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乌托邦史诗三部曲(你不曾想象过的少年科幻历险小说)
少年乌托邦史诗三部曲(你不曾想象过的少年科幻历险小说)
如果整个世界荒芜破败,如果新的世界由你来着手建造,十几岁的少年们,你们会用如何的智慧与勇气,去开启一段惊心动魄的孤岛历险? 深受法国中学生喜爱的青少年文学家伊夫•格勒韦,书写的是一部奇特的科幻历险小说。为了成全少年的心事与理想,他花费了八年的时间,将现实世界打碎,而把另一个虚构的世界打造得细节丰满、惊险刺激,供追梦的少年驱赶想象力,无限驰骋。 一、宏大的叙事场面,丰富、刺激的故事元素 末日、神话、战争、游戏、密码……融合多种流行元素的“逃离岛”三部曲,是一套风靡法国校园的少年历险传奇故事,分为《冲出迷屋》《禁岛真相》与《米托世界》。本着扎实的写作功底与细致绝妙的想象力,作者格勒韦打造了一个宏大的幻想世界,并且娴熟地驾驭着故事的主线,使得这三部书成为一个结构严谨、逻辑缜密的整体,共同讲述着主人公米托悬念迭起、精彩绝伦的历险故事。贯穿这三部书的是同一个迷局:以解密天才米托为首的64个少年,为何被洗刷了记忆,进而囚困到这个孤岛上来的,他们又要怎样才能逃离这种困境?这个问题的答案被重重迷雾笼罩,一系列的神秘事件也因之发生:会在半夜裂开的床,床上消失无踪的孩子,长有畸形嘴脸的“怪物”士兵,用同样的字母拼成不同名字的断耳,来历不明、身份诡异的巫师,失散的姐弟……那些闻所未闻的竞技游戏,闯关式的一次次历险,那些散发出异味的紧锁的门,十位数字密码保护的文件夹,紧守着一个又一个的秘密…… 与世隔绝的小岛,仿佛自成一个小世界,像一个满怀秘密、派系复杂的王国,各方势力为了不明朗的未来,拼死对抗。作者在叙述中,巧妙地融进了古罗马历史与神话的元素,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层次和色彩。古罗马神话的主神朱庇特、战神玛斯,被狼乳养育大的兄弟,辉煌的罗马帝国那一个个显赫的君主……这些若隐若现的线索哪一条才最接近最终的答案? 米托带领着三个伙伴,要拯救全部64个孩子脱离困境。四个少年对抗整个岛,直至整个世界的邪恶势力,这是怎样一场力量悬殊的搏斗。从米托夜晚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读者便和他一起,踏上了这条危机四伏、生死未卜的历险之路。路的尽头是什么,能否安全到达想要的目的地?不到最后一刻,一切都是未知数…… 二、忠贞的友谊,残忍的真相,最后的“希望之光” 格勒韦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加上从事教师职业多年,他有着丰富的跟青少年打交道的经验,深谙少年的心理特征。他笔下的少年,尽管身处困境,被蒙蔽,被洗脑,却仍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着坚韧的、让人过目难忘的个性。深沉稳重、善于逻辑思维的米托,温和敦厚、长于组织管理的克洛迪于斯,“胆小鬼”马库斯,小迷糊奥克塔维斯,以及有勇有谋、孩子中的“战神”蒂杜斯。在恺撒严密的监视和高压之下,米托和伙伴们之间秘密地结下了兄弟般的生死情谊,彼此之间以命相护。为了营救马库斯,已经逃出迷屋的米托不惜重回险境,直面邪恶势力的头领;小迷糊奥克塔维斯总是受到三个伙伴周密的保护;宽厚的克洛迪于斯,永远给人温和的安全感;不管身处怎样的绝境,克洛迪于斯、马库斯、奥克塔维斯和米托之间,从来不曾互相猜忌,永远保有最纯洁坚贞的信任。少年间铿锵有力的情谊让人动容。 四个少年,在艰险之中,顽强地守卫着对美好未来的信念,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地方,容得下他们的渴望和梦想。可惜真相超乎想象的残忍。三部书从“迷屋”到“禁岛”再到“世界”,我们跟随着主人公懵懂的视角,仿佛天地初开一样,一点点拓宽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然而谁能预料到,整个世界会如此荒芜破败,亲情被艰难的生存环境挤压得支离破碎。谁能相信,一切悲剧的始作俑者居然是自己至亲的家人?少年的心境,不断地经受着痛苦的磨砺,读者最终看到的,是主人公越挫越勇的顽强的生长力——他们才是这个破败的世界最后的“希望之光”。 从这部小说中,我们能看到一个孩子带领一群孩子的成长历程、寻找自我的历程。但是,作者的用意并不仅仅是在孩子的成长,而是在成长之外,还探讨了更深层次、更丰富的内容。正是这样的用意,使得我们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还能进行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思考。也正是这样的用意,才使得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历险小说。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也在参与一场全新的认知的历险,获取一个看待世界的新鲜角度。 这是一部我们年少时应该及早阅读的书。等我们成年之后,对这个世界有更多更深的认识之后,你还会再想起这部书,还能在现实中看到这部书的影子。

索亚历险记
作者:【美】马克·吐温,桂裕芳
授权方: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充满童趣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镇上,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不堪束缚、追求自由,厌恶枯燥的功课和刻板庸俗的生活环境,梦想着过海盗式的冒险生活。 在一次意外中他和他的好朋友哈克贝利目击了一桩杀人命案,并最终战胜了恐惧,勇敢地站出来揭发了凶残的犯罪人,保护了无辜遭殃的镇民们。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凭自己的聪明机智破解了强盗们的藏宝之谜,并最终找到了宝藏,赢得了镇民的赞赏与敬佩。
您的帐号因发表不适宜的言论,评论已被禁止。如有任何问题请邮件至reader@188.com反馈给我们。谢谢~
从现实抵达历史的历险读迟子建小说《白釉黑花罐与碑桥》
作家迟子建多年来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迄今出版有上百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单行本,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日等十多国文字,在海外出版。迟子建的小说总会带给人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这大概是高明的作家的一种特性,而这种特性要在一个作家的绝大多数作品中体现,就显得委实不易。
《白釉黑花罐与碑桥》是迟子建近年创作的一部优秀中篇小说,一经发表便好评如潮。小说融魔幻现实主义与历史现实主义为一体,在对历史事件的重新编织,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中,兼具悲情与浪漫主义色彩。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爱好收藏和旅游,喜欢冒险的人,一次到黑龙江依兰县,在夜间漂流巴兰河时遇险。落水后在逼真的梦境里,“我”遇到了窑工和渔人,听他们讲述了他们的远祖与“靖康之难”后幽居于此的宋徽宗的往事。小说构思奇妙,以游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文字,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通过艺术地构建宋徽宗的一段北地生活史,抵达一个亡国之君,同时也是一位天才艺术家的精神世界。
从结构上看,《白釉黑花罐与碑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楔子”“上半夜:白釉黑花罐”“下半夜:碑桥”“还是楔子”。一头一尾两个部分是现实的叙事,讲述了“我”的生活现状,夜晚漂流遇险,以及获救后与大货车司机王骏一起安置受伤的“长脖老等”(苍鹭)等故事,而这些不过是小说的引子与故事的后续交待。中间两个部分是梦境中的内容,是小说的主体,在那清晰无比的梦境里,“我在上半夜看到了精妙绝伦的白釉黑花罐,在下半夜听到了凄美的碑桥故事”。
历史上的宋徽宗赵佶与南唐后主李煜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治国无能的人,都是亡国之君,又都是极具艺术天赋的高人。宋徽宗还和明英宗朱祁镇一样,都是被俘的皇帝。不过,宋徽宗没有明英宗幸运,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俘后得以返回,并在后来的“夺门之变”中将自己的弟弟朱祁钰赶下皇帝宝座,复辟成功,宋徽宗则和儿子宋钦宗赵桓一起被押往北地,父子二人最终都死在依兰县城西北部的五国城。《白釉黑花罐与碑桥》正是在这一史实的基础上,以瑰丽奇异的想象力,抵达宋徽宗的心灵秘境,艺术地为历史人物的遭遇“安排”了另一种可能。民间传说金人对被俘的徽钦二帝,从身体到精神上进行了百般凌辱,说他们被投放到窨井中,成语“坐井观天”正是由此而来;甚至说宋徽宗去世后,遗体被金人拿来熬油点灯。作家迟子建显然不愿相信这样残忍的事,她借窑工之口说:“要说金人对徽钦二帝也算优待,虽然他们失去自由,但吃喝不用愁,也有杂役侍奉着。”这是一种善良的揣测,她以一场重构式的文字历险,在残酷的战争背后发现残存的人性之光,而历史的真实今天的人们已不得而知,在文学面前,它成为了一种陪衬。
“好看”的小说首先要充分调动读者读下去的欲望。《白釉黑花罐与碑桥》正是这样,故事里面套着故事,从现实到历史,又从历史回到现实,让人想要一口气读完。因为“我”拥有文物方面的专业才能,对历史知识的熟知,以及那一份时时按捺不住的好奇心,所以三次前往徽钦二帝曾经被囚禁的依兰县。那只白釉黑花罐,“我”曾在阿城乡下一户人家见到过,又出现在“我”的梦境中,演绎了一个悲凄的故事,后来在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拍的长脖老等的照片中,竟然再次见到。这只白釉黑花罐的制作者是窑工的远祖,一位身怀绝技的匠人,同时也是宋徽宗不为人知的没有纳入宗室的儿子。他跟随亡国后的徽钦二帝来到五国城,后来宋徽宗将自己掉落的几颗牙齿交给他,要他磨成粉末,在施釉时兑进去,烧制一只白釉黑花罐。宋徽宗叮嘱他要守护好这只罐子,如果骨头难以还乡的话,有朝一日这只罐子回到汴京,也算归乡了。由此,一件稀世珍宝诞生了,并被几十代人暗暗保护。而另一个故事中的碑桥,表现的是宋徽宗囚禁生活中的另一面。宋徽宗得到女真人舒氏父女的帮助,在一块可做墓碑的青石上雕刻了一件作品,完工后不忘在青石背面刻上一个瘦金体的“佶”字。在完成这件作品期间,舒氏为宋徽宗制作桦树皮纸,采集彩色石头研磨天然颜料,送他鱼皮窗纸,让宋徽宗那颗早已死去的心倏然颤动,竟然对舒氏暗生爱意。最终,这块青石却在清代被人用来做了巴兰河上一座桥的桥墩,“我”夜漂时正是撞上这个桥墩失去了知觉。迟子建借渔人之口,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
《白釉黑花罐与碑桥》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氛,两件宝物由来、存世的过程,在昏昏沉沉的梦境中清晰无比地呈现,却每到关键之处就戛然而止,让读者去领悟、去揭示呼之欲出的答案。整部小说弥漫着一股浸入骨髓的寒意,窑工和渔人火光中青色的脸,冷冷的话语,犀利而充满杀气的眼神,怪异的碗和鱼,加上月夜荒野的环境,让人不寒而栗。同时,小说对人心与人性的抒写,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入木三分。“我”所遭遇的前任妻子的背叛、现任妻子的自私,文物贩子的信口开河,山庄老板的冷漠无情,保安的无知任性,让人心寒、心惊、心痛;所幸,世间还有古道热肠的大货车司机王骏夫妇,还有以德报怨、颇具灵性的长脖老等,让人看到光和热。
一部小说无法写尽岁月沧桑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但是一部好的小说却能在岁月沧桑、悲欢离合中让人读懂“人世间”三字。从这层意义上说,迟子建做到了,《白釉黑花罐与碑桥》不失为一部这样的作品。
相关资讯
下篇:番茄不放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