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小说文体常识小说定义是什么?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小说故事情节分为什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方法有什么?小说环境描写分类及作用?

更新时间: 2025-09-17 17:14:41

阅读人数: 489

本文主题: 小说的定义是什么

1.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几个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非常细致地、综合地展示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小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魏晋南北朝,文人的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雏形;唐代传奇的出现,尤其是三大爱情传奇,标志着古典小说的正式形成;宋元两代,随着商品经济和市井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话本小说,为小说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至今在古典小说领域内,没有可超越者,四大名著皆发于此;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以来,舶来文化的冲击,中国小说发展出现多元化,代表性人物有“鲁郭茅巴老曹”六大家;21世纪(2003年以后),网络文学的出现,使小说的发展更加多元,大批网络作品涌现,如玄幻文学(起点为代表)、新言情(晋江和红袖为代表)等等,也出现了大批网络作家,玄幻领域如萧鼎、我吃西红柿、唐家三少、血红、梦入神机等,言情领域如四小天后、六小公主、八小玲珑等. 4.  环境描写的作用:   1.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故事气氛;(2)烘托人物形象;(3)推动情节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深化作品主题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

小说文体常识小说定义是什么?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小说故事情节分为什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方法有什么?小说环境描写分类及作用?

“何谓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

一直以来,一些作家和文学家对诗歌都不能下确切的定义。有人说诗歌是有韵律的纯文学。何其芳说:诗歌最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精炼和谐,节奏鲜明。我相对比较赞同这个概括。 诗歌与其它文学形式的密切关系:朱光潜说: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细微。因为诗的特质是抒情。 形式方面的特征:有节奏,有韵律,适宜于歌唱吟咏。但并不是说只要有这些方面特征的都是诗歌。像《三字经》、《百家姓》就不能说是诗歌。 根据不同的特色:诗经体、楚辞体、乐府体、近体、词和散曲; 根据不同的内容:抒情诗、叙事诗、抒情和叙事相结合;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格律诗、自由诗、民歌; 根据表现题材的不同:乡土诗、山水诗、田园诗、咏物诗、科学诗、边塞诗、题画诗等。 (1)通过意象和意境表达思想感情; 桂花、春山、月、鸟、深涧等意象表现了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的意境。 (2)语言精炼、含蓄、形象极富表现力; (3)抒情色情浓厚,思想感情与现实生活高度统一; 《琵琶行》就很典型,以情动人,感人肺腑,作者的思想感情完全融入作品中了。 (4)韵律和谐,节奏鲜明、具有音乐美。 散文是指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并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水平感受,选材构思灵活,不受韵律的拘束的文学体裁。 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 这里主要说现代散文。 从表现形式上分:杂感、短评、随笔、游记、书信、日记、回忆录等。 从内容性质上分: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以记人、事叙、状物为主的散文; 抒情散文--通过对人物、事件或景物的记叙描写,达到托物咏志、寓情于物的目的。常用象征手法表达作者含蓄的激情,引导人们去追思和联想; 写景散文--主要以描写景物为主的散文; 议论散文--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不需要逻辑推理,和严密的论证。 叙事散文的再现大,抒情散文抒情议论多,抒情散文的表现大于再现。 2、情境(既情景、氛围)成为散文支柱性的要素。 3、散文中的艺术形象运动呈散跳式,片断与片断间没有必要的关联,叙事散文比较平稳,抒情散文跳跃大。 4、散文在语言上细密平实,兼具错落变性,用很多的修辞手法,写出很多质感。 概括来说,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语言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意味深长。 小说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由此可看出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按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 按内容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等。 诗歌、散文和小说的文体特征的区别: 对这三者进行比较分析,我总结出以下区别: 从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看,散文是最自由的文学体裁,其次是诗歌,最受局限的是小说。 从故事性和揭示社会现象的功能上看,小说就占明显的突出地位,诗歌和散文在这方面的功能性就相对很弱,甚至在有的诗歌和散文中就不存在故事性,是纯粹意识的东西。 诗歌的特性表现在它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朗读和吟咏,这也是散文和小说所不具备的。同时,像文章开头何其芳说的那样,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性,这就使诗歌与其它文学形式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想深入的欣赏其它形式的纯文学作品,常常需要从欣赏诗歌的角度来欣赏。 诗歌和散文,一般来说,都是抒发作者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表达作者内心由这景、事、人引发那一缕情思、情韵。也就是说,作者把自己的心声坦露给读者。诗歌常常借助意象和意境,诗人的感受和心情就隐藏在文字的背后,需读者细细品味,有的甚至很晦涩,如果不结合人物和背景,就不能让人读懂。而散文除了情感因素以外,更有作者对人生的真切而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因此我们常常可以从一篇散文里看出作者思想境界的高低,诗歌就没有这个功能。这里想补充一点,诗歌和散文的结合形成的散文诗,也是比较受人喜爱的文学形式,它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文体特性,既有诗的韵律和节奏,又有散文的“散”和自由。由此可以看出,各个文学形式间的互通性。 小说是虚构的,不真实的。它可能仅仅取裁于生活中的一些真人真事,以其为原型,但决不是这些事情的真实再现。诗歌和散文都是真实可信的,是作者内心真情实感的表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什么是散文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不过,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散文的意思不止一个.对骈文说,是不用对偶的单笔,所谓散行的文字.唐以来的“古文”便是这东西.这是文言里的分别,我们现在不大用得着.对韵文说,散文无韵;这里所谓散文,比前一文所包广大.虽也是文言里旧有的分别,但白话文里也可采用.这都是从形式上分别.还有与诗相对的散文,不拘文言白话,与其说是形式不一样,不如说是内容不一样.内容的分别,很难说得恰到好处;因为实在太复杂,凭你怎么说,总难免顾此失彼,不实不尽.这中间又有两边儿跨着的.如所谓散文诗,诗的散文;于是更难划清界限了,越是缠夹,用得越广,从诗与散文派生“诗的”“散文的”两个形容词,几乎可用于一切事上,不限于文字.——茅盾先生有一个短篇小说,题作“诗与散文”,是一个有趣的例子. 按诗与散文的分法,新文学里的小说、戏剧(除掉少数诗剧和少数剧中的韵文外)、“散文”,都是散文.——论文,宣言等不用说也是散文,但是通常不算在文学之内——这里得说明那引号里的散文.那是与诗,小说,戏剧并举,而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的东西,或称白话散文,或称抒情文,或称小品文.这散文所包甚狭,从“抒情文”,“小品文”两个名称就可知道.小品文对大品而言,只是短小之文;但现在却兼包“身边琐事”或“家常体”等意味,所以有“小摆设”之目.近年来这种文体一时风行;我们普通说散文,其实只指这个.这种散文的趋向,据我看,一是幽默、一是游记、自传、读书记.若只走向幽默去.散文的路确乎更狭更小,未免单调;幸而有第二条路,就比只写身边琐事的时期已展开了一两步.大体上说;倒底是前进的.有人主张用小品文写大众生活,自然也是一个很好的意思,但盼望做出些实例来. 读书记需要博学,现在几乎还只有周启明先生一个人动手.游记、传记两方面都似乎有很宽的地步可以发展.我以为不妨打破小品,多来点儿大的.长篇的游记与自传都已有人在动手;但盼望人手多些,就可热闹起来了.传记也不一定限于自传,可以新作近世人物的传,可以重写古人的传;游记也不一定限于耳闻目睹,掺入些历史的追想,也许别有风味.这个先得多读书,搜集体料,自然费功夫些,但是值得做的.不愿意这么办,只靠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判断力,也可写出精采的东西;但生活的方面得广大,生活的态度得认真.——不独写游记、传记如此,写小说、戏剧也得如此(写历史小说,历史戏剧,却又得多读书了).生活是一部大书,读得太少,观察力和判断力还是很贫乏的.目前在天津看见张彭春先生,他说现在的文学有一条新路可以走.就是让写作者到内地或新建设区去,凭着他们的训练(知识与技巧)将所观察的写成报告文学.这不是报纸上简陋的地方通信,也不是观察员冗杂的呈报书,而应当是文学作品.他说大学生、高中学生都可利用假期试试这个新设计.我在《太白》里有《内地描写》一文,也有相似的说话,这确是我们散文的一个新路.此外,以人生为题的精悍透彻的——抒情的论文,像西赛罗《说老》之类,也可发展;但那又得多读书或多阅世,怕不是一时能见成绩的.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