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学院原院长郑和出任国防大学校长
空缺半年之后,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迎来新掌门人,军事科学院原院长郑和出任国防大学校长一职。
《环球时报》记者获悉,郑和已于近日出任国防大学校长一职,成为国防大学第九任校长。国防大学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担负着培养陆、海、空军等各军种指挥军官,地方省级领导干部及中央国家机关部以上负责干部。国防大学是中国军队唯一的一所高级合同指挥院校,直属中央军委领导,1985年12月24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的。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曾担任第一届国防大学校长。
2014年底,原北京军区司令员张仕波和国防大学第七任校长宋普选对调,成为国防大学第八任校长,与时任该校政委的刘亚洲一起掌舵该校。
2017年初,1952年出生的张仕波到龄退役,一起退役的还有同龄的政委刘亚洲。自此,国防大学的掌门人职务一直空缺。
作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郑和,官方资料显示其出生于1958年,上海人,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战术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军事学硕士学位。
郑和曾任陆军原第31集团军参谋长、原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原总参军训部部长、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2016年1月调任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部长,2016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2011年,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改编成立总参军训部。2012年,郑和由原南京军区北上履新,成为原总参军训部第二任部长。2016年1月军委机关调整组建15个职能部门,调整组建军委训练管理部。
国防部发言人曾表示, 在此轮国防和军事改革中调整组建军委训练管理部,有利于加强对全军军事训练的统一筹划和组织领导,有利于加强部队和院校管理,使军事训练与部队管理紧密融合,更好推进实战化训练和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2017年1月,媒体报道,陆军原第31集团军军长黎火辉接任军委训练管理部部长。随后有消息表示,郑和调任军事科学院院长一职。2017年“两会”期间,在人大官网的照片中,郑和已佩戴正战区级资历章,表示郑和已成为正战区级将领。
正在进行的国防和军事改革中,军队院校改革也是其中一环。在高考之际, 今年有26所军校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生长干部学员,其中国防大学位居首位。由于今年是新一轮军队院校改革后首次招生,26所军校的名称是首次曝光,中国军网所做的的“军校巡礼”系列专题截止目前已经介绍了25所军校情况,目前尚未有改革后国防大学的情况介绍。
据悉,此轮军队院校改革中一些院校改革力度比较大。比如改革后的国防科技大学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地。
据悉,国防大学也进行了重建,以国防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等多家学院为基础重建。根据此前公开报道,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已以“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新名称亮相。
(原题为《国防大学新“掌门人”就职 郑和出任校长》)

杨学军任军事科学院院长,方向任政治委员
据新华网7月19日消息,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立大会暨军队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主要领导座谈会19日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该报道显示, 此前担任国防科技大学校长的杨学军中将已出任军事科学院院长,此前担任火箭军政治工作部主任的方向中将已出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公开报道显示,军事科学院院长一职此前由已转任国防大学校长的郑和中将担任,军事科学院政委一职此前由许耀元上将担任。
军事科学院杨学军院长到我校调研
2017年11月26日,军事科学院杨学军院长到我校调研,参观考察了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皮明勇等领导随同访问,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查亚兵院长和广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委总经济师庄乐从等陪同访问,罗俊校长、王雪华副校长、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卢宇彤主任、科研院先进技术管理处郑跃处长,以及各有关学院的领导和教授代表参加了调研活动。
座谈会上,罗俊校长首先致欢迎词,杨学军院长介绍了此次调研的背景、合作诉求及目标,王雪华副校长介绍了学校总体科研情况及国防科研布局,皮明勇副院长介绍了新组建的军事科学院的组织架构、使命任务。交流研讨期间,双方就国防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内容、模式及机制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并就推进全方位战略合作达成高度共识:尽快完成并签署“中山大学与军事科学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军民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制定研究生联合培养课程体系,为双方在国防科研相关领域搭建人才联合培养及输送通道。 作为军改后军队科研的“拳头”、“龙头”和“航母”,军事科学院在国防科研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加强与军事科学院的深度合作,必将使我校国防科研工作驶入快车道,有力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