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排名靠前的十大经典名著,一本足以受益终生,你读过吗?
中国明代长篇白话小说,也是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兰陵笑笑生(笔名),作者的真名我们至今不得而知,当时此书以“禁书”“奇书”而闻名,当下,此书被翻拍成电影与电视剧,因为所讲故事为令人不齿的潘金莲而且包含大量的性描写,遂遭世人所唾弃,所以并不建议未成年观看。
安娜这本书作者是俄国的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此书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书讲的主要是女孩儿安娜在爱情的道路上如何失意,最后含恨而终的故事,令人不免伤感。可以说永恒的经典,必有启迪人心智的作用,爱情就是经历坎坷才能获得最后的幸福,可是最后的安娜也没有得到善终。人是独立的,在爱情之中,女人要注意打造不受外人打扰的精神世界,精神强大才会有底气面对任何困难。
《雾都孤儿》作者为英国作家狄更斯,小说以伦敦旧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艰难的前半生,中段剧情为他坚持不懈的品格被人所赏识,小说后半段因为自己坚毅的品格而收获了完美的人生,与前文对比明显,告诉我们即使出生时环境恶劣,但只要保持善良,遵循本心,一定会获得幸福!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为我国文学作者所青睐,无论哪位文学大家,必少不了评判一番此书,他们将其称之为“红学”,《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描写了贾、史、薛、王四大家族的兴衰,着重刻画了各人物属于自己的深层人物形象,文章用大笔墨描绘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令人们所动容。
《巴黎圣母院》作者为法国作家雨果,此书为法国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被称为“法国之魂”,雨果借此小说来批判法国七月革命之后的资产阶级与宗教的腐朽,深刻的刻画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小说里可以说上层阶级的嘴脸很丑恶,而将下层劳苦人民刻画得特别高尚,略带阶级主义和作者本人的想法,其实当时是时代的发展,大势的所趋,底层人民必须坚强的反抗,坚强是因为没有软弱的权利。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又一成名代表作,人们常将其与《巴黎圣母院》做对比,笔者个人感觉如果二选一的话可以看《悲惨世界》,因为《巴黎圣母院》更注重刻画人性,让人难以理解,不容易看懂,而《悲惨世界》是以叙事的方式写小说,更容易看明白看懂,此书讲的主要是冉·阿让的一生,“悲惨世界”名为悲惨,实则写的是人性的光辉。。。。
《简·爱》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小说讲述了女孩简·爱在困境中成长,即使不门当户对,依然追求自己所爱之人的故事,刻画了女孩子对爱情的向往,对爱情的坚定。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第一部长篇小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被选入世界必读名录100之中,小说描写约翰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最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
《百年孤独》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其作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本书写的是布斯地亚一家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坎坷经历和马贡多这个小镇一百多年来从兴建、发展、鼎盛乃至消亡的历史,此书通过讲述一个家族的兴衰,反射出当时现代社会变迁,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与其说是“孤独”,倒不如说是“重复”,书中人物关系初读较为繁杂,但可以抽丝剥茧,慢慢发现,书中人物虽然各不相同,但仍然逃不出命运的重复。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所有的成年人,在成年之前,他们都是小孩。里面用一个个小小的且寓意深刻的故事,细腻地描绘了人性的善与恶,人世间的爱与包容,用童话故事赞扬了人性的光辉,希望人人都可以对人真诚,为人善良,笔者认为这本书是排名第一的原因是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所有的正能量,在看小王子的旅行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好像也是小王子,充满童心,不被二两白银而摧眉折腰,是啊,我曾经也是小孩,也希望如小王子一般活着,可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如今的童年早已一去不复返,当下的我们唯有积极地面对生活,只能再从书中去徜徉一番童年。
各位读者感觉哪本书更好?大家可以补充,抒发自己的想法。

十部伟大爱情小说、你看过几本?
《荆棘鸟(The Thorn Birds )》
柯琳麦克(Colleen McCullough )著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
艾米丽·勃朗特(Emily Brontë)著
《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 )》
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著
《真正的信徒(True Believers )》
尼古拉·斯巴克(Nicholas Sparks)著
《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
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著
《切萨皮克之蓝(Chesapeake Blue )》
诺拉·罗伯茨(Nora Roberts )著
《去日留痕(The Remains of the Day )》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著
《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 )》
托尔斯泰(Leo Tolstoy )著
《局外人(Outlander)》
戴安娜·加瓦尔东(Diana Gabaldon )著
《星语指路(Follow the Stars Home)》
卢安妮·莱思(Luanne Rice)著
史上最赞的十本硬科幻小说,你看过几本?转载
1. 《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1870)
最早的科幻小说中有许多是凡尔纳的作品(即便如此,科幻小说的术语要进入主流文化圈还需要60年)。《海底两万里》也许是他最具先见之明的作品,写到了潜艇战(在第一个核潜艇鹦鹉螺号之前还是天方夜谭)、水肺潜水甚至泰瑟枪。
2. 《时间机器》(H.G.,威尔士)
威尔士里在这本书里小小地抄袭了自己,这个同名机器的运行方式正是直接从威尔士在1988年出版的《顽固的亚尔古英雄( The Chronic Argonauts)》的一篇短篇故事借用而来。但是,这本1895年出版的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普及了时间旅行是可以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做到的想法,而不是在早期时间旅行的小说里所写的魔法。它对于思维空间里的时间旅行描述,预示了后来几十年物理学家之间研究理论时空机器的兴起。
3. 《我,机器人》(伊萨克·阿西莫夫,1950)
阿西莫夫实际上在1941年发明了「机器人学」这个词,这部短篇小说集奠定了他最有著名的文学创作:「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或者通过不作为让人类受到伤害。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所给的指令,除了可能会违反第一条定律的指令。机器人必须保护它自己,并且这种保护不能违反第一和第二定律)。尽管对于他的机器人的「正电子脑(positronic brains)」到底是如何工作的问题上,阿西莫夫含糊其辞。
4. 《冲击波骑士》(约翰·布鲁纳,1975)
这是第一部赛博朋克小说,写于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9年之前(甚至在「赛博朋克」这个词出现5年之前)。虽然它没有描写出一个霓虹闪烁般虚拟现实的网络空间,但是,在小说里的确有一个骇客在全球计算机网络上放了一个小东西——一个布鲁纳叫做「蠕虫」的自我复制程序。在1982年,Xerox PARC的研究员们发现了他们在分布式计算上的实际工作方式恰好与布鲁纳的科幻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到了1988年,第一个真正出现在早期互联网的蠕虫果然喜大普奔地钻进了数千台计算机里。
5. 《天堂的喷泉》(阿瑟·克拉克,1979)
故事设定在遥远的未来,星际文明的背景会将这部作品牢牢归入太空歌剧的范畴,不过,这位以前曾为TR写过科幻故事的作者已经完成过一本可以说是广义相对论和天体物理学初级读本的小说。许多行动发生在奇异的前工业革命世界,如果故事中的人物想要避免一场大灾难的话,就需要尽快发现某些先进物理学原理。
6. 《赛亭星》(C.J. Cherryh, 1988)
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严酷的星球,那里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关系恶劣。《赛亭星》的矛盾主线是推动克隆人超越基因复制品限制的尝试。故事中科学家通过创造类似的童年经历,试图塑造他们社会中最有价值公民的性格。通过这部作品,作者巧妙地探讨了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孰重孰轻的争论。
7. 《火星三部曲》(Kim Stanley Robinson, 1992-1996)
火星殖民开始于2026年,200年后结束,那时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类迈出了走进星际空间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着重描写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密切关注火星的地理环境,仿佛我们中的每个人都会登上这个红色星球一样。
8. 《钻石年代》 (Neal Stephenson, 1995)
尼尔?史蒂芬生(Neal Stephenson)出版于1995年的后电脑叛客小说。1996年雨果奖、轨迹奖、SF Chronicle奖得主,同年亚瑟?克拉克奖、普罗米修斯奖入围,1997年星云奖入围。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儿偶然获得有史以来最精密装置之一——一本智慧绘本书,这本神奇的教本能根据使用者的处境来撰写故事和提供协助,此外又意外成为外界的争夺轴心。在创造这本神奇的绘本以及孩子所处的整个世界过程中,作者借鉴了Eric Drexler的分子纳米技术观,微型机器会定期展现近似奇迹的(现象和功能)。
9. 《彩虹彼端》(Vernor Vinge,2006)
当我第一次读这本小说是,就作为本书核心内容的这种增强现实技术来说,将故事背景设置在2025年,乐观得不现实。互联网信息能覆盖网衣穿戴者周围的世界,人们都“穿”上了电脑,交流变得非常容易,可以在多重虚拟现实中生活。个人社交网络资料可能出现在他们的头边,一副完整景象能被投射到虚幻世界,这里,汽车或飞机上被画上怪物或龙。不过,现实世界的科技发展速度远比我预期的要快得多。
10. 《炽热》(Greg Egan,2008)
故事设定在遥远的未来,星际文明的背景会将这部作品牢牢归入太空歌剧的范畴,不过,这位以前曾为TR写过科幻故事的作者已经完成过一本可以说是广义相对论和天体物理学初级读本的小说。许多行动发生在奇异的前工业革命世界,如果故事中的人物想要避免一场大灾难的话,就需要尽快发现某些先进物理学原理。
这类小说是扎根于科学与技术的前沿地带(尽管它们有着不同程度的艺术成分),它们最能够激励科学家与工程师,去从事于特别项目,甚至是整个职业生涯。即使后来的历史证明了它完全脱离了事实,但是一部优秀的硬科幻小说会让你认为「这完全有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