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勇《南大命案追凶》可能是我的期望太高了吧
该怎么说呢,我是应该和往常一样先夸在骂,还是和哪些我不喜欢的书一样直接开始指指点点呢,我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还是说一下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吧。
首届“新星国际推理文学奖”长篇组优秀奖作品,因为首奖空缺所以做为长篇唯一优秀奖获得者,单单是获奖名单的公布就已经让我觉得这本书是值得一看了。“南大碎尸案”,哪怕不是推理爱好者,即使对于奇案大案也没有兴趣,但是这样一起28年未破的特大恶性案件,只要是国人就一定有所耳闻,现在有这样一本书去写这个案件,去给一个结局,那么不可能不看啊。这样的背景带来的是1+1>2的关注度,一个推理小说的读者无法错过。
翻看整本书的前四分之一,或者应该说是前五分之一的时候,我尚且还觉得这本书还可以,很有刑侦推理小说的味道,然后又知道虽然是作者的处女座但是这么多年都在写这本书而且作者本身也是当初混迹贴吧的大佬,更觉这本书接下来会更精彩。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接着读下去开始莫名其妙的难受,这种难受我很难形容,我反复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种感觉就像现在的我回到初中课堂上看《十宗罪》一样,反反复复之间只有两个字“儿戏”。
是的,“儿戏”是我对这本书最后的评价,这本说儿戏到甚至无法称之为推理,整个案件里不论是警察还是凶手的行为都可以用儿戏来形容。虽然前期的推论很多来自网友的推测,但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可是到了后期,整个案子已经脱离了“南大碎尸案”完完全全成为了其他案子,到了最后已经和“南大碎尸案”破不破毫无关系了。书中许多情节和人物从头至尾我甚至不清楚这样安排的意义所在,至于一些似是想要折射现实社会的情节,我只能说画虎类犬,毫无意义。整本书看到最后页末的那三句话,我只想说如果这本书以后真的能走狗屎运走到新星会再版这本书的话,还是把这三句话删掉吧。

如《白夜行》般的推理故事。
如果读过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一定对其中的男女主角的经历和心事满满的同情。但也是因为如此才让他们走上了犯罪之路,却又让人感到无奈。在《灰瞳》这部小说里,男女主角也是因为小时候的遭遇走上犯罪的道路!
《灰瞳》是作家赵骏所写的一部社会派推理小说。故事的一开始是狗街上的馄饨摊,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位时刻被刺杀身亡,凶手很快被锁定,而最后却又牵扯出一系列的青少年被杀案。多年之后,当时的一位刑警宋简遇到了许多离奇的事件,同时多年前的幸存少年“星”,走上了他自己的复仇道路。宋简的智障哥哥因为一场绑架案自杀,某位富豪车祸死亡,这些所有的案件似乎都离不开一个叫安晴的女人。而安晴似乎又和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星和安晴,说是两个曾经受过伤害的人,他们最后走到了一起完成自己的复仇,因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故事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完结,作者在书中也赋予了很强烈的感情。他给我的感觉非常像当年读的《白夜行》,同样的作者以分段叙事的手法,把不同的片段拼凑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也和东野圭吾的风格非常的相似。而在这些片段中也展现了每一个案件,每一个不同人生的故事。这些看似零散的人物其实都相互关联,通过一些案件或者一些其他的人物,把他们串联在了一起。整个故事的可读性也非常强,作者的文笔很好,所以读者很容易投入到作者构思的情景中,产生共鸣的情感。随着初中时间的流逝,我也似乎看到了男女主桌面不一样的变化,从最初的单纯愤怒,真正的成为了真正的罪犯。但是作为一本推理小说,故事中有许许多多的谋杀案,但是每一个被害者的动机,都不是那么的明确。这也是整本书欠缺的地方。或许一开始的复仇是有点大快人心,但最后的宋长乐的死和富豪的死,都让我觉得有一点不明白,他们不应该是有罪孽的人却也被杀害了。这是书中唯一的一个缺点。
然而读完整本书,我还是能给他打一个高分,可能并不是从一个推理小说的角度,而仅仅是一部情感作品。
初中必看的语文阅读宝藏!49本经典书籍丛书大推荐必读
5. 百万英镑: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17. 最后一课:都德中短篇小说选
18.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小说选
42. 初中生古诗文推荐背诵70篇
:这些书籍涵盖了经典文学、名著精选、中国文学、科普与哲学等多个领域,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哦!记得收藏这份书单,一本一本慢慢读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