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原创《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算不算词的巅峰?

更新时间: 2025-09-09 15:53:55

阅读人数: 619

本文主题: 听三国演义完整版语音版免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看到这首词,不知有多少人脑中会立刻脑补这个画面:滚滚巨浪中,伴随着杨洪基大叔浑厚的歌声,飘过慈眉善目的刘备、摇着羽扇的诸葛亮、面具狰狞的张飞……

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并非罗贯中所作,而是出自明代杨慎的《廿一史弹词》,后来被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放到卷首作为开篇词。《廿一史弹词》被誉为“后世弹词之祖”,全是浅近通俗的文言,这首就是其中的第三段《说秦汉·临江仙》。

这首词的基调既慷慨悲壮,又旷达洒脱,由于《三国演义》小说和电视剧的加成,在中国的传播度是家喻户晓的存在,有粉丝声称,这首词是宋代以后第一。

那么,这首《临江仙》算不算词的巅峰?

从文学意义来说,这首词实在是……一般。

杨慎是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博览群书,写过无数诗词曲,但是后人对他评价不高:“丽以淫”、“用修小令,时杂曲语,令读者气短”,总体来说,他排不进明代词人前三。再者,明词的水平本来就低,甚至位于清代之下。

杨慎的《廿一史弹词》,总体看是走俗文学的路子,都一个模子。比如第一段《总说·西江月》:“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第二段《说三代· 南乡子》:“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赚得英雄头似雪,功名。虎啸龙吟几战争。一枕梦魂惊,落叶西风别唤声。谁弱谁强多罢手,伤情。打入渔樵话里听。”

你会发现,古今,成败,青山,渔樵,几乎是杨慎的流水线词汇。

比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套用杜甫的“不尽长江滚滚来”,“浪花淘尽英雄”套用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套用陈与义的“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和苏轼、辛弃疾、李煜、李清照的无数千古绝唱比起来,这首有“陈词滥调”之嫌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根本排不上号。

但是,从社会传播度来看,这首词就牛了,说是巅峰也没错。

全世界,喜欢《三国演义》的人有多少,熟悉这首词的人就有多少。加上这首词本身气势豪迈洒脱,词句通俗,琅琅上口,更是为民间喜闻乐见。

事实上,文学家的评价和老百姓的口碑,很多时候是两回事。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凡是有华人处,妇孺皆会背诵,但文学史上提到最能体现李白才情的代表作,肯定不会是这首。

原创《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算不算词的巅峰?

原创为何《新三国》奇葩剧情那么多?编剧连《三国演义》都没看全

在改编自小说的影视作品里,往往会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导演或编剧,自认为该小说哪里哪里不行,然后自己脑补加了一大堆戏进去,结果出来后的效果非常差,甚至成为观众嘴里的笑柄。

这次要讲到的《新三国》就是这么一回事。

这部剧其实也说过不少次了,老赛之前的看法是说把这剧当成纯粹的“娱乐同人剧”看,还是不错的,毕竟能让大家发笑。

但没想到,即使都给足这剧面子了,却还总有的拥护者,非要摆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还说什么编剧没看过三国演义这事只有傻瓜才会信,然后又各种无脑吹捧。

既然一些人不愿意承认《新三国》的档次顶多就是个娱乐剧,那就让咱们来看看这电视剧的吃相到底有多难看吧。

首先,编剧朱苏进自己就在采访里明确地表示,自己看《三国演义》都没有看全,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了,反而看连环画很有滋味。

有的人会说他只是没看全不是没看过,然而就他都说“看不下去”的样子,你觉得这编剧还能记得住多少细节?你看一本看不下去的书难道还会去记住它的所有内容?更别说他自己都表示“记不太清了”。

当然,不是说你书没看完就不能当三国剧的编剧,但你最多只能当个以三国为题材的剧集编剧,而不是《三国演义》的编剧。

有拥护者可能又会说,2010年的这剧名叫《三国》,不是《三国演义》,后来大家为了区别1994版的才叫它《新三国》,跟小说无关。

红圈里打着的是什么?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包括编剧自己的采访里,都表示这剧就是改编自《三国演义。

说《新三国》跟《三国演义》小说没关系,那是自欺欺人。

但就上面所说的,这编剧连书都没看完,那这剧情怎么编?

很简单,脑补,罗贯中就一写小说的,哪有他懂三国。

于是整部剧里都能看到很多简直莫名其妙的原创剧情。

比如,赤壁之战,诸葛亮借风完毕,周瑜派人追杀,这个时候出来救走他的却是周瑜的夫人小乔。

这还不止,在马车上,两人温情地互相问答,互相关心,眼神里的爱意表露无遗。

之后回到营地,周瑜举剑质问小乔,小乔就眼泪汪汪地各种解释,最后周瑜就把小乔赶走。

表达小乔水性杨花,表达诸葛亮喜欢给人发绿帽子?

表达意气风发的美周郎头顶一片绿色草原?

哦对了,毕竟编剧自己就曾经说过,只要这剧“精彩”,你骂他家人都行。

除此以外,还有诸如关羽张飞逼宫诸葛亮,司马懿如来神掌拍死曹真等等,这些雷人的原创情节实在太多了,完全数不过来。

细节是什么?就是台词、常识以及服装等等。

台词就不用说了,《新三国》里台词堪称天雷滚滚,随便拿一句出来都是梗,最搞笑的是曹操对刘备说,我跟你是相敬如宾啊。

相敬如宾是什么意思?是用来形容夫妻关系的。

常识方面,咱们不说什么比如东汉天下分多少州,曹操又占据了几个这些了,这些没看过三国的观众应该也不清楚,咱们来说一些大家都懂的。

整部剧里,一旦为了渲染危机感,就肯定是XX大军在几天之内就要进攻许昌了。

许昌在哪里?大家都知道是现在河南省内。

然后剧里要进攻许昌的大军从哪里出发的呢?

西凉(甘肃)、江东(福建)、汉中(四川)。

汉末时代出现飞机了吗?如果没有,只能解释许昌周围有虫洞,不然隔着一两个省的距离还是古代行军,几天就到许昌了而且还能无视整个国家一切边防军队直捣黄龙。

其他的常识地理错误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徐州东面的袁术(徐州东面是大海,袁术原来去当东海龙王了)跟台词一样,要数的话简直数不过来。

不但剧本、剧集细节编剧喜欢脑补,即便是三国人物他也很喜欢加戏。

《三国演义》的张飞是什么样的?豪气万千,脾气虽然暴躁,但也会用计,粗中有细,对待服气的人就一辈子服气,不爽的人就是不爽。

《三国志》历史上的张飞呢?“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对待有才能的人非常恭敬但看不起没能力的人,会画美人画,也会书法,是有一定文化学识的将军。

张嘴闭嘴捅人家一万个透明窟窿,智力低下到非正常人。

嫉妒心极重,先前诸葛亮已经施展了本事让他见识到了,嘴巴上说佩服,后来一有机会就给诸葛亮脸色看,还要诬陷他谋反。

内心极度腹黑,因为庞统表面上不愿意侍奉刘备,就想下手将他杀死。

目无军纪,关羽放走曹操违反军令状,第一时间跳出来说他是我二哥谁敢动他老子就杀谁。

这张飞不管是跟小说还是历史的形象都完全不沾边,这就是编剧脑补出来的张三爷。

其他角色失衡的还有很多很多,受气包诸葛亮+周瑜二人组,喜欢随地小便的曹操等等。

剧本、细节、角色都如此糟糕的《新三国》,编剧还在自己的小说封面表示:

哪里来的勇气?大概就是那群非要把这剧捧上天的粉丝给的吧。

不可否认,《新三国》有个别角色,个别情节拍得还是不错的,但从整部剧的角度来看,这极小的亮点不足以掩盖那巨大的缺陷。

所以它最高也只是一部还可以的娱乐剧,一些人非要把它的定位再捧高,那真的可发一笑。

原创经历过合著《水浒传》的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时是否得心应手

四大名著之中,关系最紧密的两部著作莫过于《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了,在史学界一般都认为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而《水浒传》也是施耐庵与罗贯中两人合作的成果,而罗贯中在获得写作《水浒传》的经验之后,又自己独立完成了《三国演义》的作品。

因为两部书基本上可以算作是一个作者或者说一个流派的作品,所以在一些细节描写和人物塑造上难免会有一些雷同之处,毕竟两部作品描绘的人物太多了,所以有一些类似也很正常,就像与《水浒传》没什么关系的《西游记》还有相似人物呢,更何况联系紧密的《三国演义》。

从成书的时间节点上来看,是《水浒传》在前而《三国演义》在后,从描写的历史年代上来看是《三国演义》在前而《水浒传》在后,由于两部作品都是对一些民间传说的整理加工,这不禁让人想到一个问题,二者究竟是谁模仿谁?

像有一些是直接的模仿,在原著中直接不加掩饰就能看出来,比如大刀关胜就自称是关羽的后代,而美髯公朱仝也是模仿关羽的达人。

还有小温侯吕方一听外号就是模仿吕布,而碰巧的是赛仁贵郭盛居然装备兵器与吕方一样,结果二人相斗不分高低,以至于兵器方天画戟上的红缨纠缠在一起,最后还是花荣神射将二人分开。

还有一些虽然明面上看起来不相关,但是你细一琢磨就是一般人物,比如说豹子头林冲,他像哪位《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呢?很多人都想象不到,张飞!

为什么这么说呢?可能许多人觉得二者的形象根本不像啊,一个憋憋屈屈,一个性如炸雷,怎么会是类似呢?那是因为电视剧的演员选择上有些误导了大家。

林冲在书上的描写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所以外号叫做豹子头;而张飞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还有《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明明是在乱世中有争霸天下之心的枭雄,却被描绘成仁义过人的君子,这与心狠手辣的呼保义宋江多么相似啊,而且宋江也叫做孝义黑三郎,就是这么孝义两全的黑三郎,上山没多久就用计逼死了原来的大哥晁盖。

晁盖力邀宋江上山,没想到却邀来了自己的催命符,宋江开始不让晁盖去征战立功,到后来宋江征战之中收服的将领全归他了,晁盖没办法到最后不得不去啃最难惹的曾头市,最后死于冷箭之下,原本晁盖是说谁能替他报仇便为梁山之主,结果后来虽然卢俊义抓住了史文恭他也不敢做梁山之主,梁山仍然是宋江的天下。

刘备也是如此,开始要名声没占刘表的地方,后来忍不住了开始拿刘琦当挡箭牌,而最后取西川时连挡箭牌都顾不上要了,这也是最后人心不稳,邓艾只率两千大军进入成都蜀国就投降的根本原因。

不过可能是有了《水浒传》的历练吧,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写作中,计谋之类的刻画明显比《水浒传》有所提高,人物形象也更丰满,这也使我们能够更好的记住那些英雄形象,比如三碗不过岗的武松、风雪山神庙的林冲、拳打镇关西的鲁达;还有怒鞭督邮的张飞、温酒斩华雄的关羽、血战长阪坡的赵云等等。

标签: 廿一史弹词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