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学子要把南京大屠杀历史讲给全世界同龄人听!
参观纪念馆、听历史学家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动手做“紫金草”、看纪录片《幸存者 见证南京1937》……日前,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21名应届高中毕业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为期三天的“2017南京紫金草国际和平学院第二期交流活动”。
参加“2017南京紫金草国际和平学院第二期开学仪式”的南外学子
已分别被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格林奈尔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录取
本周一(8月7日)上午8点半,南外学子们来到纪念馆。大家首先参观了临时展厅和“万人坑”遗址,通过图文和实物切实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周海燕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吴先斌 ,以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负责人刘成
张生教授,同时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
南京当时被认为是中国抗日的堡垒。松井石根认为必须占领南京,才能摧毁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为什么会发生大屠杀呢?张生教授说,这是因为在日本军队内部,有大屠杀命令。
南大新传院教授、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周海燕 说,“不管是塑造自己的民族认同,还是文化认同,都需要集体记忆来支撑。 战争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博物馆给你情感共鸣,给你历史入口。 让我们反思过去那段历史,从参观入手,最后得出属于自己思考的、独立的判断
吴先斌则以《一个人的博物馆》的视角,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2015年10月前往日本宫崎讨石的经历。 “和平的文化需要年轻人是世界长久和平的建设者,和平只能通过非暴力方式获得。
除专家讲座外,学生们还通过自己 动手制作“紫金草”等方式来感知历史,体悟和平 紫金草国际和平学院项目组成员刘红艳告诉学霸们,南京人熟知的二月兰,也叫“紫金草”。当年日本有一个军医,将紫金草种子带到日本国内,传播和平理念。
被日本早稻田大学录取的王靖如和傅则正
王靖如和傅则正两位同学同被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录取,他们将于下月前往日本求学。两人不仅学习棒,手工也做得出彩。 想借着读书的机会,去了解日本人到底是怎样想的。“我也会把我这次参加交流活动的感想告诉那边的同龄人,听听他们怎么说。
昨天下午,南外学子们冒雨参观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进门后,右手边一整面墙上,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老人的照片,给大家带来强烈的心理震撼。
南外学子走访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实地“触摸”历史
经过两天时间的学习走访,今天上午,这些南外学子在纪念馆学术报告厅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恰好,来自香港十多所高校的数十名大学生也来到纪念馆参观。大家坐下来,进行了一次难忘的交流。
南外学子和香港大学生交流分享会现场
高一时前往圣路易斯大学男子高中求学。目前他已被世界名校杜克大学录取。他分享说:
我外祖父的爸爸曾经参加过抗战。我很小的时候,家里人就跟我讲过这段历史故事。到了美国后,我发现很多美国老师和学生都不了解这段历史。我看到满书架的都是欧洲史、美国史,突然发现了一本美籍华人张纯如写的书,感触很深。
我们要去全球各地求学,我们在临行前学家乡南京的历史课,这最后一课给我们带来非常震撼的心理感受。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和平传播的使者,把这份集体记忆,说给全世界各地的同龄人听。
已经被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国际关系专业录取的女生高昕和被 世界名校格林奈尔学院录取,并获得150万奖学金的女生杨以宁也分别登台分享自己的感悟:
分享说:我以前也知道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可从没有去参观过。 当我昨天去到那里,看到那些老人的照片,内心的触动真的难以形容。我们马上就要出发去异国他乡,南京大屠杀惨痛历史,不应该只被南京人知道。
说:看到当年南京的花季少女被日军强暴,特别能体会她们的无助。
与此同时,来自“香港未来之星同学会”的65名大学生也参与了讨论。香港浸会大学大三学生郑嘉恒在交流中说, 他第一次来到纪念馆参观,感触非常深。“ 我以前也学过中国历史,我记得有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中国人的一份子,我们要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的祖国才不会再经受这样的磨难。
这是一次历史教育,和平教育,更是乡土教育。
即将离开南京,到世界各地去求学。临行前来了解学习南京这段历史,非常有意义。香港学生来交流也非常有意义。“ 南京这座城市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记忆。 通过这次学习,希望大家能成为历史记忆的传播者,成为和平的使者,成为纪念馆之友。大家在世界各地高校中,在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时,如果需要纪念馆做些什么,我们全力支持。希望大家把这段惨痛历史,向全世界同龄人传播。”
活动结束后,张建军馆长为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南外学子颁发结业证书。
南京紫金草国际和平学院项目组成员刘红艳表示, 紫金草国际和平学院今后将发展成为全球化的青少年教育基地。“我们将面向全世界的青少年开展免费公益活动。未来,我们将邀请更多国际学生来纪念馆参观学习。”
最后,再来看一段视频,回顾南外学子连续三天学习交流的精彩画面:
转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怎么给孩子讲历史故事?这个方法可以参考一下,家长必备
一直以来,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误解:“历史太难了,我家孩子学不懂!”“孩子那么小,能懂多少历史?”。
的确,对于小孩子来说还并不能完全理解“历史”这个概念,可是相信每位父母在平时生活中,也都遭遇过面对孩子追问却回答不出的尴尬情况:
“为什么叫朱元璋是和尚皇帝?”
有些简单的常识性问题,我们尚且可以勉强应付,但更多的问题,有时候父母们也并不知道该如何向孩子解答,只能去网上搜索,但这样得出的答案并不一定准确。
而且就算把所谓的标准答案读给孩子听了,孩子可能也不理解其中含义,反而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当孩子对历史人物发表各式各样意见,为自己立下五花八门的志向时,你会发现, 历史故事和虚幻童话截然不同的是,它有活生生的英雄豪杰,拉拔孩子长大;它有实实在在的情境,打开孩子眼界,给予启发。
「可是,」也许有人要问:「有必要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灌输进那小小的脑袋中吗?孩子嘛,能懂多少!」
我们不灌输,我们只播种,等待发芽
一个人对自己的家庭、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越多,就是播下越多种子,将来冒出情感的根须,越是能紧紧地附着在这些团体上;有了情感,便能对它负责任——这是我们制作「说给儿童的中国历史」的理念。
说到底,历史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历史,更重要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学会思辨和明理。
这套故事是根据陈卫平编写的《说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录制,希望这套书能成为
这套故事选择自盘古开天辟地到清朝末年,60余位影响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的54个历史故事和86个历史大事件, 讲述这些历史人物的精彩事迹,让很小的孩子也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帮助孩子提前建立完整的历史概念。
并将孩子的生活与历史的因果相结合,引导父母与孩子展开讨论,读过去的故事,想现代的问题。
听历史,你教孩子用什么声音听中国?
这套故事模拟历史儿童剧的方式,说演这些历史人物的精彩事迹。
邀请专业配音员负责演出,金钟奖得主负责音效制作,运用声音的力量,在孩子尚未熟悉文字符号之前,让历史提早走进他们的生活。
每个有声故事的前后都有沙沙、仔仔、魔镜公公三位角色的对话,借着三个角色的对话,带领孩子进入历史情境,获得知识。
这套故事选出了自盘古开天辟地到清朝末年,影响中国历史的60余位杰出历史人物,包括文学家、艺术家、冒险家、发明家、教育家......所选的人物遍及各个层面,让孩子学会从不同的人物角度看待历史。
在故事的最后,有个“从古看今”,让我们的家长可以在读完小故事后和孩子一起讨论里面人物的各方面,并且把故事所表达的意义传达给孩子。
这套故事包括含自史前时代盘古开天辟地到清朝末年詹天佑建铁路的54个历史故事,打破立德、立言、立功的传统写史方式,用说故事一般的语言讲述五千年中华文明,更大程度故事化历史,给很小的孩子描绘出完整的历史概念。
1.引导孩子从多元角度思考历史
说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不仅仅是读故事、听故事那么简单,每个历史故事后都有“从古看今”小版块,父母在帮助孩子学习历史的时候,要不断提醒孩子注意换位思考。这样,久而久之,孩子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多元,看问题的角度会拓宽。
2.儿童的生活与历史的因果相结合
“从古看今”小版块将孩子的生活与历史的因果相结合,引导父母与孩子展开讨论,读过去的故事,想现代的问题。
听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听的是跌宕起伏的故
为的是让孩子听从前的故事,想现在的问题
机械地罗列年份和事件,孩子当然排斥。
经由魔镜公公、沙沙和仔仔三个角色的引导,带领孩子进入历史情境,把严肃的历史生活文化。
用54个故事将五千年中华历史串联起来,还邀请编辑大神改编改编剧本,让孩子轻松入戏,获得听故事的快乐。
宝贝听听APP上的「音频专辑」,
“国庆大放价”期间,原价99元,
79元钱让孩子了解中国历史,我觉得很值!
孩子读得懂、记得住的《资治通鉴》来了
从孩子读小学开始,在语文课本上陆续接触到这些文章:
《完璧归赵》《围魏救赵》《赤壁之战》《负荆请罪》《商鞅变法》《苏秦游说六国》……
长大一些在历史课,开始了解朝代史及历史事件:
焚书坑儒、陈胜吴广起义、刘邦起兵、垓下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安史之乱……
这些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全部都出自《资治通鉴》。
孩子不光经常会在课堂上遇到的资治通鉴, 近几年的大考,也经常涉及到资治通鉴的内容。它是教材推荐的必读书,也是语文、历史老师们推荐孩子一定要读的书目!
中国有句老话:“少不读史,无以明智。”
资治通鉴,是历代皇帝都要读的教科书。
康熙皇帝在书上留下了107批注。曾国藩称其为“先哲惊世之书”,读完 “开拓心胸。”
作家冯唐说:“如果只读一本书,我就选《资治通鉴》。”
从小读《资治通鉴》的孩子,不光对学习语文、历史知识和应试有帮助,更对孩子的心性成长有帮助。
孩子从历史人物波澜壮阔的人生中感悟,长成为一有智慧、有思辨、胸怀天下,有格局,拥有独立思辨力的少年。
读资治通鉴,便强烈孩子推荐这套由冰心儿童文学获奖作家,历时5年,给6-16岁的小孩编写这部《孩子读得懂的资治通鉴》。
这是难得的一套孩子真正读得懂、记得住、讲得出的《资治通鉴》!
好懂、易学、好记,编者用120个精彩故事,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三国到宋朝,串联起跌宕起伏的千年历史,极为精彩。
用孩子的视角,温润的笔触,生动优美的语言,以原著为蓝本,以培养孩子“智慧人格”为目的,写活了这部资治通鉴。
更是原创400幅大师级画作,再现历史时刻与场景,让孩子直观感受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
如大历史事件焚书坑儒,生动展现场景:
还附赠配套音频,每一个故事都有。孩子看累了、或者还不太识字的朋友,还可以听书中的历史故事。
1、冰心奖儿童文学获奖作家,潜心5年给孩子写的
2、语言生动优美,孩子读得懂、爱读
3、400幅精美插画,活灵活现,调动孩子想象与兴趣
4、附赠音频,一套随时随地都可以听的资治通鉴
5、多位语文老师推荐6-16岁以上孩子读
精装,纸张护眼,彩绘版,性价比高
孩子读得懂、记得住、讲得出的《资治通鉴》
一定要好读、孩子爱读、读完能记得住,也能讲得出其中的故事
书中内容十分丰富饱满,记载了16个朝代,将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帮孩子理清历史脉络,找出历史关键点,为以后学习朝代史奠定基础。
选取资治通鉴原著的30个故事,共120个故事
从春秋末期到战国,从秦朝建立到汉,从汉末三国到大唐,从唐朝到后周。
侠客名仕、王者风范、良臣名将、皇亲国戚、战争起义、计策谋略……
还有装病夺权的司马懿、破釜沉舟的项羽、改写历史的沙丘之变……这些在一般历史书上很少提及的史实。
内容含金量十分高,有经典原文和译文,更有丰富的拓展栏目,帮助孩子拓展理解,发散思维。
书中原文对照,还有人物介绍和历史关键点,丰富的板块设置,保证孩子真正的读通、读懂、读透。
孩子印象深、记得住,提高孩子审美修养
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有对应精美插画,再现当时场景。
如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郭威建后周、后唐名将郭崇韬、北伐契丹等等故事,用精美插画,活灵活现。
如典故“胯下之辱”,将韩信大丈夫能屈能伸、言而有信的形象,画得淋漓尽致。
历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场景历历在目,细腻生动。
不仅能给孩子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积累知识,拓宽眼界:体会历史的波澜壮阔,名将们的凌云豪志、家国情怀,加深对历史的深入理解与想象, 还能提高孩子的艺术审美,实在不可多得。
生动有张力的文字,描绘活灵活现的历史
孩子读得懂、爱读,滋养文学修养
让孩子读得懂,爱读,也记得牢。
比如刘邦项羽之争,生动的语言描写鸿门宴上紧张刺激的情节,特色鲜明的人物,看过都难忘,孩子读起来印象定会非常深刻。
再如,三国时期,关羽大战曹军,巧借天时地利,水淹七军,书中精彩的描写,读来如同亲自见证这场战争,感染力十足!
刘邦东山再起,将核心用生动的译文,都是孩子读得懂,需要积累的成语表达。
全书配套音频同步上线,图文音频 让孩子声临其境,倾听历史的真实声音。
孩子读累了,扫一扫书后的二维码,就可以听精彩的音频故事,跟着老师,畅游在历史的世界。
上学的车上听、睡前听,沉浸在历史故事的阅读乐趣中。 还不太识字的小孩,可以当睡前故事听。
历史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一个国家形成的记录,民族文化的传承。
翩翩少年,风华正茂,汲取知识的良机。
打开《孩子读得懂的资治通鉴》:看战场上的刀光剑影,看朝堂上的勾心斗角,看文韬武略的英雄豪杰,看古代帝王怎样齐家、治国、平天下……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行失”,这是司马光写书的目的,以史为鉴,《资治通鉴》是鼻祖,也是每个中国人了解历史的必经之路。
越早读越佳,这套非常适合小孩。精美装帧,护眼的纸张和设计,性价比高。
全国包邮(偏远地区除外另补运费)
相关资讯
初中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课程推荐|徐汇区长桥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小脚丫走大社区
他们走出校园,用手、脚去触摸社区,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和得到感悟。“小脚丫走大社区”活动是长桥街道2017年启动的专门针对社区和学校服务的社会实践类课程,主要对象为初中生,活动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