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书籍推荐(一)
来源:雪球App,作者: 四个冬季,(https://xueqiu.com/4844066536/179257811)
《定位》、《商战》、《重新定位》、《2小时品牌素养》,这是定位学系列丛书。是看过的商业书籍里比较不错的一个系列。任何一种学说和理论都有其优劣势,有其应用的场景,不可能100%的有效,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品牌的崛起和老品牌的没落越来越快,但是定位学在今天的商战分析中仍然有不错的应用场景,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品牌的定位一旦形成,就很难延伸。比如一个品牌定位高端,如果再去做低端产品,就会影响其高端产品的销量,反之亦然。所以要延伸产品线时,应另起炉灶,打造新的品牌的定位。拿汽车行业举个例子, 低端是丰田,高端是雷克萨斯。福特低端是福特,高端是林肯。日产低端是日产,高端是英菲尼迪。大众低端是大众,高端是奥迪。。。。。有朋友会问 不就是高端和低端都用特斯拉的品牌吗?这就是特斯拉的高明之处,先用model S、model X树立起高端的定位,然后靠model3、model Y走量。虽然中低端走量的车型毫无疑问会损害高端车型的销售,但是特斯拉的本意就不在高端车型。这个理论也可以同样延伸至目前国内硝烟四起的造车战国中,比如传统车厂(包括 ),从低端往高端做的,必然比从高端往低端(比如 )做的难一些。但是这个理论有没有例外?当然有,任何理论都不是100%的有效的,比如 就成功突围,把品牌定位从低端做到高端。汽车行业也是如此,从低端往高端做,虽然难一些,但绝非没有可能。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民国藏书家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少说也有几百人。这里面有不少大名鼎鼎的人物,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傅增湘、周叔弢、张元济、叶景葵、李盛铎等。正因为这个群体庞大,所以总会有些人被忽略,甚至是有些比较重要的藏书家被忽略。
比如,我主持编纂的《民国藏书家手札图鉴》收录了100位藏书家的信札,这百位藏书家中的不少人在已出版的各种有关民国藏书家的著作中甚少被提及,或者说从未提及。这些人是我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的稿本《文禄堂藏各家书札》中提取出来的,他们都和文禄堂的主人,当时的著名书商王文进有联系,这些藏书家通过王文进来买书或者卖书。将来如果把文禄堂藏札全部整理出来,大家会惊叹王文进交往的藏家之多。
在这些被忽略的藏书家中,就有安徽籍藏书家程守中。这是我在《民国藏书家手札图鉴》里收录的最后一个人(因为唯有他的生卒年不详)。程守中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一直住在上海,所以应该算在上海藏书家里面,但是周退密、宋路霞著《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中并未收录他。
程守中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藏书家,这方面,他所藏的宋版书可以作为考究的依据。
周连宽有一篇文章叫《海上书林杂忆》(载于《广东图书馆学刊》1985年第1期),他在文章中说:“我早闻程守中之名,海上收购宋版书最多者,莫如潘明训,其次则推程守中,他藏有宋版书四五十种。”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点出了程守中收藏的两部宋版书,一部是花了130两黄金收购的宋尤延之刻《文选》,给了中间人佣金5000万(应为法币);另一部宋刻本是季振宜、汪士钟递藏《挥尘录》,是一部没有缺卷的足本,而当时涵芬楼《四部丛刊》本《挥尘录》,也只是以明末毛氏汲古阁的影宋抄本为底本。
程守中当时买《挥尘录》花了9两半黄金,给了中间人佣金2000万。这么一部难得的宋刻本,仅花了9两半黄金,周连宽可能认为犒赏中间人的佣金太少了,所以他在文章中说:“书林中咸谓守中刻薄,难与交易。”
程守中喜欢冷僻、富有特色的藏品,郑逸梅在《艺林散叶》中记载:“程守中搜罗《竹枝词》,凡三百余家。”
郑振铎抄藏有一部程守中自编《程守中所藏弹词目录》,该书说明程守中还比较系统地收藏过弹词。
黄裳的《来燕榭书跋》中则有关于程守中收藏《金冬心集》的记载:“又尝见程守中出《金冬心小集》数种,皆宋笺、桃花纸精印本,俱有金吉金印记,亦积余故物,惜已为郑西谛得去。”积余,即近代藏书家徐乃昌。金冬心自刻小集,在清刻本中属于无上精品,用的是宋纸古墨,而且在流传中极为罕见。程守中的这部《金冬心集》,是徐乃昌的旧藏。
近代藏书家中,郑振铎也喜欢搜罗一些冷僻、特色的藏品,所以程守中藏《金冬心集》流出后,很快就被郑振铎购得。郑振铎在日记和书跋中,好几次提及程守中。比如,郑振铎在书跋中谈到他有一部道光本清人杂剧《盂兰梦》,最后缺了几页,所以就找了程守中的藏本补抄了。
郑振铎在另一则书跋中记载,有一次他在中国书店看见明刻本《百花鼓吹》以及清人的《百花词话》。《百花鼓吹》是郑振铎一直以来想得到的,所以他赶紧买下。第二天,他觉得清人的《百花词话》也不错,再去书店,发现已经被程守中给买走了。
还有一则书跋记载郑振铎想得到明万历刊本《诗余画谱》,这是一部徽州版画书。上海沦陷期间,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一部,被程守中给买走了。郑振铎只好找朋友和程守中商量,最终程守中同意让出这部书。
除了古书之外,程守中的藏品中还有一项是比较重要的,即古今地图。1940年,以郑振铎为首的文献保存会给当时中央图书馆的秘密报告中提到,6月份,由中国书店介绍,文献保存会以4800元购入了程守中藏地图600余种,这批地图是程守中用了10余年的时间收集的,其中多为参谋部印行的地图墨本,彩绘本也相当多,比较罕见的有乾隆时铜版印行的八排地图、德国人印行的山东省多个县的地图。有的一种地图,多达几百幅。郑振铎指出,“此种图籍,有关图防,万不能听其流落在外。”
在这份报告中,郑振铎还说,程守中“尚有史料书若干,将来可以分批得到”。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皇明十六种小传》,卷内钤有“皖歙程守中藏书”“守中读书”,郑振铎所言的史料书,大概是指这类书吧。
这样一位藏书家,我们对于他的生平了解不多,生卒年则完全不清楚。1929年11月29日《新闻报》刊有一则“程守中赴美留学”的报道,让我们对他的教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他本科就读于中央大学,硕士学位是在美国得到的,主要学习会计、商业等课程。
程守中在学成回国之后,先是在复旦大学的商学院任教,讲授工商管理等课程,这在复旦大学的档案资料中是可以查到的。之后,他长期担任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简称机联会)的总干事,还担任了中国工商管理协会的理事长等职务。其间,他在《机联会刊》和《工商管理月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
机联会于1952年停止活动。此后,关于程守中的资料就极少了。根据零星的资料显示,程守中之后进入大学任教,至少活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程守中的藏书近几年在拍卖会仍可见到。
对于藏书家的研究,我们还是希望能弄清楚他的购书经费来源,以及他是如何走上藏书之路、其藏书的归宿等问题。然而程守中在这方面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我们只能做一些推测。
程守中的早期购书经费可能来自于家产。这个我在《民国藏书家手札图鉴》中已有较详细的说明。程家的实业(即程谦益堂)在1935年宣布破产,因此,程守中后期的购书经费应来自于其俸禄、薪水——他长期从事与工商企业相关的事务,收入应该也不会太低。
程守中的朋友圈里面也有些藏书家,如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南社文人陈蝶仙,陈蝶仙长期担任《机联会刊》主编,和程守中的关系相当密切;另几位南社文人范烟桥、范祥雍、郑逸梅等,都和程守中有交往,他们都有一定量的藏书。
程守中联系的工商企业界人士中也不乏藏书家,如陈澄中(即陈清华)。据江澄波《书林见闻》记述,他经手的两册书目《三家宋板书目》和《佳趣堂书目》,经程守中介绍,由陈澄中购藏。
我觉得藏书家之间的交往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应该是以后研究的一个方向。当然,因为有关程守中的资料不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资料非常少,所以我们对他的进一步研究受到了限制,因此还需要对材料做进一步的挖掘和发现。
五本最佳商业书籍
2016-04-10 07:00
这些必读书籍将帮助你跳出常规,在2016年获得灵感
图片:Martin Laksman
《指数型组织》(Exponential Organizations)
作者:萨立姆 · 伊斯梅尔(Salim Ismail)
无论在哪一个行业里,任何企业都面临着来自于新创竞争对手的威胁,他们做事情更好、更快,也更少花钱。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你就得靠边站,任由下一个独角兽公司攻击。这本强劲有力的宣言将精准地向你展示应该如何进行反击。奇点大学(Singularity University)的创始执行董事伊斯梅尔在该大学与部分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展开密切合作。他解锁了这些指数型增长组织(他称之为ExOs)的战略,而我们这些普通凡人能够加以采纳,进而实现十倍增长。
《用户思维》(The Automatic Customer)
作者:约翰·沃瑞劳(John Warrillow)
回头客至关重要。沃瑞劳阐述了如何把他们转化成为更加宝贵的资源—订购用户—他们将为你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量,让你睡得更加踏实。他确立了9种订购模式,采用其中的一种,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办到。由此带动可预测收入,这将会显著提高买家愿意为你的企业而支付的收购对价。采用订购模式的公司的估值为收入的3至5倍—比多数公司能够获得的估值要明显更高。
《无可抑制》(Uncontainable)
作者:基普·廷德尔(Kip Tindell)
康泰纳零售连锁店(Container Store)的粉丝像苹果公司(Apple)的果粉一样狂热,办公环境跟谷歌(Google)的一样诱人—尽管它是一家销售废纸篓和橱柜分隔用品的公司。公司的员工流动率不到10%,并且会拒掉96%的应聘者。在《无可抑制》这本书里,其联合创始人及董事长分享了康泰纳零售连锁店都采用了何种方案,成功地实现了这些。现在就读这本书,大胆地“剽窃”里面的绝佳点子,正是这些点子让这家零售商年年登上了《财富》杂志的最佳雇主榜单。
《买家角色》(Buyer Personas)
作者:阿黛尔·雷维拉(Adele Revella)
大多数的公司依赖于通用(大)数据或者直接猜测来理解他们的客户是如何做出购买决定的。但这仅仅只是一点皮毛。精明的营销人员需要通晓如何整合准确的客户资料,通过这些资料能够更好地洞察客户购买决定背后的原因以及过程。雷维拉的系统化方法带你超越常见的人口统计论述,你因而能够对看起来相似但实质上却大不相同的客户们的想法一探究竟。
《团队之团队》(Team of Teams)
作者: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上将(Gen. Stanley McChrystal)
美国军队里正在进行一场改革。面对全新的、动作迅速的对手,这一非常组织正在放弃自己建立起来的命令与控制架构。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公司在21世纪的竞争当中存活下来,你也应当这样做。基于海豹突击队(Navy SEALs)所采用的模式,退役的四星上将麦克里斯特尔将向你展示如何重组你的公司,把公司编排成几组由有能力瞬间决策的自主领导者带领的团队,瞬间决策是在当下能够胜出的必备能力。
维恩·哈尼什(Verne Harnish)是《创业升级》(Scaling Up)一书的作者。
相关资讯
上篇:人类的天敌具备那些特点?
下篇:音乐类型的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