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张金山评书说史获好评刘兰芳建议爱徒降语速

更新时间: 2025-09-07 21:14:21

阅读人数: 637

本文主题: 历史评书有哪些好的

本报讯(记者田超)北京故事广播改版的文史类节目《读史有学问》被听众称为广播版的《百家讲坛》。昨天,节目主播张金山透露,他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的徒弟,在做这档节目时得到了老师不少指教。

《读史有学问》设立于2009年,今年改版最大的变动就是邀请到评书名家张金山加盟。张金山结合传统评书艺术的特点,把枯燥的历史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受到听众的好评。到目前已经录制播出了《中国历史上的富商巨贾》《力挽狂澜的文臣武将》《中国历史上的游侠豪杰》等系列。

张金山表示,现在评书行业不景气,各大电视台早都撤下了评书节目,在电台播纯粹的传统评书听众也不多,所以就跟栏目组商量做一个以评书形式讲历史故事的节目。张金山坦言,刚开始录节目时很不适应,自己的节奏跟电台节目有点不合拍,后来多亏老师刘兰芳给予了指点。他说:“刘老师说把评书中丰富的语言元素运用到节目中没问题,但说话时语调应该降慢一些,让观众有个反应时间,尽量把高低音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高音不能太高,不能过于追求抑扬顿挫。”

对于评书界的现状,张金山说:“相声界还有郭德纲 ,我们评书界能够拿出手的青年演员太少,年龄断层是个不争的事实。”他表示,作为年轻一辈的评书艺人,一直在探寻评书艺术的出路。张金山透露,目前正在录制传统评书《西汉》中有关“鸿门宴”的段落,希望观众在看电影的同时也多关注下传统艺术。

张金山评书说史获好评刘兰芳建议爱徒降语速

寻找最燃青年教师

你想到的是什么?默然无言的旧物,尘封泛黄的档案,还是刻板迂腐的说教学究?武汉市第三中 学历史老师朱宝骏的课堂,可能会改变你对历史的“成见”,让你体会到历史的鲜活。

历史是什么?面对每一届新同学,朱宝骏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分享对历史的认知。“历史是故事。因为在汉语中,故,有古、旧之意,‘故事’一词,不就是古事、旧事、以前的事么?而在英语中,‘history’一词,不是也带有故事‘story’的意蕴么?”朱宝骏说,这样的引导能够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兴趣,“历史老师要善于讲故事,善于讲好故事。”如何讲好历史故事呢?他想到了评书。

“评书是历史悠久的曲艺形式,以讲故事刻画人物为表演手段,吸引观众。在历史课上讲评书,学生一定爱听。”朱宝骏幼年时期,通过接触评书艺术泰斗田连元先生的作品,领略到了评书艺术的独特魅力。中小学时期,有过登台表演的经历。从教后,曾有幸得到武汉说唱团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他结合课堂实践,探索了服务于历史教学的“微评书”,根据课程内容,借助评书的部分表达方式,讲述一段三至五分钟的历史故事,声情并茂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结论。在武汉市第十四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中,朱老师用“微评书”讲述朝鲜战争志愿军飞行员韩德彩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的故事,获得中学组综合展示第一名。

▲朱宝骏老师获得中学组综合展示第一名

“听朱老先生(笑)授课,好不快哉!众门生皆喜之。”学生们用古白话评价朱老师的微评书。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朱老师的课爱上了历史,成为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历史专业的学生。他也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们都亲切地叫他“宝骏”“宝骏哥”。“极富专业底蕴,极富教学智慧,极受学生欢迎。”校长刘平华这样评价朱老师。

历史,毕竟与现代社会有着不可穿越的时空距离。对于阅历甚少的高中学生来说,难以感知和理解久远年代的人物、世情和物件。所幸,现代信息技术为高中历史课堂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朱宝骏会根据课程内容,邀请学生一同备课,指导他们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微课,将文字史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做多角度的集中呈现。有时还辅以模型一类的教具,比如讲武汉抗战史时,他和学生搬出一架架战斗机模型,将史事娓娓道来,使简略抽象的课程内容化为鲜活生动易于感知的历史映像。

▲朱宝骏老师借助模型给学生上课

朱宝骏制作的课件、微课等作品,在湖北省、武汉市教育教学信息化比赛等赛事中获一等奖多项,并入选武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他参编《中华文化辞典(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主编《国学精华读本·孙子兵法》(崇文书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朱宝骏认为,高中历史教学既在课堂之内,也在课堂之外,学习历史,既要研读文本、史料,更要亲赴实地,走进历史现场。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暨辛亥革命105周年。朱宝骏应香港国民教育学会主席梁炳华之邀,带领学生参访了与孙中山渊源极深的香港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基督教宣道会宣基中学等名校,香港本地历史遗迹。与香港历史学者,大、中学师生就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武汉-香港乡土史、“一带一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分享。

▲朱宝骏老师偕学生游学香港大学

“武汉,是历史文化名城,尤其自明清至近代以来,是中国内地最重要的都会,是无数著名历史人物表演大戏的舞台。”“曾侯乙墓和明梁庄王墓文物、中山舰和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会址,武汉有着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和史迹资源。”说起武汉的地方历史、人文掌故,土生土长的朱宝骏如数家珍,兴奋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对于武汉的博物馆资源和史迹资源,本地历史教师应当做最大限度的运用,要开辟历史学科的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历史现场,还历史以鲜活、还学生以历史的真实感。

“寻找最燃青年教师”活动暑期持续进行中,欢迎继续推荐。

(1)年龄在40周岁(含)以下的武汉市中小学(含中职学校)、幼儿园在职教师。

(2)师德高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四有”标准,践行“四个统一”,做好“四个引路人”,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职期间,没有体罚学生、有偿家教等违规行为,未发生学生安全事故。敬业奉献,勤于教书育人,乐于耕耘在三尺讲台。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受到学生尊重和喜爱。

(3)业务能力强。教育教学观念先进,教学态度认真严谨,教学效果好,在市、区范围的教师中具有一定的榜样作用。在学生思想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有比较突出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

(4)有活力、有突破、有创新。在教育工作中有新的思考、新的做法、新的成果,传播教育“正能量”。

各区教育局、学校择优推荐候选教师,简要介绍教师事迹,将相关材料提供给长江日报。读者可以给“超级云课堂”微信公众号发送消息推荐。也欢迎各位老师自荐。推荐材料可发送至邮箱:514382372@qq.com。

如果你身边也有难得一见的好老师,

听评书,知历史

读过作家张大春的《春灯公子》后,被书中的历史故事以评书的形式所折服。听说张大春的第二部《战夏阳》出版了,我马上买来一本,先睹为快。

作者是在汇集一套传奇笔记材料小说集,是以“春、夏、秋、冬”为系列的四部曲。还是延续了前作中娴熟之极的却不失当代感的书场叙事技艺,作者张大春还是化身成说书人,带领读者仿佛回到古中国热闹的说书现场、幽邃的故事秘林,一窥其堂奥。这本书讲的是古代官场与科场的怪状、丑态与糗态,这次的视角却从广袤幽邃的江湖林野、众声喧哗的市井书肆,转而关注到庙堂之上、塾宫之中了。取材于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野史轶闻。清朝时期的社会状况是由于清朝几百年的封建垄断统治,腐败现象横生,笔记小说触及相当广阔的社会层面,上自部堂督抚,下至三教九流,,书中对于清朝官吏的庸懦畏葸,也有相当生动的刻画。

这本书中描绘了一幅大清帝国的社会图景,并对由于朝廷官员的腐败而导致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用辛辣的笔触,大胆地刻画出当时社会的众生相。也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学子到权势阶层发展成功后的姿态,古代官场与科场怪现状,耐人寻味

这里的故事笔记,被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来,他在叙事中,用嬉笑怒骂辛辣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着力刻画了那些义士的义骨侠肠,彼此间肝胆相照的深情厚谊,他们最后的结局则反映了清朝

这本书还是秉承了中国古典笔记小说的传统,并具有现代小说叙事的艺术格调。这些笔记小说突出地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笔锋凌厉,庄谐杂陈,辛辣有兴味。人物描写如行云流水般,万千的意态,寥寥数笔,跃然纸上。笔记小说叙事,在评书小说上是别开生面的,故事贯穿始终。

作者张大春是华语小说家。生于台湾,祖籍山东济南。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著作等身,曾获多项华语文学奖项。代表作《聆听父亲》《文章自在》《大唐李白》《城邦暴力团》《小说稗类》《公寓导游》《四喜忧国》等。

张大春以说书人的方式,为读者讲述这些动人的故事,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绪返回到那像风像雨又像风的特定的历史年代,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知识的渊博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古代的人不像现在的文化生活丰富,听书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茶余饭后到茶馆听一段评书,是那个时代的众生相。如今,张大春将我们带入了评书现场,确实是美好的听评书体验。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