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宣布下一阶段军事目标!
俄乌战事进入第31天。俄罗斯国防部25日宣布,俄军第一阶段行动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下一阶段主要目标是控制顿巴斯地区。目前俄乌在马里乌波尔的战事持续胶着。
俄军利用“口径”导弹摧毁乌军武器弹药库
当地时间3月26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25日,俄军利用“口径”导弹 摧毁了一处位于日托米尔州的乌军武器弹药库。此外还利用“缟玛瑙”巡航导弹摧毁了位于尼古拉耶夫地区的一处燃料库,该库为乌克兰南部乌军提供燃料。
俄国防部:俄军在乌军事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已完成
25日,俄罗斯国防部召开关于特别军事行动的发布会,宣布俄军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正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中,总体上第一阶段行动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
俄罗斯武装部队在行动中无条件优先考虑的是避免造成平民不必要的伤亡,使用了高精尖武器准确地摧毁乌克兰的军事基础设施、装备、武器、弹药库和军队物资。
俄军方:乌空军、防空系统几乎被完全摧毁 海军不复存在
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俄方共有1351人阵亡,3825人受伤。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第一副总参谋长谢尔盖·鲁茨科伊表示,俄军方此次军事行动已经几乎完全摧毁了乌克兰的空军力量和防空力量,乌克兰的海军不复存在。与此同时,乌克兰军队的导弹和弹药、燃料和食品的供应几乎完全停止。
俄军方:俄方下一阶段主要目标为控制顿巴斯地区
鲁茨科伊说,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被显著削弱,使得俄方能将主要精力聚焦在主要目标,即控制顿巴斯地区上。
截至目前,乌克兰方面暂无回应。
目前,战况最为激烈的地方仍然是马里乌波尔。马里乌波尔是黑海-亚速海地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港口,失去它将对乌克兰经济造成重大打击。
情况非常艰难、紧张,战斗几乎昼夜进行,我们正以自信的步伐向前迈进,每天都在占领新的地区,敌人在撤退。
乌总统泽连斯基25日表示,目前,马里乌波尔市是遭受俄罗斯轰炸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外媒:乌军重新夺回基辅周边的伊尔平等地
基辅方向,乌方表示,正在城市的东部和西北部奋力反攻,目前乌军重新夺回了伊尔平等地。
伊尔平是基辅外围的一个城市,现在它已经成为了基辅攻防战中的一个关键据点。
俄动用“伊斯坎德尔”系统打击乌外国雇佣兵训营地
此次,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是以远程精确打击为开端的,从空中、地面和海上发射的俄军远程火力,对乌克兰的舰艇、飞机和地面军事设施实施了全方位打击。俄罗斯国防部25日称,俄军利用“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打击了乌克兰境内 一处供外国雇佣军使用的训练基地。打击时使用了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
俄军方:在俄军高精度打击下 乌外籍雇佣兵人数在减少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第一副总参谋长鲁茨科伊25日表示,乌克兰境内目前活跃着来自62个国家的6595名外籍雇佣兵和恐怖分子,他们将被无情地消灭。他说,在俄军对训练营的高精度打击下,外籍雇佣兵人数在减少。
专家:俄军或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俄罗斯打击乌克兰一些重要军事项目和军事设施,事实上对俄乌谈判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俄罗斯攻城略地,我们某种程度上认为,实际上要是改变乌克兰的立场,比如中立化和不加入北约,这个目标,现在看来已经基本达到了,俄乌谈判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太大的争议。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普京宣布承认乌东地区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实际上,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控制的领土面积不是行政区划的面积,我看到的消息是,大概卢甘斯克只能控制到70%的卢甘斯克州的面积,而顿涅茨克更少,只有40%多。所以我们认为,如果俄罗斯希望达到其所谓的战略目标,或者说军事目标的话,有可能它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主要可能会集中在顿巴斯地区,我们认为,俄军可能会从全面中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中东土豪雇佣越南雇佣兵越南军事人员能否习惯沙漠作战?
近日,国外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组身着沙漠迷彩的越南军事人员照片。据报道称,在几年前越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签署了一项协议。根据该协议,越南将派遣数百名越南人民军特种部队退役军事人员作为“安全顾问”前往阿联酋,执行包括人员培训在内的多项任务。
外媒披露的信息称,这批派遣到阿联酋的越南军事人员每月津贴约为1000-1200美元。近年来,阿联酋与亚洲国家在防务方面的合作日渐密切,此前曾经请中国警察对其进行培训。但是外界对阿联酋与越南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怀疑,越南人民军的主要作战环境均为丛林地区,他们的军事人员是否适合沙漠地区的作战,仍然是个疑问。
身着阿联酋制式沙漠迷彩的越南军事人员合影。
在阿联酋的越南军事人员。可以看出,他穿着阿联酋的制式沙漠迷彩,但是并未佩戴肩章等身份识别标志。
疑似越南军事人员使用的枪械,这款步枪在俄罗斯AK-74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目前尚不清楚这款步枪的具体型号。
他们穿着的沙漠数码迷彩服内部标签使用了越南文。
守不住了!苏梅告急,五国雇佣兵进入口袋阵,俄军已经不能再忍了
如今的俄乌冲突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俄军已经将战线推到了乌方的苏梅地区,如今的俄军攻势势如破竹 ,在战场上也不再留情,种种迹象表明,俄军早已忍无可忍。
面对俄军的攻势,乌军却并没有就此放弃反攻,在借助了由 的帮助下,乌军仍打算做最后的反扑,但因为缺少沟通与信息增援,他们
只怕这些雇佣兵是凶多吉少了,因为 俄军对雇佣兵向来是坚持“必杀之”原则d的 ,如此看来,乌军惹怒俄军的代价,怕是极其惨重的。
那么,俄乌战场打到今天,战场的局势都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俄军对待乌军及外部势力的态度,又因何发生改变?
截至2025年中,俄乌冲突的重点已经从防守转为围绕几个战略方向展开局部战役,俄军近期在苏梅和库尔斯克方向发起集中进攻。
苏梅方向是本轮攻势的重心之一, 俄军动员了超过5万名兵力,配属坦克、空降旅和海军步兵等多个兵种集团。
乌军部署兵力不足2万,处于明显劣势 ,俄军推进节奏稳中有升,目标不是快速突破,而是逐步瓦解乌军有生力量。
在苏梅州,俄军推进至距离苏梅市区不到20公里的位置,这意味着城市本身已处于俄军重火力打击范围内。
乌军虽试图用第158独立机械化旅支援前线,但该部队兵力有限,装备虽包括西方支援的AS-90火炮和美制M113装甲车,仍无法阻止俄军持续推进。
库尔斯克方向的战局变化更为显著,乌军此前控制库尔斯克部分区域,但近期俄军重新夺回主动权。
根据公开数据,在过去几周内,俄军共夺回14个居民点,包括奥尔洛夫卡补给节点和交通枢纽诺文科耶。
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被逐步压缩至原控制区的五分之一, 乌军兵力和装备在该地损失严重,俄方称已有超过6.5万人伤亡或失踪。
在R-200战略公路区域,俄军通过切断补给路线,形成包围圈,使近万名乌军陷入合围,缺乏补给和支援,这种围困战术使乌军被动挨打,难以组织有效反攻。
开始出现在乌克兰北线战场,他们多数 来自日本、韩国、英国、格鲁吉亚和波兰 ,组成了如“格鲁吉亚军团”“波兰志愿军”等部队。
这些雇佣兵并配备了西方提供的现代化装备,这些雇佣兵被乌军视为重要的支援力量,被迅速部署到俄乌前线的薄弱环节。
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这些雇佣兵并未形成战局上的突破,由于语言不通、协同作战能力有限,加之对俄军战术了解不足,他们在实战中很快陷入被动局面。
《军事观察》报道称,俄军在苏梅方向布设了典型的“口袋阵” ——先诱敌深入,再用炮兵和无人机封锁出口,形成合围打击,在这种战术下, 乌军与雇佣兵被大量包围,损失惨重。
在俄罗斯看来,这些外国雇佣兵是“合法军事目标” ,俄军情报机构将其视为高价值打击对象,频繁发动精准空袭与远程打击摧毁其据点和集结地。
卫星图像和开源情报显示,位于苏梅州的几处雇佣兵临时营地在近期遭到FPV无人机群密集轰炸,造成严重伤亡。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攻势中,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显得异常强硬,不光投入了大量地面精锐部队,还使用重型武器和远程打击力量。
在空中,俄军更是动用了大批无人机和巡航导弹进行持续轰炸,面对这种强势的军事行动,乌克兰军队不仅在苏梅地区的防线逐步失守,甚至开始面临着被迫撤退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如此强势的反击并非偶然,实际上,这背后有着俄军对乌克兰军方此前行动惹怒的因素。
就在上个月,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发动了震惊国际的“蛛网”行动,该行动利用了大量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穿越俄罗斯边境,精确袭击了俄罗斯境内多个战略轰炸机基地。
乌方宣称摧毁或损坏了41架战机,并造成了至少70亿美元的损失,尽管俄罗斯方面对这一声明提出质疑,认为损失被夸大,但无法否认的是,乌克兰的这一行动深深触动了俄罗斯的底线。
俄罗斯军方认为,乌克兰通过这种无人机袭击方式,直接挑战了俄罗斯的军事安全,并将冲突的范围扩大至俄罗斯境内。
这使得俄军的战略防守心态发生了剧烈变化,俄罗斯不仅对乌克兰的远程无人机攻击感到愤怒,而且认为这是乌克兰军事行动升级的信号,为此,俄罗斯决定采取更为强硬的军事反击,立即展开了报复性的打击。
如今的俄军不再像过去那样对目标进行有限打击,而是采取了全面压制的战略,力求通过彻底摧毁乌克兰的军事和民用基础设施,削弱乌克兰继续作战的能力。
乌克兰接二连三意图对俄罗斯本土的打击给俄罗斯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也为自己招致了更加激烈的报复,俄罗斯不再保持克制,而是采取了全面、强硬的报复手段,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