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和田玉行业最常见的产地冒充料,尤其是这几种“李鬼”比“李逵”还受欢迎!
大家收藏和田玉的过程中,自然是希望所购买的玉料确实如玉商描述的那样,做到产地一致。然而实际上在和田玉市场中有大量玉件实际的产地和描述跨越了万水千山,咱们玉友却比较难以分辨,今天和玉大叔就来聊一聊,其中的几种非常典型的“跨产地玉种”,也算给玉友们提个醒。
塔青是“塔什库尔干黑青玉”的简称,这是一种出产自新疆边境塔什库尔干县(维吾尔语里意为“石头城”,三面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相连,战略位置特别重要)其实有许多的玉友都不知道,塔青山料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封矿了,如今市面上还在流通的塔青大多都是一些存货,品质也良莠不齐。
可以说大部分的原料都达不到非常细腻的程度,市场上主要供应的黑青玉是青海所出产的料子,青海黑青最大的特点就是玉质十分的细腻,打光有很均匀的绿色光圈。相比较之下如今还存世的塔青反而玉质不会特别完美,大部分做不到“过灯无结构”,一般原料的品相甚至初看是比不过青海料的,不过塔青的特点是独有的深沉脂粉感,把玩时间长了就能感觉到那种油润的质地。青海黑青仅仅结构细腻,在油润度上还是略差些。
广西大化出产的墨玉在最近几年慢慢侵占了市场的墨玉份额,主要提供手串以及无事牌的原料。大化出产的墨玉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肉质极黑,没有露白的区域,许多料子可以做到打光无结构。墨玉的颜色属于石墨鳞片致色,新疆出产的墨玉往往还伴随着一些银沙(成分是铁质矿物),从干净程度上其实不如大化料,虽然大化墨玉极度聚黑,这反而是新疆墨玉所不具备的条件。考虑到墨玉的主要收藏价值在于黑白分明,纯黑的料子虽然显工,却失去了俏色的优势。大叔提醒咱们玉友,在遇到全黑的所谓“新疆籽料”之时,一定要留个心眼,记住一个简单的原则即可——新疆产籽料墨玉几乎不会完全纯黑,多少会露出点肉。
贵州的罗甸玉最近几年开发比较多,罗甸玉产区也在山上,但贵州的山势相比新疆山料相对平缓的多,人力即可到达。罗甸玉最典型的特征是:质感非常像肥皂块,大部分肉质非常细腻,肉质颜色不纯往往呈现出微微的青绿色,同时罗甸玉油性较差,高抛光打磨后质感发闷,这种特征拿来模仿新疆的且末远矿山料——米达料白玉是再合适不过,米达料的原料刚好也微微发青,优质的原料也能做到细无结构。在大叔看来,米达料仅仅为了细腻而放弃了部分油性,肉质略生,属于得不偿失的,这两种原料都不是很建议大价钱收藏。
其实辨认这些产地玉种,一个比较简单的原则就是不要贪便宜,比如米达料和塔青这些料子在新疆也属于比较小众的产地,价格不会很低,产量也非常有限。想要随处捡漏,尤其是玉商提供大小规格都有的可能性比较低,只要在心中铭记“便宜无好货”的口诀,自然减少了上当吃药的概率。

和田玉中的“黑羊脂”
古代人对好的和田玉的鉴定标准为: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 尊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折不挠,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絮之方也。
塔青,塔县黑青,一般是指产自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皮里村的一种黑青玉,属于狭义的和田玉一种。
它的颜色黑带青,油性足、密度高、韧性强,无论是肉眼视觉观察还是打灯,塔青玉质达到无结构的料子还是比较常见的。
塔青料打灯的效果,透光是青绿色,也有黄绿色,强光手电贴着,大约透光1-3毫米左右,主要是由于它的阳起石含量比较高。因为她的这些特点,所以塔青料也被人们普遍认为是黑青及青玉中最好的料子。
塔县黑青主属于山料,主要是产地皮里村又处于非常偏僻的高山区内,所以对于塔青料的开采,运输极其困难,导致数量有限,那么好的质量也就是好的塔青料就更难得了。
产自广西,这种黑青玉有些肉质很细腻,测光不见结构,按新国标属于广义和田玉。但是石性较大,润度差,常用来冒充塔县黑青。
阳起石含量较高,透光性差,颜色黑,硬度没有塔青高,润度也较塔青差。
青海黑青相对较透,透光的颜色比较闷,测光可见结构。但是一级细的青海黑青现在市面上也比较少见。
一、塔县黑青透光度不会超过3~5mm:
透光的深浅与阳起石含量的多少有关系,任何地方的黑青,都含有阳起石,阳起石含量越高,透光就越浅。
二、以肉质的细腻程度判断塔青:
塔青也有粗料,也有结构很大的料子,不能以肉质的细腻与否来判断产地。
用通俗的话来理解和田玉的质地,就是硬度要够,肉质要紧密,声音要清脆,手感要温润,质地要细腻。而一块好的塔青,必须要符合这些,才算得上是精品。
如今,矿口被封,存世量稀少,伴随着众多追捧,和玉友极高的认可度,塔青的市场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如果您也是和田玉爱好者,千万不要错过。
文章来源自网络、只为普及知识、扩散分享、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在此感谢原作者
和田玉籽料为什么会有皮?有多少种皮?(多图资料)
喀什河的河床里,经过千万年不断的打磨,冲刷之后形成的,如能收上一块形状极佳,且瑕疵较少的籽料,的确是很难得的,而且这样品质的玉料,价格也不会便宜。
用在料形很漂亮的籽玉身上,不是很恰当,但用在各种的作料上,就再也恰当不过了,因为这类的玉料,只有经过精雕细琢,才能凸显出籽料最本质,返璞归真的原生态美,也才能凸显他的艺术价值。
和田玉的各种皮色,是经历数千万年的地质运动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玉是体、皮是衣,先有体后有衣,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也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
无论是玉的色皮,还是原皮,都只是和田玉的保护层,皮色是和田玉的外部特征。
古人把蕴藏有玉之石或未加雕琢之玉称之为璞。璞也有皮的含义。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凡璞中藏玉,其外皮曰玉皮”。
有的专家,学者把玉器经长期浸泡形成的不同氧化色称为:“沁”或“浸”,也有人把籽料次生氧化色称为:沁色。
这是矿物学家的称呼,由于和田玉长期在河床中浸泡,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二铁所形成。
,和田玉的玉皮都是历经千万年天然形成的,形态各异而色彩丰富,特别是色彩,倍受专业藏家重视,秋梨皮、枣红皮、虎斑皮、天地皮、栗子皮、乌鸦皮、桂花皮、芦花皮等层出不穷。
,因此,如果有机缘藏到一件和田玉精品,那么,一定要在后天的玩赏过程中,养护好玉皮。
如果说籽料皮色里最好的,也最受玩家们喜爱的,红皮当然首战之地,中国人喜爱赤色是一个不变的真理,比方一些红皮、枣红皮,而这样红皮再加上籽料的细腻温润的白肉, 不用雕刻就是一个天然完美的著作。
如果料质细腻的话,皮色集合,会为上品,所以,红皮白肉真的是很难见到,除了这个原因之外,红皮籽料受欢迎,还是由于赤色是国色吧。
玉石表层裹着一层黄黄的皮色,有深黄,浅黄,栗子黄等.....
在玉石表面形成了三氧化二铁,就形成了黄皮,黄皮也是非常讨喜的籽料皮色的一种,有的黄皮,金黄金黄的,看着也非常的赏心悦目。
黑皮的籽料的确不多见,在行内还有一句俗语: 意思是说千年才能形成红皮,万年才能形成籽料的黑皮,黑皮的形成时间是非常之长,所以,黑皮也非常的难得。
一般的黑皮籽料:大多都比较老气,肉质的油性也都不会差,但是一般肉质不会太白,估计和皮色的致色的时候沁色有关吧。
洒金皮:和黄皮很像,也有很多朋友分不清楚,其实呀,听名字你就能听出:洒金,意思是撒开的金黄色,自然颜色是淡淡的黄色,而黄皮的沁色要浓密很多哦
一般肉质都不会差,密度,油性也都不错,淡淡的一层金黄色,看着甚是叫人欢喜。
秋梨皮:顾名思义,就是像秋天的梨子皮一样,有点深咖色的感觉。
油性也不会差哦,密度一般都较好,大多肉质都比较老结,特别是油油的秋梨皮,看上去非常的踏实,接地气,让人十分的舒适。
天地皮:顾名思义,天地一个色,中间一个色,我这是粗笨的理解方法,但是很好记,易懂,和一线天的籽儿很像。
品质好一些的,料形完美些的材料,就决定了他高额的市场价值。
乌鸦皮:是指一种表面被黑色包裹起来的玉石,黑色里面的肉质,一般都是很明亮的白色、黄色或者红色,主要以黄、红为主色调,也有黄白混色、黄红混色等。
里面的玉肉质温润、干净、颜色纯正,但是,外表却是像乌鸦一样,很难看的黑色,这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主要新疆和田玉在形成的时候,环境中有钨元素,
原色皮:是一个密度很高的天然和田玉原籽料,它的皮色没有任何颜色,只留下了特有的“汗毛孔”,汗毛孔十分细小,细润,抚摸起来十分舒服,很像摸婴儿皮肤的润滑感觉。
一般密度很高,所以颜色不容易进入,对于这类籽料皮子,我们主要是通过它的“汗毛孔",和结构来做鉴别。
此断面非彼断面,此断面是籽料天然的断面。
籽料长时间在河里,和沙子,石头摩擦,撞击,而在河里撞击时,原石表层被撞掉一小块玉石,而这块籽料,后续又接着在河里长时间的继续接受着大自然的洗礼,时间久了,撞击的断面表层就会形成坑坑洼洼的情况,有点类似于戈壁料的表层,断面上也依然会沁色,这个时间是非常之长的哦。
指:玉石表皮布满皮肤毛孔一样的细小砂眼,犹如凹凸不平的麻皮坑,分细性、粗性两种。
是由于一部分籽玉,在河里受到其他矿物质渗入,长年累月就形成由外至内的渗透,不仅表皮光滑,而且出现许多色彩,所以称“沁皮”。
是玉的外皮,有一层黄褐色或褐色很薄的皮(厚约1毫米),为氧化所致。
外皮较厚,如红糖色,黄糖色,且末玉矿常有此类玉。
是外层有石质围岩,要取去围岩后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宝。
渐变过渡状,由于籽料的皮色是在:原石表面慢慢形成的,是风化和水的解析作用以及大、小气候循环制约等因素共同制造的,是分阶段的,所以,颜色沁入玉内,有层次感,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且呈渐变过渡状。
大多是在玉的质地密度不大、硬度不够,尤其是在有绺裂的地方,通过氧化着色,一般咱们说的皮裂,皮裂就是这个原因。
真正的好玉是“吃”不进去色的,但是,在现在精品料,一料难求的行情,一件玉石的品质不错,在加上漂亮的皮色,绝对是可以另其价值上加上一分。
注:以上图文由第一收藏_可欣整理自网络。
第一收藏_可欣,一个可爱的姑娘,硕士学历,毕业于上海知名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期间,她就开始考察文玩玉器市场,立志将来做她热爱的传统文化事业。曾参与撰写过两本收藏文化学术书籍,大胆创新的她,立志要做“大家买得起的精品文玩”,经过这几年的学习钻研,现在在文玩玉器圈也小有名气。
她说,做文玩玉器这一行,了解产品是最重要的,很多人的产品根本不是自己的,拿过来拍拍照,就放出来卖,没有研究过产品本身的质量和特点,这是对客户的不负责任。
许多客户已经连续在第一收藏1cang购买了好多年,甚至有很多卖家在转第一收藏1cang的图,因为公司囤货多,所以成本也就低很多。从材料到制作再到服务都亲力亲为,第一收藏1cang要让所有客户买的放心,买的实惠。
相关资讯
下篇:我的向阳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