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前哨站|天龙三号爆炸威力相当于两枚美军“炸弹之母”?凤凰网军事

更新时间: 2025-09-03 18:19:08

阅读人数: 405

本文主题: 军事作者

1. 天龙三号性能对标马斯克的猎鹰9号火箭,故推测爆炸时携带的燃料总重应当不少于300吨,当量相当于20吨TNT,威力相当于40枚美军“战斧”巡航导弹或2枚GBU-43B“炸弹之母”。

2. 此次天龙三号爆炸事故并非个例,猎鹰9号曾在静点试验时,因冷氦压力容器断裂发生爆炸。媒体报道猎鹰9号爆炸时满载燃料近500吨,这跟本次天龙三号事故很像。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天龙三号爆炸距离居民区只有3公里,但凡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文|凤凰网军事特约作者 柯镇武

天龙三号火箭在河南巩义失事,火光冲天的爆炸场面让许多人目瞪口呆,那么这次爆炸的威力究竟有多大?相当于何种武器?

6月30日,天龙三号火箭一子级发动机试车时在河南巩义近郊意外爆炸

20吨TNT的爆炸当量是什么概念?

首先,计算火箭的爆炸威力并不荒唐,美国的NASA也这样干过,因为成百上千吨航空燃料瞬时爆燃,威力确实惊人。

上世纪60年代,美苏竞相发展重型火箭,由于技术不成熟,美国人担心满载燃料的土星5号火箭在发射时自爆,于是估算了火箭的爆炸当量:约600吨TNT,这是广岛原子弹的1/26。

图为美国土星5号重型运载火箭,承担过阿波罗登月任务,1973年后停飞。

那此次出事的天龙三号火箭一子级威力如何?它的实际爆炸当量应该在20吨TNT以上,至于怎么算的我们最后再说。

爆炸当量20吨TNT是个什么水平?几乎没有常规武器具备这样的爆炸威力。

20吨TNT非常夸张,耳熟能详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当量为0.5吨,而美军威力最大的常规武器--“炸弹之母”GBU-43B,当量也不过11吨。河南巩义薛庄村附近的这次爆炸,相当于40枚战斧或2枚“炸弹之母”。

图为美军“炸弹之母”GBU-43B航弹

那么有没有单发当量接近巩义事故火箭的武器?如果把视野拓宽至战术核武器领域,确实存在旗鼓相当的类比对象--美军W54战术核火箭。这是美军威力最小的核武器,没有投入过实战,但试验当量达到过22吨TNT。

天龙三号一子级火箭20吨TNT的爆炸当量是否禁得起质疑?其计算数据主要来自火箭推进剂液氧煤油的重量,该火箭当时携带的燃料总重应当不少于300吨。

天龙科技公司并没有公布具体的燃料重量,但是可以根据马斯克的猎鹰9号火箭加以推测,因为猎鹰9号与天龙三号火箭实在太像了,天兵科技自己也是这样宣传的。

图为美国民营航天公司SpaceX发射猎鹰9号火箭

猎鹰9号和天龙三号都是使用液氧煤油的两级液体运载火箭,推进器数量都是9个;起飞推力都是770吨;猎鹰9号高70米,天龙三号高71米;猎鹰9号直径3.7米,天龙三号直径3.8米,天龙三号未来要承担的任务跟猎鹰9号也很像:投放类似星链的低轨通信卫星。

判断爆炸时燃料总重不少于300吨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猎鹰9号的一级部分能够满载燃料约400吨,鉴于这两款火箭高度相似的技术参数,出事的天龙三号一子级如果满载,重量应该差不多。

其次,昨天的试验,天龙三号一子级大概率是燃料满载状态。天兵科技在介绍此前的静态点火试验时,提到试验累计时长超过200s,覆盖天龙三号火箭的飞行要求。

图为此前关于天龙三号发动机试车报道

猎鹰9号的静态点火试验也出过事,2016年9月1日,因为冷氦压力容器断裂,猎鹰9号在静点试验时爆炸,媒体报道爆炸时满载燃料近500吨,5公里外有震感,这跟本次天龙三号事故很像,有直线距离5公里开外的居民家中玻璃被震碎。

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从视频上看,天龙三号一子级升空持续了十几秒,这个过程会消耗燃料,此外,烟雾还未消散,火箭便已升空,说明脱离试车台前,天龙三号一子级的燃料损失应该没有多少。

判断剩余燃料重量的第三点依据来自猎鹰9号的能耗。根据SpaceX的数据,猎鹰9号一子级飞行时长162秒,满载燃料400吨,可知每秒消耗约2.5吨。事故中,天龙三号发动机工作时间按20秒计算,消耗燃料约50吨,所以爆炸时预计剩余推进剂350吨。

那么350吨液氧煤油的爆炸威力有多大?液氧煤油本身技术成熟历史悠久,根据前述NASA上世纪60年代的研究,土星5号火箭一子级能够满载约2000吨液氧煤油,爆炸当量约为222吨TNT。

红框内为上世纪60年代NASA计算土星5号火箭爆炸威力的学术论文

如果燃料重量和爆炸威力的关系是线性的,天龙三号一子级350吨液氧燃油的爆炸威力约为38吨TNT,根据NASA的测算,液体燃料火箭爆炸时很多燃料会飞溅出去,只有约60%的燃料参与爆炸反应,所以天龙三号一子级最终的实际爆炸当量约为20吨TNT。

科研进程中的挫折是在正常不过的事,马斯克的猎鹰9号也爆炸过,但好在事发地是专事航天工作,远离闹市的卡纳维拉尔角。此次天龙三号试验是该型火箭首飞前最后的一项大考,而爆炸距离居民区只有3公里,但凡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前哨站|天龙三号爆炸威力相当于两枚美军“炸弹之母”?凤凰网军事

刘乐讲故事

刘乐,资深军事刊物作者、电视军事节目评论员,长期关注外国情报机关及情报战。

南京军区军事法院对戴义彪的宣判布告。

戴义彪,男,汉族,出生于1975年4月24日,浙江省奉化市人,中专文化。1995年12月入伍,原为解放军某部炮兵团汽车连中尉排长。

于2006年4月,通过互联网主动和台湾间谍组织取得联系。 随后按该组织代理人林某的要求,于同年11月25日晚,在江苏省无锡市一家网吧将116份内部文件通过互联网传给台湾间谍组织。其中包括绝密级文件9份、机密级文件35份、秘密级文件55份,共收到脏款数万元,被其吃喝、上网、赌博挥霍一空。

事发后,经南京军区军事法院审理,戴义彪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剥夺中尉军衔。随后戴义彪不服判决并提出上诉,经解放军军事法院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上报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裁定。2008年9月5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南京军区军事法院将戴义彪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同属基层军官的某部后勤处正连职助理员胡某,2001年4月被台湾军情局间谍策反,后加入台湾间谍组织。一直到2003年12月案发,胡某一共向台湾军情局提供了涉及我军战备训练、编制装备和军事演习的文件资料36份,其中绝密级2份、机密级3份、秘密级31份。尤其是“XXXXX计划”属于我核心机密,泄密危害非常巨大。

仅从2001年至2008年,全军各级军事法院共审理失泄密案件XX件,其中共X人被判处极刑(含死缓)。虽然解放军内意志薄弱、信念丧失,甚至叛国投敌者只是极少数,但这些人对我军战斗力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此外,个别领导责任心缺失,保密制度执行不力,也是上述间谍能够轻易得手的重要原因。戴义彪和胡某等人,级别和职务并不高,本不应接触到这么多核心机密。然而这些人正是利用了某些保密环节上的漏洞,以攀老乡、拉关系、写材料为名,骗取或窃取机密资料。其实这些人的手段并不高明,有时还漏洞百出、破绽明显。

某部参谋叶波,平时爱慕虚荣、其“爱好”被台湾间谍机关所利用,充当间谍后出卖大量核心机密,获得巨额“酬金”。 因担心事情败露,他以假身份证到驻地银行支取巨额汇款,被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并立即报警。而在被警方扣留并通知单位后,其领导只是将他领回了事,并未追究,终酿成大祸。

由此可见,这种“小官巨谍”的现象,要想从源头上杜绝,需要铁一般的保密制度和铁一般的保密纪律,更需要每个人的责任与担当。

福煦元帅:“一战”协约国最高统帅的传奇人生

20世纪著名军事史学家利德尔·哈特的传世经典《福煦元帅传》是一部研究福煦元帅军事生涯与指挥风格的著作,从法国、英国、美国等协约国政界与军界领导层的视角全方位展现了福煦的战争指挥及战事历程。这些关于战争的回忆与反思,可谓个人视角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福煦元帅曾指挥由英、法、美等国组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军队对德军发起决战,迫使其求和,以西线协约国最高统帅的身份终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福煦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言者,他在1919年各方签订《凡尔赛条约》后曾表示“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

传记从法国大革命说起,结合拿破仑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福煦的家族渊源,指出了拿破仑思想精神对于福煦的影响,以及福煦一直强调的在战争中以士气占主导地位的战争艺术。书中重点回顾了福煦军旅生涯中重要的马恩河战役、莫朗日战役、伊普尔战役和东西线边境战役等,详细描述了福煦与霞飞、黑格、贝当等当时著名的作战指挥官以及政治家们的精彩交往和思维碰撞过程。作者通过多方查证口述、档案等资料,力求还原当时战争的高层决策过程及重要战事情况。

同时,福煦曾作为法国高等军事学院院长,留下了重要的军事著作。作者对其一一评述分析,认为福煦在军事思想上有着克劳塞维茨的深刻烙印,不仅对法国陆军产生了重要影响,给协约国英国的战争政策也带来了革命。

福煦在专列车厢里签署《停战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利德尔·哈特也曾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退役后先后担任伦敦《每日电讯报》军事记者、《泰晤士报》军事专栏评论员等,并曾得到张伯伦的赏识。其主要著作包括《战略论: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历史中的决定性战争》等。

《福煦元帅传》主要采用叙事的写作手法,在追求客观史实的基础上,对当时战争的描述可谓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比如,战争结束后,关于与美国人打交道方面,福煦描述:如果有人试图通过争论改变美国人的想法,“他们将立即像刺猬一样全身竖起刺来……说服美国人的最佳之道是避免努力说服他们。”

如果你是军事爱好者,可以从这本传记中收获福煦元帅的军事生涯、利德尔·哈特的军事理论分析和独特角度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如果你是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和教益,跟福煦学习宏观思维,培养战略眼光,领略拿破仑、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在福煦手中的神奇运用。

如果你是爱听故事的人,可以从中读到军政两界的生动故事、个性冲突和心理独白,满足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具体细节的好奇心。

福煦元帅曾指挥由英、法、美等国组成的协约国军队,对德军发起决战,迫使其求和,以法国元帅和西线协约国最高统帅的身份终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部传记是研究福煦元帅军事生涯与指挥风格的著作。本书从法国大革命说起,结合拿破仑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福煦的家族渊源,指出了拿破仑思想精神对于福煦的影响。福煦强调一种在战争之中以士气占主导地位的战争艺术,而且力主实施法国式的进攻。之后,作者回顾了福煦军旅生涯中重要的马恩河战役、伊普尔战役和东西线边境战役等内容。本书记述详尽,从法国、英国、美国等协约国政界与军界领袖的视角全方位展现福煦的多面性格以及战事历程,可谓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此外,福煦作为法国高等军事学院院长,留下了重要的军事著作,作者对其一一评述,认为福煦在军事思想上有着克劳塞维茨的深刻烙印。作者认为,福煦不仅对法国陆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协约国英国的战争政策也带来了革命。

利德尔·哈特将福煦元帅称为“奥尔良之子”,认为福煦元帅与“奥尔良圣女”贞德都是伟大复兴的象征与倡导者。军事爱好者可以从这本书中收获福煦元帅的军事生涯、利德尔·哈特的军事理论分析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爱听故事的读者可以从中读到军政两界的生动故事、个性冲突和心理独白;企业管理者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和教益。

利德尔·哈特(B. H. Liddell Hart,1895—1970),英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史学家,曾于剑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参军,被派往西线战场,后参加索姆河战役并深受毒气伤害,所属营在战役首日几乎遭到歼灭。西线战场上的经验深刻影响了利德尔·哈特的余生,他转入志愿部队后,完成了多本有关步兵训练的小册子。从陆军退役后,先后担任伦敦《每日电讯报》军事记者(1925—1935)、《泰晤士报》军事专栏评论员(1935—1939)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军事编辑。他曾得到张伯伦的赏识,并被介绍给了英国陆军大臣莱斯利·霍尔-贝利沙,对英军的改革和机械化提出了很多建议。他对“间接路线”战略的历史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提倡集中使用装甲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主要著作包括《战略论: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山的那一边》等。

第九章 马恩河“奇迹” 115

第十章 伊普尔的守望者 139

第十三章 法兰西之剑的顿挫 203

第十四章 1916 年—魅影 232

第十五章 1917 年—黯淡岁月 261

第十八章 最严峻的考验 346

第二十章 滚动的球—落潮 374

第二十一章 每个人都在战斗 400

第二十二章 坚强意志的胜利 427

第二十三章 占领莱茵河 446

第二十四章 多年的反思 467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