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低门槛好书,超好读的大宋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6 21:37:17

阅读人数: 628

本文主题: 南宋历史书哪个最好

喜欢历史又怕很多书枯燥无味,充满学术性看不下去。这本书完全不用有这个担心,特别适合对历史感兴趣的初学者。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合起来300多年。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宋朝周边有辽国、金朝、西夏及蒙古等大小政权割据,连年征战。这三百年来也真的不消停,大宋皇帝也不轻松,应了赵匡胤那句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北宋 》》 》一个有意思的地方,让大宋朝与其他王朝不同。按照“父死子继,立嫡以长”原则,皇位一代一代往下传,但北宋第二任皇帝却是头任皇帝的弟弟。当初,我也是带着这份好奇,开始走进宋朝历史的。从宋太祖赵匡胤到宋太祖赵光义的皇位过渡,充满了悬疑,也成为历史的不解之谜。于是,北宋从宋太宗开始到徽钦二帝,都是赵光义家族这一脉。分别是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这期间发生了澶渊之盟、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以及靖康之耻等大事件。

南宋 》》 》历史真的神奇而充满变数。作为北宋劫难的幸存者,宋徽宗九儿子赵构建立南宋。但宋高宗赵构却没有福气将江山传给子孙。无后的赵构在赵匡胤子孙中寻找继承人,让大宋皇帝的血脉再度回到宋太祖这一脉。.接棒南宋皇位的是赵匡胤七世孙赵昚,也就是南宋第二任皇帝宋孝宗。此后分别是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帝、宋端宗、宋末帝。期间发生了诛灭秦桧、开禧北伐、贾似道专政,以及崖山之战等大事件。当读到陆秀夫背着年幼的小皇帝投海自尽时,真的被大宋悲壮的末路感到惋惜。大宋历史充满变数,这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这本《大宋300年》以宋朝18位皇帝为主线,讲述300多年的兴亡更替。作者用的是特别浅显的大白话,让对宋朝历史不了解的小白,可以轻松get到这段历史轮廓。

低门槛好书,超好读的大宋历史

满朝朱紫尽降臣!历史书不会告诉你,南宋末年究竟有多屈辱

在南宋末年,历史的舞台上出现了一位关键人物,他就是伯颜丞相吕将军。这位将军在攻陷江南的过程中,做出了不杀百姓的决定,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仁义。记得某一天,太皇后在宫中设宴,请众臣一同享用茶饭,朝中所有的文武官员齐聚一堂,个个都显得恭恭敬敬,仿佛臣子们已臣服于其之下。

这首传世之作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汪元量所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当时官员腐败无能的讽刺。面对着如潮水般涌向临安的蒙元大军,朝堂之上的文官武将们却纷纷选择了逃跑,留下的只是空荡荡的厅堂,冷落无比,最终他们低头屈膝,如同亡国之君,主动献上降表,成了似是而非的臣子!在这时,太后谢道清满腔悲痛,怒气冲天地发布了一道榜文:“我朝已有三百余载,始终以礼待士夫。然而,我与之后的君主经历数次国家危机,而尔等小大臣却未曾有任何人出言相救,难道我对你们有何愧疚?”这道榜文如同利剑,刺痛了那些口口声声敬仁爱国的官员,却依旧无力挽回南宋的崩溃命运。

转眼间,到了1275年,战局急转直下,张世杰和孙虎臣所率领的水师大军在战场上惨遭元军的重创,大量的战船不幸落入敌手,八十余艘大型战舰和七百多艘小型战舰被俘获,南宋的战斗力量被彻底击垮,出现了“自此宋人不复能军”的悲惨局面。不久后的十月,伯颜指挥三路大军开始进攻临安,而到了11月的初期,四安镇顷刻间失守,紧接着常州粮尽,城破之际,宋军奋勇抗敌,却代价惨重,军民被元军无情屠戮,场面惨不忍睹。

随着时间的推移,独松关于11月23日陷落,临安的防线彻底被打破,随着元军如潮水般涌来,南宋的统治如同垂危之树,摇摇欲坠。进入12月,谢太后命陆秀夫走上了前往元军驻扎地求和的道路,原本恳请纳币称臣,但伯颜坚持要求南宋如同五代吴越国一般,干脆直接投降。

进入1276年,谢太后再度派人前往求和,愿意以臣子身份取得和平。初三之日,嘉兴城投降,伯颜在临安的西边集结了三路大军,文天祥则提出带着皇帝的两个弟弟,吉王和信王,偷偷逃往福建或广东地区。经过多番争论,太后最终在宗室的恳求下同意了这个计划。

随着时间的流逝,伯颜的军队已经逼近临安,1月18日,他在距离临安不到三十公里的皋亭山停驻。此刻,谢道清意识到大势已去,向伯颜递交了投降表文:“谨奉太皇太后之命,愿削去帝号,将两浙、福建、江东及湖南、二广、两淮、四川等地的州郡,悉数上报给圣朝,为宗社生灵祈哀请命!”在这个满怀无奈与绝望的时刻,南宋的皇权已如风中残烛般摇摇欲坠。

到了3月份,伯颜终于率领军队踏入临安,宣读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诏书,迅速掌控了南宋皇室,并将他们押解回大都,从此南宋的历史宣告结束。这场持续了336年的大宋王朝,经历了从陈桥兵变的辉煌到最后的沦陷,充满了讽刺的悲剧!那些曾经口口声声捍卫仁义道德的士大夫们,在这个时刻却如同仓皇而逃的鸟兽,最终沦为降臣。即便如此,谢太后在心中强烈的悲愤仍在:“我朝对士大夫以礼相待,何曾有负于你们呢?”这句话、这段历史,仿佛成了对那个时代官员们厚颜无耻的最强有力的控诉。

义旨之争(南宋科举规范之折冲)/海外中国思想史研究前沿译丛手机当当网

义旨之争(南宋科举规范之折冲)/海外中国思想史研究前沿译丛-图书-手机当当网

魏希德(Hilde De Weerdt),比利时 汉学家,欧美学界研究中国宋代历史方面的杰出学者。她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并且是加州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多所 大学的访问学者。现在在荷兰的莱顿大学历史系担任正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政治文化,比较历史学等。

Copyright 2014 m.dangdang.com

[2025-08-12 15:24:21]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