者,至清至净,无声无臭,不可以名,不可以形,无踪象之可见,无生灭之可言。经中所谓真常者,即指此象已昭也。
如果所谓的先天罡气是用后天阴六根来加以观想和引导,那么都是后天的主观意识行为,而不是先天的自然无为状态。
其实“先天罡气”一词,我是第一次听闻,算来是我孤陋寡闻了。我以前曾遍读《道藏》及藏外所能读到的道门书籍,有讲“魁罡”者,有言“天罡”者,有说“罡步者”,有说“罡风”者,有“先天真炁”者,有“先天神炁”者,有“先天灵炁”者,“先天炁”者。 (《入药镜》有谓: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确实未见“先天罡气”之说。当然了,这个不过就是名相而已,或许是某些大师隐派所言也未可知。不过以为微薄愚见:既有名“先天炁”者,自然不会画蛇添足、头上安头,再添一“罡”字。我觉得这个词可能是后世小说家或者玄学家创造的(仅代表个人观点)。
在《道藏》中倒是提到过“罡风世界”,是言高功法师出神,朝见玉帝,其神会经过罡风世界,故要修对应的符箓以制之。此“罡风”就是说的过烈、过刚、过劲、过猛之气场。
魁罡,主要是十二宫天将当中的河魁与天罡的并称。其对应为辰戌,是故在八字四柱算命中有“魁罡”之神煞。另外,魁罡是指玄门羽客踏罡步斗当中的脚踏魁罡之喻。
《崇玄必知》“先 天 罡 气”之 辨 析
天罡,其一是说的十二天将中的天罡,其二是说的北斗廉贞之星,其三是道教符箓门之神名。
罡步说的就是禹步,大家可以查看先生文章所言及的“禹步”。
《崇玄必知》“先 天 罡 气”之 辨 析
罡者,四正之谓。大家看这个字,上四下正。先贤谓此四正即:正道、正神、正气、正行。先师解释为:正行集正气,正气化正神,正神归正道。
在古代的符箓门道法修炼中,“罡”是对应十天干。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是一个对待,天气为清,地气为浊,所以“罡炁”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清明之气、正炁。符箓结“罡”字,确有其对应之用。
罡为河图四正之象,即诸天星宿各归本位为罡。简单来讲就是儒门《易经》说的各归其位。《中庸》说的“君子素其位而行”。孟子所谓“浩然正气”。
《崇玄必知》“先 天 罡 气”之 辨 析
其实说白了,如果我们要给“罡炁”正名,罡气就是正气,即返还先天者呈现的自然气场。道家把自带罡气的人称为“仙人”;儒家把自带罡气的人称为“大人”。
《易经乾·文言》释九五爻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所以,先天罡气一说,说者易,得之难矣!
先师陆先生曾对“先天真炁”、“先天神炁”和“先天灵炁”做过阐释。
《崇玄必知》“先 天 罡 气”之 辨 析
【先天真炁】 义属道门、医家生理、学理、性理、证理、喻理、神理、法理、玄理、功理,修为养生悟证说理名言名称名词。先天真炁,指未生之先的真气。①指禀于天地者。《寿世传真》有谓;气有禀于天地者,有受于父母者。禀于天地之气谓之真炁。②指受胎时所禀。同上编有谓∶真炁者,人才受胎,便禀天地之气,与人身之气以类感类,合化以成人身。先天真又名先天元炁,参先天三元条。③指为阳炁。同上编有谓∶先天元炁为阳炁,……常使元炁内运,阳炁若壮,……阳壮阴衰,百病不生。按元炁为人身真阳,养生修为,皆重于此。
【先天神炁】 义属道门教理、生理、性理、证理、神理、学理、玄理、法理、功理功法性修为养生悟证说理名言名称。指心神混沌之意境,并由此意境所生之乐。《金仙证论·序炼丹第一》有谓∶夫仙道者,原夫先天之神炁。原注有谓∶何以谓之先天,当虚无恍惚之时是也。……恍惚之时,不觉真机自动,阳物勃然而举,此即先天之炁也。阳举乃平常征象,所异者是恍惚窈冥之际,无念无欲,真气自动,阳旺而举。
佛按∶我若别我,我若见我,我若证我,或是如是。
【先天灵炁】 义属道门、医家生理、性理、证理、喻理、学理、玄理、神理、境理、德理、法理性养生修为悟证说理名言名称名词术语。又名一。《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 ·先天灵炁》有谓∶乃一点先天真一之灵炁,妙合在未始氤氲,未始交媾之先者。此正(疑作“炁”)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宁,人得之以生且灵者。道生于一,人亦生于一,故一为先天灵炁。
原创不易,盗版必究!原创作者玄门乾坤堂南山樵客。
提示:本文为南山樵客老师原创作品,全文字字皆辛苦,转载请说明作者,感谢尊重。
本文作者乾坤堂南山樵客从国学角度分析,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