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刘慈欣《三体》获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为中国作家首次

更新时间: 2025-09-10 17:47:05

阅读人数: 368

本文主题: 国产科幻小说巅峰

8月23日,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举办的2015年“雨果奖”结果最终揭晓,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不负众望,获得最佳长篇小说奖。英文版翻译者,华人科幻作家刘宇昆代领奖项。《三体》此次获奖是中文作品和中国作家第一次在国际科幻作品大奖中获得奖项。

“雨果奖”是世界科幻协会所颁发的奖项,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年会上颁发。“雨果奖”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在世界科幻界,“雨果奖”和“星云奖”被公认为最具权威与影响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

《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马丁在之前曾经预测:“我认为《三体》会成为第一部夺得雨果奖的中国作品。”

今年的雨果奖评选由于“小狗门”备受关注。美国右翼作家团体组织了“悲伤小狗”和“疯狂小狗”两个团体,在推特上造势宣传,在政治上割裂科幻作品和读者群体,对提名奖进行疯狂刷票,导致众多优秀作品无故落选。在提名过程中,《三体》也受到冲击,最终无缘提名。然而作家马尔科·克劳斯表示已经无法忍受美国右翼的行为,主动撤回了自己的候选作品,《分离线》,将提名名额让给了《三体》。

马尔科·克劳斯在退出评选后在推特上发文称:“说实话,我真想不出有哪部比《三体》更让我想在候选名单上看到的作品了。祝作者刘慈欣和译者刘宇昆好运!”

刘慈欣得知后,在水木社区发文表示:“很敬佩Marko Kloos 的高风高节,放到俺这俗人身上不知能不能做到。与被提名的兴奋相比,更为雨果奖受到puppy们的损害而悲伤。这真的不是矫情,如果雨果奖由此失去了公信力,TBP(观察者网注:Three-body problem,《三体》的英文书名)就是得了奖,也只能以平常心看待吧。”

《三体》最终还是众望所归,夺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说明中国科幻已经具备世界级的影响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峰称:“祝贺大刘为中国科幻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雨果奖堪称科幻领域的诺贝尔奖,而且比诺贝尔文学奖更专业,更纯粹,更关乎文学的核心要素:想象。荣耀属于大刘,属于所有热爱科幻的人们,也属于雨果奖与科幻本身。科幻生于西方,长于西方,在东方也找到了沃土,这是科学与想象超越国界的人类意义的最好证明。”

刘慈欣《三体》获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为中国作家首次

中国科幻小说排行榜前十名(中国科幻小说十大排名)

提到国产科幻小说,你可能想不出几部作品的名字,因为中国关于科幻小说的作品似乎比起玄幻、武侠、穿越等来说,确实少了很多。作为资深科幻迷,我就推荐十部经典吧,保证你看完之后,会爱上科幻。

双宇长篇四部,包括《尼雅之谜》《魅影迷踪》《白夜流星》《无风之城》。中篇七部包括《灵魂脉冲》《七弑谜案》《善与恶的距离》等。之所以推荐这部作品,除了它故事精彩之外,最主要的是因为双宇打破了传统科幻小说的固有框架。作者自己建立了一套科学理论,然后以这套理论为核心讲述一系列神奇的故事,非常值得品读。当然,你最好去双宇官方公众号上看原版小说,别在小说网站上看盗版,因为不全内容也乱。或者听听有声书,这都是最好的选择。

三体长篇三部,包括《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虽然三体的故事很传统,但却是传统科幻小说的佼佼者,三体把外星人的故事讲述到了极致。作为科幻启蒙小说,读三体,或者听听三体的广播剧都是最好的选择。它会带你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并且,很多科学理论或者干货也值得品味。三体这部小说几乎把宇宙宏观写到了尽头,比起国外那些科幻名着,更适合中国人看。当然,三体的写法比较偏硬,有些读者不太适应,但只要你坚持读完,保证不后悔。由于已经出版,可以看看实体书,多多支持正版。

何夕短篇集有《人生不相见》和《达尔文陷阱》两本,每本都由很多个故事构成,包括《光恋》《六道众生》《伤心者》《假设》《电脑魔王》《平行》等。虽然都是短篇小说,但小说的脑洞却非常值得称赞。当然,与双宇这种另类不同,何夕的小说与三体更为接近,都是在西方科学系统下的幻想。而题材大多数也比较偏硬,偏烧脑。比较适合小朋友或者男性阅读,作为科学启蒙,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既然是短篇,除了看书之外,还可以看看视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很多人把间客当成玄幻小说来看,确实,它比较偏向玄幻。什么上林星域、西林星域、东林星域,是不是觉得很像我们那些修仙的武侠小说啊。不过,那是你对间客的误解,不要总把科幻小说就设定为固有模式。首先,间客的文笔就胜过了以上三部,这只是推荐的一个小点。它的故事很有人情味,与科幻这种冷冰的感觉形成一种特有的矛盾感,不过正是这种矛盾感,让人百看不厌。他更像一部小说,而不是电影,我想你明白我的意思,起点等网站上都可以看。

作为一部网络长篇小说,巅峰时刻绝对是佼佼者,先不说它的篇幅,就它的故事情节也足够吸引一些年轻人了。没错,这部小说讲述的故事背景是游戏世界。当然,写游戏的小说很对,比如什么惊悚乐园、我有一间恐怖屋等。但那些更多是玄幻,而非科学。但巅峰时刻却有更多的科学内涵,也不乏惊悚乐园那种烧脑,集两者之长为一体。唯一的缺点,就是错别字和废话有点多,但作者脑洞还真不是盖的,为了脑洞,值得品读。

作为一部末世小说,虐杀原形等于把人类的兽性描写到了极致。小说的故事背景很凶残,几乎可以用弱肉强食来形容。一开始吧,这小说看起来不怎样,但越往后看就越好看,估计啊,作者越写越有感觉了。对于那种很喜欢血腥味的男孩来说,虐杀原形看起来绝对刺激,仿佛你看的是X战警加上复仇者联盟的番外篇,总之就是超级英雄。如果你喜欢这类作品风格,就别忘了这部经典网络小说,很多网站上都有。

与何夕短篇集一样,这部精选合集也是一部难得的上上之作。它们俩本可以互为AB,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意。而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更加偏向逆向思考。比如《水星播种》,正是以人类为造物主的角度写出来的故事。还有什么《生死平衡》,也是在逆向打破西方医学系统,在思想内核上与双宇到有几分相通。这也说明了作者不但爱读书,却没有读死书,别忘记了,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背下来,那是教徒的信仰。读书的目的,是让我们学会思考,有更多的证据帮助我们认识自然。

与三体一样,这也是一部描写星际战争的小说。但与三体黑暗森林法则不一样的是,它提出了善恶共生圈这样一个概念。认为无论什么生命体为了生存,必须与其他种族争夺有限的资源,那么只有消灭或者同化对方,这样经过不断的消灭和融合,内部的成员相互之间会形成以善为导向的社会关系,而对于外部种族,则依然是尖锐的对立关系,不灭不休。当热,由于时代的局限,这部作品有很多“农村感”。虽然有些过时,但思想内核却能影响好几代人。

作为唯一一部上榜的女科幻作家的作品,北京折叠虽然在科幻元素上不及其他几篇,但却有着另类的生动。这种生动有一种软绵绵的感觉,就像糖果一样能蜜润你的内心,也许,这就是它的最大魅力。此外,这部作品在文笔上也很女性化,开始吧,可能给你故事片的直观感受。但这部作品的真正科幻魅力,再于作者把二次元的精神,融入到现实世界的现实生活里。这种软软的科幻感觉,不也是一种创新吗?

每个人喜好不一样,有的喜欢探索外星人,有的喜欢探索过去。因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科幻梦。那还有哪部作品是你心中的最爱呢?

《流浪地球》持续热映带动国产硬核科幻小说井喷

近日,电影《流浪地球》的持续热映,强势带动了国产科幻小说的销售。先是《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刘慈欣作品全线热销,多个版本的《流浪地球》登上排行榜;紧接着,整个科幻文学板块被带动,《火星孤儿》《人生算法》《AI迷航》《灵语》等纷纷获得大量关注。业内人士纷纷感慨:2019年科幻元年开启了。

2月17日,《流浪地球》票房超过《红海行动》,喜提微博热搜榜第一,成功登上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二名。

《流浪地球》的火爆,全线带动刘慈欣作品的热销。据了解,《流浪地球》小说原著春节期间卖出十余万册,《三体》更是高居销售榜单榜首,刘慈欣的其他短篇作品也纷纷进入当当小说畅销榜。而且,不光是纸质书热销,刘慈欣的多部电子书也霸占了亚马逊、掌阅的各大榜单。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京东了解到,《流浪地球》上映后迅速带动同名图书热销,大年初一的销量就超过电影上映前一个月的平均日销量。2月10日至12日,每天销量是电影上映前一个月平均日销量的近20倍。单2月10日和11日两天的销量之和,就超过电影上映前一个月的总销量。而刘慈欣最知名作品《三体》的销量也水涨船高,2月12日《三体》单日销量是《流浪地球》上映前一个月的平均日销量的13倍。京东数据显示,2019年科幻小说销售前5名中,刘慈欣的作品就独占4席。

淘宝方面的数据则显示,2月11日至13日,天猫科幻小说销售量同比增长1800%。其中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三天卖出近3万册,销售量同比增长超70000%。

2019年,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的大获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幻也终于走上了西方发展已久的“小说+电影”的立体化道路。从小说到电影,科幻在中国终于从小众圈子走向了主流文化。据悉,2019年《上海堡垒》《拓星者》等多部国产科幻影视即将播出,一大波国产科幻小说正在出版路上,仅2月份就有《火星孤儿》《人生算法》《灵语》等众多新书上市。“自2015年《三体》得雨果奖之后,国产科幻小说数量就一直在增加,预计今年将会井喷。”《AI迷航》的责编侯言言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影作为流行文化能够快速在大众认知中打开一个大的流量入口,《流浪地球》的成功对于中国科幻产业的贡献是巨大的。它为中国科幻电影开创了标杆性先河,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科幻电影出现。这些科幻电影故事的源头最终还是要回到科幻文学板块,这一板块的从业者也会越来越多,整个产业也会走向一个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国产科幻迎来了新的纪元。”

随着科幻板块的火热,一大批科幻新作也获得关注。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火星孤儿》最近成为科幻圈内外很热门的小说。作者刘洋现任教于南方科技大学,他不仅是一名科幻作家,也是物理学博士。故事发生在近腾中学——一所前所未有的学校,凭借难以想象的另类教学,维持着奇迹般的升学率。“已经鉴定过了,非常棒!”华语科幻星云奖、银河奖得主,著名科幻作家陈楸帆说,“把中国语境里最现实的高考与最抽离的物理学想象结合起来,也许是近几年看到过最硬核的中国原创科幻长篇了!”

“小说的核心设定其实来自一个简单的想法:如果教材上的知识全是刻意编造的,世界会怎么样?学生会发现吗?我想,很可能不会有人质疑。”谈及创作《火星孤儿》的初衷,刘洋说起了自己的个人经验。“在读研之前,我曾在一所中学教过两年高中物理。从我的教学体验来看,目前中学的科学教育仍然是以知识为导向的,教师并不关注知识的发现过程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对于课本上罗列的科学结论,学生们都习惯于毫不怀疑地吸收,而不会去探究它的产生过程,更不会去质疑结论的合理性。但在我的理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论和质疑精神,才是科学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另一本值得关注的本土科幻新作《AI迷航》,来自读客文化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小说在“如果人工智能失去控制,世界将会怎样?”这样一个科幻设定前提之下,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机器觉醒、伦理混乱、文明重构的人机共存新世界。《流浪地球》中主人公带着地球流浪的中国式精神内核,在《AI迷航》中同样存在。书中的男主角程复经历艰难险阻,一心想要带着飞船的人员回归祖国,血液中流淌着国人对于家国的特殊眷恋之情。

“中国式故事、中国式表达,这是本土科幻作品能够打动大众的地方。毕竟国外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发展了几十年,和他们相比,我们整体还有很大差距。”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江晓原教授评价,《AI迷航》“可以视为中国青年科幻作家和国际潮流接轨的努力成果之一”。

华语科幻星云奖、银河奖得主,著名科幻作家陈楸帆新作《人生算法》近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也是一部硬核科幻短篇集。在这部作品里,陈楸帆试图用“科幻现实主义”作品,直面当代人对科技发展的核心焦虑,实验性地试探“潘多拉魔盒”背后的东西,并展开了文学性的表达与哲学性的探讨。

6篇小说涉及了6个概念、6种未来:男性代孕、冬眠技术、爱情图灵测试、记忆删除、意识上传、恐惧机器……这些看似新奇的概念,在或远或近的未来或终成现实,而到那时,人类将面临怎样的生存秩序与伦理挑战?

“科幻小说并不一定承担着科普或者一定要在科学事实上像教科书、像论文一般精确地要求和束缚,它更多是在想象力上去解放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提供给我们对未来N种可能性的解读方式。”陈楸帆说。(文/记者 张知依 统筹/刘江华)

标签: 雨果奖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