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他的书你读过哪几本?
莫言、余华、格非、叶兆言、苏童等都曾受他影响
4月13日,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这位来自安第斯山脉深处、却走向世界文学巅峰的巨人,在他89岁的人生尽头,悄然告别。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是谁?他是秘鲁裔西班牙作家、政治家,20世纪拉丁美洲文学繁荣期(“拉美文学爆炸”)的代表人物之一,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以犀利的社会批判、复杂的叙事结构和丰富的文学技巧闻名于世。
略萨的作品引进中国后,影响了莫言、格非、苏童、余华、叶兆言等一大批中国作家。
军事学院就读经历成为他小说的原型
作为享誉全球的“结构现实主义大师”,略萨一生创作了大量深刻、富有生命力的小说、剧本、随笔和评论,《绿房子》《酒吧长谈》《公羊的节日》和《世界末日之战》等一系列作品彰显了其高超的文学造诣和对时代、政治的深刻洞悉。
略萨1936年出生于秘鲁阿雷基帕。他的童年经历颇为复杂,曾与母亲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年幼时父母离异,他一直以为父亲去世,直到10岁那年重逢,才知道那是一个撒谎的大人。从此,略萨便明白了现实的残酷和语言的欺骗,而文学,成为了他反抗命运的第一道门槛。
年轻时期,他曾在利马的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院就读,那段被压抑、规训的青春岁月,成为他后来的小说《城市与狗》的原型。这部作品揭示了军营中腐败、暴力和伪善,被秘鲁军方列为“国家侮辱”,但也为他赢得了国际文学界的瞩目。
略萨于1962年出版了首部长篇小说《城市与狗》,作品也拉开了“拉美文学爆炸时期”的序幕,与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墨西哥作家富恩斯特、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一起成为拉美文学爆炸时期的主将。
莫言、阎连科、张抗抗、孙甘露、陈村、王安忆等曾“集体追星”
略萨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便已成名,而他真正被中国学人关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外国文艺》杂志1979年第6期刊发题为《秘鲁作家略萨及其作品》的文章,介绍了略萨的成长历程,并对其作品《城市与狗》《潘达雷昂上尉和劳军女郎》《胡利娅姨妈和作家》作了评述。
略萨的作品引进中国后,影响了莫言、格非、苏童、余华、叶兆言等一大批中国作家。
2011年6月12日,略萨开始为期9天的中国行。6月14日、17日上午,他分别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做了相同内容的题为《一个作家的证词》的演讲,在众人灼热的目光“审视”中,为自己心中的文学做着“证词”。
他在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场,参加“阅读的赞颂——略萨作品朗读会暨文学交流会”,现场朗读了他本人最喜欢的作品《酒吧长谈》片段,并与作家叶兆言、孙甘露及读者对谈、交流。
得知自己被书迷称作“世界作家中的第一老帅哥”,他笑得不行,说:“早知道的话,就搬到中国生活了。”
略萨那次为期9天的中国行,掀动了国内多位重量级作家的“集体追星”,莫言、阎连科、张抗抗、孙甘露、陈村、王安忆等。
北京的交流会上,莫言先拿自己开涮:“前几天我在家看《潘达雷昂上尉和劳军女郎》,边看边笑。太太见我笑得那么开心,拿过书一看,瞧见略萨年轻时的照片,怎么这么帅?她又看了我一眼,带着无限遗憾的表情扬长而去,连晚饭都不做了。”阎连科也接着幽默,说自己为了和略萨见面,3年前就准备了一套西装。
关于这段中国行,略萨后来还写信致中国读者,“我从来没想到我写的故事能到达如此遥远的地方”。
略萨有哪些作品引进中国呢?一起来看看。
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揭露秩序下的暴力与人性,中期作品则是历史寓言与自我调侃,后期作品则带着思想反思。
《城市与狗》(1963):以秘鲁军事学校为背景,揭露制度之下的压抑与暴力。
《绿房子》(1966):融合丛林与欲望,堪称“结构派小说”巅峰。
《酒吧长谈》(1969):这部长篇小说是略萨的代表作,略萨自己也说:“如果从大火中仅能抢救出我的一部作品,我会选这一部。”
《世界末日之战》(1981):描写19世纪巴西“康普斯战争”,史诗般的宗教与政治冲突。
《凯尔特人之梦》(2010):将现实主义扩展至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历史现场。
其他引进作品还包括:《公羊的节日》《卑微的英雄》《胡利娅姨妈和作家》《艰辛时刻》《首领们》《五个街角》《潘达雷昂上尉和劳军女郎》《给青年小说家的信》《坏女孩的恶作剧》《略萨谈博尔赫斯》《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利图马在安第斯山》《普林斯顿文学课》《情爱笔记》《继母颂》《谎言中的真实》《谁是杀人犯·叙事人》《水中鱼:略萨回忆录》等。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阅”会崇德“读”聚精彩军事文学作家八路老师走进崇德中学
红网时刻新闻常德10月24日讯 (通讯员 杨芬 胡马帝)书香筑梦人生,文学赋能成长。为了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阅读品质,10月24日上午,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市分公司和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崇德中学联合举办了“著名少儿军事文学作家八路老师阅读分享会活动”,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关于阅读的精彩讲座。
活动伊始,崇德中学黄科副校长致辞,对八路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学会阅读、重视阅读、爱上阅读。
讲座中,八路老师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孩子们阅读的重要性,激励孩子们爱上阅读。接着从自己作品中创作的人物形象“李弹壳”入手,给学生传授自己的写作经验,让孩子明白写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讲座到了高燃环节,八路老师在现场与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他邀请现场学生们上台扮演“百灵鸟” “剑齿虎”角色,与学生们上演情景剧,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学习写作技巧,收获了阵阵掌声。学生们积极提问,八路老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活动尾声,学生代表向八路老师献上了鲜花,并与所有学生合影留念。这一温馨的画面,不仅表达了学生们对八路老师的感激之情,也象征着一种精神的传承——将热爱、执着、善思等优秀品质接力下去。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依然热情似火,纷纷拿出自己阅读的作品请八路老师签名留念。
本次活动,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积极性,给孩子们的成长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更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愿阅读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专为中国少年打造的阳刚励志经典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勇敢、奋进、勇于担当的阳刚品质,所以中国的儿童文学也需要“阳刚”之作。侦探小说作家谢鑫从警十余年,具有非常丰富的刑侦经验;军事小说作家八路曾在国内某军事院校任教,从军近二十载;探险小说作家彭绪洛足迹遍布全国,到达过死亡地带罗布泊湖心。三位作家所创作的少年侦探文学、少年军事文学和少年探险文学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少年阳刚文学,不仅如此,他们还是各自创作领域的领军人物,更是专家和权威。我们希望少年儿童通过阅读这套“阳刚少年”书系,砥砺智慧勇气、收获科普知识、学会求生本领,成为生活的强者!
:阅读少年军事文学,除了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军事知识,还能学会困境求生的技能。最重要的是,它能使孩子们体会到军人身上的优良品格。希望通过阅读,孩子们能变成内心强大、勇于担当的阳刚少年。
:我想让孩子们在感受奇特的大自然的同时,学会一些科学知识和求生技能,树立探索精神和担当精神,明白独立的重要性,最后和我一起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一起拥有一颗无比强大的内心,去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你不一定要当侦探,但可以通过阅读侦探小说训练出侦探思维。所谓“侦探思维”,就是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精于分析的头脑、坚韧不拔的毅力、秉持正义的心灵。
相关资讯
上篇:十大完结巅峰重生小说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