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学院原院长郑和任国防大学校长
原标题:军事科学院原院长郑和任国防大学校长
2017年夏季将领调整拉开帷幕。近日,郑和中将出任国防大学校长,这是他在中共十八大后出任的第五个职务,此前四个职务分别是:原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长、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军委训练管理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
据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军事科学院原院长郑和已于近日出任国防大学校长一职,成为国防大学第九任校长。中国人大网“代表工作”栏目显示,郑和中将已佩戴正战区级资历章。
郑和今年58岁(1958年11月生),上海市人,毕业于世界“四大军校”之一的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战术专业,军事学硕士。
他在原南京军区服役多年,历任第31集团军旅长、师长,2008年任第31集团军参谋长,2009年晋升少将;2011年2月升任原南京军区副参谋长,成为正军级将领。
中共十八大后,郑和仕途加速,他于2013年2月改任原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长。作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郑和就加强军队训练场地建设提出了建议,用“五个更加”盘点2013年全军军事训练“成绩单”:军事训练方向更加明确、练兵打仗思想更加牢固、按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组织训练更加扎实、演习演练更加贴近实战、改进训练作风更加有力。
2015年夏季将领例行调整中,郑和由总部机关“下放”至大军区,升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跻身副大军区级将领之列。
2015年底新一轮军改启动后,郑和成为新组建的军委训练管理部第一任部长。国防部发言人吴谦曾介绍,组建军委训练管理部,有利于加强对全军军事训练的统一筹划和组织领导,有利于加强部队和院校管理。
2016年冬季将领调整中,原第31集团军军长黎火辉少将接班郑和,出任军委训练管理部部长。此后官方一直未正式披露郑和的任职去向。根据上述环球时报、环球网的报道,2016年冬季将领调整中,郑和接班蔡英挺上将出任军事科学院院长,跻身正战区级。
此番出任国防大学校长,郑和是接班已年满65岁的张仕波上将(1952年2月生)。张仕波是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2014年12月由北京军区司令员转任国防大学校长;2015年7月晋升上将。
国防大学创办于1985年,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其军政主官为正战区级将领。自建校以来,国防大学先后有九任校长,分别是张震、朱敦法、邢世忠、裴怀亮、马晓天、王喜斌、宋普选、张仕波、郑和。(记者 林韵诗 综合报道)

杨学军任军事科学院院长,方向任政治委员
杨学军任军事科学院院长,方向任政治委员_手机新浪网
军事科学院院长杨学军(左)和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方向(右)。 资料图 据新华网7月19日消息,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立大会暨军队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主要领导座谈会19日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该报道显示,此前担任国防科技大学校长的杨学军中将已出任军事科学院院长,此前担任火箭军政治工作部主任的方向中将已出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公开报道显示,军事科学院院长一职此前由已转任国防大学校长的郑和中将担任,军事科学院政委一职此前由许耀元上将担任。
原创对越自卫反击战走出的十大名将,其中一位是现役上将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国为了捍卫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宁,采取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战争自1979年开始,直至1989年结束,历时十年,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在这场战争中,我国调集了18个野战军参与作战,虽然广州军区未直接参战,但成都、福州、武汉、昆明等多个军区的部队纷纷投入了轮战,为保卫国家边疆立下赫赫战功。此次战争有效扰乱了苏联与越南的战略部署,同时摧毁了越南北部的经济基础设施,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损失。与此同时,这场战斗也为我军培养了大批优秀将领,许多年轻的军事才俊在战争中脱颖而出。
以下是自卫反击战中走出的十位杰出将领,其中一位仍在服役,且已晋升为上将:
王祖训,来自云南曲靖,曾任解放军第250师师长、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师长等重要职务。他在1982至1984年间参与了对越反击作战的两山轮战,并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尤其以带领第14军在边境防御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王祖训被誉为“丛林猛虎”,在战斗中的勇猛表现为其赢得了众多荣誉。1988年他晋升为少将,1993年晋升为中将,2000年晋升为上将。
朱启,云南祥云人,曾任解放军14军40师作训科科长等职务。在对越反击战中,他指挥的扣林山战斗和老山战斗成为战役中的经典战例,尤其是在两山轮战时,他成功指挥40师攻占了1574.7高地,取得了歼敌107人的胜利。1990年晋升少将,2004年晋升上将。
刘粤军,山东荣成人,曾担任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深圳基地主任等职务。自卫反击战中,他担任解放军367团2营4连连长,在战斗中不惜个人风险,成功营救了被越军包围的师长李德元,因而荣获战斗英雄称号。1999年获得少将军衔,2015年晋升上将。
张又侠,陕西渭南人,作为开国上将张宗逊之子,张又侠在解放军中历任重要职务,包括第14军40师师长等。他在老山战役中表现突出,其所领导的团队荣获集体一等功。2004年晋升为上将,并在后续成为中央军委副主席。
姜福堂,山东荣成人,曾任解放军26军政委、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他在1984年的两山轮战中,特别是在老山与者阴山战斗中,成功解决了部队士气问题,为后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88年晋升为少将,2002年晋升为上将。
常万全,河南南阳人,曾任解放军第47军司令部作训处处长等职务。在老山战役中,他指挥47军139师的一支加强步兵连,成功强夺敌军阵地,为战斗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88年晋升为大校,1997年晋升为少将,2007年晋升为上将。
吴铨叙,江苏常熟人,曾担任解放军炮兵团司令部参谋等职务。在两山轮战中,他作为1军参谋长,带领部队取得了显著胜利,因而被提拔为第1集团军军长。1988年晋升少将,2000年晋升为上将。
杜铁环,辽宁鞍山人,历任解放军46军137师政委等职务。他在两山轮战中全程参与,并在关键时刻帮助部队解决了诸多困难。1988年晋升少将,2000年晋升上将。
李乾元,河南林州人,曾任解放军第1军副参谋长等职务。在两山轮战的老山战役中,他指挥部队歼灭了大量越军,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晋升为少将,2004年晋升上将。
刘冬冬,湖北黄陂人,曾任解放军47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在两山轮战中的“黑豹行动”中,他成功指挥部队摧毁敌军指挥部,给予敌军沉重打击。1992年晋升少将,2004年晋升上将。2015年因病逝世,享年69岁。
这些将领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所展现出的勇气、智慧和战术指挥能力,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亮点,至今仍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