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三部曲”无坚不摧五利器、坚不可破五神器
武侠世界的神奇表现在方方面面,除了各种神奇的功夫、内功、轻功,还有各种神奇的异器。射雕三部曲中就有五样无坚不摧的兵器,又有五样坚不可破的神器。
金庸笔下第一剑应是独孤求败的玄铁重剑。
此剑由陨石中提炼出的玄铁制成。玄铁是至宝,寻常刀枪剑戟之中,只要加入半两数钱,凡铁立成利器。而此剑全由玄铁制成,重八十一斤,虽然无锋,却无坚不摧。“剑魔独孤求败四十岁前持之无敌于天下”。
杨过机缘巧合得到这一异器,更在神雕指引、督促下在雨瀑、山洪中练成重剑神功,而且领悟到"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至理,从此武功大进,成为超一流高手。
杨过曾以玄铁重剑大战金轮法王,在小龙女的帮助下,将其金轮、铁轮等劈成两半,大获全胜。后来,金轮法王练成龙象般若功,杨过再次与他厮杀却有所不敌,心悔自己过于托大,没用玄铁重剑。最后,杨过在危机和绝望中使出黯然消魂掌才战胜法王。
《神雕侠侣》中,杨过、小龙女从绝情谷得到一对宝剑,剑名“君子”“淑女”,“剑身乌黑,就似一段黑木一般”,“既无尖头,又无剑锋,圆头钝边,倒有些似一条薄薄的木鞭”。
可别小看了这对剑,小龙女以淑女剑与公孙止的金刀相拼,“刀剑相交,当的一响,金刀的刀头竟被淑女剑割去了一截”。要知道,公孙止的金刀本身就是个利器,能将杨过手中的钢杖砍起累累缺口。如此金刀却被淑女剑一击而断,可见君子剑、淑女剑之利。
另外,此二剑还有个异处:双剑均有极强的磁力,一旦挨近便吸在一起,牢不可分。对了,郭芙斩断杨过右臂,用的就是淑女剑。
《倚天屠龙记》说,郭靖、黄蓉心知襄阳城终不可守,抱定必死之心的二人将杨过赠给郭襄的玄铁重剑,铸为倚天剑和屠龙刀,剑内藏《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掌法精义》,刀内藏《武穆遗书》,想将之传于后世。
这一剑一刀,均为无坚不摧的利器,任何兵器当之立断。也正因此,欲取出秘笈,只能刀剑互斩,才能刀剑同断。不过,在金庸新修版《倚天屠龙记》中,倚天剑改为由君子、淑女二剑所铸,而屠龙刀由玄铁重剑铸成。而刀剑中另有玄机,不需互斩便可取出一份指引秘笈去向的地图。
此一刀一剑,先是分别传给郭破掳和郭襄,后来江湖人士盛传“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此刀剑成为各派争夺的宝贝,也因此带来了许多的杀戮和仇恨……
桃花岛镇岛之宝叫软猥甲,穿在身上有三大异能:刀枪不如,可防内家拳掌,甲上倒刺能伤人。
刚出场的黄蓉曾穿着它与侯通海打斗,大占便宜。后来,身中欧阳锋剧毒的南希仁,手击黄蓉所穿软猥甲,身上毒血沾在甲上,杨康却又因向黄蓉下手被倒钩所伤而身染甲上之毒,就此丧命。
后来,黄蓉将软猥甲给了郭芙。丐帮大会上,郭芙丈夫耶律齐在夺帮主之战中,因身穿软猥甲而从霍都掌下逃生。
黄药师以二十八宿大阵大战襄阳时,围绕软猥甲还有个很温馨的情节:黄蓉心疼父亲,让郭芙将软猥甲给了黄药师,黄药师却心忧周伯通有伤,骗得他穿上对敌。
《神雕侠侣》中,小龙女有样冰绡般的物事,是白金丝织成的手套,轻柔软薄,却刀枪不入。
小龙女曾戴着白绡手套,直接以手抓郝大通的剑刃,“喀的一响,长剑从中断为两截”。
在绝情谷,杨过曾借来小龙女的手套对付带有刀钩的渔网,果然奏效:渔网上的刀钩奈何不了白绡手套,杨过将渔网兜向持网人,破了渔网阵。
绝情谷公孙家有几样宝物,其中一种就是渔网。
此渔网由白金丝等制成,寻常刀剑伤它不得,而且带有磁力,能吸住毒针等暗器。升级版渔网上还带有刀钩,人沾上即伤。四个弟子分持渔网一角,用于抓人,威力无穷,连老顽童都曾中招被擒。
如果是十六人分持四张渔网,还可形成相互配合的渔网阵,更是厉害。杨过就差点不敌,用上了小龙女不怕刀钩的手套才破了此阵。
《倚天屠龙记》中,明教的圣物是圣火令,见令如见教主。
这圣火令由白金玄铁和金刚砂铸成,共是长短大小不一的六枚,上刻“山中老人”霍山武功精要。圣火令最大的特点是质地坚硬,即使倚天剑、屠龙刀这等利器都伤它不得。张无忌、杨逍、殷天正曾以此为武器,力斗少林“渡”字辈三高僧的金刚伏魔圈。
后来,明教锐金旗掌旗使吴劲草和烈火旗掌旗使辛然曾用不怕烈火的圣火令当火钳,重新铸造已断开的屠龙刀。
《倚天屠龙记》中,打入明教内部的小昭,被杨逍发现有异志,并将其手足用铁链禁锢——这还引发网友关于小昭手足有链如何换内裤的大讨论。
咱不说内裤,只说铁链。张无忌见了小昭后,心生好感,想帮她去除铁链,不想运劲分拉,铁链渐渐延长,却是不断。这铁链以刀剑砍斫竟也不断。原来,这铁链的来历有异:明教上代教主得到一块古怪陨石,所含金属质地不同于世间任何金铁,锐金旗中巧匠以之试铸兵刃不成,便铸成此链。
最后,是张无忌找赵敏借了倚天剑,才将铁链斩断,解放了小昭。
好了,射雕三部曲中有十大异器:无坚不摧的玄铁重剑、君子剑、淑女剑、倚天剑、屠龙刀,坚不可破的软猥甲、白绡手套、圣火令,还有就是绝情谷渔网和陨石铁链,虽非坚不可破,但也足够怪异。
武侠小说是成人童话,是童话怎少得了希奇古怪的异物?!想想小时候,我们是否也曾幻想有些绝无可能的珍宝、异物?也正因有了这些异物,武侠小说才更加精彩纷呈、热闹无比。至于这些异物的神奇之处是否真实可信,却不需去较真了。

原创射雕三部曲原本有四部?被金庸刻意隐藏的那一百年无比精彩!
大家都知道《射雕三部曲》,但其实这个系列是有四部曲的,《射雕英雄传》其实是这个系列的第二部,而真正的开篇第一部,一直都藏在暗中。
真正的第一部,故事发生在北宋政和年间,有一名读书人进京赶考,他名叫黄裳。
正值徽宗皇帝继位未久,下令遍搜天下道书,并命黄裳主持编刻发行。
黄裳受任数年间细读道书,偶然悟得上乘武功。
徽宗沉迷修道,治国无方,重用蔡京等佞臣,致使民不聊生,义兵四起。 此间,自唐朝时由波斯传入中土的摩尼教日盛,此时名为“明教”,教主方腊起兵造反, 与梁山、王庆、田虎三支义军齐名。
徽宗察觉明教的威胁,将之定为邪教,并于第二年令童贯率十五万军征讨方腊义军。 此前梁山义军已受招安,摇身一变成为官军, 梁山军作为童贯大军先锋征讨方腊义军,黄裳率地方军策应。
最终帮源洞一役,在黄裳缺席下,宋将韩世忠率一众军中高手与梁山高手攻入义军总部。
明教教主方腊虽一人武勇,奈何诸多高手围攻,血战弥久,终被武松、鲁智深合力所擒。
经此一役,明教一时式微,活动转入地下,总坛迁至西域昆仑光明顶。
不久后,武林各大门派遣出多名高手围攻黄裳,为门下投入明教而为黄裳所戮的弟子报仇,而黄裳满门被尽数屠戮。
黄裳苦苦思索各派仇家武功,谋求破解之法,春去秋来,年年雪花不同。
就在黄裳隐居期间,靖康之变发生,金国先灭辽,再灭北宋,掳走徽宗钦宗等皇族主脉。
南宋建朝后,岳飞、韩世忠等中兴四将北伐金国,颇有战果,却又遭秦桧陷害, 只留下兵法遗书一部,被铁掌帮帮主上官剑南盗出保存。
此时黄裳已隐居二十余年,武林却出了另一位奇人。
河朔剑术高手独孤氏,于此二十年间日渐成长,在岳飞入狱那年创出“独孤九剑”。
此后独孤氏持玄铁剑横扫天下,难觅敌手, 自号“独孤求败”,寂寞惫懒,隐居山林与巨雕习剑。
又二十余年之后,黄裳终于尽破各派武功,遂出山复仇。 然则不想大多数仇家均已故去,黄裳有所悟,复仇心遂淡去。
此时黄裳亦年事已高,将毕生武功录下,编成《九阴真经》上下两部。
复十余年,黄裳故去,独孤求败也在襄阳以北的深山中孤独的故去了。
这两位武学奇人,是否相识,也成了一个迷。
此时距方腊遇难已过五十年, 岳飞也已遇害二十余年, 咸阳义士王喆开始在北方率民举义。
从黄裳到王重阳的这一百年间, 武林绝顶高手屡次出现, 从方腊、独孤求败,林朝英、斗酒僧,一代代武林高手投身于救国救民或抗金大业之中。
这等磅礴的背景,丰满的故事,跌宕的情节,完全可以独立成篇,丝毫不逊于三部曲。 然而金庸却没有将之写出来,只从不同的后世人物的口中,或是从旁白口中,回忆和转述出了这些剧情。
金庸探索:为什么笑傲江湖是在射雕三部曲之外的?
金庸先生一生创作了十四部长篇武侠小说,正好构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以“射雕”为主题的有三本书:《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合称“射雕三部曲”。
可能有的读者就会问了,为什么说是以射雕为主题呢?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有一对雕,《神雕侠侣》里杨过有一只神雕,到了《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没有雕啊?
其实射雕三部曲,雕是一种表面上的象征,射雕才是核心,射雕暗指英雄。
比较普遍的说法,金庸先生是从毛主席的《沁园春.雪》里得到的灵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所以才有了郭靖,他是一个汉人,却是蒙古草原上长大的,但内心深处时时刻刻不忘自己是一个汉人,最后学会了绝世武功,成了一个“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英雄,而杨过身上同样有郭靖的一些影子,张无忌身上又有杨过的一些影子。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三部书中,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故事本身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射雕结尾,郭靖黄蓉下了华山,途中遇到穆念慈抱着一个婴儿,一问这孩子是谁啊?才知道原来是义弟杨康的儿子,郭靖给这个孩子起名叫杨过,字改之,希望这孩子长大以后有过必改,杨过也就是《神雕侠侣》的主人公,整个《神雕侠侣》讲了什么,其实就是杨过怎么从不被世人认可,成长为人人竖起大拇哥称赞的一代大侠。
《神雕侠侣》结尾,郭靖、杨过等人下了华山,遇到了一个和尚,一个少年,这两个人物其实都对张无忌的命运有着很大的影响。
和尚也就是觉远,觉远受成昆利用,为了让谢逊放下仇恨,与谢逊赌斗,硬挨谢逊七伤拳,最后谢逊见打不过觉远,假装要自杀,觉远连忙施救,却被谢逊偷袭,一拳打死,但是觉远临死之前的一番话却让谢逊内心深处很惭愧,很后悔,谢逊本来深陷于仇恨中,已然沦为一个杀人魔,但是受了觉远的影响,谢逊内心深处的一丝善念并没有泯灭,后来在冰火岛上,谢逊发狂,想要杀死张翠山、殷素素,听到婴儿的哭声一下子清醒过来,试想如果没有觉远当日的点化,谢逊有可能没办法及时清醒过来,那么也就没有张无忌,以及后来的许多故事了。
少年也就是张三丰,张翠山的师傅,张无忌的师公,看过倚天的读者都知道,张无忌小时候中了玄冥神掌,如果没有张三丰以百年功力为张无忌续命,根本就等不到张无忌掉下深谷,学会九阳神功。
不得不说,金庸先生的安排是非常巧妙的,从郭靖引出杨过,又从杨过引出觉远、张三丰,最后引出张无忌,三部书环环相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讲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会说了,《笑傲江湖》和射雕三部曲之间不是也有很深的联系吗?那为什么最后是射雕三部曲而不是射雕四部曲呢?
没错,《笑傲江湖》其实和射雕三部曲之间也有非常深的联系,至少有三个地方继承了射雕三部曲的一些东西。
第一个地方,读过《笑傲江湖》的朋友都知道令狐冲是华山派的大弟子,而这个华山派早在《倚天屠龙记》里就已经出现了,蝶谷医仙胡青牛曾经救过华山派掌门鲜于通,鲜于通和胡青牛的妹妹胡青羊相恋,后来又抛弃了胡青羊,导致当时身怀有孕的胡青羊自杀,最后在光明顶上鲜于通被张无忌击败,到了《笑傲江湖》里,华山派的掌门是君子剑岳不群,再往后明清两代,依然有华山派的一些身影,比如说,《碧血剑》的主人公袁承志,他师傅神剑仙猿穆人清就是华山派的掌门,所以袁承志其实也是华山派的弟子,和令狐冲一样。
第二个地方,令狐冲不仅仅是华山派的弟子,他从风清扬那里学会了独孤九剑,从此纵横江湖,就连他师傅岳不群都不是他的对手,而这个独孤九剑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除了令狐冲就只有《神雕侠侣》的主人公杨过会。
第三个地方,任盈盈的父亲任我行是日月神教的教主,日月,也就是一个明字,在《倚天屠龙记》里明教被称为魔教,在《笑傲江湖》里同样也有魔教,也就是日月神教。
可以看出《笑傲江湖》这本书与射雕三部曲之间的联系比别的几本更多,甚至可以看做是射雕三部曲的一个后传,如果把《笑傲江湖》里风清扬传剑改成杨过的后人传剑,叫做《杨过后传》或者《独孤九剑后传》也不失为过。
但实际上,《笑傲江湖》又是完全独立于三部曲之外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除了之前提到的,射雕和神雕结尾都有一个承上启下的部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写射雕三部曲时,金庸先生的思想是一个时期,在写《笑傲江湖》时,金庸先生的思想又是另一个时期。
射雕三部曲,讲的是英雄的故事,有大义凛然的英雄——郭靖,痴情的英雄——杨过,还有更接近凡人的英雄——张无忌。
郭靖作为英雄几乎是完美的,可能有人会觉得,郭靖又笨又怕老婆,但这仅仅是在日常生活上,小事上都是郭靖听黄蓉的,大事上哪一次郭靖听过黄蓉的?!能说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番话,连聪明绝顶的杨过也为之震撼,可以看出郭靖的思想境界。
杨过又和郭靖不同,除了家国情怀之外,又有儿女情长,是一个义薄云天的侠客,同时也是一个风流倜傥、情深似海、情比金坚的好男人,可以看出和郭靖相比,杨过是一个更立体的英雄,爱江山,也爱美人,有思想偏激、愤世嫉俗的时候,也有幡然悔悟、从善如流的时候,无论是在侠义上,还是在情感上,杨过都是一个相对比较完美的形象。
到了张无忌就更不同了,很多人讨厌张无忌,觉得他优柔寡断,见了赵敏就爱赵敏,见了周芷若就喜欢周芷若,其实从多情这一点上看来,杨过周围也围绕着很多美女,但是杨过在感情上比张无忌要更坚定,无论别的女孩再好,我心里只有姑姑,而张无忌的这种软弱,其实更接近于生活中的普通人,容易见异思迁,比较被动,在侠义上张无忌也和郭靖忧国忧民、杨过锄强扶弱不同,并不是主动行侠仗义,更多情况下是被动地选择了侠义的一方,被形势推到了英雄的位置上。
这种思想格局上的差异,也决定了三个主人公最终不同的命运:郭靖夫妻以身殉国;杨过隐居古墓,表面上和小龙女双宿双飞,不理天下兴亡,实际上从留下倚天剑、屠龙刀,以及杨过后人黄衫女暗中帮助丐帮来看,杨过虽然隐居,但还是心怀家国的;到张无忌身上,最终却是大事难成,心灰意冷。
所以说,金庸先生通过射雕三部曲,已经把英雄写尽了。
到了《笑傲江湖》里,金庸已经不再写英雄,而是写隐士。
我们读射雕三部曲,时代是很清晰的,读《笑傲江湖》时,具体是在哪个时代,很难判断,只知道是在三部曲之后的某个朝代,这是因为到《笑傲江湖》这部书,金庸先生所写的主人公已经不再是英雄,书中涉及家国情怀的内容越来越少,江湖恩怨,人性斗争的内容却越来越多,从天下大事渐渐转入人的内心世界。
因此,《笑傲江湖》虽然可以算作是射雕三部曲的后传,却不能列入三部曲中,恰如《天龙八部》也可以算作是射雕三部曲的前传,却一样不能列入三部曲中。
2021年1月9日 00:54
相关资讯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与前两部没直接联系,为什么也被列为射雕三部曲
我们看看天龙八部,乔峰已经不是那种侠之大者的英雄,而是有情有义的大侠,整个故事都已经不是在塑造他的英雄成长过程,而是在书写他的悲剧命运,我们再看看这三部曲书的主角,他们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